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軍唯一一支魔鬼部隊,以一比一千的代價,成為蘇軍噩夢

2020-12-11 百家號

二戰中德軍一向是所向披靡,尤其是德法交戰,當時法國被號稱是世界第一大陸軍強國,擁有各式各樣的坦克,火炮等。但不到一個月就被德軍裝甲師攻陷巴黎,法國投降。

其中有支裝甲部隊最令盟軍恐怖,號稱是「魔鬼部隊」,就是黨衛軍骷髏師,是德軍最精銳的裝甲師。骷髏師以骷髏為標誌,寓意就是他們不懼怕死亡,誓與敵人戰鬥到底,這也是他們戰鬥力強悍的原因。不過該師於1945年投降了美軍,之所以投降美軍是因為能看到一絲生機,蘇德戰爭期間,但凡被蘇軍俘虜的德軍戰俘不是在戰俘營殘忍虐殺,就是被直接槍決。不過美軍還是把他們交給了蘇聯,至於命運如何未可知了。

蘇軍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道義,黨衛軍骷髏師是希特勒的私人部隊,遵從命令屠戮猶太人;另一方面骷髏師的戰力實在太強悍了。二戰中赫赫有名的——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戰役於1942年的蘇德戰爭拉開序幕,當時蘇軍集結了3000輛坦克,2600架飛機及150多萬蘇軍,意圖在列寧格勒附近全殲三個德國集團軍,三天時間裡就將30多萬德軍圍困在 德米揚斯克口袋裡。

本來這場戰役蘇軍勢在必得,但以骷髏師為代表的被包圍的德軍依然鬥志昂揚,連續頂住了蘇軍裝甲部隊的四次瘋狂衝鋒,在一次反衝鋒中,骷髏師用30餘輛坦克代價消滅了蘇軍200多輛坦克。打到最後骷髏師的官兵,直接拿著衝鋒鎗對著蘇軍坦克衝鋒,嘴裡大喊著「德意志萬歲」。近身肉搏時,抱著蘇軍士兵一口咬掉對方的耳朵,咬掉還不算還要咬住脖子不鬆口,趕來蘇軍士兵一槍打死了他,也分不開他們的身體。這種不要命的打法,讓蘇軍高層十分惱怒,以至於一段時間下令:但凡被俘的德軍,統統槍決。

1943年,剩餘的17萬德軍在骷髏師的搏命下,突圍成功,蘇軍儘管消滅了10多萬德軍,但也付出了傷亡超過50萬蘇軍的代價,及500輛坦克和100多架飛機的摧毀。大部分傷亡都是骷髏師士兵幹掉的,骷髏師也付出了損失過半的代價,不過這種戰損比例是一比一千。在歸國後他們受到了柏林百姓的熱烈歡迎,歌頌他們是「消滅野蠻人的英雄」。希特勒為此給他們發放了無數的鐵十字勳章。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德軍「骷髏」師一戰成名,4萬人能戰勝23萬精銳蘇軍
    一提到戰爭,必然會聯想到人員傷亡,無數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不管是刀槍盾牌引發的戰爭,還是現代化武器參與的戰爭,任何一件武器在戰爭中都是無情的,槍林彈雨的戰場,帶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而在自古以來的戰爭史中,二戰時蘇德兩國的交戰令人印象深刻,現場一片慘烈。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
  • 二戰蘇軍巧妙利用德軍掃雪,大敗德軍!
    在戰爭中,任何一個因素都有可能決定一場戰爭的成敗。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二戰中蘇軍因為一個細節,蘇軍巧妙利用德軍掃雪,大敗德軍的故事。經過德國人多年的經營,早已防守的如同鐵桶一般,因此,自大的德軍吹噓為「無須很多人就能長期堅守的關卡」。克裡木半島上的德軍企圖憑藉這裡的天然屏障,依託堅固的陣地工事,用4萬餘人的部隊做長期堅守,以吸引大量的蘇聯紅軍進攻,減輕蘇德戰場其他方向德軍的壓力,起到一把尖刀的作用,阻止蘇軍的全面反攻。
  • 二戰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哪個的實力更強?
    提起二戰,就不能不說蘇德戰場。可以說,這個戰場堪稱二戰中陸軍機械化戰役與戰術對抗的巔峰舞臺,更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為嚴重的陸戰戰場。而對於在此交鋒的蘇德兩軍來說,他們引以為傲的「拳頭」力量,毫無疑問當屬雙方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這其中,尤以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最具代表性。
  • 二戰明斯克戰役,蘇軍把防守打成進攻,築壘地區梯次防禦成為擺設
    二戰蘇德戰爭中,明斯克戰役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閃擊蘇聯,中央集團軍群兩支裝甲大軍包圍蘇軍4個集團軍,並於27日佔領明斯克;第二次是1944年6月29日,蘇軍發動明斯克反擊戰,三個方面軍圍殲德軍第4集團軍,並於7月3日收復明斯克。同樣是進攻戰鬥,但蘇軍在第一次明斯克戰役中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就是把防禦戰打成了進攻戰鬥。
  • 二戰最後一名德軍士兵,因不願投降蘇軍,鑽進森林中打了7年遊擊
    但是,德國雖然投降了,卻有小部分死忠於納粹的軍隊不願接受投降的事實,這些負隅頑抗的軍隊在戰後被歐洲各國聯合清繳,很快便掃除一清,但是,這其中有一隻納粹黨衛軍小分隊卻逃脫了重重搜捕,鑽進拉脫維亞的森林,繼續著為納粹奮戰,一直到1952年9月,距離德國投降已經7年後,最後一隻納粹德軍才被消滅在拉脫維亞,至此才宣告納粹德軍被全部消滅。
  • 二戰東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勝利,殲滅蘇軍52個師,第三帝國的續命之戰
    1943年2月中至3月中,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以出人意料的機動戰術,在哈爾科夫地區對蘇軍絕地反擊,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殲滅蘇軍10多萬人,重新奪回了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 這場戰役是時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的曼施坦因元帥巔峰之作,也被希特勒寄予了扭轉戰局的重望。
  • 細數二戰時期十大精銳部隊 一個個戰鬥力簡直爆表
    美國第1步兵師4、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是美國海軍陸戰隊中資歷最老的,規模最大的一支現役師級部隊。瓜島戰役期間,駐島美軍陸戰隊在海軍支持下與日軍精銳部隊作戰六個多月,完全確保了瓜島並消滅大批日軍。陸戰一師由於此役的表現,第一次獲得總統優異部隊嘉獎。1944年,陸戰一師參加了代號為「對峙行動II」的貝裡琉戰役。
  • 二戰中的維京師,德軍黨衛軍中的「死士」
    「死士」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敢死的勇士,大多指江湖俠客,為了達成目的,視生命為糞土的一類人。唐代陳子昂《上軍國機要事》:「臣欲募死士三萬人,長驅賊庭,一戰掃定。」這就是中國人對於死士的勇敢、無畏的描述,二戰中德軍的部隊中也有一群"死士",那就是德國黨衛軍的維京師。
  • 二戰故事:德軍閃擊戰下,蘇軍的「堵漏」式反擊,葬送了幾十萬人
    【話說軍世】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對蘇軍發動的閃擊戰下,蘇軍多數通訊中斷,失去及時反擊中的有效指揮,而德軍的快速推進,讓蘇軍一時間難以有效地建立防線,大量傷亡和被俘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其實蘇軍還是組織了一定的反擊,不過更像是「堵漏」。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如果非要比,也只能對比紙面上的性能參數與產量,這個對比放在實際戰爭中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成天把二戰時期的坦克或者輕武器搞排行榜的,那基本就是軍盲了。至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您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一定是一位資深軍迷了!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
  • 二戰中世界最強悍的五支王牌部隊 其中一支號稱王牌中的王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湧現出許多英勇善戰、作風頑強的部隊。其中五支部隊,堪稱王牌部隊。勇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排名不分先後哦。美國101空中空降師這是一支成立於1918年的部隊。由於士兵的軍服臂章上有一個正在嚎叫的鷹頭,又被稱為「鷹師」、「尖叫鷹」、「呼嘯之鷹」。
  • 二戰時德軍的蘇戰俘軍背棄?為何德軍和黨衛軍可以區分
    二戰的時候,德國當然收編了大量的蘇軍戰俘,並且也將它們組成軍隊參加作戰,要不然真的等他們白吃白住嗎?蘇聯被收編的有很多種,一些是因為戰敗的,一些是因為臨場逃脫被俘虜的,這關係到蘇聯前期的一系列政策,當時的蘇聯正在進行一場大清洗,所有的高級軍官,包括中級軍官都深陷囹圄,當面對德軍迅猛攻勢的時候,蘇聯被迫只能強徵入伍,很多人並不願意當兵,甚至都沒有摸過槍,但是也被迫拿著槍上了戰場,這些人根本形成不了戰鬥力。
  • 二戰中,讓蘇軍倍感恐懼的黨衛軍骷髏師,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
    德國當時有兩支軍隊並存,一支是德國國防軍,也就是德國的正規部隊。另一支則是黨衛軍,主要為納粹黨和希特勒個人服務。兩支軍隊關係並不融洽,甚至還常常互相看不上。但奇怪的是,他們卻都擁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國防軍我們不用多說,今天主要來說一說黨衛軍中最危險的一支部隊——骷髏師。
  • 野戰尖兵:淺談二戰德軍步兵師編制的中期發展
    《二戰初期德軍步兵師人員編制和裝備的發展》本文接這篇文章,繼續講解二戰德軍中後期的步兵師編制影響二戰德軍中後期編制的原因包括兵源的數量、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及戰爭的失利,戰爭的失利主要指前線慘敗導致損兵折將、武器丟失或者損耗嚴重等。
  • 二戰中,德軍精銳第五裝甲師,「維京」兩個字有什麼特別含義?
    二戰中,德軍精銳第五裝甲師,「維京」兩個字有什麼特別含義?眾所周知二戰中,德國作為軸心國一直以來都擁有在歐洲戰場上最強大的軍隊,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人員素質上面來看,都是屬於現代化的一流的隊伍,也就是在二戰一開始的初期,德軍甚至在歐洲戰場上所向披靡。
  • 魔鬼部隊的覆滅:二戰德國黨衛軍第七歐根親王山地師對戰南斯拉夫...
    黨衛軍,二戰中永遠的夢魘,但很少有人了解這支戰鬥在巴爾幹半島的魔鬼部隊。 1941年3月27日,地處東南歐的南斯拉夫發生政變,空軍司令西莫維奇組織臨時政府,拒絕與法西斯德國結盟,轉而向英國靠攏。
  • 這位德軍上將很狡猾,黨衛軍和蘇軍恨得要死,美軍卻無比尊重
    按照德軍規定,在特定情況下,黨衛軍部隊指揮官有權越級指揮國防軍部隊,這招致許多傳統的德軍軍官非常不滿。包括古德裡安在內的諸多德軍名將對黨衛軍非常不屑,認為他們不過是一群無惡不作的土匪。二戰末期,國防軍對黨衛軍的不滿已經難以抑制,甚至在1945年5月出現了德國國防軍士兵攜手美軍,同黨衛軍作戰,共同解救關押於伊特城堡的法國政要的奇葩場面。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3個集團軍被圍格羅德諾,古德裡安抄了後路
    偏偏屋漏還遭連陰雨,在德軍突然襲擊以後,巴甫洛夫的指揮系統遭到嚴重損壞,他聯繫不到前線部隊,只好離開指揮部來到了比亞韋斯託克的第10集團軍司令部,想在此指揮部隊,殊不知第10集團軍指揮系統也遭到損失,根本與其它部隊聯繫不上,在倉促計劃中,他命令第10集團軍迅速執行3號作戰命令,在奧索維茨、維斯納一線展開反擊。
  • 直擊二戰德軍自行車部隊,一支作戰高效的單兵機械化部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組建了自行車部隊,別看現在這種交通工具遍地都是,在當年戰場上這也算是豪華裝備了。自行車部隊出現後,對作戰效率起到很大幫助,它首先帶來的好處就是部隊反應更加快速,甚至可以節省更多體能。自行車部隊還能增加負重,幫助單兵減少外掛武器彈藥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