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學佛後你快樂了嗎?

2020-12-07 尚思修善學佛

佛法是成佛之法,就是佛菩提道,除此之外,沒有別種成佛之法道;若不能修學佛菩提道,捨棄一切聖道之修習,絕無成佛之可能。

無論在十方任一佛國淨土 ,乃至往生於西方極樂淨土,都必須修學一切佛菩提道才能究竟成佛。

阿彌陀佛並沒有發願要轉移他的佛地功德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 ,阿彌陀佛也沒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一切眾生皆許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都必須跟隨阿彌陀佛,以及觀音、勢至二大菩薩修學佛菩提道,方有可能究竟成佛。

佛法是陽光般的

《金剛經》說:「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佛法只是一個假名而已,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法名為佛法。

釋迦摩尼佛示現人間以四十九年所說之法是為了對治眾生的煩惱,度眾生到解脫的彼岸,以及令眾生成就佛道而宣說;若眾生沒有煩惱之病,佛也不會說法,因此說無有真實的佛法存在。

如果我們學佛之後還是煩惱叢生,還是迷惑顛倒,還是無明妄想,還是得不到快樂,沒有喜悅之心,那麼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者。

佛法是光明的

善昭,是宋代臨濟宗的高僧,諡號「無德禪師」。一天,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料到無德禪師向他們提出這個問題。

過了一會,其中一個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學佛就是通向光明的路

接著另一個又說道:「我現在拼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最後一個說:「我可沒有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只是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而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這幾個信徒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學佛就要融化煩惱

一個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一個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另一個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接著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對方,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我們有了理想、信念、責任就有了快樂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呢?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缺少一些必須要有的東西——理想、信念和責任。我們所有的行為應該為理想、信念和責任服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生活得快樂。

佛法就是快樂的源泉,學佛修行沒有快樂,說明本身還沒有契入進佛法的真諦之中,我們學佛所有的成就全部來源於讀法,真的是這樣的,離開了大乘佛法,你內心的清醒,就會被蒙蔽掉,我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迷茫,就會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索然無味。

晨鐘暮鼓驚醒世間名利客

為什麼呢?因為你已經習慣於身心內在與法義交融的那種清澈純明的喜悅妙覺當中去了,而那種妙覺它本身就是光明的,喜悅的,學佛就是要打開這種喜悅的鎖,讓我們那種光明的喜悅透發出來。這一切都是學佛造就了身心內在的清洗。

當我們真的從心裡生起喜悅、慈悲、清淨的時候,你學佛就是成功了,如果你學佛後還憂煩不斷,對未來迷茫,對當下糾結,你就要好好反省了。

相關焦點

  • 熄滅貪嗔痴,學佛為眾生離苦得樂
    我們學佛為離苦得樂。要離苦得樂,首先要熄滅我們的貪嗔痴。貪嗔痴啊,在佛經裡面稱為三毒藥。它是眾生累生累世積累下來的,而且還不容易發現,無形當中就會生起來。特別是在生活當中,這個貪嗔痴時時刻刻都有。「我沒有對不起你,你幹嘛要說我?」等等一系列想法。因為我們有個我執,就為了我自己。佛陀他是為了眾生,他沒有考慮過自己怎麼樣,而是眾生怎麼離苦得樂。因為他自己也是從眾生走過來的,世間的苦他也嘗過。所以他成佛以後,第一堂課就是講苦諦,講苦集滅道四諦法。
  • 佛教出現在世間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無非就是經論上常說的: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眾生苦,怎麼樣幫助他出苦,得到幸福快樂,跟儒家教學的目的沒有兩樣,而且許多理念、方式很多都是相同的。學佛首先就是要肯定我們沒有生死,這是跟你講真話,生死是假的。為什麼會有生死?剛才說了原因,不是這個原因呢?不是這個原因,像我們,我們就不是這個原因。
  • 學佛的路,你走對了嗎?
    歷史以來,學佛的人無計其數。每個學佛的人,都希望自己真正能做到證果涅槃,能離苦得樂。但是誰都知道,學佛並非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歷史以降,真正修成的大德高僧,寥寥可數。然而不同的人們,都各自懷揣著心中的夢想,無論是求佛保佑、抑或是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希望去那佛的世界享無量之福,因此對學佛趨之若鶩,甚至是以一生的時光,來追求自己能達到的境界。學佛的確是有一條路,能讓人直達心靈的彼岸。能讓人瞬間開悟,能讓人離苦得樂。然而,若是你學佛的路走得不對,便達不到這個目標。
  • 你學佛,最終是為了什麼?
    你學佛,最終是為了什麼?大部分人比較容易接受第一種,可也知道不能治本,但如果想以解脫輪迴、出離三界為目標,要如何生起出離之心,依照什麼來修行呢?釋迦牟尼佛在涅槃前就曾告誡弟子,想出離三界、解脫生死輪迴,應依「四念處」而住。
  • 學佛,到底是求來世,還是求今生?佛如是說!
    佛說斷七情絕六欲,把自己弄成了「孤家寡人」,不食人間煙火,哪裡還有什麼「快樂」可言?他們求的是,多積善業,來生得大富貴福報。或往生淨土佛果,不在苦海沉淪……其實包括許多學佛人自己都有類似這樣的理解,認為自己這輩子命不好太苦了,對生活無力追求,乾脆就徹底放棄。
  • 學佛學得那麼累,不要把學佛當成一種負擔
    可是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每天都非常繁忙,好多人為了事業和家庭,把學佛當成一種形式,一種任務,為了學佛修行每天還要早起做功課,忙碌了一天,回來以後,晚上還有繼續做晚課,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以後,加上現實的一切並沒有太多的改變,好多人此時就把學佛當成一種負擔,一方面還寄希望於佛菩薩改變自己的一切,滿足自己的各種願望,不能徹底的放棄;另一方面,工作生活,本來就很繁忙,壓力又大,現在又加上了學佛這一內容
  • 佛教之中,「離苦得樂」這四個字,如何理解?真懂的話就是覺悟了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於是有了這篇文章,其實佛教之中,並沒有「以苦為樂」這個說法,也就是說,「以苦為樂」這個說法是後世之人所說,並不是佛教原有的概念。相反,佛教有的只是「離苦得樂」這個說法。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皆苦,並沒有任何快樂可言,也就是說,我們世人所認為的快樂,在佛教看來也是苦的,因為快樂的本身就是易逝的,有生有滅,並非實有,更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世間的一切存在皆是苦,他們認為人生活於世,其本質就是身處苦海之中,沒有任何快樂可言。
  • 學佛,你學對了嗎?
    那麼你到底是要學什麼呢?是一句佛號?一本經書?又或者,三藏十二部,見啥都要學?學佛,學的是佛的智慧與慈悲。念佛也好,誦經也好,都是修行方法,不管我們用什麼法門修行,根本的目的都是為了對治煩惱,遠離不正確的知見,開顯智慧,離苦得樂,成就佛果。
  • 學佛,為了什麼?
    我們學佛,學習佛經,精進修行,目的是為了什麼?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認識。出家人當然是為了成佛,為了成佛後普度眾生。這就是佛說的「發三藐三菩提心」,發此菩提心之後,便心無旁騖,斬斷七情六慾,放下顛倒妄想,一心一意修行。
  • 日常法師:詳解皈依 離苦得樂第一步
    為什麼要皈依佛告訴我們的,總結起來不妨列為四點:第一,苦,我們應該知道。第二,苦的原因,如果不希望苦,就要找到苦的原因。第三,斷掉苦的原因。第四,怎麼斷法?那就要修道。有了正確的方法,最後就證得我們希望的境界,而得到究竟的離苦得樂。佛為什麼要告訴我們這是苦呢?難道我們還不知道苦嗎?
  • 慧律法師:學佛並非逃避現實 乃是離苦的良方
    學佛並非逃避現實,乃是離苦的良方。(圖片來源:資料圖)世間有一無形力量,為我之主人,名曰:意識。此乃是我、法二執與分別心之綜合,又可稱之為「業」,乃生命的元素,痛苦之源由。佛法乃為度眾施設,其宗旨在接引有情離苦得樂,解脫生死。為方便契機,而有五乘教法。人乘者,受持五戒,以保來世不失人身。天乘者,力行十善,而求享勝妙天福。此二者所求,仍屬生滅之世間法。出世法有三,曰: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聲聞乘修四諦,遵行八正道,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斷見思習,證闢支佛果。此二者用功的方法,乃在收攝六根,不攀緣五欲六塵,製造生死因。
  • 學佛開悟很難嗎?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容易多了
    大家都知道,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是所有學佛人都喜歡探討的話題,也是大家所追求的學佛的終極目標。所以說到這個目標,我們就要談到開悟的問題。所以經常就有人說,如何修行才容易開悟?那這個問題呢?因為談的人多了。
  • 佛教:學佛後,能記住這4句話,你才能愛人喜歡
    你為什麼要學佛呢?你是否曾經也想過這個問題?是一時的不順,來找佛指點捷徑,可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是為了長官發財,追求世間的福報,可是佛卻說一切本空。每個人不佛的目的不一樣,因緣也各不相同。學佛能有什麼好呢?學佛可以讓我們回歸清靜、光明、智慧的本心。
  • 佛緣專欄:學佛為了什麼?
    撰文:寂慧信佛學佛為了什麼?很多教外人會問起,教徒對自己也不大了了,盡答些高遠漂渺的空話。學佛為了人生順境:很多人學佛後不但心境平和,且事事順意,要什麼有什麼,無欠無缺。學佛為了趨吉避兇:學佛後能化險為夷,災難遠離,逢兇化吉。花瓶從天而降剛巧沒打中自己; 鬼神不會侵擾;人到任何地方皆使那些地方和諧吉祥;沒病沒痛。學佛為了祈福:師父對自己特別寵愛;家裡有一個美侖美奐的佛堂;身邊人肯跟自己學佛,虔 誠敬養三寶;孩子聰明伶俐,考第一名,人見人愛,且懂得念很多佛經,人生美滿幸福。
  • 學佛要「斷苦」 學佛要「學法」——劉玉珍老師法語
    2017年9月13日早04點12分,當我讀誦《妙法蓮華經》第二品時,在諸佛菩薩慈悲加持護佑下,得到的法語: 學佛「要斷苦」學佛「要斷妄想分別執著苦」學佛「要斷五欲六塵苦」學佛「要斷煩惱惡趣苦」學佛「要斷情執欲望苦」學佛「要斷知見習氣苦」學佛「要斷人我是非苦」學佛「要斷生老病死苦」學佛「要斷迷惑顛倒苦
  • 只要眾生能離苦得樂,受點苦、受點委屈、吃點虧算傻嗎?
    有人說我學佛後有點傻,但我只知道依教奉行,只要別的眾生能離苦得樂,受點苦、受點委屈,吃點虧算啥,這算傻嗎?【明君法師】:阿彌陀佛!讚嘆你,增長智慧、增長菩提心。阿彌陀佛!多誦《金剛經》、《楞嚴咒》會加持你!南無阿彌陀佛!【惟亮法師】:吃虧是福,阿彌陀佛。
  • 8個佛家智慧問答,助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8個佛家智慧問答,助你破迷開悟,離苦得樂!1,什麼是真相?真相就是真心本性,真相不生不滅,不來不往。2,為什麼會煩惱?3,為什麼學佛?學佛是為了把生死堪破,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從人間的生死輪迴裡跳脫出來。4,如何修佛?念佛修行就是把十善落在實處,融於生活之中。修佛要放下自我執念,向內求開悟,求清淨,求正知正見。
  • 「三皈五戒」——離苦之根本
    一、學佛的基礎三皈五戒是學佛的基礎,我們覺得戒條少而簡單,大家應該都懂,可是裡面有一些觀念需要跟大家提醒。首先學佛是為了什麼?從終極目標來講是為了得到快樂,可許多人受戒的時候都會害怕。你怕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受戒?
  • 學佛有什麼好處?(原來這麼實用)
    1 學佛一定是愈學愈歡喜,所謂法喜充滿、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2 迷惑、煩惱、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這總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點,一個月比一個月好,能夠做到一個月比一個月好,那我就很恭喜你。為什麼?你的功夫得力了,非常得力。  3 如果你說你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好,那我就可以說,你這一生決定成佛,沒話說,決定成佛。一個星期比一個星期進步,這還得了嗎?這不得了!這是我們要努力的。
  • 佛學是世間圓滿的智慧,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但心中的種種疑惑仍未徹底消解,直到得遇佛法。佛法,即佛陀之教法,是從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大悲智海中流露出來的清淨之法,涵蓋世出世間一切法。佛陀為悟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在菩提樹下結跏趺坐,發下誓願:「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