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花邊科技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刷微博,還是看抖音,總能看到一張神似黑卡的「特權卡」身影。 鮮見的黑金配色,與號稱「全球限量2000張」的營銷手段,將整張卡的逼格直接升華到了上流社會的象徵。
它就是「全球購騎士卡」。
而當你打開它的小程序後你會發現,頁面上不僅廣告眾多,而且內容還大同小異。 什麼全國297城加油8.5折起步; 4S店養車5折起; 24國免稅店、奧特萊斯、大型商超等購物4折起……
也就是說,只要你擁有了這張卡,全球都是你的「羊毛場」。
乍一看,是不是有點小心動? 那如果再告訴你,這張低調奢華有內涵的「特權黑卡」不要899,也不要299,限時限量免費送。 怎樣? 是不是心動到,拿李澤言的黑卡給你,你都不肯不換了。
俗話說的好: 送上門的羊毛,不薅,天理難容。 但是,對於黑灰產騙局看多了的我們來說,一看到與「白送」有關事件,都會條件反射的想到事情不簡單。
出於人(hao)道(qi)主義(xin),今天,花邊科技就帶大家一起拆解下,這張免費特權卡背後究竟暗藏著哪些設計貓膩?
到底香不香?
親測一番下來,感覺看似是開車帶著消費者薅羊毛,但實際上卻並沒那麼簡單。
首先,卡是免費的,但是郵費不是,郵費價格12-30元不等,視地區、快遞公司而定。
其次,卡中所享有的一百多項特權,其實大多都是其他品牌、平臺自己免費公開放出來的。
以「限時折扣5折起的愛奇藝會員」為例,通過特權卡的加持,年會員價格只要148.5,的確比官方價格便宜了不少。
然而,有趣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還記得去年雙十一,購買愛奇藝年會員只要128,甚至還贈送了一年的京東 PLUS 會員。 (不禁點開桌面上的愛奇藝,積分免費兌換的年會員,真香! )
不僅如此,騎士卡上有些特權優惠竟然還不如在淘寶上的優惠力度大: 通過APP購買的肯德基葡撻一個只要5.9元,的確比官方便宜,但是在淘寶上一搜「兩個肯德基葡式蛋撻只要8.28元」。
甚至還有一些,在其他平臺上本來就是免費的功能,如支付寶中早已免費的「國際駕照認證件」,到了騎士卡中儼然變成了一份「非它不可」的特權。
同樣是追求便宜購物,拼多多不香嗎? 同樣是VIP專享,特定活動日、積分兌換不香嗎? 同樣是購買優惠券,淘寶不香嗎?
總的來說,這張卡的作用,就是將所有公開優惠的信息整合到了一張卡上,並且不求極致,只求量大。
沒有窮,只有懶
當你還在為商家擔心他們會不會因此送到破產的時候,其實他們早已靠著這個看似穩賠不賺的買賣賺的盆滿缽滿了。
那麼,他們是如何盈利的呢?
首先,郵費。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卡中附帶的優惠本來就是免費的,但是事實上,從你點擊購買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開始盈利了。
讓我們先簡單的算一筆成本帳:首先,一張生產量巨大的卡,縱使其質量再上乘,成本也不過是1、2塊錢而已;其次,快遞費上,依舊是走著量大的優勢。因此,普通的郵費成本應該也在4、5塊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要設定多個郵寄價位的原因——減少損失。
換算一下,一張卡最低需要支付12元的郵費,也就是說,這一張卡最少能為商家帶來6元左右的收入,即近半的利潤。試問現在能有幾個行業產品,能夠實現近半的利潤?
據(道聽途)說:截至目前為止,騎士卡已經賣出了數千萬張,(說好的全球限量2000張呢,你是卡界王境澤嗎?)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億的小目標已經基本達成了。
其次,廣告費。
騎士卡所打造的購物平臺,是一個品類齊全的在線商城:生活用品、美妝護膚、吃喝玩樂,應有盡有。
然而,在這個巴掌大的地方中,其實是一個寸土寸金的廣告位。
隨便點擊一個圖標,用戶都有可能會被帶到另一個購物平臺中,這與某些APP、網頁開屏、浮窗廣告的性質一樣,靠每一次點擊賺收益。
最後,推廣、導流。
在人口紅利幾近封頂的當下,不管是網際網路大廠,還是小廠,都在為流量掉光了頭髮,而騎士卡剛好也看到了這一點。
卡到手後需要下載APP激活,那也就是說一張卡就是一個鮮活的流量。這對於流量稀缺的當下,千萬級的流量,不香嗎?
甚至還有部分卡推出了,「一張可供5個人同時激活」的政策,這對於平臺來說,相當於一張卡綁定著五個鮮活的流量,能不香嗎?
因此,如此龐大的流量,對於平臺上每一個品牌來說,都有著超強的曝光率,用戶點擊圖片連結,會直接調轉到各品牌的家中,實現直接導流,推廣費拿到手軟。
在「優惠力度大」的趨勢下,這波流量很容易轉變為真實流量。但那些優惠連結,其實就是CPS返傭連結,交易達成,平臺還會得到相應的分傭。
什麼騎士卡APP?說白了就是被統一化管理後的「淘客APP」。
總的來說,免費拿了張「黑卡」後,你以為可以自己享盡天下優惠、坐享人世繁華,實際上卻是被坑了郵費、變成流量、最後還「賣」到了廣告場上,被按頭看廣告。
不得不佩服,商家的聰明才智,郵費、廣告、導流、推廣、分傭,如此冗長的流程,竟被輕而易舉的玩到千萬級別。
但這還不算是它的厲害之處,真正可怕的是,那些被割了韭菜的人絲毫不為自己花12元買個淘客APP而心疼,反而還有這一種「一卡在手,天下我有的」優越感。
以前的返利APP都是花錢買流量,天天想著如何增加曝光度,怎麼推廣。如今,人家騎士卡直接抬高身價,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花錢買APP。
真的,不服不行。
總結
在查找(chi)資料(gua)時,小花邊還發現,除了全球購騎士卡外,還有不少省點花錦鯉卡、環球/全球公爵黑卡(這個與美國運通發行的百夫長卡沒有半毛錢關係)等卡種。
它們外觀設計大同小異,統一的黑金配色,瞎子也能看出來它們是在模仿真正的黑卡——美國運通發行的百夫長卡。
黑卡的持有者可以在全球享有一系列的高級特權:出國免費升頭等艙、高級套房、自由進出航空貴賓室。持卡者則每年都必須繳納會費,如美國2500美元、日本168000日元、中國18000-38800人民幣,因此,黑卡持有者的身價也相當不菲。
簡而言之,黑卡就是高貴與財富的象徵。
而騎士卡們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在外觀設計上以「黑」為主色調,吸引眼球;以限時限量的飢餓式營銷作為燃點;隨後,循環式的洗腦、地毯式的營銷,很容易吸引到那些想便宜又懶得弄的消費者,最後,實現銷量的大爆發。
當然了,如果你身邊已經有人入手了一張上述的這些「偽黑卡」,也不要嘲諷技能全開,他們交的有可能並不是智商稅,而是懶人必須上交的「公糧」。
畢竟,一個融入一百多個優惠政策的APP,確實方便懶人。
窮,不一定是因為你不夠聰明,還有可能是懶。
最後奉勸一句,像這種把羊毛擺在桌面上,白送給你薅的,大多內有玄機,那把懸在頭上呼之欲出的韭菜鐮刀,怕是早已等候多時了。
對於這種卡,小花邊只想對眾位讀者們說:乖,別交智商稅了,我會繼續偷李澤言的黑卡養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