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06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2020-09-18 學學詩詞讀讀書

千秋歲·數聲鶗

【宋】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

惜春更把殘紅折。

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

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


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

天不老,情難絕。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譯文

數聲杜鵑的鳴啼,又報告爛漫春光將要凋謝。惜春人更想將那殘花折。怎奈何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園中整日撒飛絮如飄雪。

切莫把琵琶的細弦撥動,我深深的哀怨細弦也難傾瀉。天如有情不會老,真情永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中夜已經過去了,東方未白,尚留一彎殘月。

注釋

千秋歲:詞牌名。
鶗鴂(tíjué):即子規、杜鵑。《離騷》:&34;永豐東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以喻家妓小蠻。後傳入樂府,因以「永豐柳」泛指園柳,喻孤寂無靠的女子。
飛花雪:指柳絮。很多版本也作「花飛雪」。
把:持,握。么弦:琵琶的第四弦,各弦中最細,故稱。亦泛指短弦、小弦。
凝殘月:一作「孤燈滅」。


賞析

這首《千秋歲》寫的是悲歡離合之情,聲調激越,極盡曲折幽怨之能事。

上片完全運用描寫景物來烘託、暗示美好愛情橫遭阻抑的沉痛之情。起句把鳴聲悲切的鶗鴂提出來,詔告美好的春光又過去了。源出《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從「又」字看,他們相愛已經不止一年了,可是由於遭到阻力,這傷情卻和春天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故有「惜春更把殘紅折」之舉動。所謂「殘紅」,象徵著被破壞而猶堅貞的愛情。一個「折」字更能表達出對於經過風雨摧殘的愛情的無比珍惜。緊接著「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是上片最為重要的兩句:表面上是寫時令,寫景物,但用的是語意雙關,說的是愛情遭受破壞。「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是正常的,而梅子青時,便被無情的風暴突襲,便是災難了。青春初戀遭此打擊,情何以堪!經過這場災難,美好的春光便又鶗鴂聲中歸去。被冷落的受害者這時也和柳樹一樣,一任愛情如柳絮一般逝去了。

換頭「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兩句來得很突然。么弦,琵琶第四弦。弦么怨極,就必然發出傾訴不平的最強音。這種極怨的氣勢下,受害者接著表示其反抗的決心,「天不老,情難絕」。這兩句化用李賀「天若有情天亦老」詩句而含意卻不完全一樣,此處強調的是天不會老,愛情也永無斷絕的時候。這愛情是怎樣的呢?「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絲」「思」,諧音雙關。這個情網裡,他們是通過千萬個結,把彼此牢牢實實地系住,誰想破壞它都是徒勞的。這是全詞「警策」之語。情思未了,不覺春宵已經過去,這時東窗未白,殘月猶明。如此作結,言盡而味永。

這首詞韻高而情深,含蓄又發越,可以說,兼有婉約與豪放兩派之妙處。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宋代詞人。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公元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晏殊知永興軍,闢為通判。歷官都官郎中。晚歲退居鄉裡。其詞內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曾以三處善用「影」字,人稱張三影。喜作慢詞,對詞的形式發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張子野詞》。

相關焦點

  • 千秋歲·數聲鶗鴂——吟唐詩 誦宋詞
    作者:張先朝代:宋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作者張先以「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及「雲破月來花弄影」諸名句蜚聲北宋詞壇。在現存一百八十二首詞中,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風土等多方面。尤其擅長寫悲歡離合之情,能曲盡其妙。此詞就是其中之一。詞調「千秋歲」聲情激越,宜於抒發抑鬱的情懷。秦觀的一首(水邊沙外)也是如此。此篇上片沉痛地回顧愛情遭到破壞,但無一語明說。完全運用描寫景物來烘託,暗示,讓讀者自己去尋繹、領會。
  • 張先這首宋詞有2個版本,寫盡愛情的堅定,其中10個字千古流傳
    北宋詞人張先風流了一輩子,八十歲的時候還納十八歲小妾,蘇軾為此賦詩一首,便有了「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千古名句。風流才子的詞作也以詩酒生活和男歡女愛為主,這首《千秋歲》便是其名作之一,描寫了愛情被阻撓的哀怨和永不變心的堅定,其中10個字更是千古流傳,讓無數痴男怨女感同身受。
  • 宋詞排行榜·千秋歲
    千秋歲,詞牌名,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以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為正體,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八句、五仄韻。唐教坊有大曲《千秋樂》,宋人根據舊曲名另制新聲,遂有「千秋歲」詞牌。代表作品有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秦觀《千秋歲·水邊沙外》等。
  • 張先《千秋歲》,情深幾許?似雙網絲,有千千結,天不老而情難絕
    張先,北宋時期婉約派著名詞人。他的一生安享富貴,故詞也多描寫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風格含蓄而纏綿。而張先這首千古流傳的《千秋歲》,正是寫男女悲歡離合之情,他們的愛情受到阻礙,卻依然堅定不移。《千秋歲·數聲鶗鴂》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 宋詞三百首丨76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解讀詩詞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涼沒有汗。宮殿裡清風徐來幽香瀰漫。繡簾被風吹乾,一線月光把佳人窺探。佳人還沒有入睡,她斜倚繡枕釵橫發亂。
  • 世人只知他好色又長壽,卻不知他才情不凡,一首宋詞名作讓人心醉
    就像宋代大詞人張先一樣,後人對於他的印象多數來自於蘇軾的那句「一樹梨花壓海棠」。由此,在後人眼中,他也成了一位好色而又長壽的宋代詞人。比如他的這首宋詞名作《千秋歲 數聲鶗鴂》美的叫人心醉。雖然很多人叫不出詞的名字,但詞中的點睛之筆卻人人皆知。《千秋歲·數聲鶗鴂》宋·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
  • 87【宋詞三百首】《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衝之
    .錢惟演3【宋詞三百首】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4【宋詞三百首】 御街行·秋日懷舊· 範仲淹5【宋詞三百首】千秋歲·數聲鶗鴂 .張先6【宋詞三百首】菩薩蠻 · 晏幾道7【宋詞三百首】醉垂鞭· 張先8【宋詞三百首】一叢花· 張先9【宋詞三百首】天仙子.張先10【宋詞三百首】
  • 一首悽美的宋詞經典,百轉千回,其中10個字寫出堅貞的最高境界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很特別的情詞,來自北宋著名詞人張先。說起張先其人,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要是說起蘇軾那句有名的諷刺詩「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很多人就聽說過了。張先活了88歲,在80歲高齡時娶了一名18歲的小妾,蘇軾於是作下此詩來諷刺他。張先一生詞作雖不多,但對愛情卻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這首《千秋歲·數聲鶗鴂》就是其經典作之一。
  • 宋詞中最霸道的情詞,不輸「天若有情亦老」,其中10個字千古名句
    宋詞的悽美哀怨是出了名的,但頗有意思的是,在後世評選出的宋詞十大金曲裡,前5名就有3首是豪放詞,依次為: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嶽飛《滿江紅.寫懷》、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至少說明,宋詞若是能寫出大氣勢,是很容易出經典的,只是這確實有難度。
  • 3首《千秋歲》,張先1首,蘇軾1首,秦觀1首,都是千古絕唱!
    《千秋歲》這個詞牌,張先、蘇軾以及秦觀都填過,秦觀的「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蘇軾的「乘桴且恁浮於海」,以及秦觀的「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都是千古絕唱,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3首《千秋歲》吧,張先1首,蘇軾1首,秦觀1首,都是千古絕唱!
  • 宋詞欣賞:《御街行》《千秋歲》,範仲淹的愁腸與張先催人淚下
    宋詞欣賞:《御街行》《千秋歲》,範仲淹的愁腸與張先催人淚下第一首御街行是範仲淹的一首詞,範仲淹一生以天下蒼生的福禍為己任,為人剛正卻屢遭奸臣排擠,他的文詞風格俊逸曠達,現今存世有詞五首。我們今天賞析的第一首就是他的御街行,原詞如下:本詞中的香砌是指花瓣散落之後飄落在臺階上,到處都是花瓣的樣子,敧的意思是傾斜。這首詞人主要是寫詞人秋夜懷人的情思,感情真摯令人心碎。上闕一開始就寫秋天的月色,寒夜的秋聲聲聲令人心碎,四處飄散的落葉顯得這個秋天是多麼悽冷寂涼啊。
  • 3首經典愛情古詩詞「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
    先來讀一首夏日的愛情詞,作者是宋代的張先。恐怕大家了解他,是從蘇軾的那首調侃詩「十八新娘八十郎」當中,張先就是男主角。但他也是一位詞人,他與宋代的柳永齊名。而下面說到的這首《千秋歲》便是張先的代表作。《千秋歲·數聲鶗鴂》宋代: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婉約派張先的這首詞把情字娓娓道來
    我們都知道,宋詞有豪放派和婉約派兩大詞派。豪放派創作視野廣闊,氣勢澎湃,語詞宏博,代表詞人如蘇軾、辛棄疾等;而婉約派創作側重於兒女風情,音律婉轉和諧,語言清麗柔美,代表詞人如柳永、晏殊、張先等。今天介紹一首張先的代表作,來感受一下婉約派這種溫婉清麗之秀美。《千秋歲·數聲鶗鴂》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
  • 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張先,宋早期的婉約派詞人,蘇軾的好朋友之一,此人懂旋律,是詞曲都能寫的人,是個多情之人,八十歲左右還娶一小妾。張先又名張三中,他有首詞這樣寫到,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別人就稱他『』張三中』』。張先並不滿意,他更願別人稱他『張三影』,他有一句詞這些樣寫,沙上並禽池上瞑,雲破月來花弄影,是非常傳神的。
  • 愛情的春天地老天荒: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鶗鴂又奈如何?
    宋代作詞家張先在《千秋歲·數聲鶗鴂》抒發悲歡離合的傾訴,對抗封建婚姻,呼喚愛情回歸,聲調激越,曲折幽怨。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 宋詞三百首(6)
    千秋歲·數聲鶗鴂宋代:張先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一起就把鳴聲悲切的鶗鴂提出來,說它向人們報導美好的春光又過去了。語源於《離騷》「恐鶗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 張先最著名的一首《天仙子》,後世廣為傳唱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樣一位詞人,他的名氣雖然不如蘇軾、柳永等人,但是,在當時社會,他可是與柳永齊名,蘇軾曾有詩贈他,「一枝梨花壓海棠」就和他有關,他為後世也留下了《千秋歲·數聲鶗鴂》、《青門引·乍暖還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