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將至》VS《白夜行》:懸疑命案背後的大時代與小人物

2020-12-15 澎湃新聞

由新銳導演董越編導,段奕宏、江一燕領銜主演的犯罪嫌疑片《暴雪將至》近日公映。在還未正式公映時,該片就已引發了陣陣討論熱潮,不僅與它拿下了第30屆東京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與「最佳藝術貢獻獎」兩項大獎的國際口碑有關,也與提前觀影的觀眾們的高度評價有關。很多觀眾評價該片為「最冷犯罪片」、「小人物的悲劇命運」、「充斥著無力感」,這些描述讓筆者不禁想到一部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高口碑懸疑小說、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從故事背景看:二者同樣是以經濟蕭條和社會治安不景氣的年代為背景;從故事線索看:二者都有一條以男女主人公之間複雜情感利益為主線的故事線索;從主要角色人物設定上看:餘國偉和桐原亮司的性格裡都有狂熱暴力傾向,而燕子和唐澤雪穗似乎都是以男主人公的情人身份出現,並且都有著不為人知的過去;從故事結局來看:二者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一方死去,另一方活著,同時,真相似乎大白於天卻又好似永遠被埋葬;從總體基調來看:兩個故事都給人以冰冷、黑暗、痛苦之感,一個是新銳導演的處女作,一個是懸疑推理小說作家最具野心的長篇傑作,一個代表著國產懸疑犯罪電影的新生力量,另一個代表著日本乃至亞洲懸疑犯罪小說的巔峰。優秀的作品之間除了彼此各有特點,同時一定有很多相似之處,電影《暴雪將至》與小說《白夜行》在某些層面都可以拿來進行一些不成文的類比說道。

(註:本文內容嚴重劇透,慎入!!)

《暴雪將至》海報與《白夜行》書封

經濟巨變的時代背景和小人物命運

電影《暴雪將至》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濟轉型以及工人下崗潮為背景。當時國有企業佔據中國經濟的絕對比例,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一直面臨改革開放以後帶來的種種衝擊。特別是進入1990年代,由於管理方式較為落後等諸多原因,國有企業效率低下,不得不進行重組改革,進而引起重組後各企業大量裁員的下崗潮。

在電影中,隨著企業重組等改革陸續展開,中南鋼鐵廠的工人們處在「或許一夜之間就沒了工作」的擔憂中,而這時接二連三的離奇命案又相繼出現,使得人們更加誠惶誠恐。一方面是大背景之下的產業巨變、經濟日漸消退、對於前途未卜的恐懼,另一方面是小背景之下的社會治安變差。工廠保衛科長餘國偉為了想提升地位以及其他種種目的,一心想偵破「連環殺人案」,成為神探,但最終敵不過時代大潮和命運。

《暴雪將至》劇照

同樣,小說《白夜行》以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為背景,講述了桐原亮司與唐澤雪穗因悲慘的童年遭遇而為利益和命運所牽扯一生的故事。在小說中多次出現「泡沫經濟」一詞,處於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經濟發展表面上呈現繁榮,但實則沒有質量,經濟結構脆弱動蕩。隨著泡沫經濟破滅,當時大批企業倒閉,致使失業率驟增。據社會學家統計,這一時期日本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失業,很多家庭因此背負起巨額債務。日本經濟從巔峰跌入谷底,揮金如土的日本人開始體會到金錢的重要性。小說中,無論是以典當鋪為生的桐原亮司一家,還是無業的西本文代女士,都迫於經濟蕭條的壓力和生存之需處於無奈惶恐中。可以說,每一個人為了生存、為了「安全感」,人性在利益金錢的追逐中迷失,個人本位主義、社會無罪感等大行其道。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故事的背景同樣都是發生在經濟日漸蕭條的社會大背景之下,兩個故事的人物都是社會中最普通甚至是最底層的小人物,這樣的背景以及這樣的人物設定,往往都預先給人們營造了一種故事的悲涼感和人物命運的悲劇感,使得故事的敘述給人以更大的衝擊震撼。筆者還發現,無論是電影《暴雪將至》中一直出現的筒子樓,一種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國有生產方式下中國企事業單位住房分配製度緊張的產物,還是小說《白夜行》開始時的案發地,一座因資金短缺而廢棄的爛尾樓,導演董越和作家東野圭吾都處處在小細節上緊扣當時的時代特色,因此小人物的命運更加令讀者觀眾動容。

人情善惡和情感利益糾葛

電影《暴雪將至》中,工廠保衛科科長餘國偉為了協助破案,功成名就,不惜以心愛的女人燕子為誘餌,試圖引蛇出洞,致使燕子知道真相後自殺。但是,燕子在與餘國偉相處期間,也有著自己的打算。

小說《白夜行》中,桐原亮司也許是出於愛,出於救贖,出於他和雪穗之間共同的利益,按照二者之間以愛或者是利益為紐帶的二人計劃,去一而再再而三地殺人。唐澤雪穗,也是出於種種利益,一步步地計劃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

利益與愛情,自我保全與自我犧牲,始終糾纏在這兩個故事的發展之中。男女主人公之間是否有真正的愛,我們暫且不說,但是有利益參與其中,則是一定的。餘國偉為了晉升編制內職位,不惜利用燕子;燕子為了尋找更好的發展,不惜離開之前一直陪伴他的餘國偉。桐原亮司曾為了保全自身、為了活在陽光之下而想放棄唐澤雪穗和她的計劃;唐澤雪穗為了自我前途也不惜一切代價去利用他人甚至是去殺人。

《暴雪將至》劇照(上)與《白夜行》(日劇版)劇照

在懸疑推理的外殼之下,《暴雪將至》和《白夜行》都在對人情進行追尋,對人性進行拷問。它們都試圖揭開人性的傷疤,讓人在透徹心扉的痛苦中清醒過來。《白夜行》中,東野圭吾對人物的設定非常陰暗,扭曲的人性、貪婪的欲望、墮落的道德,就像唐澤雪穗的心中幾乎沒有任何溫暖,只有堅硬和冰冷。通過人物的塑造和情感利益糾葛的穿插,無論是《暴雪將至》還是《白夜行》,都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大環境之下,小人物命運的無力改變感和悲劇色彩;人物之間的情感利益糾葛讓我們一方面痛恨他們為了保全自身而舉刀殺人或者是利用他人行兇,但另一方面似乎又能理解他們為了自身利益、為了生存所做的無奈之舉。

「雨」和「雪」的運用

此外,有點巧合的是,《暴雪將至》和《白夜行》在故事敘述的過程中,特別是重大節點(如開頭、結尾)時,都運用了特殊的天氣來烘託氣氛:雨和雪。

《暴雪將至》的故事發生地設定在湖南,湖南潮溼多雨,因此影片中呈現的幾乎都是下雨的場景。漫天的雨水、泥濘的土壤都給人以一種壓抑的氛圍。而「下雨」這一場景本身也給人帶來一種朦朧、未知的感覺,它常常預示著危險即將發生——這也是懸疑推理故事中,惡魔出現之時的慣用橋段。潮溼的天氣與懸而未決的謎案,混合在一起給人以更大的壓抑感。小說《白夜行》中,年幼的桐原亮司和唐澤雪穗,在爛尾樓裡經歷了改變他們人生軌跡的那一天,也是下著雨的夜晚。

《暴雪將至》中的雨

日劇版《白夜行》中的雨

影片《暴雪將至》片名雖含有「雪」字,但影片中大部分時間是以「雨」為背景,導演力圖營造一種「雪,將至未至,猶如真相,將至未至的感覺」。電影中,有一場雪下在了餘國偉了解一切真相的時候。真相或者會如雪一樣大白於天下,抑或是最後為積雪覆蓋?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回答它。在《白夜行》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則是小說結尾處,那個下雪的聖誕夜,伴隨著桐原亮司因被剪刀刺穿胸口而倒在漫天飛舞的雪花中,唐澤雪穗頭也不回地轉身離開,她的背影猶如白色的影子那樣潔白無瑕,而桐原亮司的血卻染紅了雪。這樣的結局,真相到底是如雪一樣清晰可見了,還是如雪一樣化開不見了,不同的讀者也會有不同的解答。

日劇版《白夜行》結尾的下雪場景

《暴雪將至》與《白夜行》作為同類題材的不同類型作品,有著諸多相似之處。但其實,好的作品,一定是能結合時代背景,緊扣社會百態,又能塑造典型人物,加之以獨特的敘述方式,結合了這些因素才能構建起一個好的故事,才能打動觀眾讀者。

相關焦點

  • 《暴雪將至》:是時代的凝視,讓我們看到了小人物身上的孤獨感
    《暴雪將至》這部影片整體陰鬱,部分場景節奏有些拖沓。拋開所謂的時代、命運等宏大主題不說,印象最深的還是段奕宏的表演,讓人看到了主角身上小人物的孤獨感。在電影快結束時,還期待著導演安排的大反轉,結果就是一場意外解釋了一切。餘國偉將自己陷入其中的追兇,餘國偉將自己陷入其中的追兇,所展露的不僅是人性的功利,更是對一個時代的凝視思考。在浩浩蕩蕩、大浪東去的時代洪流裡,除了極少數的幾個「弄潮兒」,其實我們都只不過是個小人物罷,誰又不是呢?可是,站在時代的滾滾巨輪之下,又有多少人能夠逃脫被無情碾壓和被犧牲的命運?
  • 《暴雪將至》:大雨已至,越陷越深,暴雪將至,何去何從
    時代蛻變的陣痛反映在個體身上時,往往就意味著怪誕離奇的故事的發生。所以男人困於失業的壓力和周遭低沉絕望的氛圍,執刀行兇。張隊似是不解,此時的他也像一個跳脫於故事外的人,在看著眼前一列火車行駛在麻木荒謬的軌道上,他不解,為什麼好好的人活成了這樣。
  • 《暴雪將至》:瘋狂追兇,到底是正義夢想還是一己私慾?
    《暴雪將至》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段奕宏憑藉一貫的實力演技封帝。同時在東京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提名。剛一獲獎就馬不停蹄地籌備國內公映,不過公映版是有刪減的,對於刪減,這似乎是觀眾司空見慣的現象了。在風格上,影迷能很快看出韓國電影《殺人回憶》的影子,離奇命案、個人命運、時代特徵相互糾纏。鮮明的三個符號集結在一起能在電影呈現上深刻、又以小見大,一時成為經典模式,電影人競相效仿,換句話說就是一個成功電影的好套路。在這方面《暴雪將至》表現是不錯的。
  • 暴雪將至電影劇情詳解 暴雪將至結局兇手是誰
    ­  段奕宏電影《暴雪將至》講的什麼故事 暴雪將至劇情介紹 段奕宏憑藉《暴雪將至》斬獲「東京影帝」的殊榮!­  《暴雪將至》採取了一種「現實——回憶——現實」總分總式的敘事方法。起時1997年,止時2008年,中間隔著段奕宏11年的牢獄之災。
  • 《暴雪將至》段奕宏江一燕解答「小人物」和「大時代」
    昨日(11月15日),導演董越、主演段奕宏、江一燕等主創,齊聚北京首映禮,與觀眾共享這部「最冷犯罪片」中的「小人物」與「大時代」。著名編劇王紅衛、美術師曹久平,以及張大磊、忻鈺坤、姚婷婷、和菜頭等導演與公知驚喜現身,李晨、梁靜、魯豫等明星也到場助陣。影片《暴雪將至》講述了90年代工廠的保衛科長餘國偉,一心想偵破「連環女屍案」成為「神探」。
  • 《暴雪將至》,具有時代夢想的電影
    《暴雪將至》是由世紀百年影業等公司出品的犯罪懸疑片,由董越編劇並執導,段奕宏、江一燕、杜源、鄭偉主演。影片講述了1997年,人稱「餘神探」的工廠保衛科幹事餘國偉為了進入編制內成為真警察,用盡一切辦法追查連環殺人案的故事。
  • 《暴雪將至》: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沉浮
    於是有了這部讓他斬獲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暴雪將至》。《暴雪將至》將述的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某個小鎮上,一名工作勤勉的國企保衛科幹事餘國偉,為了破格進入警局編制內,利用自己的破案技能與罪犯鬥智鬥勇,最終卻陰差陽錯,身陷牢獄的故事。
  • 「暴雪將至」:段奕宏與江一燕演繹下的一場悲劇
    同時也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讓他獲得影帝桂冠的《暴雪將至》,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暴雪將至》在電影分類上,它看上去顯然是一部「懸疑、犯罪」片。毫無疑問,《暴雪將至》拍的太文藝了。文藝片是一種氣氛和情境,是脫離現實的情節,可能是小小的幸福,也可能是深深地無奈,是無病呻吟也是珍惜擁有。好的文藝片就像一種忽而入夢的心境,或者一種無緣故的感傷和一種微小的卻很重的感受。
  • 暴雪將至,一部由段奕宏出演的懸疑片,不到最後不知真相
    暴雪將至2017導/演 :董悅類/型:懸疑主/演:段奕宏,江一燕「哈嘍,大家好很多天沒見了,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什麼影片呢,沒錯就是這部暴雪將至,有木有很期待呢,朋友們,那我就給大家講講這部電影。首先呢這部電影是由段奕宏出演的,對了還有江一燕,按照以往來說啊,段奕宏的懸疑片可謂是懸疑界的一個代表,一部好的懸疑片肯定是少不了段奕宏的,他演這種題材的電影身上自帶一種正義警察又痞痞的感覺,可能有人說很正經啊(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便很好的演示了這幾個字的用意,那麼今天大傢伙就一起來跟上我的步伐,一起來看看這部還行的電影吧。
  • 相比《殺人回憶》的情緒宣洩,《暴雪將至》尚有不足!
    曹探員失去了一條腿,樸探員轉行做銷售,蘇探員被沒有真相的命案徹底擊垮,烤肉店的兒子被疾馳而來的火車撞死,案件的真相也在破案過程中漸漸地沒了,一個案件的真相只是抓到兇手嗎?兇手背後又是什麼?《暴雪將至》裡的餘國偉角色,從1997年意氣風發到2008年坐牢歸來,經歷了大起大落的10年,而這個10年不僅關乎他自己的人生境遇,更關於那個時代千千萬萬個和他同樣境遇的個體。
  • 《暴雪將至》被稱之為中國版的《殺人回憶》,給國產懸疑片爭光了
    前段時間娛樂圈有一件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就是段奕宏在東京得到了影帝的獎項,而且他本人主演的《暴雪將至》這部作品也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得到了優秀的獎項。不得不說《暴雪將至》這部影片是非常值得觀看的,希望大家一定不要錯過,之所以推薦它不僅是因為它是由影帝段奕宏所主演的,也不是因為他前段時間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獎項,而是因為它是國產懸疑片中非常出色的一部作品,被觀眾稱之為中國版《殺人回憶》。
  • 電影《暴雪將至》誰是殺人兇手?最終揭秘兇手出車禍身亡了
    電影《暴雪將至》這部由段奕宏和江一燕主演的犯罪懸疑劇也是吐槽滿滿,不得不說介紹上是一部犯罪懸疑電影,而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告訴你最後的兇手到底是誰?只是最終揭秘兇手已經出車禍身亡了,身份也沒有確定下來,那麼兇手到底會是誰呢?暴雪將至主要講什麼?今天小編就來揭秘。
  • 豆瓣評分7.0,《暴雪將至》男主瘋狂追兇,卻終究逃不出時代樊籠
    生活在大時代裡的小人物,總有太多的辛酸故事,有些來不及講,就被席捲進又一個時代的風潮中。97年的國企改制,人在其中,如浪花沉浮,此間拼盡力氣的掙扎,終歸只是夢幻泡影。只有當人們有機會站在一個合適的節點,回望一個時代的歷史,回望每個小人物的一生,才能看清命運在個體生活中,究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在很多人眼中,「暴雪將至」是中國版本的「殺人回憶」,兩個故事的開端如出一轍,追兇的主線和敘事方式都非常相似。
  • 從《白日焰火》到《暴雪將至》:犯罪懸疑片為何鍾愛舊工廠?
    《暴雪將至》儘管口碑爆棚,卻是一部在公眾視閾內沒有得到足夠關注和討論的電影。自1950年代,國產犯罪電影就一直與工廠有著某種親緣性,彼時的類型片「反特電影」中,工人在工廠中緝獲侵入的特務是最流行的敘事之一。而近年來從《白日焰火》到《暴雪將至》,破敗的工廠景觀也日漸成為了今天國產懸疑片鍾愛的背景。
  • 盤點年度華語懸疑電影之暴雪將至,網友:低配版《白日焰火》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年度華語懸疑電影之暴雪將至,網友:低配版《白日焰火》,這到底是一部怎麼樣的電影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暴雪將至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某個小城,天氣預報中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雪即將侵襲此地,人心惶惶時驟然發生了一起殘忍的連環殺人案。
  • 這是一部小眾電影--暴雪將至,豆瓣7.0分
    《暴雪將至》,豆瓣7.0,很多人說這是一部爛片,難懂。在豆瓣上7分,貓眼上有7.2分,十幾萬人的評價。證明還是有人能看明白的。這是一部不按常理出牌的電影,它的劇情你沒辦法一眼看明白,需要動腦子去想。特別是最後15分鐘的大反轉,把前面發生的一切完全顛覆了。一部犯罪題材的電影,至始至終,沒有出現兇手的面孔,甚至連姓名都沒有出現。這是一部令人回味的電影。
  • 《暴雪將至》,全片用情節發展去推理出來主人公為什麼這麼做
    剛剛看完《暴雪將至》這部電影,心情比較激動寫下這段話。很多電影需要語言去表達一件事的起因經過,但是《暴雪將至》全部用情節發展去推理出來主人公為什麼這麼做,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例如燕子為什麼哭著說「什麼時候起的這個心思?」你會疑惑為什麼?什麼心思?
  • 《暴雪將至》看不懂?我來詳細解讀一下如何解讀文藝片
    《暴雪將至》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文藝片,但很多觀眾反映看不懂。那導演怎麼說呢?導演董越在接受採訪中稱:「以前的犯罪片都是封閉的結構,《暴雪將至》中有很多缺口,需要觀眾憑自己的經驗來縫合。這是對好萊塢式敘事的挑戰,觀眾的一些傳統觀影經驗可能會感到不適應。」
  • 影評:《暴雪將至》
    昨天在紫荊港微積分答疑,無奈小盆友們貌似考完試就把我給忘了,所以整個下午沒幾個人來找我,於是沒啥事幹,就忽然想起來了前段時間金馬獎上差點能夠憑著影帝身份上臺正面剛的男神段奕宏,還想起來了他作為男主的電影《暴雪將至》。於是打開愛奇藝開始看。
  • 電影推薦《暴雪將至》
    《暴雪將至》從頭到尾最常見的不是雪而是雨,壓抑人性的陰暗潮溼的雨,像極了人們心頭上揮之不去的對時代變革下自身命運何去何從的不安。餘國偉是冶煉廠保衛科幹事,他風清氣正,愛好榮譽,對工作踏實肯幹認真負責,卻生不逢時,更不能自己選擇自己的職業,在1997人人想著自己的年代,終於成了體制的拋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