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2020-12-16 葉三說

俗語是一種植根於沃土中的文化藝術,千百年來一直記錄著老百姓的生活百態。

有人說生活是一門藝術,能夠讀懂生活真諦的人,往往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作為一種老祖宗集體智慧的產物,俗語中所反映出的處世哲學,時至今日依然有其重要意義。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哪三件事呢?其實是對人們日常處事的勸誡。所謂「不做三事」,指的是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

每一件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果有一件事情做不好,就很容易引火上身,最終本來是一片好心,反而受埋怨,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第一、不做中

所謂「不做中」指的是不要做中間人,在農村地區人們在發生矛盾,或者說民間借貸的時候,一般都會有中間人出現。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間人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調節矛盾、以及作為信任方出現。但是做中間人並非易事,稍有不慎就會惹麻煩。

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老百姓,由於日常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麻煩,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就只能去找中間人。作為中間人往往都能說會道,並且在村子中具有一定威信。

一般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去做中間人,因為事情一旦處理不好,就會非常糟糕。

尤其是在兩個人發生矛盾之後,中間人調解不力,甚至還會受到雙方埋怨。做中間人,其實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絕大多數情況下中間人,一般都由村子中的老人去做,因為他們的威信和人際關係一般都非常好,但是大家也應該知道,做中間人是一個高風險的工作。

第二、不做保

「不做保」指的是不做保人,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缺錢的時候。在這種前提下,就會向他人借錢,但如果人緣並不是特別好,或者說一看就沒有還貸能力,那麼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本沒有人願意將錢借給這種人。但如果有擔保人出現事情就非常好解決了。

擔保人其實就是介於,債主和借債人之間的角色。如果擔保人既了解債主又了解借債人,並且了解這個缺錢的人有還錢的能力,那麼就可以作為擔保人,讓這個借債人獲得債主的信任,並最終獲得金錢方面的幫助。

但前提是如果借貸人並沒有如約還款,或者是到了後期根本沒有償還能力,那麼這個錢,就應該由擔保人償還。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做擔保人風險非常大,如果不是對雙方特別了解,一般沒有人願意做擔保人。

第三、不做媒人

民間有「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的說法,也就是說給別人做媒,是一件積德行善的事情。事實上在現在社會中,也有很多所謂的媒人。

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未婚男女,選擇一個合適的人家進行婚配。可以這樣說他們就是現實中的「月老」。

而且在農村地區找人做媒的事情非常普遍,媒人的出發點往往都是,希望能夠促成一段幸福美滿的姻緣。

但現實情況一般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是夫妻之間相親相愛、白頭偕老,而另一種就是結婚之後吵鬧不斷,並最終走上離婚的地步。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媒人也是一種高風險的工作,因為小兩口婚後生活特別幸福,那麼這個媒人的名氣就會越來越大。

相反如果婚姻生活並不好,那麼就會埋怨這個媒人。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媒人也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甚至容易挨打的職業。

事實上早在幾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看清楚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雖然作為一個熱心腸的人,幫助別人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利益做好打算。

畢竟在農村地區做中、做保、做媒,其實都是有一定風險的事情。所以在做這些事情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結 語

現在社會中很多人都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是說熱心腸的人越來越少,為個人利益打算的人越來越多。

但大家一定要了解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因為這是千百年來留下的古訓。雖然有些人覺得自己只是熱心腸,但是好心也容易做壞事。

雖然這些事情的出發點都很好,但是大家也應該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千萬不要盲目的給他人做中、做保或者做媒人,一旦處理不好,最終受委屈的人還是自己。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忠告:「不做三事三代好」,指的是哪三件事?中年人需謹記
    生活中,很多人都永遠不會說「不」,他們以為拒絕別人就會影響彼此的感情,所以只要對方開口求助,就算自己能力不夠,但礙於情面還是會答應,殊不知,這樣長久下去,不僅不討別人喜歡,甚至還會給自己和家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老祖宗總結了「不做三事三代好」來警醒後世人莫要重蹈覆轍。那麼這「不做三件事」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古人講「不做三事三代好」,指哪三件事?老祖宗教你避免災殃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從這句俗語中可以得知,老年人勸告年輕人的良言,不僅具有一定人生道理,而且對人生發展也有很大益處。老祖宗們留下的俗語,其實都是生活經驗和人生道理的組合。「不做三事三代好,以免惹禍上身」,就是老祖宗們總結的人生哲理。如果大家能夠從中吸取精華,相信一定會對個人發展,以及日常生活有很大幫助。
  • 俗話說:「不做三事三代好」,你知道「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嗎?
    在一些農村俗語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農村有句話叫「不做三事三代好」,意思是只要不做下面這三件事,家裡就會三代興旺,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下面就來看看吧。放到現在就是別人在銀行借款的時候,輕易不要去做擔保人。萬一借款人還不上錢,就需要擔保人來償還。往往擔保人都是生活比較好的,但現實生活中就有不少因為做擔保,最終導致一貧如洗的情況出現。以前有一個在縣城裡開蛋糕店的老闆,雖然不是很有錢,但比一般人過得好,人也講義氣,也有不少朋友。
  • 俗話說:「不做三事三代好」,你知道「三事」指的是哪三件事嗎?
    在一些農村俗語中,我們也能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農村有句話叫「不做三事三代好」,意思是只要不做下面這三件事,家裡就會三代興旺,到底是哪三件事呢?下面就來看看吧。
  • 「不做三事三代旺」,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如今不少人還在犯
    就像這個句子:「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裡的三樣,意思是哪三樣?儘管基本含義相似,但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那麼,今天就來看看這句話,「不為三事而為三業」這三件事是指什麼?咱們今天就來看看。不要嬌生慣養,注重教化方為先。從古至今,凡嬌生慣養、家風敗壞的家族,即使是家財再多,也難逃富家三代的命運。
  • 這三件事不能做,老祖宗留下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否則惹火上身
    這三件事不能做,老祖宗留下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否則惹火上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熱心人,別人不管有什麼難事,只要是提出有求,他們二話不說就會幫忙。其實,這類人經常會給自己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因為有時候他們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本來是好心幫助他人,但結果卻是出力不討好。那麼,什麼事是不能做的呢?對於這一點其實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一句俗語,叫「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三代好」,意思是如果不做這三件事,三代人都能好好的,但是如果做了這三件事,就很有可能會惹火上身。
  • 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是指哪三件事?有沒有道理呢?
    一個家庭能否永葆昌盛,取決於好的家風家訓的代際傳承。我認為,這裡所說的「不做三事三代旺」,意思是告誡人們要恪守正道,懂得進退,有所為有所不為。至於說具體指的哪三件事,可謂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各有各的道理。有人認為是:「不做保,不做中,不做媒」。為什麼有這種荒唐的說法呢?其實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的思想在作祟。認為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糾紛,以免給後人惹下禍端。對於這種消極觀點,我並不敢苟同。
  • 古諺講「女孩一定要防三夫」,是哪三夫?別怪老祖宗沒提醒過你
    生活皆是瑣碎事,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應對起來卻極為麻煩。如此,不妨看看古人是怎麼做的。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婚姻嫁娶是一輩子的事,再慎重也不為過,女孩子作為弱勢群體,在選擇終身幸福的時候更要三思而後行。農村俗語:「女孩一定要防三夫」,是哪三夫?別怪老祖宗沒提醒過你。
  • 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老祖宗的「三不做」,你知道嗎
    我們中國人對名聲的看重,相信大家都是非常有感受的,不管是任何一個人去破壞我們的名聲的事情,那是絕對不可以容忍的,在我們平常的生活當中,有些選擇可能隨時隨地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有句俗語就叫做,「不做三事,三代好」在古人留下來的這句古語當中,總結了以下三種人,如果我們去做了可能就會臭名聲
  • 經典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老祖宗總結的經驗,在理嗎?
    經典俗語:不做三事三代好,老祖宗總結的經驗,在理嗎一說到過去的人們,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們的淳樸、善良。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人們依舊十分熱情,熱情好客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而很多農村人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可是熱情並不意味著別人找你幫忙,你都會答應。有很多時候,那些損害我們自身利益或者是沒有保障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就像過去人們所說的「不做三事三代好」,意思就是以下的三件事情不要輕易去做,這樣不但自己不會受到影響,自己的後代也可以過上比較好的生活。至於有沒有道理,我們接著往下看吧。
  • 在農村,老人常說「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指的是哪三件?在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來的都是50多歲的中年人,因為他們外出打工,很多工廠都是不願意招收的。50歲的人,相當於人生已經過了一半,他們即將要邁入老年生活。因此他們的身體也不像小夥一樣那樣有活力。在我們看來,50歲的人做事情,處理事情都會處理得很到位。雖然這樣說,但老人還是說「人到中年,不做三件事」這三件事指的是什麼?
  • 俗語「沒錢少管三件事,人窮莫說三句話」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老祖宗常用「沒錢少管三件事,人窮莫說三句話」這句俗語,來告誡我們在與人交往時,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口,莫要管別人的閒雜事,莫要讓自己捲入本可避免的漩渦之中。那麼這句俗語中的三句話指的是什麼呢?那三件事又是指哪三件事呢?
  • 古人說「娶妻不賢毀三代」,指的是哪三代?漲知識了
    俗話說「娶妻當娶賢,娶妻不賢毀三代」,在古代男人如果娶了個不賢惠的老婆,會把自家的三代人都毀了?有這麼嚴重嗎?這「三代」指的是哪三代呢?「娶妻不賢毀三代」這個民間俗語,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個賢惠的老婆能帶來多少好處呢?
  • 民間俗語:「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學會助人為樂,見到別人有困難,主動伸出援手,而且不求任何回報。但是,農村還有這樣一些俗語,比如「救急不救窮」,意思是說,有能力的情況下,會幫助真正有困難的朋友,卻不會幫助因好吃懶做導致貧窮的人。今天咱們講的這句俗語也非常耐人尋味,那就是「不做三種事,三代都幸福」,究竟指的是哪三種事呢?
  • 古人:「人有三樣,不富也旺」!指哪三樣?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據《西門豹治鄴》記載:「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 《西門豹治鄴》中這句話,是中國最早對於民間俗語的記載。俗語是古代的人們對於生活經驗的一些總結,古人將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作為經驗總結出來,進而教於後輩,讓他們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 古人講「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此話怎講?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
    民間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此話怎講?別怪老祖宗沒提醒你。如果不想去賭場參與賭博,就不應該圍在賭桌旁邊看。這兩句俗語是老祖宗總結的金玉良言,如果能夠弄懂其中的意思,就一定會對生活有很大幫助。第一、不嫖莫轉這句俗語出自《增廣賢文》,大概意思是如果不想要參與嫖娼,平時就不應該去妓院附近轉悠。
  • 農村老人說「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是指哪三件事?看完懂了
    明年是辛丑牛牛年,還是沒有立春的寡婦年,對於屬牛的人來說,明年將是本命年,在農村有「本命年遇寡,要做三件事」的說法,那麼要做哪三件事情呢?在過去本命年指的是五行數命回歸之年,也就是60年一本命年,而現在人們將和自己屬相相對應的年份稱為本命年,也就是每12年就會有一個本命年。明年是辛丑牛年,所以明年是屬牛人的本命年。
  •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
    人在低谷時不做三件事,老祖宗總結出一句俗語,這就是智慧人生就是一個起起落落的過程。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有的人的人生比較順利,而有的人的人生卻是坎坎坷坷。不過,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的人生總是平坦的,我們會擁有人生的高潮,同時也會經歷人生的低谷。
  • 古諺「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此話怎講?別怪老祖宗沒提醒過你
    老祖宗留下的俗語歷經千年風霜,最終在現代社會中開花結果,就足以說明俗語的文化力量。雖然俗語的文化內涵相對較低,但是其影響力卻非常廣泛。因為俗語發源於民間,並且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此話怎講?其實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和內涵。
  • 廣東俗語智慧:人到中年不做三事,懂了富三代,不懂日子容易不順
    如果俗語沒有道理,又怎麼會代代流傳,一直到今天呢。我們又怎麼會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依舊抱守著老祖宗的智慧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俗語是老人對三種事情的勸戒,也是對一種處世態度的勸戒。「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不做中別人有事情了需要幫助,很多人就喜歡主動過去幫襯,去幫他們聯繫自己的關係或者是有能力的親朋好友來解決人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