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丨76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

2021-02-13 每日一首古詩詞

【宋】蘇軾

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解讀詩詞

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涼沒有汗。宮殿裡清風徐來幽香瀰漫。繡簾被風吹乾,一線月光把佳人窺探。佳人還沒有入睡,她斜倚繡枕釵橫發亂。
他起來攜著她的小手,走出無聲的庭院,隨時可見流星橫穿河漢。試問夜已多深?已過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繩星向下旋轉。她掐著手計算,秋風幾時吹來,不知不覺間感到,流年似水,歲月在暗暗變換。

洞仙歌:詞牌名。

眉州:今在四川眉山境內。

孟昶:五代時蜀國君主,在位三十一年,後國亡降宋,深知音律,善填詞。

花蕊夫人:孟昶的妃子,別號花蕊夫人;摩訶池:故址在今成都昭覺寺,建於隋代,到蜀國時曾改成宣華池。

具:通俱,表都的意思。

足:補足。

冰肌:肌膚潔白如冰雪,《莊子·逍遙遊》有神人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

水殿:建在摩訶池上的宮殿。

欹:斜靠。

河漢:銀河。

金波:指月光;玉繩:星名,位於北鬥星附近。

玉繩:星名。《太平御覽·天部五》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兩星為玉繩。玉之為言溝,刻也。瑕而不掩,折而不傷。」宋均注曰:「繩能直物,故名玉繩。溝,謂作器。」玉衡,北鬥第五星也。秋夜半,玉繩漸自西北轉,冉冉而降,時為夜深或近曉也。

流年:流逝之歲月;年華。

此詞描述了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著意刻繪了花蕊夫人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嘆。

上片寫花蕊夫人簾內欹枕。首二句寫她的綽約風姿:麗質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涼無汗。接下來,詞人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要素烘託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潤,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意境。其後,詞人借月之眼以窺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飾的殘妝——「釵橫鬢亂」,來反襯她姿質的美好。上片所寫,是從旁觀者角度對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觀察。

下片直接描寫人物自身,通過女主人公與愛侶夏夜偕行的活動,展示她美好、高潔的內心世界。「起來攜素手,」寫女主人公已由室內獨自倚枕,起而與愛侶戶外攜手納涼閒行。「庭戶無聲」,製造出一個夜深人靜的氛圍,暗寓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時見疏星渡河漢」,寫二人靜夜望星。以下四句寫月下徘徊的情意,為納涼人的細語溫存進行氣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過寫環境之靜謐和鬥轉星移之運動,表現了時光的推移變化,為寫女主人公納涼時的思想活動作好鋪墊。結尾三句是全詞點睛之筆,傳神地揭示出時光變換之速,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這首詞寫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豔羨、讚美中附著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詞清空靈雋,語意高妙,想像奇特,波瀾起伏,讀來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寵妃,後蜀滅亡之後,花蕊入宋,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詩句令趙匡胤大為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貴妃,據說跟太宗趙光義也有瓜葛。對這樣一個與三個皇帝有緋聞的「亡國之妃」,蘇軾坦然地把她刻畫得幾近仙女,且毫不避諱地寫她與孟昶的愛情。此詞在宋朝廣為傳唱,還沒有一個道學家跳出來說三道四。

01趙佶 |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02錢惟演 |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03範仲淹 | 漁家傲·秋思

04範仲淹 | 蘇幕遮·懷舊

05範仲淹 | 御街行·秋日懷舊

06張先 | 千秋歲·數聲鶗鴂

07晏幾道丨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

08張先 | 醉垂鞭·雙蝶繡羅裙

09張先 | 一叢花·傷高懷遠幾時窮

10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11張先|青門引·春思

12張先|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13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14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5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

16晏殊|清平樂·金風細細

17晏殊丨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

18晏殊丨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

19晏殊丨木蘭花·綠楊芳草長亭路

20晏殊丨踏莎行·祖席離歌

21晏殊丨踏莎行·小徑紅稀

22 晏殊丨踏莎行·碧海無波

23 晏殊丨蝶戀花·六曲闌幹偎碧樹

24 韓縝丨鳳簫吟·鎖離愁

25 宋祁丨木蘭花·春景

26 歐陽修丨採桑子·群芳過後西湖好

27歐陽修丨訴衷情·眉意

28歐陽修丨踏莎行·候館梅殘

29歐陽修丨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30歐陽修丨蝶戀花·誰道閒情拋棄久

31歐陽修丨蝶戀花·幾日行云何處去

32歐陽修丨木蘭花·別後不知君遠近

33歐陽修丨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34歐陽修丨浪淘沙·把酒祝東風
35歐陽修丨浣溪沙·堤上遊人逐畫船
36歐陽修丨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37聶冠卿丨多麗·李良定公席上賦
38柳永丨曲玉管·隴首雲飛

39柳永丨雨霖鈴·寒蟬悽切
40柳永丨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41柳永丨採蓮令·月華收

42柳永丨浪淘沙慢·夢覺透窗風一線

43柳永丨定風波·自春來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間風月如塵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國學經典

相關焦點

  • 洞仙歌·冰肌玉骨——宋·蘇軾
    洞仙歌·冰肌玉骨——宋·蘇軾   僕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
  • 蘇軾這首《洞仙歌》的女主角,是著名美女兼才女——花蕊夫人
    北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87【宋詞三百首】《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衝之
    .錢惟演3【宋詞三百首】蘇幕遮·懷舊· 範仲淹4【宋詞三百首】 御街行·秋日懷舊· 範仲淹5【宋詞三百首】千秋歲·數聲鶗鴂 .張先6【宋詞三百首】菩薩蠻 · 晏幾道7【宋詞三百首】醉垂鞭· 張先8【宋詞三百首】一叢花· 張先9【宋詞三百首】天仙子.張先10【宋詞三百首】
  • 蘇軾有14首宋詞入選宋詞三百首,每首詞都有你熟悉的句子
    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在文學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宋詞,是豪放派宋詞的開闢者,婉約詞同樣也有很出色的成就。在蘇軾的作品當中,有多達14首詞作入選宋詞300首。而其中的每一首,都有我們所熟悉的句子。
  • 蘇軾這首宋詞,被質疑「剽竊洗稿」?真相其實是這樣…
    但他所作的一首宋詞,卻被後人質疑「剽竊洗稿」,這又是為何?且先來看這首宋詞:洞仙歌序: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
  • 蘇軾這首名篇《洞仙歌》到底是他抄襲了別人,還是別人抄襲了他
    這位老尼記性很好,全都記在心裡,數十年後一字不漏地說給了當時只有7歲的蘇軾聽。40年後蘇軾想起這件事,可惜只記得前2句,於是據此2句續寫出一首《洞仙歌》。宋·蘇軾·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 詩詞賞析《洞仙歌》
    《洞仙歌》作者:蘇軾朗讀者:張其勝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歌詠仙人自在生活的詞牌——洞仙歌
    詞牌解讀洞仙歌,詞牌名,又名《洞仙歌令》《羽中仙》《洞中仙》《洞仙詞》等,以蘇軾詞《洞仙歌·冰肌玉骨》為正體,雙調八十三字,上片六句三仄韻,下片七句三仄韻。《洞仙歌》,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詞牌《洞仙歌》常見的優秀作品有:《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洞仙歌·佳景留心慣》——柳永;《洞仙歌·詠柳》——蘇軾;《洞仙歌·月中丹桂》——黃庭堅,等。正體格律:(中表示平仄皆可,加粗表示韻腳)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
  • 《宋詞三百首》竟沒有收錄《赤壁懷古》,編書人是看不起蘇軾嗎
    此外,小學課本中有過不少蘇軾的詩句,其中有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成為大家"必背"詩句之一。這首詩中有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是彰顯出了蘇軾豪邁之情,與之雄厚的文學底蘊。可奇怪的是,與唐詩三百首齊名的《宋詞三百首》,卻沒有收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那問題就來了,這首《念奴嬌》作為公認的"千古絕句",為何沒有被收錄進《宋詞三百首》?
  • 欣賞:宋詞三百首大全集(1—150篇)
    *古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景點、生活54.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時見 一作:誰見)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古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抒情58.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宋代: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 蘇軾《洞仙歌》背後的故事
    話說蘇東坡有一首著名的描寫夏夜消暑的詞《洞仙歌》,一起來回味下:洞仙歌蘇軾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納涼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 蘇軾一生寫詞無數,四十七歲填了《洞仙歌》一詞,靈感七歲時便有
    他便是蘇軾,在散文方面,他被後人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書法方面,又被後人評為「宋四家」之一;在畫畫方面,他擅長畫文人畫,其中特別擅長畫墨竹、怪石、枯木等景物;在寫詩方面,他的詩題材非常廣泛,比較喜歡用誇張比喻的方法來作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作詞方面,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
  • 出走半生 蘇軾懷念的仍是那眉山少年郎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洞仙歌》謎團與《花間集》成書
    蘇軾曾經回憶就說:「我7歲那年,在眉山見到一個曾經在孟昶皇宮生活中的尼姑。尼姑對我說:『有一天很熱,孟昶和花蕊夫人趁夜乘涼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自己還能記得全文。』於是尼姑將全文默背給了自己,不過現在40多年過去了,我也只記得開頭兩句,沒事的時候琢磨一下,詞牌應該是《洞仙歌》,我就自己動手補全了全文。」
  • 《洞仙歌》謎團與《花間集》成書
    蘇軾曾經回憶就說:「我7歲那年,在眉山見到一個曾經在孟昶皇宮生活中的尼姑。尼姑對我說:『有一天很熱,孟昶和花蕊夫人趁夜乘涼的時候寫下了一首詞,自己還能記得全文。』於是尼姑將全文默背給了自己,不過現在40多年過去了,我也只記得開頭兩句,沒事的時候琢磨一下,詞牌應該是《洞仙歌》,我就自己動手補全了全文。」
  •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念完這首詞,肯定涼快多了!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但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宋詞三百首-106|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宋詞三百首-092|秦觀: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宋詞三百首-086|秦觀:望海潮·洛陽懷古
  • 蘇軾詞《洞仙歌》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 讀蘇軾的《洞仙歌》有感,寄託著作者對時光飛逝、人生蹉跎的感慨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五代後蜀後主孟曾與其愛妃花蕊夫人於夏夜在摩訶池納涼,蘇軾的《洞仙歌》即以此事入詞。歷來研究者對此作爭議頗多,然而其中也不乏讚譽者。宋代胡仔《茗溪漁隱叢話》中評價本詞曰:「如『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夏夜詞,絕去筆墨窪徑間,直造古人不到處,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嘆。」
  • 宋詞有多美?讀一遍《宋詞三百首》就知道
    宋詞究竟有多美?那蘊藏千年的風雅,勝過精緻的妝容,勝過華貴的衣裳。《宋詞三百首》是迄今為止較為流行的宋詞選集。這些傳唱千年的詞作,全部都收錄進了《宋詞三百首》裡。每一首,你都不能錯過。古典君為你推薦這本好書——新版《宋詞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