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群拿出了第二道聖旨,聖旨上說司馬懿若抗旨則革去司馬懿的一切官職。陳群與司馬防、司馬孚等人紛紛勸司馬懿好好考慮。張春華不能毀了司馬懿的前程和司馬家族,她讓司馬懿自己考慮接不接旨。司馬懿寧願面聖辭官也不願意辜負張春華,在家人面前一番慷慨陳詞。張春華不能讓司馬懿因她而毀了前程,所以在進行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張春華讓司馬懿接旨。施淳聽了便宣柏靈筠入府。
施淳向曹丕稟報司馬懿已經快馬加鞭地趕去了尚書臺,曹丕便讓施淳傳旨徐晃帶校事府的一千校事去尚書臺保護司馬懿、陳群與候選的官員。事到如今,曹丕才知道兵都在叔伯手中,他能用的就只有這些護衛。
若是由司馬懿為那八百學士複試,難以彰顯鍾會胸中所學,司馬懿便安排鍾會給那八百學士複試。而尚書臺外上千士子皆說鍾會今日之所以被選是因鍾會父親鍾繇的官職和司馬懿與鍾繇的交情,所以鍾會若是想服眾,那便出去接受他們的拷問,由他們找尋典籍兵法中的問題。但鍾會若是輸了,不僅與功名無緣,尚書臺今日也會被拆了。看著鍾會,司馬懿想起了月旦評上的楊修,陳群感慨但願鍾會能有楊修之才。
鄧艾複試,可他因緊張導致口吃說不出話。司馬懿安慰鄧艾不要著急,並安排差役給鄧艾準備一些水,鄧艾稱喝了水也不管用。鄧艾急急地跑回家中,一句話也不說就拉著子夜跑回尚書臺。司馬懿問鄧艾這是何意,有了子夜在身邊,鄧艾這才口齒清晰流利地講起了屯田之策。陳群大喊著司馬懿的名字從門外進來,感慨鍾會就是個奇才,博覽群書,過目不忘。鍾會一人面對那麼多刁鑽的問題都能侃侃而談,對答如流。現在那些鬧事的人都已倉惶奔逃,鍾繇能有如此之後真是後生可畏。陳群見到鄧艾,奇怪鄧艾怎麼會在此。司馬懿便讓陳群看鄧艾在講屯田之策時畫的圖紙,感慨鄧艾才真的是後生可畏。
鍾會文才奇高,曹丕決定將鍾會留著自己用,命鍾會為秘書郎,其他人等交由尚書臺量才授官。曹丕問阿翁近幾日郭照的情況,阿翁就知道曹丕不會忘了郭照,便問曹丕是否要接回郭照。結果曹丕卻讓阿翁派人好生照顧著郭照,讓郭照清靜清靜。
司馬懿此番為曹丕遴選到很多有用之才,他也多謝柏靈筠的提點,讓他選到了鄧艾這位荊山璞玉的寒門英才。今日是柏靈筠與司馬懿的好日子,柏靈筠吩咐侯吉準備了些食材,而她給司馬懿做了一些家鄉菜,邀請司馬懿來她房間一起享用。司馬懿稱他從尚書臺帶回許多士子的考卷需要批閱,如今新政伊始,曹丕尚且萬般辛勞,他為人臣不敢宴樂。結果侯吉卻說可以將那些考卷抱來給司馬懿,這樣司馬懿便可邊吃邊批閱。司馬懿狠狠地瞪了侯吉一眼,一旁的柏靈筠讓司馬懿還是以國事為重,她也就不打擾了。
司馬懿回到張春華的屋中,要與張春華一起共進晚餐。結果張春華卻稱已經吃過,而西屋做好了飯菜,讓司馬懿去西屋吃飯。司馬懿稱吃了張春華做的二十多年的飯菜,只吃得慣張春華做的口味。司馬懿還跟張春華承諾,從此以後,他就把西屋看作他們的府邸之外,自此過西門而不入。既然張春華不吃晚飯,司馬懿便也隨著張春華不吃。
侯吉給柏靈筠端上了飯菜,稱聞著那些家鄉味就香,柏靈筠便邀請侯吉坐下來一起吃。侯吉推辭不下正準備吃時,一旁的小沅卻使壞瞪了侯吉一眼,侯吉嚇得趕緊放下碗筷準備離開。柏靈筠叫住了侯吉,同時安排小沅將家鄉帶來的絹帛送給侯吉。小沅不明白柏靈筠為何籠絡侯吉這樣的下人,柏靈筠解釋侯吉可不是一般的下人,是司馬懿身邊的人,交代小沅以後對侯吉好點。
曹丕要知道司馬懿的行蹤,所以柏靈筠就得跟司馬懿家裡的人親近一點,否則便無法打探到消息。柏靈筠知道她今天住下了,是張春華最為痛苦的一天,如果司馬懿真的留在她這邊,那才是薄情。柏靈筠還交代小沅以後見到張春華得喊主母,對張春華還得比對她禮敬三分。柏靈筠進司馬府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跟張春華爭鋒吃醋,而是衝著司馬懿來的。所以她們得尊敬司馬懿、走近司馬懿,這才是她們的本分。
張春華心疼陪她一起不吃晚飯的司馬懿,很快便準備了一桌飯菜。張春華還故意讓司馬懿將一盤家鄉菜送去西屋,司馬懿勸張春華不要試探他,因為他說過過西門不入就過西門不入。
鄧艾已經建議司馬懿在淮南淮北屯田,陳群對此也十分賞識,可淮南淮北的要塞是壽春和譙縣。這兩個地方一個是曹氏宗親的老家,一個是水陸運轉的要塞。曹洪堅持新政就是衝著他們來。而曹真聽說郭照因為忤旨被曹丕打入冷宮的消息,他決定將山陽公的兩位公主獻給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