好事近·馬首望青山
納蘭容若
馬首望青山,零落繁華如此。再向斷煙衰草,認蘚碑題字。
休尋折載話當年,只灑悲秋淚。斜日十三陵下,過新豐獵騎。
這是一首描寫秋獵的詞,詞中所描繪的是在北京十三陵地區的行獵。上片著重寫景,景中已透露了悽愴之情,下片側重抒情。
不過此中筆觸多不在打獵的本身,而是寫獵場的景觀和感受,其中不乏悲愴之音,感傷之意。所以嚴迪昌《清詞史》云:「全是憑弔語,絕非新朝新貴的語氣。」
尤其是結處二句,所繪情景形成強烈對比,頗含興亡之感和輪迴之嘆,令人深思,啟人聯想。
學會揮袖從容,暖笑無殤,心才會從容自在,生活才會遇見更多美好。世上沒有得不到幸福的人,只有不肯讓自己快樂的心。
世間事,世人度;人間理,人自悟。
生氣只是跟自己較勁,越在意才會越生氣。就如手中緊握沙礫,到頭來又有多少握在手中。
快樂生活!平靜處事,從容面對生活中的點滴,這就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在那山的右邊
倉央嘉措
在那山的右邊,採來無數矍麥。為的是要洗淨,對我和姑娘的疑猜。
詩歌第二行所提到的「矍麥」,是石竹科石竹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的分布範圍很廣。無論怎麼掩飾或解釋,都無法消除人心的猜疑。
與其慌慌張張行過千裡萬裡,去看人悲人喜,不若慢下來,先遇見自己。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要做什麼,就無需活在別人的非議或是期待裡。告訴自己:我就是我,獨一無二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沒有必要去複製別人的生活,收回羨慕別人的目光,反觀自己的內心,任何時候,做你自己,這個世界上, 你是獨一無二的,為自己而活,不被教條所限,不活在別人的觀念裡,過自己喜歡的日子。
假如你很感性,就不必去模仿別人的理性;假如你很率真,就不必去模仿別人的世故;假如你很隨性,就不必去模仿別人的拘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