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寫得最為蘊藉的一首落花,不是杜牧的,也不是李商隱的

2020-12-10 初衣勝雪

春光冉冉歸何處 ,

更向花前把一杯 。

盡日問花花不語 ,

為誰零落為誰開 。」唐朝嚴惲《落花》

詩文漫讀:春天慢慢悠閒的走遠了,

我正在花前,端了一杯酒。

我每天都在問花,花卻不回答我,

你這是為誰凋零?又為誰開的呢?

初衣解詩:翻閱了全唐詩,描寫落花的詩不計其數。有白居易寫的「桃飄火焰焰,梨墮雪漠漠」有修睦寫的「一片又一片」,有李商隱寫的「所得盡沾衣」,還有和尚貫休寫的「王孫公子盡斷腸」。

雖然無數的人吟詠落花,但是都沒有上過初衣的法眼。雖然初衣做不好詩,但是欣賞能力還是有的。

落花也的確是很難描摹,這古代的詩詞當中,由於篇幅有限,往往以詠落花最難出新出巧,落花往往代表著凋零,凋謝,經常會寫的惆悵悱惻,而小李杜的名家又在上頭,很難出新出巧。

但是,這首嚴惲的落花詩,去以獨特的清淡蘊藉打動著人。

「春光冉冉歸何處」,可以說作者並非刻意來描摹落花的悽涼。往往許多詩人會在開篇用一些悽厲的句子,但是李惲,卻有著渾厚的一面,春光依舊冉冉,春歸何處,是一句淡淡的惋惜。

「更想花前把一杯」,沒有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不過是春暮的太陽,照在了寥落的心情上。

「盡日問花花不語」,這是一種心靈的對話,當然也不會像李商隱那樣做子規啼血狀。問是在心裡頭的問,花不語是一種自然狀態。但在這裡,別有心情。

「為誰零落為誰開」,這句話令人轟然。這就是寫的落花呀,誰都知道花開花落自有時,但是花開花謝的那種繁華與凋零,卻能喚起生命的遐想與哲思。

你的開放與凋謝到底是因為誰呢?這首詩其實很巧妙的在最後一句,將落花賦予了人的思想感情。雖然生命自有其本身的軌跡,但是人仍舊將人類的靈魂,投射在落花身上。卻問得非常的含蓄典雅,你生命的怒放和凋謝,究竟是為了什麼?都知道草木無情,但是草木真的沒有感情嗎?

作者以花開花落,非常含蓄的說明了自己生命的追求,是有所目標的,但是不被認可而寂寞。自己的心如花開謝,卻無人能會。作者並不作過多的鋪陳。讓這首詩充滿了生命的哲理。或者是因為愛情的,或者是因為人生的。在這春暮的陽光裡,花開花落,照射著人心和生命的起起伏伏。

這首詩極為的蘊藉,用詞簡單明淨,將一種春天的看見落花的生命感悟寫得如酒一樣,看似清淡,實際醇厚,回味無窮。

這個嚴惲,只中過秀才,屢次考舉人不第。但是會做詩,這是一個和杜牧同時期的晚唐的詩人,我們從這一首落花裡,就可以看到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和醇厚的情懷。據說皮日休,陸龜蒙都很看重他的才華,曾經登門拜訪。

而以絕句見長的杜牧,也驚嘆於這首詩的蘊藉,特意和了一首詩。按道理一般的何時會有麗句出現。也果然,杜牧《和嚴惲秀才落花》是這樣寫的。

「共惜流年留不得,且還流水醉流杯。無情紅豔年年勝,不恨凋零卻恨開。」

這首杜牧的落花,也非常的知名,因為的最後一句,「不恨凋零卻恨開」成為了千古名句,其源頭和母本,卻是嚴惲的那一句「為誰零落為誰開」。

比起杜牧的直白胸臆,點出了嚴惲秀才那句不能說破的惆悵,杜牧的詩別有明麗俊朗和清啼。

但是從蘊藉渾厚上講,卻是嚴惲的更高一籌。

嚴惲的詩裡,無一字寫愁說恨,反而是春光冉冉,更顯得這份惆悵,更加的蒼茫。

可惜全唐詩,只收錄了嚴惲的一首詩。這個滄海裡的圓潤的珍珠,沉默在晚唐的風煙裡。

但他的《落花》,卻是初衣認為《全唐詩》中最好的一首描寫落花與時光的句子。一種成熟而無奈的姿態,更加的微妙動人。

讓我們重溫這首落花:「春光冉冉歸何處 , 更向花前把一杯 。盡日問花花不語 , 為誰零落為誰開 。」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所寫?甚至可能不是「唐詩」?
    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
  • 李商隱和杜牧各寫了一首《登樂遊原》,高下立見,但這次杜牧輸了
    說起李商隱和杜牧,相信對於任何一位中國人來說,都不會陌生,兩個人的詩歌,不僅收錄在了一些比較經典的詩集裡,同時還頻頻地出現在我們的課本裡,所以這兩個人,無論是名氣,還是作品的數量,又或者是質量,那都是屬於一流,特別是李商隱的愛情詩,那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愛情經典篇章;杜牧的詩則是同樣的有著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描寫的很是傳神,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思念,寫得纏綿悱惻!
    那麼李商隱和杜牧都是偉大的詩人,兩人也都是情種,更是寫下了無數感人肺腑的愛情名篇,特別是李商隱,作為那個時代一位橫空出世的詩人,他寫下了無數悽美的愛情名篇,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也足以令人感動,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以及對於愛情細膩的描繪卻令無數的詩人望塵莫及;可能他寫其它類型的作品寫不過杜牧,可是要論愛情的話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寫的?
    每逢清明節,人們都會想到這首杜牧的名作。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
  • 李商隱一首五言絕句,寫得非常的唯美,僅僅二十個字意境全出!
    唐詩是我們這個民族最為重要的文化瑰寶,從初唐一直到晚唐,湧現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的才華,寫下了一首首無比優美的詩篇。不僅使得我們的文化更為厚重,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成為了我們最重要的財富。儘管唐朝很偉大,但是到了後期,也同樣的面臨了很多的問題,以至於帝國最後走向了滅亡,雖然到了晚唐時期,唐朝的偉大已不在,但是依舊還是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同樣能夠與盛唐朝的詩人一較高低,例如李商隱、杜牧、元稹等等,便是那個時代最為重要的詩人。
  • 杜牧詩作精選:小杜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李商隱的詩詞,纏綿悱惻,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錦瑟》、《夜雨寄北》、多首《無題》等人人都能背幾句。而杜牧,似乎就顯得冷淡一些,這位詩人究竟有何佳作,讓他能夠躋身唐朝一流詩人之列呢?小仙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杜牧的經典名作。
  • 李商隱模仿杜牧寫贈別詩,同樣寫得很深情,感動了無數的痴男怨女
    李商隱和杜牧那都是晚唐最著名的詩人,而且兩個人的才華也是不分伯仲,特別是他們的愛情詩最感人,無論是李商隱晚年的《無題》,還是杜牧在揚州寫給心愛女子的愛情詩,那都是感人肺腑,寫得極為深情,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杜牧和李商隱的巔峰對決,各寫下一首《登樂遊原》,卻是高下難分
    畢竟文人之間的這種較量古來有之,他們也的確是寫過相同的題材,當時李商隱寫了一首《登樂遊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杜牧也寫了一首。其實無論是杜牧,還是李商隱,那都是晚唐的驕傲,唐詩走到了晚唐其實整體是在沒落,但又由於有了這兩位詩人,才捍衛了唐詩的尊嚴,使得唐詩在他們身上又復活了。
  • 杜牧最美的一首詩,將秋天寫得最好,千古以來競相傳唱
    唐詩是中國文化寶庫的巔峰之一,數之不盡的唐朝詩人,共同創造了璀璨奪目的明珠。其中最為人熟知的,在前期是李白、杜甫,中期是白居易,到了後期就是杜牧和李商隱當之無愧了。杜牧的詩歌風格,不同於李白杜甫等人那麼明顯,他既可以寫感懷豪邁的,又可以寫香豔清麗的,尤其以七絕最為出名。杜牧的七絕,在唐詩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就斐然。他的七絕,意境十分優美,高遠雋永,含義豐富。詠史的立意出奇,見識不凡;寫景的韻味十足,讓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懷。
  • 李商隱最深情的一首詩,寫得纏綿悱惻,成為千古絕句!
    唐詩中華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載體,也正是由於有了唐詩,才使得我們的文化,無比燦爛輝煌。唐朝作為中國歷史,最偉大的一個朝代,自從唐高祖李淵建立之後,一直到李世民繼位,並且一手創造了大唐盛世。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和平祥和的環境下,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而且這些詩人從初唐一路走來,一直走到了晚唐,成為了中國歷史,最為燦爛輝煌的篇章。那麼說起唐朝的詩人,那真是猶如夜空裡的繁星,大家比較熟悉的有李白、杜甫、王勃、賀知章、孟浩然、李商隱、杜牧等等。這些那都是唐朝最為傑出的詩人,他們每個人對於詩歌,那都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家。
  • 杜牧一首和李商隱題目一樣的唐詩,所表達的內容卻有很大差別
    作為晚唐最重要的兩個詩人,杜牧和李商隱延續了唐詩最後的精彩。後世通常把他們兩個人相提並論,和盛唐時期的李白,杜甫一起並稱為小李杜。今天我們所分享的一首古詩比較特別,因為這一首古詩的題目同時被李商隱和杜牧採用。他們都曾經登上了位於長安城附近的樂遊原,俯瞰整個長安城卻發出了不同的感慨。我們先看李商隱的古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 杜牧和李商隱在同一個地方,寫下同樣的一首詩,你更喜歡哪一首呢
    唐詩到了晚唐很明顯在走下坡路,不過這一時期還是有大咖,那就是杜牧和李商隱,這兩位詩人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寫下過很多纏綿悱惻的愛情詩,而且他們的才華也是直追李杜,成為了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詩人,因此也被後人稱為「小李杜」,這可是極高的榮譽,畢竟盛唐時期的李白和杜甫,所代表的正是唐詩的高度,兩個人王不見王
  • 李商隱的《登樂遊原》人人皆知,杜牧的《登樂遊原》你讀過嗎?
    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大家都很熟悉,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既寫出了壯麗之景,又暗含自然哲理,同時抒發出了自己身世遭際之悲和家國之悲、古今興衰之悲,蘊藉深而詠嘆沉鬱,可謂千古絕唱。其實古人遊覽古蹟或登高登樓有感而發吟詩填詞很常見,譬如王之渙《登鸛雀樓》、崔顥《黃鶴樓》、杜甫《登高》以及很多唐代詩人都曾寫過《隋宮》等等。樂遊原也是如此,本是漢代樂遊苑,唐時衰敗成丘,很多詩人都曾登樂遊原上一覽長安城五陵墓。
  • 李商隱和杜牧各寫《登樂遊原》,兩首不同風格,顯然這一次杜牧輸
    ,這一時期整個大唐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但是在文化上卻是依舊強盛,那這一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詩人則是李商隱和杜牧,到了這兩之後,唐詩的輝煌再也不復從前,隨後整個帝國也滅亡了,進入了五代十國。可能一提起這首詩,大家比較熟悉的還是李商隱寫的那一首,其實杜牧也是同樣寫過,只不過在流傳程度上要遜色一些,但同樣也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我們先來看一看李商隱的原文:《登樂遊原》唐代: 李商隱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寫得最好的十首唐詩,杜甫入選的不是律詩
    初唐定型的格律詩是唐詩主流正業,名家名作浩如煙海燦若繁星,寫得最好的卻是樂府舊題《春江花月夜》。江河的不舍晝夜、月亮的陰晴圓缺、人生的悲歡離合以及春去春回、花開花謝,這些古典詩詞最常見也最宏大的主題,在《春江花月夜》中完美融合。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代表中國古典詩歌,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代表西方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就是中國的《命運交響曲》。
  • 寫出唐詩「十年一覺揚州夢」後,杜牧晚年終於回歸灑脫與豁達
    作為晚唐最著名的唐代詩人之一,杜牧向我們展示了獨屬於他的才華。他和李商隱一道延續了唐詩最後的輝煌。可惜的是,在他的生命當中仕途追求陷入一片虛空。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落魄當中度過的。所以等到人到中年的時候,杜牧寫出了那句著名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這兩句古詩可以說是對自己這麼多年一事無成的感慨,也寫出了詩人自己不堪回首之意。不過等到老年的時候杜牧終於得享心中的安寧,他來到了寺院修行。一首唐詩告訴我們,晚年的杜牧終於回歸灑脫與豁達。
  • 【文史】杜牧為何拉黑李商隱
    李商隱懷著忐忑心情向杜牧發去一首打招呼的詩,良久,杜牧沒有反應。難道「杜司勳」沒有感受到我的誠意?李商隱並不氣餒,重又寫了一首,再次發給杜牧。雖然都是進士出身,但杜牧學的是「政治經濟學」,李商隱是純「中文系」的,除了寫文章,沒什麼別的才能。《韋丹遺愛碑》一出來,李商隱立馬上去點了32個「贊」,還藉此為由頭給杜牧寫詩,並且寫了不止一首,很明顯誠心想要結交這位老前輩,希望以後能夠提攜提攜他,給他一些發文章的機會。杜牧完全沒理李商隱,不僅沒理,有可能還把他默默「拉黑」了,在此之後,兩個人再沒來往。
  • 李商隱與杜牧,同時代兩個詩人短暫的交集
    而秘書省與史館之間,有著一定的交集,李商隱是杜牧的粉絲,當然這種說法略微低檔了一點,應該說李商隱是非常欣賞杜牧的,所以在特定的時候寫了一首《贈司勳杜十三員外》。那麼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呢?開筆非常的清麗,「杜牧司勳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可以說李商隱的這一句話,以非常清麗的筆法,奠定了杜牧之的詩壇地位。
  • 唐詩宋詞大戰之「情」字場:杜牧VS秦觀
    繼續向大家介紹唐詩宋詞之韻美,今天要出戰的也是兩位名氣很大的文豪,唐朝的杜牧和宋朝的秦觀。杜牧,字牧之,晚唐時期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出自他手的膾炙人口的詩作,也是相當多了。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其代表作有《秋夕》、《赤壁》、《清明》等等。
  • 杜牧和李商隱的對決,兩人同寫《登樂遊原》,可是這次杜牧輸了!
    其實他們兩個人也是寫過很多相同類型的詩作,並且是同樣的詩句,這很明顯兩人是在較勁,文人之間的較量,那也是很正常,正所謂是惺惺相惜,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體現出水平來,這不李商隱寫了一首《登樂遊原》,緊接著杜牧也同樣的寫了一首《登樂遊原》,兩首作品,兩首完全不同的風格,但是各有各有特色,也都是唐詩裡的經典名篇,但是這一次很明顯杜牧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