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2020-12-12 新華社新媒體

法門寺,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譽中外。

1987年,隨著法門寺封存1113年的唐代地宮大門被重新開啟,4枚佛指舍利,以及消失千年的秘色瓷、來自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等2000多件唐代宮廷文物重見天日,佛教文化、宮廷文化、異域文化交織相融的盛唐氣象撲面而來。

這是法門寺塔基遺址(資料圖片)

靈指再現,世界佛教界的一大幸事

「不得了,佛指舍利!」1987年,當隋唐考古學家、法門寺地宮考古隊副隊長韓偉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的白色管狀物體為何物時,他興奮地發出了驚呼。「見舍利如見佛祖」,作為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佛指舍利在法門寺地宮重現世間,受到全世界佛教信眾的關注。

1986年,為了配合法門寺佛塔修復,考古隊對塔基進行發掘清理,在塔基的正中部位發現了唐代建造的地宮藻井蓋。次年4月,地宮大門被正式開啟後,考古學家先後在八重寶函、漢白玉雙簷靈帳、秘龕和阿育王塔中發現了4枚佛指舍利。經當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和副會長周紹良鑑定,秘龕內的為靈骨,即佛祖真身,其餘三枚為影骨。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在唐代就是皇家寺院和舉世聞名的佛教聖地。據史書記載,唐高祖李淵賜名「法門寺」,每30年開塔一次,將佛指舍利送至長安或洛陽由皇帝親自供奉,先後有8位唐朝皇帝供奉過佛指舍利。公元874年,唐王朝完成最後一次供奉後,佛指舍利連同數千件唐皇室稀世珍寶一同被封入地宮。

法門寺博物館館長姜捷表示,佛祖真身舍利被分散到世界各處供奉後,絕大部分湮沒在歷史長河中不知所終。法門寺的佛指舍利從北魏時期就有記載,近年來的研究已基本摸清舍利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歷史脈絡,它的真實性、唯一性奠定了在佛教界無可比擬的地位。

據了解,自唐塔地宮文物出土以來,法門寺佛指舍利先後赴泰國、韓國等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地區供奉瞻禮,所到之處,四方信眾無不叩首恭迎,頂禮膜拜。

這是法門寺地宮出土的4枚舍利(資料圖片)

秘色瓷問世,破解中國陶瓷史上千年之謎

當考古學家走進地宮時,首先看到的並不是佛指舍利,而是滿地的銅錢、金銀寶器和絲織衣物。據統計,除佛骨外,法門寺地宮還出土了以下文物:金銀器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7件,珠寶等400件(顆),石質文物12件,漆木器及雜件19項,絲織品及衣物700多件,以及數萬枚銅錢。在地宮甬道內發現的「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石碑,詳細地記錄了封存物品的名稱、物主、規格、材質等。

得益於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的文物,近年來我國在茶文化、香文化、秘色瓷等領域的研究取得了開創性成果。其中,秘色瓷的出土破解了我國陶瓷史上的千古謎題。

秘色瓷分黃釉和青釉兩種,黃釉平脫出現於盛唐,產地至今是謎;青釉在晚唐時期出現,屬于越窯青瓷的一種,專為皇家燒制,數量極少。宋代以後秘色瓷燒制藝術逐漸失傳,這種被唐代詩人陸龜蒙形容為「奪得千峰翠色來」的精美瓷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以至於當後人再看到唐宋古籍中關於秘色瓷的記載時,已不知道它為何物。

直到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法門寺地宮的「衣物帳」碑上看到了對秘色瓷的明確記錄——「瓷秘色碗七口,內二口銀稜;瓷秘色盤子、碟子共六枚」,並在文物中找出了這13件寶貴的瓷器以及一件也被認定為是秘色瓷的八稜瓶,失蹤千年的秘色瓷才重新回到公眾視野。

法門寺的考古發掘成果,為秘色瓷的判斷建立了標準。隨後,考古學家發現在吳越錢氏家族墓葬、宋太宗元德李後陵、北宋周王趙祐墓、遼陳國公主墓、遼聖宗貴妃墓等皇室墓葬中都有秘色瓷出土。近年來,青釉秘色瓷的燒制技術也逐步被恢復掌握,浙江省慈谿市啟動了秘色瓷的研究復燒,秘色瓷將得到「重生」。

這是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銀稜髹漆平脫鎏金雀鳥團花紋秘色瓷碗(資料圖片)

華美琉璃,見證古絲路文明繁榮

在法門寺博物館內,一件晶瑩剔透、花紋裝飾繁複的八瓣團花描金藍琉璃盤吸引了遊人駐足參觀。這件來自西方的古代琉璃器見證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經貿文化交流的興盛。

在法門寺地宮眾多出土文物中,有20件來自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它們隨絲綢之路上的商旅由遙遠的西方傳入中國。八瓣團花描金藍琉璃盤就是其中的一件。

考古學家們發現,這20件琉璃器中,有近三分之二屬於典型的伊斯蘭琉璃器,有2個瓶子和2個直筒杯混合著東羅馬和薩珊波斯的風格,還有1組茶盞茶託和2個淺色圈足盤是中國樣式。其中,中式風格的琉璃器應是專門針對唐人喜好而定製生產的,可見當時東西方貿易往來已相當頻繁。

姜捷說:「這些琉璃器中,有6件早於僖宗時期,14件屬於唐僖宗供奉,由於年代存在早晚關係,我們推測它們分別代表了唐代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繁榮的成果。」

「這些充滿異域風格的琉璃器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又被當時的皇室供奉到佛教寺院中,這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不同文化間已經實現了高度的交流和融合。」姜捷說。

新華社記者蔡馨逸

資料圖片由法門寺博物館提供

相關焦點

  • 新中國考古重大發現 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新華社西安8月30日電 題: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新華社記者蔡馨逸法門寺,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譽中外。1987年,隨著法門寺封存1113年的唐代地宮大門被重新開啟,4枚佛指舍利,以及消失千年的秘色瓷、來自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等2000多件唐代宮廷文物重見天日,佛教文化、宮廷文化、異域文化交織相融的盛唐氣象撲面而來。
  • 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新華社西安8月30日電題: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新華社記者蔡馨逸法門寺,因保存世界上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享譽中外。1987年,當隋唐考古學家、法門寺地宮考古隊副隊長韓偉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的白色管狀物體為何物時,他興奮地發出了驚呼。「見舍利如見佛祖」,作為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佛指舍利在法門寺地宮重現世間,受到全世界佛教信眾的關注。1986年,為了配合法門寺佛塔修復,考古隊對塔基進行發掘清理,在塔基的正中部位發現了唐代建造的地宮藻井蓋。
  • 法門寺地宮:盛唐之光,佛國之秘
    2000多件唐代宮廷文物重見天日,佛教文化、宮廷文化、異域文化交織相融的盛唐氣象撲面而來。1987年,當隋唐考古學家、法門寺地宮考古隊副隊長韓偉忽然意識到眼前這個在法門寺地宮內發現的白色管狀物體為何物時,他興奮地發出了驚呼。「見舍利如見佛祖」,作為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佛指舍利在法門寺地宮重現世間,受到全世界佛教信眾的關注。
  • 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圖)
    原標題:法門寺:地宮一開便是半個盛唐(圖)   陝西扶風法門寺合十舍利塔關於法門寺的種種傳說,霎時浮上人們心頭,群情激動。   次日,省考古所的專家趕赴工地,按考古慣例,果然在南邊找到了宮門。此前人們一直懷疑地宮可能是明代的,當看到第一道石門門楣上刻著兩隻唐代朱雀圖案,才恍覺這竟然是唐代的地宮,且從未被開啟。第二道石門被兩塊巨大石碑堵住。一塊是《物帳碑》,詳細記錄了內室供奉品的名字、件數、重量以及奉獻者的姓名等,上面記載寶物達2499件之多!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考古重大發現盤點
    法門寺地宮文物拼圖   1987年,隨著法門寺封存1113年的唐代地宮大門被重新開啟,4枚佛指舍利,以及消失千年的秘色瓷、來自東羅馬和伊斯蘭的琉璃器等2000    據統計,除佛骨外,法門寺地宮還出土了以下文物:金銀器121件,琉璃器20件,瓷器17件,珠寶等400件(顆),石質文物12件,漆木器及雜件19項,絲織品及衣物700多件,以及數萬枚銅錢。在地宮甬道內發現的「監送真身使隨真身供養道具及金銀寶器衣物帳」石碑,詳細地記錄了封存物品的名稱、物主、規格、材質等。
  • 法門寺地宮考古記
    法門寺,因出土了國內現存唯一的釋迦牟尼佛指舍利,在佛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讓我們跟隨法門寺地宮考古親歷者,去追尋那段動人心魄的歷史記憶。文/韓偉 然而到了康熙十九年(1680年),普光寺沉入洪澤湖裡,這枚佛指舍利只有待今後發現了。至於岱州五臺山及關中終南五臺山之佛指舍利,已毀於唐武宗會昌滅佛之時。所以,法門寺佛指舍利是國內現存的唯一佛指舍利。唐代皇室非常崇敬法門寺及其所藏的佛指。從李淵開始,太宗、高宗、武則天、中宗、肅宗、代宗、德宗、憲宗、懿宗、僖宗等皇帝均曾迎送佛骨或修葺過寺院。
  • 秘藏無數盛唐珍寶的法門寺地宮,是怎麼樣被發現的?
    法門寺,位於陝西西安西面110公裡的扶風縣內境內。寺內的法門寺塔始建於東漢,是一座佛教舍利塔。史籍中記載著法門寺塔下有地宮,裡面埋有釋迦牟尼指骨舍利和無數珍寶,但千年來,這個記載更像一個傳說,讓後人無從斷定真偽。直到1981年,陝西關中突遇一場暴雨。
  • 唐代青瓷中精品,法門寺地宮倒塌時偶然出土,揭開一個千年之秘
    奪得千峰萬山之翠色,這裡寫的就是越窯青瓷中的極品——秘色瓷。自從在晚唐燒製成功開始,秘色瓷就一直是皇家專用的一種瓷器,所謂「臣庶不得使用」,便足以說明其地位之高高在上。一個「秘」字,更是讓秘色瓷差點成為千古謎團。
  • 法門寺地宮發掘:2499件珍寶埋藏地下1113年,圖9是最為重要發現
    【法門寺】法門寺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它因地宮中供奉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聞名於世。1981年8月4日,法門寺早連日暴雨,塔身突然由縱向一劈兩半,一半轟然倒塌。1987年,為配合法門寺重建,考古人員對法門寺地宮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 千年古剎法門寺地宮考古
    1986年4月2日,考古工作者的專家們正在為寶塔重建做準備時,他們發現了一塊巨大的漢白玉石板,考古人員借著手電筒的光,通過石板縫隙,發現一個寶庫!大家加緊了宮門的搜尋工作,兩天後,地宮的入口被找到。入口寬約2米,下面有磚砌的臺階,共有19級之多。每級臺階都撒有厚厚的銅錢。除了少量的五銖錢外,大多數為唐代貨幣, 地宮文物的年代基本確定為唐代。
  • 法門寺地宮被發現之時,出土一武則天繡裙,千年過去卻沒有腐爛
    而人們對於佛的追崇說就是去到很多的宗祠或者是寺廟進行祭拜,很多古塔的年代是古老的,其中為大眾所知的肯定就是陝西的法門寺古塔了。法門寺古塔矗立了幾千年,結果在一次意外的暴風雨就這樣坍塌,這件事發生在一九八一年九月,一場暴風雨席捲過後,陝西近2000年的古塔倒塌了。
  • 盛唐秘寶——法門寺地宮窖藏金銀器
    關於法門寺地宮寶藏1981年,屹立三百餘年的陝西扶風法門寺寶塔半邊坍塌。1987年,重修磚塔、清理塔基時,深埋地下的唐代地宮被發現,珍藏了1113年的唐代皇室瑰寶得以面世。法門寺地宮共計出土了2000餘件套文物,包括絲織品、金銀器、玻璃器、秘色瓷器、漆木器、銅鐵器、香料寶石瑪瑙、珍珠玳瑁,還有27000餘枚唐代貨幣。第一枚舍利於1987年5月5日凌晨1時被發現,巧合的是這天剛好是佛誕日(農曆四月初八)。
  • 法門寺地宮考古現場:出土文物令人嘆為觀止,圖7是武則天的最愛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裡處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恆靈年間,距今1700多年。法門寺,有「關中塔廟始祖」之稱,因供奉佛指舍利而聞名於世。史書記載,唐朝先後有十位皇帝瞻禮或迎奉舍利,每次迎送聲勢浩大,朝野轟動,皇帝頂禮膜拜,等級之高,絕無僅有。
  • 法門寺重現唐密曼荼羅金剛界壇 揭失傳千年之秘
    法門寺重現唐密曼荼羅金剛界壇 揭失傳千年之秘  本報寶雞訊  (記者松山)今年,是舉世矚目的法門寺唐代地宮發現19周年。為了紀念這一驚世大發現,今天,法門寺博物館將十多年苦心破譯的「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金剛界壇」在博物館東西軸線的交會處正式向遊人展出。
  • 探秘神奇地宮 帶你看法門寺的千年寶藏
    神秘地宮裡的「大發現」「法門寺、法門塔,離天只有丈七八……」當地民謠這樣唱道。在陝西省扶風縣縣城北十公裡的法門鎮上,坐落著這樣一座寶塔。年逾古稀的韓金科提起33年前的那個上午,仍激動不已。1987年4月9日上午,法門寺地宮石門開啟。
  • 國家寶藏-法門寺地宮出土文物
    一、法門寺地宮-基本簡介法門寺是我國非常著名的佛教名剎,歷史悠久。法門寺地宮遺址是唐代法門寺塔基中心建築遺址。這座宏偉的地宮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佛塔地宮,地宮中藏有佛教聖物和盛唐時期的寶藏,十分神秘。
  • 「揭秘」秘色瓷——從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秘色瓷說起
    五代徐夤在《貢餘秘色茶盞》中更是極盡遣詞造句之能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北宋趙令畤《侯鯖錄》記載 :「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有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前蜀王王衍亦有「金稜含寶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響」的讚美。凡此種種關於秘色瓷的記載,散見於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獻中。
  • 法門寺地宮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987年2月28日正式開始法門寺真身寶塔地基清理工作,直至10月底,前後經歷4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87年2月至4月3日,發掘10X10米探方四個,發現明代磚塔基槽。4月2日發現地宮後室之藻井蓋,地宮考古解開新的一頁。第二階段從1987年4月4日至4月29日,尋找地宮出入口,搞清地宮結構,清理地宮踏步、漫道、平臺、隧道、前中後三室及秘龕內存放的全部文物。
  • 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
    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 陝西法門寺地宮釋迦佛指骨舍利「法門寺合十舍利塔」由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李祖原策劃設計1987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發掘清理法門寺「真身寶塔」塔基下的地宮時,首次發現了極為珍貴的佛指舍利
  • 佛塔地宮裡的佛教信仰——寶雞法門寺
    1987年,國家撥款重修法門寺塔,在清理塔其時無意發現了一個1300多年前巨大的由石函封閉的地宮。地宮內珍寶及文物之多,令人目不暇接。「法門寺地宮」是繼「長沙馬王堆漢墓」第二的重大考古發現!立即震驚了世界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