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的思想,一不小心就影響了後世兩千年
中華文明數千年來一脈傳承,儒釋道文化貫穿兩千餘年。
-
從老子思想分析,中華文化為何能傳承5000年不斷
而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從5000年前到現在一直在傳承和發展,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傳承到現代的文化。總結中華文化與其他三大文化的差別後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四大特點:循序漸進、海納百川、義利相兼、共贏精神,使中華文化得以持久地傳承。
-
從老子思想分析,中華文化為何能傳承5000年不斷
而中華文化的基本元素從5000年前到現在一直在傳承和發展,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傳承到現代的文化。總結中華文化與其他三大文化的差別後可以說,是中華文化的四大特點:循序漸進、海納百川、義利相兼、共贏精神,使中華文化得以持久地傳承。
-
永續傳承 世代發揚
陝西學前師範學院教授、陝西紅色文化研究所所長萬生更和西安市委原副秘書長、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宋毓文,安康軍分區原政治部主任牛銀祥等圍繞「弘揚抗美援朝光榮傳統,傳承抗美援朝偉大精神」做主題發言。 陝西省南泥灣精神研究會會長張歲太,就圍繞貫徹落實「永續傳承、世代發揚」的目標、任務和要求,打牢傳承的思想基礎,理論基礎,群眾基礎,做到帶頭學習宣講,帶頭永續傳承,帶頭自覺踐行,明確了研究會下一步抓好講話精神學習貫徹落實的思路和措施。
-
最接近老子思想真相的《道德經》是《郭店楚簡·老子》甲骨文版
老子《道德經》現在可見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郭店楚墓竹簡》中的《老子》篇章,此甲骨文版本最為原始、古樸,也是最接近老子思想的,在內容、章節順序上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等其他版本有很多不同,與現在的通行本差別更大,可以斷定現在的通行本是經過了不同朝代不少人的增刪修改之後形成的版本,已經失去了原本含義,其實與老子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
聖人老子的主要思想
中華被尊稱的兩大聖人老子和孔子,其中老子(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陳國相縣)(今安徽渦陽)人,中國先秦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從現在流傳下來的老子唯一一篇著作《道德經》來看,通篇都是講老子對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認識,以及人應該如何順應自然的規律來指導自己所作的論述。就是在這種論述產生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看來,這種認識和論述也是極其深奧和精彩的。
-
老子為什麼叫老子 老子「無為」思想的主要含義是什麼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
-
老子,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幾千年來傳承的瑰寶,閃爍著智慧的光輝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作為中國幾千年來傳承的文化瑰寶,閃爍著智慧的光輝。它內容豐富包含有哲學思想、軍事思想、生態思想、醫療保健思想等等,而且還包含著豐富的管理思想。其中「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知人善任」等思想在我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並且對當代的企業管理有深刻的啟示和借鑑意義。深刻領會道家思想,挖掘其中的思想精髓,結合企業實際,形成一種全新的管理理念,在企業發展迅速的今天會給當代企業管理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幾千年來傳承的瑰寶,產生於春秋後期,為諸子百家之一,最初被稱為道德家,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等。
-
老子思想與宗教中國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最具普世價值的就是老子思想。老子思想不單單屬於中國道教,也屬於華夏民族,更屬於整個人類。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老子思想不是老子個人思想,而是凝聚了中華民族歷代先賢的智慧總結。是中華民族偉大思想的濃縮與集中體現,也是指導中華民族未來發展的重要指引。可以說老子思想上承遠古,下啟百代。 既然談老子思想與宗教中國化,先說下老子是誰,如何理解老子思想?
-
為老子故裡在哪兒較勁,老子的思想反而不好玩了
《道德經》作者、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出生地在哪兒,存在河南鹿邑和安徽渦陽兩種說法,在學術界一直未有定論。5月28日,《河南日報》旅遊版刊發的一篇題為《魅力亳州歡迎您》的報導,則將爭議帶入公共輿論視野。這一分神秘,也許會讓從事老子研究的學人留下遺憾,但對於老子及其追隨者創造和傳播的文化來說,未嘗不能表達出獨特的韻味。「道可道,非常道」,道家的隱逸文化,與老子的神秘身世相得益彰。而今,兩地爭奪「老子故裡」的名頭,扯著傳播道家文化的大旗,恐怕離老子思想的真諦隔了十萬重山。學術之爭,不是誰嗓門大,誰調子高,誰就佔據了真理。
-
第十四章 老子治國理政的主要思想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道德經》中包含著老子治國理政的思想,有的觀念至今不過時,依然被中國人民的領袖所引用,可見老子的治國之道多麼高明。二,老子主張「愛民治國」的思想36章:「魚不可脫於淵」,指出魚不能脫離水,否則就會死亡,這種理念對於我國的社會發展影響很大,一直傳承到現在。
-
走進老子故裡,任我如何思忖,也難頓悟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境界
赫然聳立的老子雕像,以27米的高度俯瞰著世界。之所以如此設計,是由於道家文化中,對3、6、9這些數字非常推崇。雕像的基座就是6米高。而27則暗含了3、9。這座巨型的塑像是用365塊花崗巖雕刻而成,寓意著老子所倡導的精神,每一天都應該牢記。
-
八句話,道破老子思想精髓!
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陽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並在函谷關前(位於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名《老子》)。《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
中國變法第一人的思想傳承至今中國變法第一人是戰國時期魏國國相李悝,他在魏國推行的改革變法,開創了戰國改革變法之先河。至今約2500餘年了。李悝(前455—前395年),又名李克,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李悝「重農」與「法治」結合的思想對商鞅的影響極大。某種意義上說,商鞅變法的實質性政策,大多是繼承了李悝的衣缽。李悝的變法使魏國走上富民強國的道路。隨後吳起在楚國的變法、申不害在韓國的變法,商鞅在秦國的變法,都是在李悝變法的基礎上,依照各國的不同情況,相對變通而實施的。
-
淺談道法自然和無為而治,以及老子思想對哲學的貢獻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顯學之一,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學派,從思想體系到傳承關係都非常清楚,這就奠定了儒家第一顯學的地位。除了儒家,百家爭鳴中的大宗學派還有道家和法家。道家的思想源自老子,在春秋時期,比孔子稍早,老子開創了道家學派,戰國時期,莊子把老子的道家學說發揚光大。那麼,道家思想又是什麼樣的呢?
-
老子思想與現代社會生活
老子的思想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關於自然的觀念和理論。自然主義是老子思想的靈魂,是老子提出處理一切事務的基本態度和原則,也是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現代意義的主要體現之所在。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現代價值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對現代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社會治理及政治管理的影響以及對現代生活、處世之道的影響等多個方面,下面將分層予以簡單論述。
-
為何老子的思想在當時沒有被人們認可?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名字,就是「太上老君」。傳說他是三清之首,只是在春秋時期,為了傳承自己的思想,所以轉世,生於一片李林中,這大概是老子姓的來源。說起老子,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子的《道德經》,這本書就是老子一生的思索與成就,雖然這本書僅僅只有5000字,這五千個誰都認識的字被我們中國人研究了五千年,而且被翻譯出來上千種說話,數百種流派,可以看出這本道德經的分量之重。
-
讀懂《老子》|有道論與無為政治思想——老子思想綜述
通過前邊章節的學習,我相信大家對於老子思想有一定的把握,今天我將老子思想的兩個核心觀點——有道論與無為政治,做一個概括性的綜述,來幫助大家加深對老子思想的理解。老子一定是對道完全信任的上士,但是老子既然宣稱道不可經驗,那麼,老子也一定沒有見過、聽過、感知過道。這樣我們就要奇怪了,他老子依據什麼來斷定道必然實在呢?老子的依據無非是思辨地思考和邏輯推理。這就像愛因斯坦根據他的理論來推論引力波、黑洞等事物一樣。講到這裡,問題也就清楚了,老子其實也並沒有見過、聽過,或感知過道。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進思想
老子說的「道」,就是現代人說的思想,《道德經》中一些先進思想觀點至今仍然不落後,值得我們傳承、弘揚、發展。《道德經》中有哪些先進思想?老子提出「以百姓心為心」,與百姓同心的思想《道德經》49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得道的高人,以民眾之心為己心,想百姓之所想,做百姓之所需,與百姓一心一意無二心。這是我國古代版的「為人民服務」思想。49章:「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
師徒與家學——尺八的世代傳承
古典文化,通過世代不斷的傳承,方能得到持續的發展和發揚。尺八,作為源於中國的一種傳統樂器,自從隋唐時期傳入日本,就一直被日本人傳承至今。而我們中國人自己,現在問起尺八卻鮮有人知。無論是從三橋貴風到佐藤康夫再到徐浩鵬的師徒傳授,還是從小湊昭尚的父輩到他本人再到他的後代的家學淵源,尺八,這種冷門、小眾而又生命力頑強的古老樂器,都在「聲聲不息」地被傳承、被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