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故事:德軍閃擊戰下,蘇軍的「堵漏」式反擊,葬送了幾十萬人

2020-12-19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突然對蘇軍發動的閃擊戰下,蘇軍多數通訊中斷,失去及時反擊中的有效指揮,而德軍的快速推進,讓蘇軍一時間難以有效地建立防線,大量傷亡和被俘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其實蘇軍還是組織了一定的反擊,不過更像是「堵漏」。

二戰故事:德軍閃擊戰下,蘇軍的「堵漏」式反擊,葬送了幾十萬人

東線戰場一開始,德軍就從南、北、中三個方向進攻蘇軍方向,其德軍的兩個裝甲集群迅速向蘇聯縱深推進,而中央集群面對的就是當時蘇軍最強的西方面軍,不過此時蘇軍西方面軍的指揮員巴甫洛夫並沒有看出德軍裝甲集團縱深突擊的意圖。

隨著蘇軍逐漸猛醒,並遵照指示準備反攻,巴甫洛夫命令西方面軍所有預備隊集中解決德軍步兵師對於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的威脅,結果這個命令幾乎斷送了蘇軍西面軍。

由於蘇軍大部兵力的集中,導致了明斯克地區的兵力空白,原本巴甫洛夫認為德軍裝甲部隊無法遠程深入,主要原因在於補給線的問題,結果德軍裝甲集群沒有與蘇軍糾纏,迅速繞過了比亞韋斯託克,而蘇軍的兵力調動,反而實際幫了德軍的忙。

此時的蘇軍西方面軍副指揮員博爾金,組織了兩個軍向德軍反攻,雙方在格羅德諾(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首府)發生了激烈的戰鬥,雖然蘇軍打的很頑強,但是由於通訊不暢,兵力的調動很分散,蘇軍雖然有一個機械化軍參與戰鬥,但是兵力和戰鬥力上還是無法與德軍相抗衡,並沒有形成突擊優勢。

最終不得不放棄了格羅德諾,而這次方面也讓蘇軍的防線出現了一個缺口,而德軍則已經繞過比亞韋斯託克並迅速逼近明斯克地區,已經突破非常遠的德軍古德裡安和霍特兩個裝甲集群,突然在南北兩個方向上轉向,變成了向心突擊,即將完成更大的包圍,包圍圈內將是蘇軍西方面軍的幾十萬人。

6月25日,巴甫洛夫命令西方面軍的4個集團軍全線撤退,並期望在廣闊的地域上甩開德軍,但是顯然,對於缺少交通工具的蘇軍而言,這很難做到,2天後,巴甫洛夫的命令就變成了「突圍」。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哪個的實力更強?
    提起二戰,就不能不說蘇德戰場。可以說,這個戰場堪稱二戰中陸軍機械化戰役與戰術對抗的巔峰舞臺,更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為嚴重的陸戰戰場。而對於在此交鋒的蘇德兩軍來說,他們引以為傲的「拳頭」力量,毫無疑問當屬雙方的坦克機械化部隊。這其中,尤以蘇軍的坦克軍和德軍的裝甲軍最具代表性。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3個集團軍被圍格羅德諾,古德裡安抄了後路
    1941年6月22日,德軍三路大軍同時向蘇聯邊境進攻,西部特別軍區於當天被調整為戰時編制,稱為西方方面軍,指揮員巴甫洛夫大將。蘇軍統帥部將四個邊境軍區全部調整戰時編制後,隨即下達了第3號反擊命令,要求蘇軍各方面軍主力,對德軍展開大規模反擊,並將德軍攆出國境線。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在明斯克戰役首戰失利,雞蛋裝在了一個籃子裡
    發生於1941年6月22日到7月9日的明斯克戰役,是二戰蘇德戰爭爆發以後,蘇軍防禦德軍閃電進攻的首次大規模作戰。但這場戰鬥蘇軍並沒打好,不僅西方面軍30多萬主力被吃掉,還使莫斯科西面門戶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陷落。那麼,作為戰前史達林和蘇軍抱以重望的西方重兵集團,為何短短的8天時間內,近50萬人慘遭圍殲呢?
  • 如何抵禦蘇軍的鋼鐵洪流,東線德軍在防禦戰術上的艱難探索
    引言二戰德國陸軍以長於進攻而著稱,以德軍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提出的「閃擊戰」戰術給德國陸軍提供了強大的突擊能力,集中使用坦克所帶來的巨大威力把坦克戰上升到了一個戰役級高度。即便在蘇德戰爭的初期,面對佔據明顯數量優勢的蘇聯陸軍,德軍依舊證明了其無與倫比的進攻能力。
  • 二戰莫斯科戰役勝利後,蘇軍為何不發起列寧格勒反攻?因勢而謀
    二戰蘇德戰爭,有4個戰役焦點,第一是列寧格勒保衛戰,牽制了德軍北方集團軍群872天最終解圍;第二是莫斯科戰役,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第三是史達林格勒戰役,使蘇德雙方形成戰略相持局面;第4是庫爾斯克戰役,促使蘇軍從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的大反轉。在這4場大的戰役中,唯有列寧格勒戰役在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蘇軍有反攻的時機,可史達林為何沒有利用呢?
  • 二戰明斯克戰役,蘇軍把防守打成進攻,築壘地區梯次防禦成為擺設
    二戰蘇德戰爭中,明斯克戰役一共有兩次,第一次是德軍在1941年6月22日閃擊蘇聯,中央集團軍群兩支裝甲大軍包圍蘇軍4個集團軍,並於27日佔領明斯克;第二次是1944年6月29日,蘇軍發動明斯克反擊戰,三個方面軍圍殲德軍第4集團軍,並於7月3日收復明斯克。同樣是進攻戰鬥,但蘇軍在第一次明斯克戰役中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就是把防禦戰打成了進攻戰鬥。
  • 二戰蘇軍巧妙利用德軍掃雪,大敗德軍!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二戰中蘇軍因為一個細節,蘇軍巧妙利用德軍掃雪,大敗德軍的故事。經過德國人多年的經營,早已防守的如同鐵桶一般,因此,自大的德軍吹噓為「無須很多人就能長期堅守的關卡」。克裡木半島上的德軍企圖憑藉這裡的天然屏障,依託堅固的陣地工事,用4萬餘人的部隊做長期堅守,以吸引大量的蘇聯紅軍進攻,減輕蘇德戰場其他方向德軍的壓力,起到一把尖刀的作用,阻止蘇軍的全面反攻。
  • 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為何沒有殲滅庫爾蘭集團?留著扛木頭
    1944年,盟軍展開了戰略大反攻,在蘇德戰爭東線戰場,蘇軍發動了著名的史達林十次打擊,從北到南把東線德軍全部攆出了國門。可讓人奇怪的是,到44年底45年初,盤踞在波羅的海上的庫爾蘭半島20萬德軍不僅沒有被蘇軍攆走,還成為德軍在波羅的海上的唯一成建制集團,直到蘇德戰爭結束投降。那麼,蘇軍為什麼會保留這支德軍重兵集團不予以殲滅?
  • 二戰東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勝利,殲滅蘇軍52個師,第三帝國的續命之戰
    1943年2月中至3月中,德軍南方集團軍群以出人意料的機動戰術,在哈爾科夫地區對蘇軍絕地反擊,以傷亡2萬人的代價殲滅蘇軍10多萬人,重新奪回了哈爾科夫和別爾哥羅德。 這場戰役是時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的曼施坦因元帥巔峰之作,也被希特勒寄予了扭轉戰局的重望。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
  • 二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以劣勝優,收縮與擴大戰線的較量
    但是,讓蘇軍沒想到的是,在隨後發起的哈爾科夫反擊作戰中,蘇軍讓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僅將好不容易收復的頓巴斯盆地讓給了德軍,還讓曼施坦因重獲戰場主動權,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因此,當2月份蘇軍準備發動哈爾科夫反擊戰時,曼施坦因才決定要使用這部分預備力量。
  • 二戰莫斯科保衛戰,蘇軍和朱可夫將軍的精彩反擊,讓德軍走下神壇
    德軍突襲,蘇聯人措手不及,防線迅速突破,一天內有1,200架飛機被擊毀,其中大部分都沒有離開機場。到7月9日,蘇軍已有28個師被殲滅,70個師在人員和武器上的損失過半,德軍輕而易舉地推進了300到600公裡。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成天把二戰時期的坦克或者輕武器搞排行榜的,那基本就是軍盲了。至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您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一定是一位資深軍迷了!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同時,您也一定知道二戰德軍坦克屢屢缺油而戰敗。
  •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為何不就地取材燒柴取暖?容易暴露目標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這個問題實際上是說了兩件事,一件是莫斯科戰役,德軍為什麼不燒木頭取暖?一件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同樣遇到嚴寒,為什麼還是凍死那麼多?
  • 二戰中德軍唯一一支魔鬼部隊,以一比一千的代價,成為蘇軍噩夢
    二戰中德軍一向是所向披靡,尤其是德法交戰,當時法國被號稱是世界第一大陸軍強國,擁有各式各樣的坦克,火炮等。但不到一個月就被德軍裝甲師攻陷巴黎,法國投降。蘇軍這麼做一方面是出於道義,黨衛軍骷髏師是希特勒的私人部隊,遵從命令屠戮猶太人;另一方面骷髏師的戰力實在太強悍了。二戰中赫赫有名的—— 德米揚斯克包圍戰,戰役於1942年的蘇德戰爭拉開序幕,當時蘇軍集結了3000輛坦克,2600架飛機及150多萬蘇軍,意圖在列寧格勒附近全殲三個德國集團軍,三天時間裡就將30多萬德軍圍困在 德米揚斯克口袋裡。
  • 二戰德軍為什麼不放棄基輔,直取莫斯科?
    這是二戰蘇德戰場上的一場有史以來規模空前的大型包圍戰,戰場正面約為300公裡,縱深約600公裡,戰役結果是蘇聯西南方面軍成建制地被團滅,超過60萬蘇軍被俘。對於德軍極其扎眼的「西南突出部」 就問你,敢不敢把突出部幾十萬敵軍留在身後,直撲莫斯科?
  • 二戰時期,德軍「骷髏」師一戰成名,4萬人能戰勝23萬精銳蘇軍
    一提到戰爭,必然會聯想到人員傷亡,無數人在戰爭中失去生命。不管是刀槍盾牌引發的戰爭,還是現代化武器參與的戰爭,任何一件武器在戰爭中都是無情的,槍林彈雨的戰場,帶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而在自古以來的戰爭史中,二戰時蘇德兩國的交戰令人印象深刻,現場一片慘烈。
  • 日裔美軍442團的士兵、被蘇軍俘虜的德軍士兵等
    回憶遲早會變成時間中的塵埃;無人知曉的秘密永遠會成為秘密,但是那些越來越遠的故事會沉澱在老照片裡…… 一,1945年4月4日,二戰末期在義大利北部戰線,日裔美軍442團的士兵們正在戰鬥。
  • 軍武玩家盛宴《坦克世界閃擊戰》×電影「獵殺T34」聯動開啟
    對於鋼鐵和炮火的熱愛,深埋在每個人的心中,而觀影與遊戲,毫無疑問是釋放戰鬥熱情的兩大主要方式,但你可曾想過,當軍事遊戲、軍事電影開啟跨界聯動,將帶來一場怎樣的硬核盛宴?  11月27日,俄羅斯戰爭大片《獵殺T34》宣布了定檔12月11日的重磅消息,引發了國內軍武愛好者的歡呼和期盼。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最終死亡人數為 380萬(含死亡的俘虜).以上數據包括奧地利、蘇臺德、阿爾薩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後大量參戰的人民衝鋒隊之類的民兵組織的損失。從數據上來看,德國顯然也不是傷亡最大的。只能是蘇聯了。二戰期間蘇聯傷亡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