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茶鐵路恢復客運,「慢火車」是鄉愁也是老區「加速度」

2020-12-08 紅網

2019年,紅網「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系列報導(點此回顧→),關注綠皮慢火車的扶貧之旅,形成輿論場上強烈的「同頻共振」,「慢火車」受到多方關注。今年兩會期間,湘贛桂鄂黔川6省區政協主席聯名提交提案,呼籲鞏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明確提出推進老區骨幹交通建設,「慢火車」就是其中重要一環。6月30日,又一列「慢火車」重新駛入革命老區,為老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注入了新活力。

「嗚嗚……」6月30日,隨著陣陣鳴笛聲,k9033/6次列車緩緩駛入株洲攸縣火車站。煥然一新的攸縣站裡坐滿了候車的乘客。時隔1800多天後,革命老區期盼已久的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終於變成現實,醴茶鐵路客運線煥發出新的生機。

▲6月30日,醴茶鐵路恢復客運營運首輛列車進站。

▲「初心—夢想」,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

民心所望 醴茶鐵路停運5年後復通

醴茶鐵路也稱湘東鐵路,位於長株潭城市群東南部,1973年開通運營,北與浙贛鐵路醴陵站東端分岔,向南分別途經攸縣站、茶陵站,全長127.8公裡。2015年7月1日,醴茶鐵路因故停運。

▲2015年7月前,醴茶鐵路是株洲南四縣居民出行首選。

今年72歲的李祝華當年工作時,每周從攸縣站搭乘火車,花大約4個小時去省水利廳辦事。在他的印象中,乘坐醴茶鐵路列車的感覺很好,車費便宜、出行方便。也正因如此,這條鐵路深受沿途居民的喜愛,無論是孩子讀書還是外出務工,坐醴茶列車出行成為當地人的首選。

▲市民珍藏的車票。

而在醴茶鐵路停運之後,居民們只能乘坐汽車出行,票價是火車票的3倍多,有時因為擁堵還要花費七、八個小時才能到達目的地,其中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因為暈車嚴重而無法乘汽運客車出行。

自2015年7月醴茶鐵路客運停運以來,沿線群眾一直反映強烈,要求恢復的呼聲日益高漲。

醴茶鐵路的停運給沿線群眾出行造成較大影響,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次提出醴茶鐵路恢復運營的相關建議和提案,攸縣、茶陵、炎陵3縣連續多年聯名提案,要求恢復醴茶鐵路運營。針對上述建議和提案,株洲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方案,加強與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溝通、解釋,回應人民關切,反饋群眾訴求。

2019年6月12日,株洲市成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全力開展相關工作,與南昌鐵路局建立溝通對接機制,加強調研勘察,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共同推進醴茶鐵路恢復客運。毛騰飛、陽衛國、何朝暉等株洲市領導多次到國鐵總公司對接,詳細匯報醴茶鐵路目前的情況和株洲市對開通客運運營的迫切願望,希望得到國鐵總公司支持。

2019年11月22日,省發改委組織株洲市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等單位召開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專題協調會。11月30日,南昌鐵路局管內的醴陵、攸縣、茶陵、安仁、炎陵火車站整體劃入廣州鐵路局管理,並從12月1日起,調度、通信和信號整體切入廣州鐵路局。

當年,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項目作為湖南省重點工程項目,開足馬力建設。為了確保醴茶鐵路復開的安全,攸縣、醴陵市、茶陵縣已全部完成各項設施改造和99處鐵路沿線安全隱患整治,並納入鐵路基本運行計劃。

經過多方努力,今年5月30日,醴陵鐵路成功完成試運行。

鐵路助推紅色革命老區再現活力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鐵路建設是老區脫貧攻堅的「發力點」,老區鐵路建設也是落實中央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舉措。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2020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謀劃落實重大政策,推進實施重大項目,深入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金融扶貧、科技扶貧,加快實施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教育、衛生、文化事業和紅色旅遊等產業發展。

▲茶陵縣城。

醴茶鐵路沿途多是是革命老區縣,茶陵縣更是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茶陵縣工農兵政府的誕生地。要脫貧,修路先行。恢復運營並升級改造的醴茶鐵路它是革命老區的「連心路」,將方便株洲南四縣近200萬群眾日常出行,發揮鐵路大運輸大通道的作用。同時,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還將聯通湘東紅色景區,帶動當地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發展,成為湘贛邊區的「致富路」。

「山門」打開,新機遇到來,醴茶鐵路沿線群眾正在籌謀新生活。作為連接廣州和湖南的「橋頭堡」,茶陵縣近年來每年接待廣州遊客超過10萬人,夏季氣候涼爽、空氣品質好和原生態農特產品是茶陵吸引遊客的三大法寶。

茶陵縣思聰鄉左壠村張家衝村民張杰,將家裡自建的三層樓改建成家庭旅館,一樓自己住,二三樓騰出六間房十個床位,出租給遊客。「隨著鐵路客運的恢復,未來旅客會逐步增加,今年還要把房間再升級改造。」張杰說。

▲醴茶鐵路提質施工。

據株洲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株洲市將爭取鐵路部門對醴茶鐵路進行電氣化改造,爭取早日開行高鐵,與長株潭城鐵聯網聯運。積極策劃紅色旅遊線路,啟動湘潭韶山經醴茶鐵路至江西井岡山鐵路項目建設,這也是韶山、井岡山、衡山的「連結線」。據統計株洲南四縣有4A景區4個;3A景區10個;2A景區2個。通過醴茶鐵路完全可以實現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等融合發展,打造長沙-炎陵-井岡山精品旅遊線路,進一步擴大株洲市乃至湖南省旅遊品牌的影響力以及湘贛邊區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的促進作用。

鐵路帶動株洲南四縣100億產業

當前經濟雖受疫情影響,但經濟復甦的腳步正在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增需求、穩就業,提高經濟潛在增長已成為重中之重。醴茶鐵路的重新啟用充分體現了我國不斷挖掘經濟發展潛力的能力和實力。

醴茶鐵路此次恢復客運不是簡單的恢復到2015年前的通行水準。重啟前,鐵路部門對該線路進行了電氣化升級改造,把列車時速從原來的60公裡/小時提升至80公裡/小時,且開通運營後的醴茶鐵路與吉衡鐵路接軌。據估計,醴茶鐵路恢復通行後,每年僅在株洲地區就可帶動商貿、物流和人員出行約100億元產業發展,助力株洲南四縣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

令人振奮的是,目前,株洲市正積極與鐵路部門對接增加列車數量實現對開,同時對鐵路客運運營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消除,確保運營安全,在此基礎上完成電氣化改造,實現小編組、公交化旅遊列車運營。同時,建議將長株潭城際鐵路與醴茶鐵路互聯互通以及醴茶鐵路電氣化複線改造納入「十四五」交通規劃內容,逐步啟動建設。

▲醴茶鐵路恢復客運運營,株洲市民相約乘車遊玩。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醴茶鐵路的開通,是湘贛經濟發展的助力器,是造福百姓的聚寶盆,接入「一帶一路」,將加強湘贛經濟文化交流,讓我們一起期待湘贛邊區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醴茶鐵路沿線的故事—1、茶陵火車站油畫《向井岡山進軍》的故事
    醴茶鐵路再次開通在即,沿線幾個縣市都是革命老區,這些天我們來給大家講講醴茶鐵路上,這幾個革命老區的一些有關於醴茶鐵路的故事,今天我們先來說說關於茶陵的。一個堅決的任務醴茶鐵路原叫湘東鐵路,北與浙贛線醴陵車站接軌,向南經攸縣車站到達茶陵站,全長127.8公裡。1970年開始建設,1972年基本竣工,1973年1月正式通車,移交廣州鐵路局管轄。
  • 醴茶鐵路:父老鄉親們,我回來了! 多圖+視頻帶你體驗復開高光時刻
    醴茶鐵路:父老鄉親們,我回來了!闊別1800多天後,醴茶鐵路客運線今天終於恢復通車運營。醴茶鐵路通車運營的初期計劃是在長沙至炎陵間開行普速列車一對(K9033/6、K9035/4)。恢復客運後,列車時速將由原來的60公裡/小時提高到80公裡/小時,全程票價為22.5元。
  • 春運扶貧慢火車開出民生溫度
    春運是大局,鐵路一如既往的積極進行備戰。臨客開行已成為鐵路春運的規定動作,中國鐵路對春運旅客列車運行圖作了進一步調整優化,安排增開跨鐵路局的中長途旅客列車,增開鐵路局管內旅客列車,春運高峰期夜間開行跨鐵路局動車組列車,使春運鐵路客車能力安排高達歷年開行臨客數量之最。 每年春運中,慢火車都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 金華鐵路長途客運全面恢復!學生票政策有調整→
    金華鐵路長途客運全面恢復!金華車務段這趟運行時間最長、開行距離最遠的直通列車恢復運行,標誌著金華市鐵路長途客運全面恢復。1月下旬,全國鐵路列車因疫情擴散大面積停運。自2月中下旬以來,根據疫情防控變化和復工返程客流需求,鐵路部門按照「先管內後直通、先短途後長途」原則,陸續恢復開行停運列車,助力「分區分級、精準有序」復工復產。
  • 漫評:慢火車傳遞「脫貧攻堅」好聲音
    圖/文 陳雷近日,「發現最美鐵路·走進中越口岸」網宣活動在廣西邊境鐵路沿線如期舉辦。5511次列車是從南寧開往憑祥的一趟綠皮「小慢車」,這趟「公益慢火車」幾十年如一日的穿梭在大山深處,全程220公裡,沿線設扶綏、渠舊等8個站,它連接著山裡山外,在八桂大地和「祖國南大門」之間穿梭了67年,是外出求學和打拼的人回家的最後一段旅途。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在追求速度和效益的今天,深山裡的「慢火車」是一種特別的存在。
  • 工業+紅色旅遊 株洲醴茶鐵路首趟旅遊專列開行
    為進一步充分發揮醴茶鐵路經濟社會發展生命線、紅色生態旅遊產業線的功能和作用,助推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全面打響交通文化旅遊品牌,株洲市與廣鐵集團路地協作,擘畫交旅融合發展新藍圖,加快構建株洲南四縣「交通+旅遊」融合發展新格局,以醴茶鐵路為線,構建全域旅遊;以旅遊專列為載,實現文化產業融合,通過「交通搭平臺、旅遊為載體、服務提品質」的模式,讓更多遊客暢遊紅色之路
  • 自4月24日起越南多條鐵路線路客運恢復運行
    文章來源:越通社越南鐵路總公司於4月23日下午透露,為了滿足人民尤其是南方解放國家統一和勞動節假日的出行需求,越南鐵路總公司將恢復部分鐵路線路客運的運行。具體為,自4月24日起,河內鐵路運輸股份公司將恢復越南河內——海防和越南河內——安沛的客運線路。河內——海防每日一對列車(LP5和LP6)運行,LP5列車於15時20分從河內龍邊車站出發,當日18時到達海防火車站;LP6列車上午9時5分從海防出發,11時32分到達龍邊火車站,11時40分到達河內火車站。河內——安沛每日一對列車(YB3和YB4)運行。
  • 膠濟鐵路臨淄站將啟動恢復客運項目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7月12日訊 今天,臨淄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區委副書記、區長白平和在工作報告中透露,今年臨淄將啟動膠濟鐵路臨淄站恢復客運項目,同時,淄博首屆國際青島啤酒節也將在臨淄舉行。
  • 中秋鐵路部門推多活動:開行賞月列車 民俗慢火車張貼特色剪紙
    9月22日中秋小長假第一天,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明天是中秋節,賞月團圓的日子。回家過節,是送給親人最好的禮物。閻彤攝假期首日鐵路發送1163萬人次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9月22日,中秋小長假第一天,全國鐵路迎來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1163萬人次,加開列車560列。
  • 今年淄博臨淄區將啟動膠濟鐵路臨淄站恢復客運項目
    今年淄博臨淄區將啟動膠濟鐵路臨淄站恢復客運項目 2020-07-13 1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運線上的「鐵路公交車」:憶傳統習俗 悟舊時年味
    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蘭州車務段管內由白銀西站開往長徵站的7515次「慢火車」裡,乘務員和乘客一問一答互動著。小年前一天,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蘭州車務段組織的「沙棗花」青年志願者,在紅會支線白銀西、白銀市、靖遠、長徵等火車站和7515次慢火車上開展「新春送萬福」和「春暖慢火車」活動,精彩的文藝節目表演、有趣的傳統知識搶答、豐富的紅色文化知識互動,再加上車廂裡喜慶的窗花、大紅的福字,伴隨著旅客的歡聲笑語,都讓7515次慢火車裡年味更濃。
  • 蘭州局集團公司提前39天完成全年客運發送任務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從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客運部獲悉,截至11月22日18時,蘭州局集團公司累計發送旅客4155.4萬人,提前39天完成全年客運發送任務。今年以來,蘭州局集團公司優化客運產品結構,實施「一日一圖」調整辦法,先後4次調整列車運行圖,每周三安排對周末運能進行調整,引導和促進客流穩定恢復增長。新開蘭州至西安北、貴陽北、西寧、廣元、岷縣、烏魯木齊和敦煌至西安列車,對旅客需求旺盛的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北、張掖、敦煌、平涼等方向重聯動車、加掛列車、增開臨客。
  • 打造「公交化」鐵路客運 臨淄火車站將整體改造
    大眾報業·魯中晨報淄博6月11日訊 今天,記者從臨淄區交通運輸局獲悉,膠濟鐵路臨淄站客運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項目前期手續正在加快推進辦理中。臨淄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富濤介紹,臨淄市民非常關心的臨淄火車站恢復運輸情況,前期中鐵諮詢工程有限公司已將項目設計方案報濟南鐵路總公司批准,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現正處於詳細方案設計階段。臨淄火車站改造項目包括站場內部改造、站房改造、站前廣場改造3項工程,估算總投資約8.5億元。
  • 警察陳相睿:從老區到老區 不變的是作風
    2020年09月11日 21:26:41 來源:中新網福建   中新網福建新聞9月11日電 從贛南到閩西,廈門鐵路公安處古田會址車站派出所民警陳相睿秉承著來自贛南的老區精神,用自己的腳步和汗水在福建龍巖這另外個革命老區紮下根來,在平凡之中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忠誠和擔當
  • 最後的慢火車承載著詩和遠方
    作為目前懷化市境內唯一一條沒有進行電氣化改造的鐵路線路,多年來,沿線的苗族、侗族兒女,搭乘著它走出了大山,將自己的農產品及民俗文化帶出去。因票價便宜、通行方便,他們也親切地將這列火車稱之為「鐵路上的中巴」。近來,紅網時刻新聞推出的「湖南最後的慢火車」系列報導,以圖、文、視頻的形式,全景呈現和記錄四趟綠皮慢火車的扶貧之旅與時代使命。
  • 廣西:夯基固本揚優勢 鐵路建設加速度
    「十三五」時期,廣西深入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區內鐵路營業裡程達5202公裡,高鐵裡程1792公裡,位居全國前列,「北通、南達、東進、西聯」路網格局基本形成。邁入「十四五」,廣西鐵路將進一步優化路網結構,完善點線配套,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貢獻鐵路力量。
  • 秀山這趟「慢火車」,你坐過嗎?
    2006年,秀山開通鐵路,成為渝懷鐵路線上的一個區間站,在這條線路上,有這樣一趟「慢火車」,是秀山人永遠的記憶!XIUShanChongQing5609/5610不知道大家是否坐過這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