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雞的國家之一,我國的雞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多彩。在生活中,雞是人們餐桌上的美食,在國畫中,雞也是紙上的藝術。雞體態雄偉,英勇、頑強、好鬥,日出前啼鳴報曉,古有「聞雞起舞」,也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雞的五大美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所以,雞常常作為國畫題材出現,寓意勇敢吉祥、勤奮努力。
國畫大師齊白石不僅把蝦畫的出神入化,他畫中的雞同樣引人矚目。在畫雞這件事上齊白石自己也曾說過,為了畫好雞,他在觀察雞所花的時間上是要遠比真正動筆畫雞費的時間要多得多。如今齊白石畫的7隻雞就賣了3416萬,可見齊派藝術中的國畫雞,收藏潛力不可估量啊!
那麼身為齊白石的孫媳,樸喆畫的雞怎麼樣呢?只見她筆下的公雞,威風凜凜、威武雄壯,外觀大氣漂亮,尤其是高聳火紅的雞冠,惟妙惟肖。她依據齊派藝術的風格,同樣採用了水墨淋漓的沒骨畫法,墨黑色的羽毛和火紅的雞冠搭配,展現了生命的勃勃生機。她筆下的寫意公雞圖,並不著重於形態的逼真,而是追求神韻的相似。這誇張的造型和雄渾的筆墨,揮灑出了雄鷲天下、睥睨萬物的大公雞,頗有勇猛威武之感。
畫中的菊花色彩斑斕,先用洋紅勾菊瓣,再以淡紅色罩染,令花朵渾然一片。菊葉用墨重勾淡染,但筆畫縱逸,與花瓣的筆法大不同,這是典型的齊派藝術畫法。且菊花身為四君子之一,不僅代表了淡泊高雅的隱士情懷,更加象徵著長壽健康,和公雞畫在一起,也有著「益壽延年」之意。這幅畫不僅適合作為投資收藏,拿來送給老人祝壽也可體現孝心,掛在家裡同樣是一幅好風水、好寓意的高顏值掛畫。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例如鳳的形象就來源於雞。雞的形象已經被神化,雞雖然不等於太陽,但是雞是太陽的使者或傳令者。魏晉時期,雞更是成為了門畫中的闢邪鎮妖之物,傳說雞為日中烏,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逐妖魔鬼怪。所以在家中懸掛一幅公雞圖,更是可以起到鎮宅的效果。
畫中的柿子也是國畫中常常出現的題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柿子是吉祥的圖飾,柿於「事」同音,寓意紅事(紅柿)當頭、事事(柿柿)如意。樸喆老師這幅作品中,一串像金元寶似的柿子下,畫著象徵著大吉大利的國畫雞,這兩種吉祥圖案的結合,有著「事事如意」、「大吉大利」、「事事大吉」的美好寓意。
樸喆老師還喜歡在畫中點綴昆蟲,讓畫面更加靈動、自然,且她筆下的昆蟲皆使用工筆畫法,一絲一毫的小細節都細微可見,十分逼真。這樣工寫結合的繪畫方式,也使得她的作品更加具有觀賞性和收藏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