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是指哪三件事?看完懂了

2021-01-08 小馬話三農

儘管今年是雙春金鼠年,但是今年的情況十分特殊,對所有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十分特殊的一年,所以人們更加期盼新一年的到來。明年是辛丑牛牛年,還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對於屬牛的人來說,明年將是本命年,在農村有「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的說法,那麼要做哪三件事情呢?

在過去本命年指的是五行數命回歸之年,也就是60年一本命年,而現在人們將和自己屬相相對應的年份稱為本命年,也就是每12年就會有一個本命年。明年是辛丑牛年,所以明年是屬牛人的本命年。2021年除了是屬牛人的本命年以外,還是沒有立春的農曆年,叫做無春年,有些地方將無春年稱為寡婦年、滑年、盲年等。其實不管是本命年還是寡婦年,都是很普通的一年,但是在民間卻將本命年和寡年都是不吉利的一年,所以農村老人才說「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穿紅戴紅。本命年穿紅戴紅的傳統來源於國人對紅色的崇拜,人們認為火紅的紅色有避邪、吉祥的寓意,所以在本命年和寡年相遇時,屬牛的人要在新年第時就要穿上紅色的內衣、繫上紅色的腰帶,還要隨身佩戴紅色的避邪物品,人們認為只有穿紅戴紅,才能一掃本命年和寡婦年帶給自己的陰霾,從而會有一個好的運氣。

第二件事,要勤勞。說到牛,很多人會用兢兢業業來形容牛,所以屬相為牛的人,也通常是很勤快的人。2021年是無春年,是有利於農民耕作的一年,所以對於屬相為牛的人來說,明年更是註定會更為忙碌,不過忙碌也會有一個好結果,一份耕耘才會換來一份收穫,屬相為牛的朋友在2021年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終究為有一個好的收穫。

第三件事:放鬆心態。很多人覺得到了本命年後,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不順利,尤其是明年的情況沒有立春,被農村老人稱為寡婦年,所以很多人屬牛的人覺得明年會很不順利,其實運勢順不順利和本命年、寡婦年並沒有什麼關係,不管是遇到什麼事情,有一個放鬆的心態,才能順利度過難關,不要遇到困難後就怨天尤人,那樣做只會變得更不順利。

以上便是農村老人所說的「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你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人到了50歲的時候,不已經進入了中年。這個時候不管是身體還是自身的能力能會有所下降,一般人到了這個年紀,依靠的都是自己的兒女。
  • 農村老人常說,沒錢不要輕信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這種說法對嗎
    漫步鄉村路,暢談三農事,歡迎進入鄉村漫步欄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故事和文化,可以點擊關注哦!今天給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沒錢不要輕信三件事,是哪三件事呢?這種說法對嗎?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相對於年輕人來說,老人的經歷更加豐富,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指點我們,讓大家少走彎路。記得小時候,每天吃完晚飯,我們就會到大街上去玩耍,或者是聽村裡的老人講故事。後來走向社會,村裡的長輩仍然告誡我們,沒錢時不要輕信三件事,尤其是在外面。
  • 俗話說:「不做三事三代好」,你知道「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嗎?
    在一些農村俗語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農村有句話叫「不做三事三代好」,意思是只要不做下面這三件事,家裡就會三代興旺,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下面就來看看吧。就算到了現代,媒人也非常重要,很多農村孩子看上別人家姑娘,首先會找媒人上門提親,現在的媒人不僅起到了牽線的作用,而且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彩禮都要通過媒人給女方的,因為現在的農村有很多人都是衝著此彩禮去的,如果連媒人都沒有,那彩禮給的就不明不白,萬一出現其他情況,彩禮很可能會打水漂的,因此現在的媒人更重要。
  • 俗話說:「不做三事三代好」,你知道「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嗎?
    在一些農村俗語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農村有句話叫「不做三事三代好」,意思是只要不做下面這三件事,家裡就會三代興旺,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 「不做三事三代旺」,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如今不少人還在犯
    眾所周知,農村俗語往往非常簡潔,對事物的描寫也是高度概括,所以,久而久之,人們對於一些流傳下來的俗語,就各執一詞,各執一詞。就像這個句子:「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裡的三樣,意思是哪三樣?儘管基本含義相似,但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
  • 今天七月十五中元節,農村老人說有「三件事」要禁忌,是什麼事?
    ,農民們把中元節看的非常重,在農村這一天會舉行大型的祭拜活動,並且供奉上先人們喜愛的東西,祈求先人們能夠讓子孫後代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生活,同時也會祝福莊稼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在這個意義非凡的日子裡,農村老人常常勸誡我們要禁忌三件事情,那麼是哪三件事呢?下面小農人就給大家來講講。
  • 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有人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能夠讀懂生活真諦的人,往往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為一種老祖宗集體智慧的產物,俗語中所反映出的處世哲學,時至今日依然有其重要意義。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哪三件事呢?其實是對人們日常處事的勸誡。所謂「不做三事」,指的是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
  • 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三件事不能做,你知道哪三件嗎?
    中元節是啥節,想來大家都了解,說確實的這實際上也算不上個傳統節日,由於沒有人過這一節,僅僅趁著這一天來祭拜先祖。兒時聽姥姥講,進到農曆七月一,遠去的先大家就回家了「探親訪友」了,一直到七月十五,這十幾天的時間隨意日,過去了七月十五這一天夜裡,他們就需要返回歸屬於自身的地區。
  • 今天7月15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三件事不能做,你知道哪三件嗎?
    昨天是九月一日,全國好多學生都開學啦,家長們一大早就起來忙忙活活的準備餃子,好像過年一樣,在我們膠東這裡有個習俗,開學的時候都要吃餃子,這樣學生們可以身體健康,學習進步,搞得也像過節一樣。其實昨天可真不是什麼節日,今天倒是節,咱們農村人就叫它七月十五,實際官方叫法是「中元節」。
  • 農村俗語:「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指什麼呢?
    人窮時最怕的是什麼,當然是因為窮,不管是說話,還是做事,會遇到各種尷尬之事及被奚落、羞辱場景。你沒有說的話,人家會賴到你頭上來,你沒做過的事,人家會懷疑是你做了。因此,農村老話講的:「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人窮時,說話、做事要小心翼翼,要儘量避免讓自己尷尬和無端被人奚落、羞辱。
  • 老祖宗忠告:「不做三事三代好」,指的是哪三件事?中年人需謹記
    生活中,很多人都永遠不會說「不」,他們以為拒絕別人就會影響彼此的感情,所以只要對方開口求助,就算自己能力不夠,但礙於情面還是會答應,殊不知,這樣長久下去,不僅不討別人喜歡,甚至還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老祖宗總結了「不做三事三代好」來警醒後世人莫要重蹈覆轍。那麼這「不做三件事」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是指哪三件事?有沒有道理呢?
    我認為,這裡所說的「不做三事三代旺」,意思是告誡人們要恪守正道,懂得進退,有所為有所不為。至於說具體指的哪三件事,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有各的道理。有人認為是:「不做保,不做中,不做媒」。為什麼有這種荒唐的說法呢?其實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的思想在作祟。認為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糾紛,以免給後人惹下禍端。對於這種消極觀點,我並不敢苟同。
  • 大年初一:「外不出,內不做」的三件事
    然,大年初一在老一輩子的傳統裡,有「外不出,內不做」的三件事,不知道你又懂多少呢?跟隨明一來盤點下吧。所謂「外不出」,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能出門。初一不出門,十五要閉戶,這是很多老人講究的年味和規矩,儘管當下,因為假期緊張,以及年輕人越來越不講究這些老理兒,所以初一走親戚者很多,但在老人兒眼裡,初一是不能出門的,怕的是萬一出門遇點意外,一年都會有晦氣纏身,而待在家裡,平平安安,則是一年首當好兆頭。最主要的還是當下,疫情未控,呆在家裡反而更安全。
  • 農村辦「白事」最忌諱這三件事,千萬不能做這些事,一定要記清楚
    在農村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紅事」,另一件是「白事」,農民認為「白事」比「紅事」更重要,這是人一生最後一件事,往往「白事」場面辦的比「紅事」還盛大,幾乎全村的人都要參加。因此農村在辦「白事」的時候都十分慎重,每個人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下面的三件事情是最忌諱的,千萬不能做這些事,否則後果很嚴重,大家一定要記清楚。
  • 農村老人告訴我:清明上山祭祀時,這3三件事一定要明白!
    今天是清明節,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墓地去看望一下已故的親人,來表達一下哀思,農村的祭拜比較簡單,大部分的墓地都會選擇在山上,所以只需要帶一些貢品少一些紙(雖然很多城市都不讓這麼做,但不排除有人還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那麼上山祭祀時,需要有什麼注意的地方,現在年輕人不會太明白,記得小編小時候
  • 大年初二,有三件事能做,三件事忌做,年輕人還知道嗎?
    大年初二,有三件事能做,三件事忌做,年輕人還知道嗎?又是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都充滿歡聲笑語,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在民間,新年的這幾天,有許多的講究,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習俗,就比如在初一這一天,晚輩們要去給長輩拜年,這是基本的禮數,是不可以省略的。
  • 農村老話講的「人窮莫說三句話,沒錢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麼呢?
    導語:農村老話講的:「人窮莫說三句話 ,沒錢少管三件事」指的是什麼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是經過多少年傳下來經驗教訓,是讓後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必須遵守的,在這些農村老話中領略更多的生活知識 ,在社會上會運用如流 ,達到一帆風順的效果 ,也不會導致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人在窮的時候 不要說三句話 ,氣話,大話,喪氣話,這三句話中有很多深刻的含義和道理,還沒錢別管三件事,聽下段分解。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
  • 胡適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
    說起國家的發展以及國家的文明,我們不妨讀一下胡適很經典的語錄,道出了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文字如下:你要看一個國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們怎樣待小孩子;第二看他們怎樣待女人;第三看他們怎樣利用閒暇的時間。
  • 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老祖宗教你避免災殃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從這句俗語中可以得知,老年人勸告年輕人的良言,不僅具有一定人生道理,而且對人生發展也有很大益處。老祖宗們留下的俗語,其實都是生活經驗和人生道理的組合。「不做三事三代好,以免惹禍上身」,就是老祖宗們總結的人生哲理。如果大家能夠從中吸取精華,相信一定會對個人發展,以及日常生活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