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從17張地圖看上海的城市變遷

2021-01-18 看懂上海

8月13日,上海市測繪院策劃的《地圖文化之旅——從上海地圖看城市變遷》主題展覽在2014年上海書展開幕。經過精心挑選的17幅具有時代特色與歷史意義的地圖,時間跨度從1909年至2001年,歷經從清末民初至改革開放、新世紀等各個重大歷史時期,見證了上海從一座普通縣城到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步伐。


1909年的《上海縣全境圖》

當時,上海縣隸屬於江蘇省松江府。從地圖上,當年上海的行政區域範圍很小,主要集中在浦西蘇州河以南地區(以蘇州河為界,蘇州河以南過去上海人俗稱「浜南」),具體範圍東至高行、陸行、三林塘,南至陳行、閔行、馬橋,西至虹橋、華漕,北至江橋、閘北、五角場。寶山縣、嘉定縣、崇明縣當時隸屬於江蘇省太倉州。



1927年的《袖珍上海新地圖》

在當年出版的《袖珍上海新地圖》上,已經有了分色標識,將公共租界東、中、北、西區、法租界和華界分區設色表示,並附有公共租界中區的擴大圖。租界範圍內,除公共租界中區和北區外,路名多以外國人名命名。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的前身跑馬廳、瑞金醫院的前身廣慈醫院等都在圖上一一呈現。當時,公共運輸以有軌電車為主,無軌電車和公共汽車為輔。該圖還以經緯度為索引格,可查詢經緯度坐標。


公共租界由原先的英租界、美租界合併而來。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祖安說,英租界、美租界合併成公共租界後,上海分割成了公共租界、法租借和華界這主要的三大部分,儘管後來日本有軍事力量駐紮在公共租界,但上海歷史上從來沒有日租界,「一些影視劇裡提到的所謂上海的日租界是錯誤的。」


1946年的《上海地圖》


抗戰勝利後,上海的行政區劃尚未劃定。在1946年出版的《上海地圖》,看不到靜安區、長寧區、徐匯區等各區的行政區劃,地圖上將以前的租界區(包括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作為黃浦區,滬南則為南區,閘北則為北區,滬西為西區,以及浦東。1946年的《上海地圖》


該版地圖上,新舊路名對照索引表成為一大特色。1943年,租界收回,200多條以西方人名命名的道路更名為以中國地名命名。圖上路名標註形式為新舊對照,舊路名以括號形式標註在新路名旁,如金陵東路舊名公館馬路等。部分道路以國民政府政治人物姓名命名,如福熙路改名為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霞飛路改名為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等。地圖特設公共運輸示意圖3幅(圖例),分別表示公共汽車、無軌電車、有軌電車路線。


1960年的《上海市交通圖》

1960年出版的《上海市交通圖》上,現有各區縣的名稱已清晰可見,但圖中的崇明島北部農場地區均未成陸,長興島、橫沙島尚處未圍墾前的沙洲狀態。該圖顯示,當時全市公交車路別編號已統一調整,1-30路為無軌電車,31路以上為公共汽車,這一形式沿用至今。


1997年首用計算機制地圖

上海首張使用計算機製圖的地圖出現在1997年。當年出版的《上海交通地圖》使用了電腦製圖軟體。在這張地圖上,主圖為內環市區圖,副圖為外環城區圖以及全市簡圖。該圖配置了一幅《外環城區圖》,反映了中心城區範圍向外環線區域延伸的趨勢。只是當時外環線還處於規劃階段,地圖上用虛線表示。當年地鐵1號線南延伸至莘莊,八萬人體育場建成,中央大道(今世紀大道)加緊建設,都在圖中一一呈現。該圖將大型居住區的名稱用方框醒目標註在圖上,大型居住區分布概況較為直觀。


這是1978年上海的航拍圖,猜猜這是哪裡?


2013年,上海市測繪院建設的公益性地圖網——「天地圖 上海」 推出了V2.1版,能顯示出1948年、1979年和2013年高精度航空影像,真實還原當年上海城市布局與風貌。用戶可使用「影像比對」功能,對同一地點進行現狀與歷史的直觀比較,感受「時空穿越」。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上海書展資訊。


相關焦點

  • 2019上海書展 | 從社會空間變遷看上海城市發展
    2019上海書展 | 從社會空間變遷看上海城市發展 2019-08-19 21:32:00來源:央廣網
  • 在上海書展重新發現上海:老地圖現172年歷史記憶
    1960年的《上海市交通圖》1909年的《上海縣全境圖》  繼去年書展「從上海地圖看城市變遷」展覽之後  該主題展覽分為「城市衍變」、「都會尋蹤」和「申城映像」三個版塊,共選取20幅歷史地圖和15幅影像地圖,配以文字和老照片,35張老地圖第一次集中面向公眾展出,多方位展示上海行政區域衍變歷程、交通發展脈絡以及地標性區域發展軌跡。
  • 講堂直擊·上海書展2017-①|鍾翀:1504的上海什麼樣?《上海城市地圖集成》慢慢告訴你
    6天後的2017年上海書展新書首發式上,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上海城市地圖集成》主編之一上海師大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鍾翀將會給您一個明確的謎底。屆時,上海社會科學院熊月之教授(講堂嘉賓)、上海師範大學陳恆教授(講堂嘉賓)將共話本書對於歷史地理學、人類學、城市規劃等專業領域的學術價值,這本跨越500年,包含217種歷代上海地圖的地圖集也將贈送給上海博物館和上海歷史博物館,供更多民眾了解完整的上海。
  • 17張地圖講述上海百年歷史:從來沒有日租界
    1946  早報記者 李繼成  從100多年前的上海縣,到如今的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上海百年的變化其實從一張張面積不大的地圖上也可以一探究竟。  昨天,上海市測繪院策劃的《地圖文化之旅——從上海地圖看城市變遷》主題展覽在2014年上海書展拉開帷幕。
  • 200餘幅上海古舊地圖發布 圖說500年上海變遷史
    8月19日電 (馬化宇)19日,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城市地圖集成》在上海書展舉行了新書首發式,其中匯集了217種與上海相關的古輿圖與近現代地圖,時間上起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下迄於1949年,跨越了明、清及民國三個時代,展現了上海城市從古至今的地圖全貌。
  • 「地圖文化之旅」亮相上海書展 梳理城市經脈的前世今生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15日報導:8月15日,「地圖文化之旅——永不拓寬的道路之繁華深處」主題活動在2018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精彩亮相這是上海市測繪院連續第五年在上海書展舉行傳播地圖文化的公益性活動,也是「地圖文化之旅」新三年活動計劃中的第二場。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上海的城市化進程和發展模式是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而上海的「路」猶如城市發展史的裝訂線,串聯起了上海城市發展的華章。上海的「路」又似一個巨人的經脈,為這個巨人輸送著養分。「路」是上海的縮影,承載著城市發展的印痕。
  • 17張地圖講述上海百年:從來沒有日租界 最多時設31個區
    東方網8月14日消息:昨天,上海市測繪院策劃的《地圖文化之旅——從上海地圖看城市變遷》主題展覽在2014年上海書展拉開帷幕。主題展上,精心挑選的17幅具有時代特色與歷史意義的地圖,時間跨度從1909年至2001年,歷經從清末民初至改革開放、新世紀等各個重大歷史時期,見證了上海從一座普通縣城到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步伐。
  • 【市民修身】2020上海書展今日啟幕,這些精彩不容錯過!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8月12至18日舉辦,主會場設在上海展覽中心。安全、出彩,是今年上海書展的兩個關鍵詞。地址:松江區石湖蕩鎮廣閹路南首書展期間松江區還有豐富多彩的活動等著大家來參加~▼松江區圖書館作為上海書展的分會場之一,在今年書展周期間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推出
  • 直擊書展現場|在唐穎筆下,追尋不同時代上海兒女生命軌跡和城市變遷的入口
    作家唐穎今天下午攜「雙城系列」之後最新中短篇小說集《隔離帶》《和你一起讀卡佛》來到書展現場。「很多異國的故事,是通過另一個城市,翻看我作為上海人在大都市中的生命體驗。」作為中國當代城市文學、女性寫作標杆,唐穎被譽為「寫上海寫得最準確的作家之一」,她的新作也繼續深入關注都市男女的青春與個人成長,講述一代代上海兒女的命運邂逅。在兩部最新中短篇小說集中,既包括《紅顏》《糜爛》《純色的沙拉》等唐穎早期代表作,也包括《八月的聖誕節》《隔離帶》《你在紐約做什麼?》《烈飲》《陰影》等最近兩年的新作。
  • 上海書展|上海地圖有「彩蛋」 聽九零後美女插畫師講述鮮為人知的...
    這些耳熟能詳的上海城市名片有著怎樣的來歷?8月17日,「趣城課堂」課外衍生讀本《翻翻看,上海》在上海書展與讀者們見面,九零後美女插畫師張韶吉來到現場,揭秘地圖背後的小彩蛋。  立體讀物暗藏玄機,「尋寶地圖」漲知識  乍看之下,《翻翻看,上海》像是本普通的科普讀物,用彩繪的形式勾勒出陸家嘴、南京路步行街
  • 上海書展即將開幕 世紀朵雲「致敬年代 記憶上海」主題展亮相
    今年,世紀朵雲旗下「朵雲書院」將入駐上海書展主會場的書店品牌館,在書展現場及分會場之一的思南書局復興中路店帶來「致敬年代記憶上海」主題展,讓讀者通過書籍了解上海文化,傳遞上海精神,引發對上海記憶的共鳴。
  • 上海書展分會場進駐上海中心,毛尖、馬伯庸等大咖暢談城市與河
    ,談城市、談歷史、談城市裡的人,與滬上書迷讀者們分享了泰晤士河與倫敦的前世今生。據悉,這一活動也是作為上海書展分會場的世紀朵雲舉辦的首場新書發布活動。在交流中,曾經留學過英國的曾劭愷坦言,自己對泰晤士的印象是非常美好的,從牛津中遊的地方,到倫敦,沿路景色非常非常美,很難想像它曾經一度這麼骯髒。對此,駱新表示,自己反而對倫敦印象最深的就是骯髒。英國BBC專門拍過一部名為《骯髒之城》的紀錄片,講述的正是中世紀到進入工業文明的倫敦有多髒。
  • 上海書展14日開幕 盤點今年書展的追「星」地圖
    據《新聞晨報》報導,2013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8月14日至20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每年書展,既是一場與書的相會,更是與人的相會。據最新統計,致力於成為「文化盛會、百姓節日、理想書房」的本屆書展,參展出版社達500多家,圖書品種超過15萬種。
  • 上海故事:從15路電車的變遷看上海之最
    張淵源 陳寒松 圖溯上海老公交線路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著,承載著市民的記憶。15路電車正是這樣的一條線路,她從老北站到萬體館,在市區的版圖上畫了一條大斜線。不止於此,15路還和不少「上海之最」「中國之最」密切相關。
  • 2018上海書展·新書|「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新五卷出版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供圖8月20日晚,上海書展期間,一場名為「海派文化新起航·夜讀沙龍」的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舉行。活動現場,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又發布了五卷新書。「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共分為17卷,其中16卷以上海16個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為核心內容,每一卷都結合了各區地域特點,闡述了海派文化在這一區域發源、積澱、流布、傳承、發展、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展現其品味特質、體現其國際格局、反映其非遺傳承,重繪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最後一卷則為「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的中英文對照的精選集。
  • 上海書展"追星地圖"出爐:鎖定地標 約會心儀"大咖"
    據《新聞晨報》報導,2014上海書展最「大咖」嘉賓、印度裔英國作家、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保爾,昨日抵滬,並將於今天下午出席在思南公館舉行的新書首發式及明天下午的文學論壇。據悉,1932年8月17日出生的奈保爾將在書展期間迎來82歲生日,主辦方已為他特別準備了慶生活動。
  • 2020上海書展|中華地圖學社「攻略」上線
    上海地圖 中國世界地圖 上新了!還有入選2020年上海書展滬版重點書目的重磅收藏級圖書以及入選2020自然資源部優秀科普圖書名單的AR野生動物圖書名稱:上海市區圖系列地圖套裝作者: 上海市測繪院定價: 15.00(單張)出版社: 中華地圖學社尺寸: 750x580mm
  • 推遲五個月,上海藝術書展2020終於來了!
    從上海藝術書展八月底重新定檔到現在九月的最後一天,在這種緊張又興奮的狀態下,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裡,上海藝術書展2020的書展規模從第一批71家、第二批50家到第三批47家,最終,上海藝術書展組委會非常自豪地和您分享,今年總共有168家參展單位入選了第三屆上海藝術書展 (總540家申請單位)!
  • ...上海地圖有「彩蛋」 聽九零後美女插畫師講述鮮為人知的城市細節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17日報導:石庫門為什麼叫「石庫門」?田子坊為什麼叫「田子坊」?這些耳熟能詳的上海城市名片有著怎樣的來歷?8月17日,「趣城課堂」課外衍生讀本《翻翻看,上海》在上海書展與讀者們見面,九零後美女插畫師張韶吉來到現場,揭秘地圖背後的小彩蛋。
  • 書式生活+②圈內圈外丨我破圈你跨界,上海書展推動城市生活大融合
    閱讀丨不僅局限於書本距離「樹蛙」不遠,世紀朵雲旗下「朵雲書院」也入駐了上海書展主會場的書店品牌館,在書展現場帶來「致敬年代記憶上海」主題展,精選了2000餘冊上海主題書籍,分為上海文學、上海建築、上海生活、上海歷史四個板塊,讓讀者通過閱讀書籍了解上海文化,傳遞上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