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山海經》(2)精衛填海

2020-09-04 漫遊山海經

《山海經》中這麼多奇花異草,猛獸珍禽從哪裡開始說起呢?那就從東海一隻小小的鳥說起吧。這隻鳥叫精衛。對,就是我們熟悉的成語精衛填海裡面的精衛鳥。

這個故事出現在《山經》北次三山,原文是這樣寫的: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名自詨。是炎帝少女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再往北行200裡,有一座發鳩山。山上長著大量的柘木。這座山上有一種叫精衛的鳥。他的樣子像烏鴉。頭上的羽毛是花色的。嘴巴是白色的。爪子是紅色的。他的名字是從他的叫聲中來的,精衛,精衛。其實這個小鳥是炎帝的小女兒變化來的。炎帝的小女兒叫女娃。想必也是一位可愛的小公主吧。有一天,女娃在東海遊玩,不幸溺亡了,再也沒有回來。女娃死後,變成了一隻小鳥,就是精衛鳥。女娃恨透了淹死她的大海。於是每天,不辭辛苦的從西山銜了木枝和石頭。填到東海裡。它要把大海填平。

這就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精衛填海的故事。晉代文學家,陶淵明曾在詩中寫道: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讚賞精衛的這種精神。

我們可以想像。一隻憤怒的小鳥不停的用嘴巴銜來樹枝和小石子。填在大海裡,要填滿埋葬他的大海,為自己報仇。何其勵志!何其悲壯!這是不是和我們知道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十分相似呢?明知道實力懸殊。還要勇敢前行,相信人定勝天,敢於和大自然作鬥爭。

我們現在看來這就是自不量力,自討苦吃。但是如果聯想到上古時代,那時候人們要得到維持生存的食物都要付出全部的努力。更不用說每天還要面對風雨雷電這種天災。也許早上出去打獵,不到晚上就被野獸吃掉了。也許女娃就是去海上打魚被淹死的。在那種艱苦的生存環境中,這種勇于于犧牲,勇於戰鬥,知其不可以而為之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多麼必須!也許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雖然歷經磨難,但仍然長盛不衰的秘密基因吧。

相關焦點

  • 漫遊《山海經》(9)夸父逐日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山海經》,已經流傳了幾千年,和《精衛填海》,《愚公移山》一樣是一個嵌在炎黃子孫基因裡的故事。我們現在理解的夸父追日有兩層意思。其一,比喻自不量力。不考慮自己的實際力量而做出無謂的犧牲。其二,是讚頌一種不屈不撓,不畏強權,不怕犧牲,勇於鬥爭的精神。那麼,在《山海經》中對夸父追日這個故事是怎樣描述的呢?
  • 精衛填海居然扯出身世之謎?從《山海經》穿越逆天的上古時代
    二、腦洞大開的科學分析在那個母系社會時代,女娃從父親炎帝(應該是蚩尤,理由稍後)那裡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小部落群體,這個群體可能依靠著大海而生存。所以,女娃不只是一個人名,它也是個部落群體的名字。而且從《山海經》描述的精衛活動範圍看,從發鳩山到東海的廣大範圍,應當屬於東夷族群地盤,女娃應該便是這個部落的女兒。精衛填海故事,實際是通過化精神為圖騰形象的精神寄託方式,表達了部落人們對女娃的一種悼念和哀思。
  • 漫遊《山海經》(1)
    對我來說,《山海經》就是這樣一部書。 《山海經》這部書已經在床頭放了很久,每每拿起又放下。感覺晦澀難懂,莫名其妙。去年因為一些事情,生活的節奏被迫改變。如流水般的日子,突然停頓成了平靜的湖面。沒想到再拿起《山海經》,居然讀下去了。
  • 山海經是神話還是歷史?精衛填海隱喻一段沉痛往事
    ,昨天我們聊了一下「夸父追日」,今天且來說說精衛填海。一般我們在說到「精衛填海」的故事時,都會慨嘆說精衛這種鳥,象徵了一種不肯服輸的大無畏精神。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據專家考證,《山海經》最終定稿,大約是在西漢年間,然而,一些文字很明顯源自戰國時期,甚至更早。
  • 《山海經》——精衛填海
    《山海經》: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遊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 在《山海經》的神話精衛填海中,大海真的被填滿了嗎?
    《山海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一個關於神話傳說的書籍,由於其寫作年代比較久遠,沒有人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是誰,但不少人認為這本書的寫作年代比較長,應該是有不少的作者。目前《山海經》傳世版一共18卷,其中5卷是《山經》,其餘的13卷是《海經》,著作的具體年代也無法考證,只有成書的大概時間。
  • 說說文言文②:《精衛填海》教學談
    2.炎帝,我知道多少呢?3.《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感動了帝,為何《精衛填海》的精衛不能感動帝?4.炎帝知道女娃溺水而亡,做了什麼?5.炎帝看到精衛鳥填海,有何感觸?6.精衛填海,最初的意思是什麼?什麼時候意思發生變化的?你覺得未來還會有新的解釋嗎?7.《山海經》我知道多少?8.
  • 統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精衛填海》教案+反思
    2.精衛是一隻鳥,它長什麼樣呢?(課件出示精衛鳥的圖片及原著中描述外形的文言文)在《山海經》中是這樣描述精衛鳥的: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學生自讀這段話,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
  • 漫遊《山海經》(7)巍巍崑崙山
    《山海經》中的崑崙山,不是我們現在現實中的崑崙山。現在的崑崙山,實際上是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延伸至青海境內的崑崙山脈,全長2300公裡。在漢朝之前,崑崙山就已經是傳說了,確切位置無人知曉。
  • 山海經海外西經——刑天篇(吳奇隆版刑天符合你心中刑天形象嗎)
    許多人都知道《山海經》這本書,但是真正看過的人卻很少。除了一些文學研究者也只有一些真正的古書愛好者會去讀閱這本書了。介紹一下,《山海經》分為四個部分共18卷,其實是22卷的但是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導致好多內容已經缺失了,18卷乃是現存。《山經》即《五臧山經》共5卷,《海經》包含了大荒四經和海內五經以及海外四經共13卷,與《山經》一起被後世人稱為《山海經》。《山海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既記述了古代地理、動物、植物、礦產、神話、巫術、宗教等內容,也包含了古史以及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
  • 《精衛填海》這樣教
    出示劃好節奏的PPT,請一生讀。(大部分學生已經會讀,故在此處沒有多花時間)出示沒劃節奏的PPT,老師讀一句文言文,一學生解釋意思。學生卡頓。故事這樣講,乾巴巴的,不精彩。如果用自己的話,再加上想像,那會更吸引人。再請一生,不用再全文講,哪一部分你可以幫他講得更精彩,你就講哪一部分。提示:加入時間、地點、天氣、心理活動等,再加入自己的想像,就更精彩。為什麼能這麼神奇呢?因為它是神話故事(板書「神話故事」)
  • 閱讀與鑑賞 1《山海經·北山經》:精衛填海
    《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山海經圖贊》曰:「炎帝之女,化為精衛,沉形東海,靈爽西邁,乃銜木石,以填波害。」
  • 漫遊《山海經》(6)后羿射日之前的故事
    據說這個故事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不過現在我們的版本看不到。有可能在流傳的過程中遺失了。但是射日之前的故事《山海經》中是由比較詳細的記載的。在東海之外大荒之中。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大荒東經)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海外東經)在西海之外大荒之中。帝俊的妻子常羲生了12個月亮。常羲每天給12個月亮洗澡。
  • 漫遊山海經(4)神秘的帝俊
    有一個人或者是神卻鮮有記載,但在山海經中,他是絕對的男一號。山海經中稱他為帝俊。其地位和貢獻在其他帝王之上。他的妻子生了十個太陽和十二個月亮,他是日月之父。大荒東經中記載東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
  • 狐狸家繪本小狐狸勇闖《山海經》5:為精衛填海的堅韌點讚
    小狐狸勇闖《山海經》系列繪本~持續更第五本「小狐狸勇闖《山海經》精衛填海」的封面以淺藍色為主要基調。下方是還沒有變成精衛之前的,是一個可愛會撒嬌的小女孩,依偎在父親炎帝的懷抱裡。小狐狸勇闖《山海經》精衛填海在之前的4本繪本故事中,狐狸家繪本小狐狸勇闖《山海經》1:給孩子探索四海八荒的勇氣狐狸家繪本小狐狸勇闖《山海經》2:學習女媧補天的集體智慧狐狸家繪本小狐狸勇闖《山海經
  • 《山海經》到底是本什麼書?(下)
    形成了後世使用的大量成語和背後的創世神話,如: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司馬遷寫了這麼多歷史,唯獨面對山海經,只說了一句:「《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孔子雖然也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卻有另一種看法:比如:商羊:這是一種可以預測大雨的獨腿鳥,也稱作「山蕭鳥,獨足鳥」。孔子並不支持一足鳥的說法,根據《孔子家語·辯政》中的記載:天將雨,此鳥常屈一足起舞。因此古人誤以為一足之鳥。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除了精衛填海,你還知道幾個?
    在上古神話故事中,有著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叫做精衛填海:炎帝有一個乖巧美麗的女兒叫做女娃,被炎帝視為掌上明珠,女娃一直想讓父親帶自己去東海玩耍,因為東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極其美麗。《山海經》一書中也曾記載了這段故事:炎帝子女,化為精衛。沉形東海,靈爽西邁。乃銜木石,以填攸害。精衛填海的故事幾乎人盡皆知,直到今天,後世人也常常用「精衛填海」來比喻從事艱巨卓越事情的仁人志士。
  • 《山海經》揭示的「女媧補天」與「精衛填海」真相
    《史記》司馬貞補《三皇本紀》載:「當其(指女媧)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神農末期,當山的能量、山林文化、神農文化受到削弱的同時,海的能量便會相應地恣肆猖獗起來,這個女娃便是固執地維護神農文化的一個女子,她當然不會真的一個人去填現實中無邊無際的海洋,而是為阻擋山林文化的敵對力量海洋文化的興起而獻身的女性英雄,這是《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故事真相。
  • 漫遊山海經(10)惡獸相柳氏
    《山海經》裡的惡獸數不勝數,如果要選出最惡的一個,我選相柳氏。相柳氏是共工的一個臣子,又叫相繇。《海外北經》和《大荒北經》中都有記載,兩處相互補充,相互印證。這就是《山海經》中《大荒北經》和《海外北經》中記載的相柳氏的故事。非常佩服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圖片來自網絡
  • 《山海經》記載神話精衛填海:炎帝小女兒死後化為鳥,填平東海
    《山海經》記載神話精衛填海:炎帝小女兒死後化為鳥,填平東海《山海經·北山經》記載了一種悲壯而引人注目的鳥精靈:又北二百裡,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