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對蘇軍發動的閃擊戰下,蘇軍多數通訊中斷,失去及時反擊中的有效指揮,而德軍的快速推進,讓蘇軍一時間難以有效地建立防線,大量傷亡和被俘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其實蘇軍還是組織了一定的反擊,不過更像是「堵漏」。
二戰故事:德軍閃擊戰下,蘇軍的「堵漏」式反擊,葬送了幾十萬人
東線戰場一開始,德軍就從南、北、中三個方向進攻蘇軍方向,其德軍的兩個裝甲集群迅速向蘇聯縱深推進,而中央集群面對的就是當時蘇軍最強的西方面軍,不過此時蘇軍西方面軍的指揮員巴甫洛夫並沒有看出德軍裝甲集團縱深突擊的意圖。
隨著蘇軍逐漸猛醒,並遵照指示準備反攻,巴甫洛夫命令西方面軍所有預備隊集中解決德軍步兵師對於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威脅,結果這個命令幾乎斷送了蘇軍西面軍。
由於蘇軍大部兵力的集中,導致了明斯克地區的兵力空白,原本巴甫洛夫認為德軍裝甲部隊無法遠程深入,主要原因在於補給線的問題,結果德軍裝甲集群沒有與蘇軍糾纏,迅速繞過了比亞韋斯託克,而蘇軍的兵力調動,反而實際幫了德軍的忙。
此時的蘇軍西方面軍副指揮員博爾金,組織了兩個軍向德軍反攻,雙方在格羅德諾(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首府)發生了激烈的戰鬥,雖然蘇軍打的很頑強,但是由於通訊不暢,兵力的調動很分散,蘇軍雖然有一個機械化軍參與戰鬥,但是兵力和戰鬥力上還是無法與德軍相抗衡,並沒有形成突擊優勢。
最終不得不放棄了格羅德諾,而這次方面也讓蘇軍的防線出現了一個缺口,而德軍則已經繞過比亞韋斯託克並迅速逼近明斯克地區,已經突破非常遠的德軍古德裡安和霍特兩個裝甲集群,突然在南北兩個方向上轉向,變成了向心突擊,即將完成更大的包圍,包圍圈內將是蘇軍西方面軍的幾十萬人。
6月25日,巴甫洛夫命令西方面軍的4個集團軍全線撤退,並期望在廣闊的地域上甩開德軍,但是顯然,對於缺少交通工具的蘇軍而言,這很難做到,2天後,巴甫洛夫的命令就變成了「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