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寫拆書稿,先看完這篇文章

2020-12-07 金筆文案

最近,每天都有人加我微信,說要寫拆書稿,一開始,我也是莫名其妙,為什麼突然這麼多人加我,而且還說要寫拆書稿呢?

後來,經過我詢問幾位加我的好友,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從快手過來的。在快手上,不知道是哪位,發了一個靠兼職賺錢的視頻,說寫作拆書稿可以賺錢,所以很多人就莫名其妙找到我這裡來了。

今天,我讓好友把那個視頻給我轉發過來了,視頻中的人說,她兩年前就開始寫拆書稿了,還說了一篇500元,我不知道她說的一篇,是指的一本書,還是一篇文章?從她這樣的說法看來,她根本就沒寫過拆書稿,也不理解拆書稿。

什麼是拆書稿?拆書稿又叫共讀稿,還有人叫拆解稿、拆讀稿,就是把一本書精讀了以後,拆解成5篇、7篇、或10篇文章,目前來說,平臺上都是100元一篇,拆解成7篇大概是700元這樣的收入。所以上面視頻中的那位朋友所說的一篇500元,到底是一本書還是一篇文章。

除了拆書稿,還有其它的幾種讀書產品,比如說聽書稿、書評、讀後感、書單,都算是讀書產品。

什麼是聽書稿呢?聽書稿又叫講書稿,就是把一本書精讀了以後,把它寫成一篇長文章,一般在5000-8000字,稿費也是根據不同的平臺和稿件的質量來定的,一般是在500-2000元不等,至於說「得到」等一些大的平臺,能給到單篇4000元左右,但是一般人也很難達到標準。

寫拆書稿也好,聽書稿也好,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業餘變現方式,我的很多朋友也都在寫。因為這兩種讀書產品,不像其它的文章,擔心沒有內容可寫,因為它們是以書為基礎,在閱讀原書以後,在原書的基礎上再進行二次創作。

不過,話還是要說回來,你會寫嗎?

人常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自己根本不懂什麼是拆書稿,也沒有寫過拆書稿,就算有很多平臺在徵稿,那又有什麼用呢?

海爾集團的總裁張瑞面說過這樣的話,「知識就好比一把裝備精美的獵槍,但是如果你不會使用,就像獵物來了卻不會扣動扳機」。其實這和投稿是一樣的道理,就算是這個平臺在徵稿,那個平臺也在徵稿,但是不會寫就等於是眼看著獵物卻不會扣動扳機。

不過,想寫拆書稿也沒那麼難,首先需要你具備這兩點,第一平時讀過一些書,第二平時在其它平臺寫作,比如簡書等,有點寫作基礎。否則,想寫出能收到稿費的文章,只怕還是很難說。

那麼,我先來我一下我的投稿經歷吧。2018年10月份的時候,我在唯庫報名了一個寫作課程,那時候我還在原來的公司上班,利用業餘時間,一邊學課程,一邊讀書,一邊寫作業。之後,找到一個叫做斜槓×××的平臺,可以投稿,但是當時寫了兩篇,遞交了過去,編輯說寫得重點不突出,讓我修改。

到了2019年春節的時候,我的老師幫我找到了一個平臺,寫聽書稿,還發給我一些平臺的樣稿讓我琢磨。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實現了寫作變現。我連續2個月,寫了6個聽書稿,拿到了5500元,之後還對接了一個平臺的編輯,組織了一次寫稿,有30多人報名。之後,又對接了今日頭條的老師,組織了百人在今日頭條寫作,拿青雲計劃。

我也沒有什麼寫作基礎,有時候就是在當前這個公眾號寫一點東西,或者在簡書寫一點東西,之前都是沒有邏輯的亂寫,也就是從2019年春天,才開始寫稿變現的。

在加我的好友中,都問我收拆書稿嗎?我說我們這裡不收拆書稿。不過我會問他,你會寫拆書稿嗎?有的說不會沒寫過;有的說想試試,我就把某個平臺的招募要求發給她了;還有的說不會可以學。

確實,不會可以學,但是平臺是不會給你學習機會的,不是說自己不會寫,先去平臺試試,編輯會有耐心告訴你怎麼寫拆書稿、聽書稿的,只有自己先學會了,才可以去試稿,如果編輯感覺你寫得還可以,那麼編輯才會和你進一步的溝通。

如果是你不知道拆書稿寫作是用的什麼語言,也不知道拆書稿的底層邏輯,拆書稿寫作需要遵循的原則,拆書稿應該怎麼開頭,文章架構是什麼樣的,那麼恕我直言不諱,你根本不用去試,那樣只會打擊你的自信心。

如果你想寫拆書稿或者聽書稿,暫時也不要加我好友了,我的好友裡有4000多馬上5000人,快要容不下了。再說我這裡也不收稿件,如果你是想賺稿費的話,可以到其它平臺去試試。不過,還是那句話,前提條件是你要會寫,知道拆書稿的底層邏輯,知道該怎樣謀篇布局。

有人說,你能簡單給我講一下嗎?我也想給你講,不過這個不是簡單幾句話能講清楚的,它包括一些概念,還包括一些寫作方法,還包括一些寫作心法,比如從已知到未知,從是到非,從難到易等,不是一下子就能說清的,我講了一個問題,還會有第二個問題出來……再者說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加我好友,每個人都問我,我都講一遍,恐怕我這一天什麼都不做,也講不過來。

所以,如果你真想學習,我建議你還是去聽聽我的老師的課程,從頭到尾系統地學習一遍,我也是從這個課程開始的。都是從迷茫到了解,從了解到熟練。當然我只是建議,是否學習還是根據自己的意願。等你學完以後,有具體的問題可以再和我交流。

有的人在公眾號上留言說,還需要花錢學習呀?我只能說,不學的話就不用花錢了,或者說,你不上大學的話也就不用花錢了,對不對?或者你能找到不花錢有人給你講的,那也可以。不是說我非讓你花錢,如果你能不花錢從商場裡得到那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的話,那也未嘗不可。

好了,說多了都是廢話,如果你想和我一樣,想通過寫作變現,通過副業賺錢,每月再多出來2-3千的收入,那麼,建議你系統的學習一下,不管以後是寫稿,還是錄視頻,比如抖音、快手,或者你錄課程,還是做讀書社群,這些內容都對你有用。

怎麼學,從哪裡學,可以給我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聽說你想通過寫拆書稿、講書稿賺錢,卻不知道如何寫哪裡投?
    作者:大錘君GG(來自豆瓣)來源:聽說你想通過寫拆書稿、講書稿賺錢,卻不知道如何寫哪裡投?翻看自己第一次寫完拆書稿和講書稿的感受,是在1月份(點擊連結:第一次寫完拆書稿之後的一點感悟)。而那些苦等了7、8個月更新的小夥伴,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好啦,先不說廢話,進入正題!
  • 拆書稿聽書稿,好寫嗎?怎麼學去哪學,想寫先去什麼平臺閱讀書?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拆書稿和聽書稿的區別。拆書稿也稱為領讀稿或共讀稿,主要是把一本書拆解成5篇或1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一個小主題,通篇下來共6000字左右。拆書的套路大致是這樣1+N+1(一篇預告+大多篇正文+一篇總結)分為預告--主體--總結部分。預告就是對中間主體部分的介紹。所謂要引出書的內容,最好不要劇透,留點懸念。總結則要總結全篇,把之前挖的坑統統填平,最好再結合一下現實。一般採用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簡單引用作者的原話,提煉作者的核心觀點,加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解大約佔70%左右。
  • 想寫能賺錢的拆書稿,先來看看編輯對寫作人都有哪些要求吧!
    我們寫拆書稿和聽書稿也相當於讀書人,就是說要把一本書中的內容自己先吸收完,然後再轉述給讀者,那我們就必須是熱愛閱讀的人。如果閱讀對我們來說是很痛苦的事,或者讀不下去,那就很難把書中的精華介紹給讀者。另外知識面廣,在解讀一本書的時候,才可以旁徵博引、融會貫通,結合其他書籍裡的內容講解,這樣讀者在聽我們解讀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收穫。
  • 立志讀書會:想寫拆書稿賺錢,輸入與輸出是關鍵!
    導語:要想通過拆書稿賺錢,就請將知識點的「輸入」與「輸出」這兩個關鍵點處理好。不得不承認創作拆書稿來賺錢成了近期知識付費的熱點,不過很多新人總以為拆書稿的創作有書可依,無非就是將書中的知識點進行融合,然後用口語化的形式進行展示,往往忽略了知識點的「輸入」與「輸出」,而這兩方面才是提高創作的基礎。先別急著賺錢,靜下來心來看看下面的內容,這對你未來的創作會有很大幫助!
  • 立志讀書會:對拆書稿創作有困惑?看了這篇文章一定會對你有幫助
    02都說萬事開頭難,用在寫作方面真是恰如其分,很多朋友剛開始接觸拆書稿的時候,滿腦子裡想得都是如何過稿、如何賺錢,很少有人能把心思花在原著解讀方面,大部分寫不出的原因都是因為空有一腔熱血,但是只停留在臆想這個層面,這就是對原著把握的不夠深,所以不知道從哪裡下筆。
  • 你問我如何寫拆書稿
    這類文章我雖不寫了,但還記得基本寫法,正好趁著周末梳理一次,也許對更多的人有用。為了表達更自然,在此我就以與第二人稱對話的方式寫下去。所謂拆書稿,是指你讀完一本書之後把精華內容提煉出來,寫成 5-10 篇各自有明確主題且相對獨立的文章。
  • 立志讀書會:沒搞清讀者需求前,先別急著寫拆書稿
    好吧,這句話不是聽來的,是我說的!最近經常去看一些大V的文章,微博、美篇以及各類叫得上名字的圖文版,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不管大V們在寫什麼,都有很多粉絲在閱讀,閱讀量經常是突破10萬+,這在自媒體被稱為「爆文」,而這些大V們每天都被爆!
  • 拆書稿和聽書稿,有哪些創作技巧?
    從產品使命角度看,拆書稿是幫助並激發讀者的興趣,引領著讀者在有場景化的情況下,完成閱讀和學習,也被稱為產品的算法。拆書稿本質上就像是一場線上的讀書會,一本書就是一個小型系列課程。那拆書稿模板是否有模板呢?
  • 如何收到寫拆書稿的第一個邀約?
    昨天晚上,我收到了第一個寫拆書稿的邀約,非常開心。甚至比我從前收到節目策劃、視頻腳本、品牌文案等等比拆書稿更高的稿費時,還要開心。因為這是我從8月份第一次知道拆書稿寫作,就一直心心念念、企盼發生的事。拆書稿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你在各種讀書類APP裡會聽到的聽書音頻的文稿,但注意不是書的原文朗讀,而是對書內容的提純講解,往往二三十分鐘講完一本書,或者把一本書拆成幾節十來分鐘的音頻。
  • 這樣的比喻,讓你形象理解拆書稿和講書稿
    何為拆書稿和講書稿?之前寫過《這樣的方法,讓你寫出漂亮專業的好書評》中,寫作課老師將拆書稿比崳為書評中的連續劇,講書稿比崳為書評中的電影。顧名思義,一份拆書稿包含數萹文章。講書稿是幾千字詳細表述。拆書稿和講書稿離之尚遠。寫作課老師如下比崳,茅塞頓開。若欲去某地遊玩,書評是旅行指南。類似旅行社門店放的小冊子。遊客根據旅遊手冊介紹決定目的地。拆書稿是去某地旅遊的全陪。一天一個景點介紹。講書稿是去某地旅遊精華遊,一日看盡長安花。形象比喻,弄清何為書評、拆書稿、講書稿。才可有的放矢。
  • 立志讀書會:寫拆書稿後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
    創作者要想通過拆書稿賺錢,首先要清楚你所寫的拆書稿是一件商品,每一件商品都有它的價值,但要搞清楚你的商品是面向哪一類客群,所以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認真分析客戶需求,給自己的拆書稿做一個定位,而不是單純的站在你自己的角度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 如何寫一篇價值萬元的講書稿?
    這個問題得先要明白什麼叫講書稿?講書稿的意思呢,就是用一篇文章把一本書的主線梳理清楚,並且要講得有意思。講書稿相當於是說,你讀了一本書,然後你對這本書有所思考,但你又忠於這本書的原意,然後你把它講給人家聽。
  • 從這篇拆書稿中,我學到了運用「抓手+故事」結構體的寫作模式
    通過閱讀這篇《少有人走的路》的拆書稿,讓我深刻體會到,一篇文章想要吸引讀者的重要性。首先,這篇拆書稿的作者開頭就運用了提問這個「抓手」——「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運氣很差?好像做什麼事情,總會碰到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生活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 靠寫拆書稿月入5萬是真的嗎?多家平臺籤約作者為你獨家揭秘!
    一、什麼是拆書稿拆書稿就是用一篇或者幾篇文章的長度,為大家分享書中的精華。像我們平時在得到、樊登讀書會、十點讀書、有書等這些大平臺上,聽到的有聲讀書節目就屬於拆書稿,只不過是最後以音頻或者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大家。
  • 學寫拆書稿的體會
    不知不覺,學習寫拆書稿已經五天了,在這五天裡收穫了很多,也輸出了知識,這正是我想要的不僅要輸入,還要保持輸出!從閱讀到寫作,這是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去教會別人,這是一種成就,更是一種對自己的認可,而寫拆書稿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情,不僅自己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幫助那些沒有時間看書的小夥伴去閱讀這本書,傳播知識,傳播文化,這正是我的目標。
  • 立志讀書會:拆書稿是電視連續劇,講書稿是電影!
    導讀:最近看了幾篇拆書稿、講書稿的稿件,說實話做為新人她們寫的都很不錯,但是又好像少了點什麼,細緻的分析了一下幾位新人的稿件,我發現她們把拆書稿和講書稿給弄混淆了,這就是被平臺退稿的主要原因。電視連續劇最大的作用就是黏住用戶90年代還沒有今天的網絡電視,如果我們想看一部分電視連續劇,就只能乖乖的守在電視機前,電視臺想幾點播放,就幾點播放,觀眾沒有時間選擇權,如果到時間沒有看到,對不起,送你兩個字——活該!
  • 立志讀書會:我們是這樣創作拆書稿的
    導語:最近幾天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建議我們提供一套拆書稿創作大綱,正好最近在做《新營銷革命》這部書的拆書稿,本著無私共享的原則,今天就把這部書的拆書稿創作大綱與創作思路分享給大家。我拿到這本書的第一時間是去看它的上架建議,這一點很重要,做拆書稿首先要知道這本書的歸類。然後我用了3天晚間的時間(基本上每晚閱讀2個小時)讀完這部242千字的《新營銷革命》,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收集資料。
  • 六個步驟寫出一篇優質拆書稿,將輸入轉化成輸出,是一種能力
    今天早上讀了一篇《少有人走的路》的拆書稿。看完這篇拆書稿之後,也找到了自己的跟其他寫作者的差距。但是另一方面,我心中是竊喜的,因為從優秀的作品中,我們總是能夠學到前輩們的經驗,幫助我們這些小白,找到一些所謂的規律。
  • 拆書稿和聽書稿更適合知識有深度的人
    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看書,但又想給自己充充電,在這種情況下拆書稿和聽書稿就變得很流行。聽書稿就是把一本書的內容提煉出來,形成6000-8000字的口語化稿件,然後由播音主播讀給大家聽。像喜馬拉雅、得到等音頻平臺的主播,一般朗誦的都是聽書稿。
  • 寫拆書稿月入過萬,可為什麼很多人的投稿被退回,原因只有這2點
    拆書稿被知識付費平臺抄火了,平臺需要各類稿件,線下一群夢想發財的人加入拆書稿撰寫大軍,斜槓青年們更想通過業餘時間的寫作來實現財務自由,可現實就是這樣殘酷,非專業投稿人被編輯啪啪打臉,辛辛苦苦寫的稿件被退回,讓很多想通過寫拆書稿來賺錢的人苦不堪言,最終不得不放棄拆書稿的寫作,其實被編輯退稿就是這2點沒有做好,今天我們就退稿原因做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