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漢墓中五花八門的玉器

2020-09-23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玉器,到了漢代,已經告別了神玉。如果戰國之前的人看到中山靖王劉勝的玉衣,得氣得跳腳。因為劉勝的金縷玉衣用了一個改裝的玉琮來裝他的那啥。玉琮,那在先秦可是祭祀用的禮器啊!

漢代,玉器用途更加廣泛,葬玉、佩玉、裝飾玉、禮儀用玉等等。一方面,由於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他的功臣集團的絕大多數都是沛縣老鄉,原來是楚國地界,所以,他們把楚文化中紋飾的瀟灑、飄逸、靈動帶到上層文化圈,進而成為國家流行文化,使得西漢玉器的紋飾和造型依然保留著楚文化中的飄逸、神秘;另一方面,寫實主義的玉器也不斷湧現。在漢元帝渭陵出土的幾件圓雕玉器就是超級好的寫實主義作品。

去年,國家博物館舉辦的&34;有屬於中山王劉勝夫婦的玉器。劉勝,漢景帝第九個兒子,漢武帝劉徹是景帝第十個兒子,妥妥的皇室貴胄。滿城漢墓也是最重要的考古發現,沒有經過盜擾,裡面呈現的就是大漢該有的樣子。

劉勝夫婦的玉器反映的就是西漢最強盛時期玉的用處與琢玉工藝。一件透雕雙龍紋高鈕白玉谷紋璧,在玉璧的圓形輪廓外再附加紋飾,就是所說的&34;。在漢代,玉璧既是禮玉,又是裝飾玉和葬玉,是反映漢文化的重要載體。這件出廓璧無論從玉質、造型還是紋飾上,都是漢代玉璧中的精品。一件玉人,圓雕一人憑几而坐,玉質圓潤、造型寫實,這應該是一件陳設品。此外,還有玉帶鉤、玉佩等實用小玉器。當然,滿城漢墓也是第一件金縷玉衣現身之處,比玉衣更稀少的玉棺也是在滿城漢墓首次見了實物。

滿城漢墓出土的玉器可謂漢代玉器的&34;品,應有盡有!

透雕雙龍紋高鈕白玉谷紋璧

玉璧用和田白玉琢制,兩面琢刻谷紋,璧上端飾透雕雙龍捲雲紋,雙龍張口,相背昂首挺立於璧緣上,體態豐腴矯健,雕琢精緻,紋飾流暢,有蓄勢欲飛之勢。頂端有流暢的雲頭裝飾。中央有一圓穿,可供穿系懸掛之用。

谷紋是漢代玉璧常見的紋樣,它由排列有序的圓形顆粒組成,這些顆粒有時拖曳小尾而呈旋渦形。

在玉璧的圓形輪廓外再附加紋飾的稱為&34;。

玉人

玉人作憑几而坐的形象,這是圓雕寫實作品了。

西漢浮雕獸紋白玉帶鉤

玉劍,玉劍珌、玉劍首、玉劍璏俱全

鎏金鑲玉鋪首

鎏金鑲玉銅飾件

1號那是一件玉 笄,插頭髮的,男子也用來插帽子

心形白玉佩

玉舞人瑪瑙水晶珠串飾

各種玉飾

劉勝的金縷玉衣

竇綰的玉棺

到現在也沒人能解釋為啥王后不僅有玉衣,還用了玉棺?劉勝那裡可沒有玉 棺 這個待遇。

推薦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金線玉衣,長信宮燈,看國寶,來到滿城漢墓
    位於陵山之顛,滿城漢墓的河北與西安秦陵兵馬俑,北京明墓,遵化清東陵,瀋陽北陵。墓中的國寶將使你大開眼界。在漢武大帝統治時期,劉徹努力與匈奴作戰,交友往來,使該國經濟文化發展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他的妻子竇綰的墳墓。他是最完整、最大的山洞型宮殿陵墓。這兩座墓葬是以山為陵的方式修建的,墓道和墓室都是從山上挖掘出來的。這兩座陵墓有巨大的墓室和豪華的隨葬品,兩座墓葬共出土金銀器、銅鐵器、玉石器、陶器、漆器、絲綢等隨葬品1萬餘件。
  • 滿城漢墓出土玉枕,專家研究之後,說:枕頭內部的暗格中藏有東西
    河北博物館中陳列的寶貝中,最多的還是來源於滿城漢墓,在館內就陳列著一件出土於該墓的特殊寶物,它究竟哪裡特殊?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從滿城漢墓出土的「九竅玉」說開來,告訴你這幾樣玉不要佩戴把玩
    說到這裡,就不能不提滿城漢墓。滿城漢墓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出土玉器近200件,其中玉璧69件,從璧形制及玉璧的組合關係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喪葬用玉璧,主要分布於屍身前後,形成組玉璧;第二類為裝飾用玉璧,通常為組玉佩的組成部分。由此可以得知,玉器當初是西漢時期極為重要的喪葬和禮儀用玉。
  • 揭秘:滿城漢墓發掘過程中的驚險和神秘
    其中,那位屢屢被提起的中山靖王,陵寢就在離北京兩百多公裡的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也就是著名的滿城漢墓。50年前,滿城漢墓因一次國防施工中的意外被發現,再現了兩千年之前的中國歷史。隨著金縷玉衣、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等聞名世界的稀世文物被發掘,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揭開神秘面紗。
  • 滿城漢墓的發掘——重見天日的漢朝中山王與他的精美陪葬品
    時間是 1968 年,位置在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滿城區,解放軍工程兵某部在滿城陵山進行戰備施工時,意外發現了一座沉睡了 2000 多年的古墓,墓中出土的上萬件珍貴文物震驚了全世界。滿城漢墓二號墓但是西漢年間,中山國有十位國王,葬於滿城漢墓的中山王到底是誰?
  • 滿城漢墓金銀器品析
    1968 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對河北滿城陵山一、二號漢墓進行了科學發掘,兩墓規模宏大,隨葬器物豐富,為我國 20 世紀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經考證,一號墓墓主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二號墓墓主是王后竇綰。這兩件玉衣是我國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的保存完整的漢代金縷玉衣。兩墓共出土銅、鐵、金、銀、陶、玉、石、漆木、錢幣等類文物10000多件。其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在已發掘的漢墓中實為罕見。這些器物中,以銅器種類最為豐富,計有炊具、食具、酒具、燈具、爐具、文具、文玩、梳妝、盥洗、儀仗、兵器等 70 餘種 600餘件。不少銅器刻有銘文,記載了器物的名稱、重量、容量、價格及來源。
  • 我國十大考古發現——滿城漢墓
    滿城漢墓即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之墓。劉勝為漢景帝劉啟子,於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王,統治長達42年,享年52歲。竇綰是竇太后侄孫女,出生年月不詳,經考證葬於公元前104年之前。有我國最早採用刃部淬火新工藝的鐵劍,而劉勝的鐵鎧甲,也是迄今考古發掘中所見到的保存最完整的西漢鐵甲。
  • 滿城漢墓發掘記丨鄭紹宗
    滿城漢墓——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墓,被列入20世紀中國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兩墓歷經兩千餘年未經盜掘,出土文物10663件,在漢墓十之八九被盜掘一空的現實下,滿城漢墓的發現,已不僅是一種考古人的幸運,更是一種文化的幸運。在河北省博物院的十大鎮館之寶中,有三件出自滿城漢墓,其中包括劉勝的金縷玉衣。
  • 大漢雄風,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國寶級文物欣賞
    1968年5月23日,解放軍某部在滿城西南1.5公裡的一座小山上進行施工,爆破中意外發現了兩座沉睡兩千年的大型古墓。圖為2016年我去滿城漢墓遊覽時所攝之劉勝墓外景。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之子,漢武帝劉徹之兄,也許你不太了解他的生平,但對於他的名字卻一定不會陌生。三國演義中,劉備見人就雲,吾乃中山靖王之後也。劉勝墓眾多出土文物中,毫無疑問首推金縷玉衣,這是我國首次考古發現金縷玉衣的實物,直到現在,也沒發現幾件。
  • 1968年,保定滿城漢墓是怎麼被發現的?
    沉睡了兩千年的滿城漢墓,就隨著這意外的一炸,陸續呈現在世人面前。 也正是這快速果斷的勘察與處置,令這被意外「炸」出來的滿城漢墓,基本完好的保護下來。 二、低調發掘 1968年6月22日,中國考古史上一次無比特殊的發掘:滿城漢墓的發掘開始了。
  • 保定滿城漢墓為何如此奢華?攜64幅原創圖片,全方位探秘古墓
    滿城漢墓景區入口滿城漢墓的發現,純粹是個意外。滿城漢墓石碑滿城漢墓依山開鑿,規模宏大,隨葬品極其奢侈、豪華,堪稱一座豪華的地下宮殿,前後共出土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等各類文物一萬餘件,其種類之豐富
  •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盛世往事」:國博展滿城漢墓考古50年
    2018年是河北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12月28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河北博物院聯合主辦的紀念特展「漢世雄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揭幕,151套724件文物中,一級文物比例高達五分之二。其中,劉勝的金縷玉衣,更是河北博物院首次借展。此次展出文物規格之高,在滿城漢墓文物參與的國內外交流展中是史無前例的。
  • 重返三國現場:滿城漢墓打開的奢華世界
    滿城漢墓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在已發掘的漢墓中是罕見的。更難得的是,由於墓址隱蔽,在此之前,該墓從未被盜掘過,墓室與墓內文物均保存完好。1988年,滿城漢墓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出土文物多藏於河北博物院,在「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專題展廳展出。金縷玉衣西漢。1968年出土於滿城漢墓,現藏於河北博物院。
  • 重返三國現場:滿城漢墓打開的奢華世界
    滿城漢墓種類之豐富,製作之精美,在已發掘的漢墓中是罕見的。更難得的是,由於墓址隱蔽,在此之前,該墓從未被盜掘過,墓室與墓內文物均保存完好。兩漢奉行「事死如生」的厚葬習俗,諸侯王的陵墓及陪葬品大多奢華,此後發掘的盱眙大雲山漢墓(江都王劉非墓)、南昌海昏侯劉賀墓等莫不如此。
  • 小說首飾|漢玉舞人瑪瑙水晶珠串飾 滿城漢墓中復原的30顆瑪瑙珠
    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及其妻竇綰的金縷玉衣,是我國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的保存完整的玉衣。其中劉勝金縷玉衣全長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竇綰玉衣全長1.72米,用玉片2160片,金絲約700克。
  • 比金縷玉衣還珍貴,只出土三件,滿城漢墓這件發現最早卻未修復
    在滿城漢墓發掘之前,金縷玉衣只見史書,只在一些漢代高等級陪葬墓中見過零星的玉片。直到滿城漢墓出土了劉勝夫婦完整的金縷玉衣,才算見了實物。之後陸續,出土的金縷玉衣也有十件了吧。也是滿城漢墓,在竇綰墓中發現了玉棺,是用玉片貼在棺木上。玉片是該貼在內還是外,一直存在爭議。以往人們猜測玉片附著在木棺的外壁。而在大雲山漢墓現場考古隊員發現,運棺木及漆皮尚未完全腐朽,玉璧、玉片以 髹(xiu) 漆方式附著在木棺的內壁。想想也有道理,貼在外面是為了美觀,炫富;但貼在內才保證玉最接近身體,達到保護身體的目的。
  • 滿城漢墓挖出一件香燻爐,點燃後能散發「仙氣」,專家:曠世奇珍
    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和夫人的合葬墓,長約52米,寬約38米,整座墓葬分為了6個區域,有墓道、車馬區、前堂、後室等等,如今更是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門票的話也只需要75元,這樣就可以遊玩所有區域了。
  • 滿城漢墓出土的一個玉人,不僅玉人名字成謎,它的作用也是謎團
    「君子比德於玉」,玉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溫潤儒雅之意,古人把君子的德行比成美玉,將玉石製成各種器物佩戴在身上,更能凸顯自己的操守與尊貴。可是,在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尊玉器,卻讓人們對玉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它究竟是什麼玉器呢?
  • 墓葬中使用玉器保屍身不腐,死後成仙?漢代人對這種說法深信不疑
    道家生前求神仙長生,死後求升仙的思想觀念影響了漢代人,主要手段就是使用各種玉器。所見漢代玉器中,大量存在這種現象。喪葬用玉中反映此思想的有以下玉器。學者徐琳在玉委會會刊上發表的《從漢玉看兩漢的神仙長生思想》一文中,對這些玉器進行了如下介紹。
  • 滿城漢墓,天下第一崖墓,漢武帝兄長中山靖王劉勝及王后竇綰墓
    除了金縷玉衣,滿城漢墓還出土了被稱為中華第一燈的長信宮燈以及錯金博山爐等國寶,滿城漢墓因此蜚聲海內外。滿城漢墓因為在陵山山巖之中開鑿,墓室規模宏大,猶如豪華的宮殿,因此被譽為天下第一崖墓。,距離保定市區大約21公裡,從保定市區去滿城漢墓景區有直達的15路公交車,票價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