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海書展·新書|「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新五卷出版

2020-12-05 澎湃新聞

從左到右依次為:「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總主編柴俊勇;「海派文化地圖」叢書作者之一潘真;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圖片總監葉明獻;上海市文廣局文化產業處原處長、調研員汪飛亭。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供圖

8月20日晚,上海書展期間,一場名為「海派文化新起航·夜讀沙龍」的活動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舉行。活動現場,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又發布了五卷新書。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共分為17卷,其中16卷以上海16個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為核心內容,每一卷都結合了各區地域特點,闡述了海派文化在這一區域發源、積澱、流布、傳承、發展、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展現其品味特質、體現其國際格局、反映其非遺傳承,重繪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最後一卷則為「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的中英文對照的精選集。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於2016年9月啟動編寫,並於去年書展首展四卷本,分別為黃浦卷《申江往事》、楊浦卷《滬東風雲》、浦東卷《都市傳奇》、崇明卷《東海瀛洲》。而在今年書展上,又有五卷面世,它們分別是金山卷《山海雅韻》、徐匯卷《海上文脈》、靜安和閘北卷《上海藍調》、青浦卷《崧澤之光》和寶山卷《淞濱漫話》。叢書規劃的17卷本預計將在明年完成。

澳門大學圖書館館長吳建中特從澳門發來視頻致辭,評價該套叢書堪稱「鮮活的新時代清明上河圖」,並表示澳門圖書館決定收藏該套叢書。

沙龍現場,「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總主編柴俊勇指出,海派文化近年來重新得到了人們的熱切關注,而上海海派文化之日,起源於本世紀初:2002年6月,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0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學海派文化研究所成立;綜觀新中國的上海媒體,談到海派文化的有7000多篇文章,高潮源於2015年的虹口,在上海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虹口設立了海派文化發展基金,2年後建起了海派文化中心;2016年末,關於弘揚海派文化品格,加快建設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議,柴俊勇的提案被評為上海市政協的優秀提案,海派文化再次被上海的媒體廣泛關注,而「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正是人們注意力的焦點。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的封面。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供圖

「上海的地理面積不大,但是有海派文化,有容乃大,」柴俊勇說,「海派文化是上海的根,是上海的品牌。」

「對大部分人而言,想起上海就是兩個字:『大』和『老』。」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談毅在夜讀沙龍現場的發言中說道。他認為,人們想到「大上海」,是因為近代以來,上海一直是中國的經濟、金融、貿易、文化中心;而「老上海」,則會和老弄堂、老洋房等老建築聯繫在一起。這兩個詞代表了大多數人對上海的大致印象。然而談毅指出,如果現在依然把海派文化等同於上世紀20-30年老上海的影子,則是對海派文化重要價值的忽視。

「我們出版』海派文化地圖』這套叢書,是為了探尋中華文化的根,從根本出發以促成海派文化的傳承。喚醒記憶不僅僅是為了過去,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城市和城市文化都是人類創造,海派文化的脈絡不能在我們手中中斷,喚起記憶就是喚起責任。海派文化不能僅僅作為上海文化歷史記憶被封存,在當下也不能僅僅通過被模仿來紀念,而是要使海派文化的要素成為今天上海城市文化發展下去的基因。所以延續、發揚、創新海派文化就是我們的時代使命與責任。」談毅說。

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葉辛也出席了夜讀沙龍,並發表了文化主旨演講。葉辛自己也有兩本上海題材的新書《上海傳》和《上海·戀》在本屆書展首發。「上海是寫不盡的,」葉辛感慨道,「僑胞、殖民者、老作家、文化人以及很多對上海有感情的人都寫過上海,還有很多上海的瞻顧,都是看不完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葉辛很懷念上海的弄堂,他認為上海是一座由弄堂構成的城市,弄堂裡有無數大大小小的上海故事,曾為他的寫作帶來了豐富的靈感。然而上海的弄堂卻在消失中,逐漸被社區的概念所替代。但是葉辛指出,弄堂的逝去不代表上海故事的結束,今天的上海依然在書寫著上海的歷史。「不要以為現在不再生活在弄堂裡,而是小區裡,上海就是一成不變的了。上海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葉辛說。

相關焦點

  • 「海派文化地圖」新推5卷,可「按圖索驥」領略海派風華
    什麼是海派文化?在哪裡可以領略海派文化?  繼「海派文化地圖」9卷陸續出版後,出版方又新推出5卷「海派文化地圖」。首發活動今天在上海書展建投書局分會場舉行。  此次新面世的「海派文化地圖」有長寧卷《西區漫步》、普陀卷《蘇荷競秀》、虹口卷《海派源流》、松江卷《錦繡雲間》、奉賢卷《古華賢情》。據介紹,「海派文化地圖」叢書是以上海16個區的海派文化特色資源和代表人物為核心內容,闡明海派文化在該區的發源、積澱、流布、傳承、發展、復興的歷史軌跡和地理分布,展現其品味特質、體現其國際格局、反映其非遺傳承,重繪上海海派文化的地理版圖。
  • 上海交大出版社聚焦四大主題 備戰2018上海書展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上海交大出版社2018上海書展20種重磅好書之一。,攜500種精品新書、20項精彩活動備戰上海書展,並專門組織專家評選20種重磅新書作為2018年上海書展推薦好書,與讀者共享文化盛宴。
  • 上海交大出版社備戰2018上海書展
    2018年是南洋公學譯書院創辦120周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建社35周年,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聚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反映學術前沿、傳承海派文化、嘉惠大眾讀者四大策展主題,精心布置100多平方米的特裝展位,攜500種精品新書、20項精彩活動備戰上海書展。全面呈現科技成就、系統總結寶貴經驗,是上海交大社紀念改革開放重點圖書的突出特色。
  • 2018上海書展|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二十種好書」「二十大主題活動...
    《中國經濟學大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分析》《馬克思的20個瞬間》《中國故事國際表達——趙啟正新聞傳播案例》《全球城市——演化原理與上海2050》和《芯事——一本書讀懂晶片產業》等五種主題出版力作奏響新時代主旋律。《上海六千年》《唐詩求是》《覓文記》三種傳統文化作品展現中華經典魅力。
  • 2018上海書展|閉幕了,今年書展留下哪些亮點
    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自8月15日開幕,歷時7天,8月21日晚將在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15萬餘種圖書、500多種首發新書、100個分會場、1150餘場閱讀文化活動,讓市民讀者在今夏共享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會。再來回顧下今年書展都有哪些亮點。
  • 上海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繪成!
    歷經四年,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集結出齊。12月22日下午,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捐贈全套《海派文化地圖》,並與上海圖書館會議展覽中心、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微電影專委會、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上海航海郵局、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等開啟「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未來將圍繞海派文化微電影拍攝、動漫作品創作、文創郵票郵品設計、有聲出版、線上線下推廣,為市民遊客提供品讀書卷、行走城市的多元化、立體化
  • 上海書展新設國學館 一天一堂課打造傳統文化新體驗
    「讀懂中國」叢書、《大國厚土: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與復興》、《梁家河》、《夢回萬裡衛黃保華——漫憶父親劉少奇與國防、軍事、軍隊》、「絲路百城傳」大型城市傳記叢書《上海傳》、海派文化地圖叢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浦東史詩》、《中國故事 國際表達》……這些書都將在書展期間舉辦新書首發式、讀者見面會等。
  • 2018上海書展看點揭秘:網絡售票、設國學館、首發新書
    7月25日報導: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8月15日至21日舉辦,主會場仍然設在上海展覽中心,同時在全市設立100個分會場。今年上海書展看點頗多:探索網絡售票,預計8月1日接受預定;首設國學館,集中展示近50家古籍專業出版社的精品;首發500種新書,包括「讀懂中國」叢書、《大國厚土: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與復興》、《梁家河》等多種優秀圖書……  書展門票8月1日可網上預訂  今年迎來第15屆上海書展。為適應網絡時代消費習慣,首次探索網絡售票方式。
  • 上海書展提前看
    2020上海書展將於8月12日至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舉辦。今年書展,上海及全國各地出版機構將帶來哪些新書新活動?作為上海高校出版的勁旅,圍繞「讀懂中國科技」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今年將攜600餘種新書,精心策劃15場活動。現場設醫學、人文、科技、教育等四個展區及「讀懂中國科技」專架,與讀者一起品讀中國科技感人故事,理解中國科技崛起之路。
  • 上海交大出版社攜700種精選新書亮相2019上海書展
    上海交大出版社攜700種精選新書亮相2019上海書展  8月14日,2019上海書展即將正式開幕。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了解到,該社圍繞「壯麗70年,出版有交大」的主題,特設「國家出版基金成果專架」「海派文化專櫃」以及「數字出版展區」,精心籌備精品圖書、策劃閱讀活動,攜700種精選新書、20多項閱讀活動積極參展。
  • 出版社積極參加2019上海書展取得圓滿成功
    8月14至20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圍繞「壯麗70年,出版有交大」主題,特設「國家出版基金成果專架」「海派文化專櫃」以及「數字出版展區」,精心籌備700種新書、策劃27項閱讀活動積極參加2019上海書展,謳歌祖國70年來偉大成就,傳播交大學術文化成果,受到廣大讀者和主流媒體的高度認可與熱情關注,取得圓滿成功。
  • 16區16卷歷時四年繪成 上海《海派文化地圖》出齊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資料照片2016年起,一項為上海16個區繪製「海派文化地圖」的出版工程啟動。歷時四年,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集結出齊。昨天下午,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捐贈全套《海派文化地圖》,並與多家機構開啟「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
  • 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繪成!上海圖書館受捐
    2016年起,一項為上海16個區繪製「海派文化地圖」的出版工程啟動。歷經四年,16區16卷《海派文化地圖》叢書集結出齊。  叢書編委會向上海圖書館捐贈全套《海派文化地圖》,並與上海圖書館會議展覽中心、上海市廣播影視製作業行業協會微電影專委會、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上海航海郵局、上海喜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悅悅圖書有限公司等開啟「海派文化地圖」IP眾創與推廣合作,未來將圍繞海派文化微電影拍攝、動漫作品創作、文創郵票郵品設計、有聲出版、線上線下推廣,為市民遊客提供品讀書卷、行走城市的多元化、立體化「海派文化地圖
  • 海派文化地圖叢書出齊,繪就上海16個區的前世今生
    叢書16卷含《申江往事》《滬東風雲》《東海瀛洲》《都市傳奇》《山海雅韻》《海上文脈》《上海藍調》《崧澤之光》《淞濱漫話》等,運用新穎的地圖概念,把一個個海派文化地標人物,串聯成「珍珠項鍊」,16冊書500多個故事,記載了與上海這座城市發展相關的重大事件和特色故事,構築了上海萬花筒般的城市精彩。
  • 2018上海書展丨上海書展一周後揭幕,今年亮點都在這
    2018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8月15日至2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這是上海書展舉辦的第15個年頭。8月8日,第二次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來看看,今年書展都有哪些亮點。其中,主題展示活動50餘場次、論壇講座60餘場次、新書發布100餘場次、嘉賓籤售130餘場次、讀者互動體驗30餘場次;在書展主會場舉辦活動180餘場,朵雲書院、思南書局、上海古籍書店、藝術書坊、上海外文書店、新知識教育書店等閱讀文化分會場及場外舉辦活動50餘場;雙休日兩天舉辦活動60餘場。
  • 中國國際出版集團參展2018上海書展
    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2018年8月15日至2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 上海書展提前看 | 重磅科技醫學成果首發,邀你來做「朗讀者」
    2020上海書展將於8月12日至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如期舉辦。今年書展,上海及全國各地出版機構將帶來哪些新書新活動?作為上海高校出版的勁旅,圍繞「讀懂中國科技」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今年將攜600餘種新書,精心策劃15場活動。
  • 600餘種新書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與你相約2020上海書展
    人民網上海8月3日電 (記者 曹玲娟)2020年上海書展將於8月12日至8月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今年上海書展,圍繞「讀懂中國科技」的主題,上海交通大學攜600餘種新書,設醫學、人文、科技、教育四個展區,並特設「讀懂中國科技」專架,與滬上讀者們共享城市復甦、書香滿地的喜悅。
  • 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開幕
    2018上海書展,預計有全國各地出版社首發新書數千種,書展組織方精選出500種首發圖書和200場首發活動重點推介。   此次書展,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組織旗下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東方出版中心等23家出版單位,精心遴選5000餘種暢銷書和常銷書,千餘種新書和600餘種重點圖書參展。《讀懂新時代》《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經濟:1978—2018》等主題出版物,將以出版這一形式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 上海書展·新書|《徐家匯源》:為海派文化追根溯源
    澎湃新聞記者 徐明徽「誰要了解17世紀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過程,誰就會把目光投向歷史上的徐家匯。」——歷史學家朱維錚徐家匯源,原蒲匯塘、肇嘉浜匯合處的一個普通村落,起始於明末的徐光啟,是中西文化交匯地、海派文化發源地,創造了上海開埠後的多個「第一」和「唯一」,開啟了中國城市國際化和現代性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