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國畫——「波斯細密畫」, 它與古代中國繪畫有著何種淵源?

2020-09-15 凡易文史觀

「細密畫」的起源

公元7世紀前波斯歷代文化藝術都有高度發展。當時的文學作品、流傳故事、史詩、宗教、哲學以及科學技術都需要記載傳播。這種記載傳播的手段,主要是製作手抄本書籍。

從公元7世紀起,倭馬亞王朝為伊斯蘭教布道,製作《古蘭經》就是極神聖的一種宗教活動。一方面,伊斯蘭教十分重視阿拉伯文的書寫。對書寫的重視,直接關係到「書家」的地位,字寫得漂亮的書家,往往同神的暗助聯繫在一起,使他們備受尊重。對《古蘭經》的書寫早期主要以庫法體古體書寫,頗為莊重和簡樸。後來,主要使用索爾斯草書體書寫,使書體的變化多樣,增強了裝飾美和形式美。

另一方面,早期西方書籍通用薄獸皮或厚羊皮,是絲綢之路使中國漢代發明的紙張進入波斯及阿拉伯伊斯蘭世界。據傳,早在公元6世紀的薩珊王朝,波斯已有了紙張。公元751年由中國造紙工匠開始了在波斯及西方的造紙業,這給以後的手抄本書籍發展提供了基本材料。在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各王朝使用的文書、敕令、書簡、記錄等最初都是以手卷或冊頁的形式。到了製作《古蘭經》手抄本,因其多半由君王、王侯、宰相等直接主持,由宮廷直屬的書畫院的高級藝術家施行,因而是嚴肅神聖高水平的藝術創作事業。

手抄本內容以阿拉伯文書寫,從右至左的規則,靈活的書體,使其強化了書籍的裝飾感。手抄本書籍第一頁被稱為夏木薩( Shams),一般由各種裝飾圖案組成的寓意太陽的圓形或橫圓形構成。緊接著的扉頁,一般由幾何紋、植物紋或文字組成極美麗的裝飾圖案。這些圖案多用金彩、多彩等製作,封面封底用軟皮革或其他豪華裝飾物裝訂而成。

這些豪華尊貴的手抄本圖書被收藏在王室科學研究院、天文臺圖書館、宗教設施圖書館等。隨著手抄本書籍的發展,除《古蘭經》之外,文學、歷史、植物、醫藥、科技等各種內容手抄本書籍的製作,根據書籍內容不斷變化的各種說明圖、故事圖等等插圖隨之延生了。

從此,這種神聖的高端的手抄本出版物在書體、插圖、裝訂等方面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

在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手抄本插圖的內容包攪了人類文化的許多方面,如科技、醫學、聖書、王書、詩歌、文字故事等等,不斷要求著插圖製作者造型能力、構圖意匠、描繪技法的提高。實際上,手抄本插圖都採用了原創作品,所以插圖繪製者就是同時代高水平的波斯畫家。

手抄本插圖——波斯細密畫

而手抄本插圖——波斯細密畫就是在波斯發展興盛了數百年的具有波斯美術造型個性的波斯繪畫樣式。

從公元8世紀左右,阿拔斯王朝為振興文化、學術,由希臘語翻譯為阿拉伯語或波斯語等等的許多科技、醫學、天文等書籍被製成手抄本,其中插圖是最早的波斯細密畫。到公元10世紀左右的薩瑪王朝,以烏茲別克斯坦為中心的時代,波斯詩人完成了波斯民族歷史敘事詩《王書》。公元11世紀後,阿拉伯語的大眾文學作品《瑪卡瑪特》《卡裡拉和德姆娜》,公元14世紀《諸史集成》《(王書夏納梅》等,公元16世紀帖木兒生涯傳記《勝利的書一帖木兒納梅》,詩人尼扎米、薩阿德的《詩集》等波斯優秀文學史籍的細密畫創作中承繼著由中原王朝傳來的伊兒汗王朝及帖木兒朝的高水準的文化藝術。

波斯細密畫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完成了一種東方繪畫樣式的成熟轉變,在接下來的薩法維朝得到繼續發展。此時開始出現了離開手抄本插圖功能的細密畫,細密畫作為一個畫種單獨創作或集中作畫冊。同時題材從薩法維宮廷事件逐漸到描繪日常世俗,數量也有所增加,風俗畫常以主人公人物為中心,逐漸纖細地描寫人物在男女情愛的表現,或在女人像的描繪中常常凸顯出對人體官能性的強調。花鳥畫在此時也嶄露頭角。

公元16世紀後半期,細密畫逐漸傳入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印度蒙兀兒王朝,波斯細密畫成為波斯文化中主流的傳統繪畫樣式。

現在如果有人要問伊朗人:「你們的國畫是什麼?」也許他會自豪地回答說:「我們的國畫就是波斯細密畫。」

同時,波斯細密畫是一種富於完整的東方文化性格的獨立繪畫樣式,它誕生於絲綢之路數千年的多種文化元,它又是受中原文化因素影響極深的一種繪畫樣式,有著同中國繪畫從美學理念到形式技法的深層聯繫,由此,波斯細密畫與中國繪畫有著十分深厚的淵源。

相關焦點

  • 到底什麼是「細密畫」?「細密畫」指的是什麼?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細密畫是一種封存在博物館裡的傳統藝術,今天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細密畫與現代事物、藝術觀念、科技相結合,從而賦予了當代細密畫以嶄新的活力。
  • 到底什麼是「細密畫」?「細密畫」指的是什麼?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他的靈感來自波斯的細密畫,藝術家引用了蘇美爾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和印度文化。
  • 伊拉克的「巴格達細密畫」——你能從中看到中國古代繪畫的影子
    巴格達派細密畫可說是早期的波斯細密畫代表。畫面以平面構成表現空間,以單純的鮮明的色彩和主觀的意象勾畫形象,所展現的裝飾趣味,顯露出波斯細密畫的早期風格。另一件是阿爾・哈利裡《哈利裡瑪卡梅集》的又一頁,畫家阿爾・瓦蘇第用嫻熟的筆觸描繪了阿拉伯商人沙漠中冒險的故事。作品《路過某村》,畫面中的兩位騎著駱駝的商人正在向前面一位本村的男人問話。以半圓形的前景空間象徵水池,水池邊左右各有兩頭山羊在喝水。
  • 有特斯拉、無人機的細密畫——佩拉博物館上演「細密畫2.0」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細密畫是一種封存在博物館裡的傳統藝術,今天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細密畫與現代事物、藝術觀念、科技相結合,從而賦予了當代細密畫以嶄新的活力。
  • 有特斯拉、無人機的細密畫——佩拉博物館上演「細密畫2.0「
    細密畫(miniature),是波斯藝術的重要門類,一種精細刻畫的小型繪畫。主要作書籍的插圖和封面、扉頁徽章、盒子、鏡框等物件上和寶石、象牙首飾上的裝飾圖案。在很多人的認知裡,細密畫是一種封存在博物館裡的傳統藝術,今天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將細密畫與現代事物、藝術觀念、科技相結合,從而賦予了當代細密畫以嶄新的活力。
  • 波斯藝術 | 東方的藝術聖地和藝術國度
    波斯藝術是一種影響範圍很廣,包容性很強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不只是獨有自己的東西,它還融合了很多民族的東西進來。波斯曾經是一個藝術國度,它的藝術和文明是一樣的,只有短短的幾百年,但就這幾百年間,使波斯成為了東方的藝術聖地,成為了歐洲藝術的老師這樣一個角色。然後十五十六世紀,是波斯大融合時代,很多民族的人住在一起,民族雜居,使藝術發展得很快。
  • 東方的精緻:伊朗細密畫作品賞析
    伊朗細密畫以其高貴、典雅、精緻著稱於世,它和無以倫比的波斯地毯一樣,以精美無比的構圖,超現實主義主義的表現手法、鮮豔絢麗的色彩、豐富細膩的技巧,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個詩意般的世界。伊朗合作方對這次在貴陽的研討會十分重視,他們組織了五位伊朗藝術家分別就伊朗細密畫的特色、創作手法、伊朗與中國之間文化藝術交流等問題在研討會上發表視頻講演,各抒己見。
  • 波斯這個名字為什麼不被伊朗承認?
    地毯、氣象宏偉的浮雕建築;巧奪天工的金屬工藝、融匯萬千的細密畫;悠遠神秘的拜火教、雄跨三洲的波斯帝國......提起「波斯」,人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這些景象(擼貓人士可能還會想起波斯貓)。波斯擁有數千年的歷史積澱,它並非一個單純的國家,而是一種延續發展的文明(可以大致類比下中國)。波斯的正統繼承者是今天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然而,伊朗卻禁止別國稱自己為波斯,這又是為何呢?
  • 天竺與波斯:原來交集這麼多
    作者簡介:   印度和伊朗近年來在各領域合作密切,除了能源供應、地緣政治等現實因素考量外,兩國在文化上也頗有淵源。印度與伊朗同為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亞歐大陸王朝興廢,國度變遷,但印度文化與波斯—阿拉伯文化卻始終相聞相鄰,互相融合,成就了許多有趣的歷史典故。
  • 伊朗與波斯帝國:古代的貴族語如今是官方語,波斯為何改名伊朗?
    歷史上,伊朗和中國的往來就十分頻繁,"伊朗Iran"起源於"雅利安Arayn"一詞,古代中國人可能更熟悉它的另一個稱謂——波斯。波斯曾經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三洲的大帝國,其疆域面積約為五百萬平方公裡,在世界古代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西方人一直以來也都以"波斯"的名字來稱呼這個地方。
  • 古代中國與波斯的文明交往
    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經過中國學術界的努力,終於扭轉了「絲路學中心在西方」的局面,我國絲路研究取得真正意義的進展,如今的絲路研究已成為各國專家學者共同耕耘的園地。東西方文明交流史是絲路研究中的重要命題,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歷史上中國與羅馬帝國、波斯以及緬甸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以期窺見古代東西方交流的歷史圖景。
  • 古代波斯,現代伊朗:新舊文明
    我們將引導穿過壯觀的法蒂瑪博物館,這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精美紀念碑和朝聖地。這也是阿亞圖拉霍梅尼領導他反對伊朗國王的地方,所以它通常被認為是革命的發源地。然後我們將繼續前往古城卡尚,那裡的絲綢之路前哨Aminoddole Caravanserai的瓷磚像閃閃發光的電影一樣閃閃發光。令人著迷的集市仍然活躍在地毯貿易中。
  • 在中東它是波斯,在全世界它是伊朗
    【編者按】據伊朗邁赫爾通訊社(Mehr News Agency)6月29日報導,伊朗文化遺產、手工藝和旅遊組織副主任Vali Teymouri在當天宣布,伊朗內閣已批准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籤入境政策。此前,伊朗已經對中國遊客實行落地籤制度。此次免籤政策的實行,會令更多中國遊客有機會探訪這座神秘的波斯古國。無論從什麼角度看,伊朗都是清高的少數派。
  • 尋找絲路消失的波斯帝國丨今天的伊斯蘭風情
    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波斯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北京大學東方學系波斯語言文化專業伊朗文化方向碩士;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亞非語言文化方向博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近東語言與文明系、伊朗德黑蘭大學文學系進修。長期從事波斯語、伊朗文化教學。主要研究方向:伊朗史、伊斯蘭教什葉派歷史、中國和伊朗文化交流史和當代伊朗政治。
  • 從超級帝國到今日伊朗,波斯有著怎樣的興衰史
    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現過一些橫跨亞、歐、非的超級帝國,像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而發源於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國,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早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關于波斯人的記載,這個種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早期波斯人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並於公元前2000年進入伊朗高原。
  • 伊朗前傳:波斯千年戰爭
    ,挑戰西方學術霸權的波斯視角中東史,解密現代中東亂局的歷史淵源。古代伊朗人創建了延續一千多年的波斯帝國,對東、西方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西方世界的歷史記憶中,波斯帝國一直是令歐洲人感到敬畏與恐懼的東方強權。阿契美尼德王朝與希臘-馬其頓爭雄,帕提亞王朝與羅馬帝國鏖戰,薩珊王朝則是拜佔庭帝國的勁敵。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早期,波斯人一直站在 東西方對決的風口浪尖,直到被阿拉伯人取代。
  • 「古波斯詩抄本」與細密畫今亮相烏鎮木心美術館
    木心美術館據木心美術館方面介紹,矚目於古波斯詩作的中國詩人,可能寥若晨星,波斯細密畫則從未來到中國展示。由於觀眾對中亞文學藝術的興趣和了解有限。美術館將帶觀眾一窺古波斯詩抄本與細密畫的珍貴原貌,感受中亞的詩歌與藝術。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1月28日。
  • 淺談:伊朗波斯地毯特點分析
    伊朗是波斯地毯編織藝術的發源地,濃鬱的地毯文化是伊朗文化的命脈所在,每一個伊朗人的骨子裡都有一種對地毯的熱愛。    伊朗人習慣將石油、地毯、黑魚子醬、開心果和藏紅花並稱為「伊朗五寶」,其中波斯地毯歷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多用純羊毛、棉絲或棉線織成,人們最為推崇的是其優良的質地、古樸雅致的圖案和精美的工藝。
  • 二戰時德國為何非常善待伊朗?希特勒:我們和波斯人有著共同祖先
    禮薩汗在登基之後,對伊朗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效仿歐洲的社會制度,建立了造福百姓的教育和醫療制度,使伊朗逐漸早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就在禮薩汗雄心壯志的想要發展巴列維王朝的國力之時,他發現英國人的勢力在伊朗實在是太大了,英國人控制著伊朗的經濟命脈石油,雖然禮薩汗在奪取政權的時候曾經得到過英國人的幫助,但是巴列維王朝當時已經宣稱自己是獨立國家,於是禮薩汗便迫不及待的想要打擊英國人的勢力
  • 伊朗故事,波斯古今之九: 伊斯法罕清真寺,古老,精緻,輝煌。
    套用徐霞客的詩句&34;,伊朗歸來不看清真寺。伊朗的清真寺之精美絕倫,無與倫比。波斯人是天生的匠人,伊朗的清真寺就是波斯匠人匠心的最高造詣。波斯文明成全了伊斯法罕,使其成為伊朗清真寺集大成之地。在伊朗旅行期間,我注意到伊朗每個城鎮都有一個叫星期五的清真寺,官名聚禮清真寺。據說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徵服波斯帝國後,為弘揚伊斯蘭教義,每到一個城市,必須先修建清真寺,因為周五是禮拜日,這些清真寺大多冠名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