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形象能樹立起來,不是他堅硬的骨骼和豐碩的肌肉,而是他骨子裡的魂。同樣的,一個城市的形象能夠建立起來,不是它高大的建築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而是浸透在磚瓦縫隙裡與飄蕩在大街小巷上的魂。
對於西安來說,它的魂,就是這座城市所擁有的「歷史與文化「。
而若說起歷史文化,不得不提的便是承載十三朝古都輝煌過往的那些歷史文化街區。
如今,隨著城市發展,城區範圍逐漸擴大,會建立許多新城區,此時,老城區的升級與改造,對城市的發展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作為古都,西安要做的不僅僅是保留厚重的歷史文化特色,還要增添和凸顯現代時尚大氣新元素,讓歷史文化與當代時尚交相輝映,打造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這是全西安人都關心的大問題。
那麼,如何能讓西安的「古」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我們先來看小雁塔、七賢莊、三學街這幾處本身就擁有豐富歷史底蘊和濃厚文化氛圍的區域未來的樣子,興許能得到答案。
小雁塔史稱薦福寺塔。864年,建薦福寺於開化坊(安仁坊北側的),後修塔於安仁坊。
如今的小雁塔所在的院落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寺院格局。而小雁塔的區位恰好位於唐長安城朱雀大街(唐代城市中軸線)與現代西安長安龍脈(現代西安城市中軸線)之間。
小雁塔所在的區域內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其中,小雁塔是唐代長安城遺留至今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是構成西安城市文脈的重要歷史遺存,也是城市格局變遷中重要的歷史坐標。
東起長安北路,西至朱雀大街,南起體育場北路,北至友誼西路。(具體範圍以規劃定點圖和測量成果表為準)
突出遺址保護、文化展示、生態建設和公共服務。
以主題公園形式,展示唐長安城中軸線朱雀大街歷史風貌;延續歷史路網,傳承唐代裡坊大格局;延續唐風建築,突出文化特色;重點打造博物館、青年交流中心、國學館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
丨項目規劃鳥瞰圖丨
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是在辛亥革命之後形成的,是目前是西安市「最年輕」的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西安明城牆內東北部。
目前,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存在著外部空間離散、結構混亂、歷史建築保護力度不夠,建築質量較差、交通混亂、人員混雜、基礎設施落後等很多現實問題。
需要運用城市設計的理論方法在近現代文化遺產以及歷史景觀風貌保護上對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進行合理更新。
丨七賢莊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丨
優化功能布局,提升街區品質,充分挖掘紅色革命文化。
以七賢莊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將西安事變主題廣場、紅色革命紀念廣場、辛亥革命紀念廣場合併,以革命公園為主體,新建一處紀念廣場,整體打造愛國主義教育片區。
丨項目規劃鳥瞰圖丨
三學街街區,歷史上形成了「一廟三學」,即 「官學與文廟同地」的格局。「三學」一名西安府學,一名鹹寧縣學,加上長安縣學,一下成了老西安官學教育集中之高地,而遐爾聞名。「一廟」為文廟,也叫孔廟。
其南端與中國最為完整的西安城牆緊鄰,西邊與號稱大南門的永寧門相望,四下馬陵、柏樹林,文昌門、順城巷,安居巷及書院門西口南大街,東木頭市等數條大小街道,圍出一個四四方方規整面環以的街坊。
丨三學街丨
此外,街區內還包含了關中書院、臥龍寺、寶慶寺等知名文物保護單位,再有柏樹林、大吉昌、安居巷、書院門文化一條街等老街巷。顯示這街區文脈深厚,歷史悠久,西安非同一般的文化氣質和那獨一份雍榮爾雅。
如今的三學街街區內因人口密度過高、人均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落後等問題,已成為歷史街區保護工作面臨的首要問題。
丨書院門丨
中華文化展示地、世界旅遊目的地、絲路文化新高地、文化創新示範地。其中,三學街傳統風貌區將以建築風格、文化氛圍為切入點,對街區內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民居建築進行保護傳承,延續傳統街巷風貌。
丨項目鳥瞰圖丨
如果「大西安」的規劃是在地理格局中將西安文脈放在中軸,那麼「大西安」的發展則是在心理格局中將文化之都放在了發展的靈魂位置。
老城區的改造,也正顯示了西安城的不斷發展變化,更說明了西安對歷史文化和珍貴文物的重視。
這些區域的改造,並不是「推倒重來」,而是依附曾經的歷史文化特色,將現代文化和技術與歷史結合起來,在保護歷史的同時也讓這些老城區與城市的快速發展融合在了一起。
同時,從公開信息中了解到,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項目已經於今年9月開工。
而七賢莊和三學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也早已納入了《西安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
也就是說,再過三年左右的時間,這些古色古香的老城區將更加獨具特色!讓我們一起期待他們的新面容!
....................................................
▼
部分信息來自榮耀西安網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合作@1329913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