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央嘉措遇上納蘭容若,一個時代的兩個多情人!驚豔了多少時光
倉央嘉措與納蘭容若,一個是認定的轉世靈童,卻尋覓著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之法,一個是出身名門的才華橫溢的一品侍衛,仍無法逃脫世俗的安排陷入感情旋渦之中。
兩個難逃命運的人,都是身不由己做著無法選擇的事情。在一生的尋覓與傷懷中,留給我們一篇篇絕世情話。
雖然都是清朝人,但納蘭逝去時,嘉措剛出生。以清朝「家家爭唱飲水詞」的情況 ,倉央嘉措或多或少會受到納蘭容若影響。
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都是康熙時期的詩人。
雖然兩人都有較高的人生起點和政治地位,但是他們嚮往的卻是自由、真誠的生活,而不是被圈在政治和權力的牢籠中,獲得別人羨慕的人生。
兩人同樣性格落拓無羈,同樣才華出眾,看淡功名利祿。
他們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我以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真、是走心,不摻雜一絲的做作和扭捏,完全是個人情緒的自然流露和內心的真實表達。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即使身處權力的中心,也不忘初心。
一個進退兩難,困苦如作繭自縛;一個滿心惆悵,落寞如照花臨水。
世事難兩全,就如月有陰晴圓缺。
一生中有太多捨不得:捨不得父母,捨不得愛人,捨不得孩子,捨不得老友,捨不得手中的名利,捨不得變老......
人生,終究是一個人的修行。過了中年,讀一讀佛經,才知道一切難捨,最終還是要捨得。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可貪痴太深,赤條條而來,赤條條而去,該舍便舍,了無牽掛,便是世間自在人。
三百年前擁有著絕世才華的兩位詩人,兩個「清涼孤絕」的生命,在時過境遷的今時今日,在我們的閱讀中相遇。
他們雖已故去,雋永的詩句卻在世間靜靜流淌,被那些有緣的人,一次次記起,又一次次傳誦。
納蘭的詞,讀來令人迴腸盪氣,寫悼亡詞,堪稱一絕,《飲水詞》裡五十多首悼亡詞,一詠三嘆,「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一句句,一首首,悲悲切切,綿延不絕,難怪王國維說他「千古傷心人」,再恰當不過。
可惜的是,兩位身負絕世天才的詩詞鬼才,一個止於30歲,一個止於26歲,一個站在了詞的巔峰,一個站在了詩的巔峰。
如果他們的生命可以再稍微延長一些,那麼就有可能產生交集,納蘭死後兩年,活佛出世。
一直以來,中華民族的詩詞歌賦源遠流長,為每個國人所自豪。在五千年文明史中,歷代詩人留下了眾多為人讚嘆的詩句,今天讀來亦讓人讚嘆。
應該好好讀一首詩了,哪怕世道艱難,我們躺在陰溝裡,依然要仰望星空,而詩歌就是支撐我們的信念,今天推薦這套詩詞集,文中說的,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的詩詞就收錄其中,
納蘭的詞透過婉麗雋秀、明淨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長調,仿佛能看到那個擁有絕世才華、出眾容貌、高潔品行的人站在我們眼前,散發著一股遺世獨立浪漫悽苦的氣息
人世間的情深與浪漫,是納蘭容若的「我是人間惆悵客」
是倉央嘉措的「許爾千山萬水身」
是李清照「半世煙雨,半世桃花」
是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
是蘇軾的「四海一生踏歌行」
是辛棄疾的「驀然回首,燈火闌珊」
而我想把所有的深情,都給予你
《蘇軾+辛棄疾+倉央嘉措+納蘭容若+李清照+李煜》
解讀人物詩詞故事,探尋被歷史塵封的過往 ,感受詩人之命 詞人之愁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辛棄疾傳》《蘇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