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74年星際電報就已發出,地球會就此暴露?

2020-11-29 趣說科學

人類是何時開始向太空進發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冷戰」時期,最開始對太空僅僅是幻想,沒想到有一天會飛向太空並且登上月球,甚至將人類信息帶向太空,人類一度認為太空中有高度文明的外星文明存在,所以旅行者1號飛向了太空深處,其實早在1974年星際電報就已經發出,那地球會就此暴露嗎?

科學家霍金在世的時候就曾提到過「地球可能早已暴露」,並且還警告過人類「不要嘗試和外星文明取得聯繫」,霍金的話可以說都一一應驗,但是至今也沒有發現外星文明的足跡,就連地球上出現的外來飛行物(UFO)也並未真實見到過,難道地球真的已經暴露了嗎?

旅行者1號,相信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它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在1977年9月5日成功發射升空,一直到今年的6月份依舊可以正常運行。旅行者1號飛向太空任務可以分為3個階段,首先對木星和土星進行探測,其次是探測土衛六,最後便是尋找外星文明。

前兩個階段的任務旅行者1號曾順利完成,並且擁有豐富的收穫成果,為人類對木星、土星以及土衛六提供大量有價值的研究數據。那最後一階段就是尋找外星文明,其實在尋找外星文明的過程中,外星文明很有可能已經知曉地球的位置,知曉地球上的一切。因為旅行者1號安裝的有銅製鍍金磁碟唱片,還佩帶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這個唱片即便是過了10億年也不會有絲毫的損壞。

金剛石留聲機裡隱藏著人類和地球的位置,記錄著55種人類語言的問候和各種不同的音樂,此外,它還顯示了115幅影像,還有太陽系主要行星的照片,以及人類器官的照片和說明等,其中55種語言中國被選中4種,這樣全面清晰地展示,對地球和人類真的沒有什麼害處嗎?

起初也有很多科學家進行反對,但是萬一外星文明是友好的呢?萬一外星文明的發展程度不如地球呢?當然這一切也都是一種猜測,不過至今地球也沒有受到過任何來自外太空的攻擊,這也就意味著地球暫時是安全的,至於外太空中有沒有外星文明還是一個疑問!

其實旅行者1號並不是最早向外太空發出的問候,最早在1974年就已經向太空發出了星際電報。發送星際電報的就是如今已經被廢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當時是世界上第二大單面口徑射電望遠鏡,它是被固定的望遠鏡,並不能轉動,只能通過改變天線饋源的位置掃描天空中的一個帶狀區域。在1974年它被改造完成時就向外太空發射了一個信號,這個信號被稱為「阿雷西博信息」,也就是「星際電報」,如果這段信息被外星文明所接收的話,無疑會暴露地球的位置。

不過至今看來地球的位置可能沒有暴露,因為至今都沒有任何的外星生物到訪地球,人們口中的UFO也沒有充足的證據可以證明,所以地球暫時來說是安全的;當然也不排除太空中有外星文明,他們也很有可能已經知曉地球的位置,只不過人類文明還不足夠可以和他們相媲美,你認為呢?

相關焦點

  • 地球坐標早在120年前就已暴露,為什麼還沒有外星文明找上地球?
    此次會議後德雷克加入了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計劃的設計與建造,這個口徑達到了305米的大傢伙建在波多黎各一個天然的凹地裡,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難以獨立存在,必須依靠有利地形才能將口徑大幅擴大,阿雷西博望遠鏡在1974年完成了升級,而德雷克則將一個「預謀已久」的計劃付諸實施,1974年11月16日向2.6萬光年外的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發射了一個史稱「阿雷西博信息」的一段信息
  • 星際唱片:地球的呢喃
    世界上最有名的「時間膠囊」,莫過於1938年,愛因斯坦應美國總統羅斯福之邀, 為紐約世博會寫下的《致後人書》,這份簡單的發言被深埋在紐約弗拉興草坪下15米深的花崗巖洞內,一起放入的還有電動剃鬚刀、電話等35件日常用品,人造纖維等75種紡織品,以及各種書籍、雜誌、圖片和縮微膠片。它們將一直沉睡到公元6938年,再被重新喚醒。 時間膠囊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 作為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卻無法飛出太陽系
    在對宇宙的探索中,科學家們了解到,因為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所以人類也許是外星文明的「試驗品」,為什麼?人們對於宇宙的未知感非常強烈,在太空中,除了人類最想發現的行星外,還有一種非常神秘的外星文明。由於地球上存在生命,人類認識到,在太空中應該不止地球上有生命,而且應該有外星人居住的星球,但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發現過這樣的外星文明。
  • 46年前暴露地球文明,曾經的世界「天眼」在拆除前,一夜倒塌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已經暴露了地球文明。我們通常所說的光指的是可見光,也就是眼睛能夠看到的光。但宇宙中還有很多肉眼看不見的光,它們的波長長於或短於可見光,傳播速度也是光速,只能通過特殊的望遠鏡來接收。宇宙中的不少天體會向外發射出無線電波,這些電磁波需要通過射電望遠鏡進行接收,由此就能了解到天體的相關信息。
  • "星際大逃亡"曝海報 地球最後一個孩子引猜想
    網易娛樂4月22日報導 動畫電影《星際大逃亡》於今日首次曝光兩款主題海報,「隻身孤影」和「尋你來玩」。海報分別從兩個角度講述「地球最後一個孩子」的故事,引人浮想聯翩。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海報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其內涵相互呼應,相輔相成。創意新穎,概念性極強。
  • 莫爾斯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
    莫爾斯發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份電報,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摩爾斯電碼1832年,美國畫家莫爾斯(1791-1872)乘郵輪返回美國,旅途中他結識了一個叫傑克遜的電學博士。傑克遜向他介紹了電磁知識,莫爾斯完全被電迷住了。
  • 星際來客:孕育地球與生命?
    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們的「母親」地球不完全是土生土長的太陽系「子民」,她的「種子」來自於太陽系之外,是太陽系代孕的別人家的孩子。這是最近一項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表明,銀河系應該充滿像奧陌陌那樣自由移動的星際巖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在行星形成過程中可能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近些年,人類生活的地球文明越來越向著高級發達的文明前進了,與宇宙聯繫也開始密切起來,不斷地遨遊在太空裡貢獻自己的智慧文明,也有很多國家的科學家熱切的希望能聯繫到其他外星人,關於這個話題,很多都是半信半疑。
  • 地球文明遠不及高級文明,當面對強悍的攻擊時,會有什麼結局?
    《三體》一書中寫到,在先進的三體人文明面前,地球文明就像螞蟻一樣。在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發生衝突,需要與三體對抗的時候,地球文明就像一個驚慌的小孩,在黑暗中顫抖著,無聲地哭泣,但沒有一絲抵抗力。看著這些,也許你會問,地球文明真的這麼弱嗎?
  • 《遙遠地球之歌》人類變成一個跨星際的種族會怎麼樣
    在這部小說裡,人類得在地球爆炸之後的宇宙裡,繼續謀生活。人類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跨星際的種族。在這裡,我們一共說兩個話題,兩個話題都足夠開腦洞:第一個,如果現在人類知道,地球會在1600年後毀滅,我們人類能跑得掉嗎?該怎麼逃跑?小說裡講了一系列逃跑的方案,非常具體,而且最後成功了,你想聽聽嗎?
  • 神秘電臺40年持續發信號,電報背後啥含義?專家:傳言不可信
    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古人傳遞信息基本上依靠書信,他們沒有現代的郵寄渠道,更沒有現代的交通工具,也就成了陸遊的詩裡收到回信已是明年的情況了。不過,到了近代時期,電報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象,但有一個電臺,已持續發出信號近40年,至今都無人破解其含義。 譯電員的存在就非常有必要。否則接收到的信息也只是一串雜亂無章的
  • 從黑暗森林法則看,地球位置是否暴露了?
    那麼,科幻書本中描述的關於宇宙的現狀情景會不會是真的呢?如劉慈欣的《三體》中所描述的關於宇宙的情況,即「黑暗森林」理論。宇宙「黑暗森林」指的是茫茫的宇宙就像一座巨大的森林,而森林裡遵循的是自然法則的弱肉強食。假如說宇宙中的每一個未知的文明都是帶著槍的獵人,那麼在這迷茫的森林中誰都有可能成為獵物。至於誰才是這未知森林中的獵人,目前尚未可知。
  • 電報會破壞龍脈?李鴻章讓快馬和電報比拼速度,結果讓他嘆氣
    照相機在西方人看來是留住影像的工具,在慈禧太后看來,照相機卻會攝人心魄。所以她一開始怎麼都不願意照相,後來被人勸說才使用了照相機。 慈禧太后不同意,認為修建鐵路會驚動龍脈,損害清朝的國運。電報也是如此,清朝的大臣們都不相信它能跨越幾百裡地傳送信息。
  • 如果外星人能夠跨星際來到地球,使用的會是哪種引擎動力技術?
    而天文望遠鏡雖然能夠觀測發現一些和地球非常相似的類地行星,可是我們卻無法確定上面是否有生命存在,是否有文明存在。至於最後的搜尋外星文明信號,看上雲似乎希望很大,可是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希望也非常渺茫。原因很簡單,外星文明如果已經走進星際,其星際通訊技術跟人類的有可能完全不同,我們的探測設備有有可能根本識別接收不到這樣的文明信號。
  • 你一定不了解的電報進化史
    ▲上圖中的發報電鍵曾於1844年通過巴爾的摩-華盛頓這條被視作原型的電報線路發送了一條名噪一時的信息「上帝創造了什麼」。(圖片來源:史密森美國藝術博物館)現今,我們不知不覺中突破了時空。坐在旅行車後座上,只需動動手指,即刻便能暢遊乙太網,甚至原地環行世界。我們習慣了魔術師的那一套,也慣會做時間之主。好吧,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了,但你懂得。
  • 科幻電影:男子進入蟲洞,1小時相當於地球7年,回家時女兒已老!
    布蘭德教授制定了A、B兩套方案:A方案是星際移民計劃,庫博成功返回後,通過空間站把人類移民到新的星球,但是要解決引力的問題;B方案是星際殖民計劃,庫博通過飛船,把受精卵帶到新的星球,30年後,就可以建立起幾百人的殖民地,但是現在地球上的人就沒辦法移民了。
  • 地球在呼叫:盤點人類發給外星人的無線電信息
    為紀念人類尋找外星生命50周年,《新科學家》雜誌盤點了迄今人類向外星人發出的無線電信息。1974年:阿雷西博信息人類發給外星文明的第一條信息很短,長度只有1679比特。這一數字含有深意:1679是素數23和73相乘的結果,如果將這一信息作為23X73的網格顯示,會出現一系列簡單的圖像。
  • 慢讀時間|「三體」迷眼中的「孿生地球」克卜勒425
    我們暴露自己的坐標了嗎?距離1400光年,是毫無意義嗎?如果那裡真有文明且水平較低,我們會不會成為現實中的「三體人」?  另一個地球——我們孤獨嗎?  2015年,在《三體》的時間線中,葉文潔早已經告知羅輯「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和兩個概念(猜疑鏈、技術爆炸)。
  • 如果外星快遞小哥要給地球送快遞,地址應該怎麼寫?
    其中被廣泛認可的是,35億年前,火星大小的忒伊亞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隨碰撞進入星際空間的殘留物,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的月球。來自奧特爾雲的海爾波普彗星奧特爾雲——50億年前,太陽系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莽荒星雲,超新星爆發後的殘餘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星際物質不斷聚集,逐漸形成了太陽和包括地球在內的諸多行星
  • 旅行者2號距地球約200億公裡,43年從未斷信,它如何與地球聯繫?
    在距離地球大約200億公裡的星際空間裡,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工作了43年,也是第二個離開太陽圈(heliosphere)的人造物體(第一個是『旅行者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