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日,吳吉祥老師父在兒媳王紅蘭陪同下從贛州市區前往崇義辦事,順道來溫暖之家看望徒弟謝文淦,這次距離上次來已有兩年半。吳吉祥老師父已經上了九十歲年紀,獨自一人不便外出,每次都是徒弟登門拜望。這次來看徒弟,謝文淦感到莫大殊榮。
吳吉祥老師父是謝文淦人生中的第一位師傅,謝文淦自幼與吳吉祥相識,幸得吳吉祥指路,謝文淦有幸走向學醫之路,並接觸到傳統文化,對謝文淦一生的事業有很大影響,指引著謝文淦以一顆悲天憫人的胸懷做人生。
吳吉祥老師父出家修行之後,謝文淦常常看望老恩師,並時常將老師父接到自己家中供養,為老師父洗澡,洗衣服,無處不用心伺候。謝文淦認為師父能來到自己家,那是做徒弟的福報。老師傅健在,也是老天多給自己培福報的機會,自己要盡孝心報答師父栽培之情。
後來吳吉祥老師父年邁,不宜長久在寺院修行,被子女接回家中供養。平常吳吉祥老人住在江西贛州,到冬天冷了,老師父便去廣東生活。謝文淦想老師父了也會到廣東去看望師傅,一年之中必去看望老師父,否則就會覺得心中不安。
吳吉祥老師父今年已有九十二歲,老人家仍然耳聰目明,由於天天念經的緣故,老師父的記性還是特別好。僅有一點,老師父感覺今年不似往年那般腿腳靈便,不過還是完全具備自理能力。謝文淦聽到此,感覺老師父福報還是非常大的,自己要向老師父學習,努力修行,讓自己精進。
談到兒女,吳吉祥說他們都特別孝敬,很用心,常幫我洗澡,我這身上也就沒了「老人味」,年輕人遇著我也不會嫌棄。
謝文淦也意識到,自己已經許久不曾伺候過老師父。老師父出家那會,自己倒還盡孝心,如今老人家長了年歲,自己反倒盡孝少了許多。
謝文淦端來一盆熱水,放上一些調理身體的中藥,對吳吉祥老師父說:「師父,徒弟為您老人家洗洗腳吧。」吳吉祥說:「家裡天天洗腳,不麻煩你了。」謝文淦說:「師父難得過來一趟,給徒弟個機會,好叫徒弟儘儘孝心。」吳吉祥老師父隨緣教化,便同意了。謝文淦跪下身來,為老師父洗腳。吳吉祥老人感動的望著徒弟,此刻這份孝心,竟如同親生兒女一般溫暖。
謝文淦為老人家洗完腳,坐在沙發上,為老師父細心修剪腳趾甲花了一個鐘頭。之前為老師父修剪指甲最長時間用了三個鐘頭。之前吳吉祥老師父出家時,謝文淦經常做的事情。做人就要俯下身來,踏踏實實做一些事情,就能為自己培植福報。
老人都有愛惜毛髮的習慣,喜歡留鬍鬚。吳吉祥每天把時間用在了打坐、讀經書上邊,偶爾也會留鬍鬚。謝文淦說:「師父,您老人家的鬍子要不要刮刮?」吳吉祥說:「來的時候已經刮過了。」謝文淦說:「師父精力旺盛,鬍鬚長得快。我給師傅刮刮鬍子吧。」吳吉祥連說三聲好,謝文淦拿著剃鬚刀給師父刮鬍須。
給老師父刮完鬍子,拿條新毛巾潤了水弄乾淨,又為師父認真擦臉。
老人家最為享受的事情就是徒弟給掏耳朵,謝文淦怕用鐵耳勺傷著老人家,便用了一根棉籤給老師父掏耳朵。吳吉祥老師父直誇徒弟有孝心,高興地不得了。
吃午飯的時候,謝文淦愛心團的義工老師做了一桌豐盛的素食,準備了很多小點心,其中包括對接甘肅農戶扶貧的蘋果。師父是修行人,不食葷,因此謝文淦特別重視這個細節。謝文淦問老師父吃過天麻沒有,師父說沒有。謝文淦給老人家餵雲南農戶扶貧的天麻湯吃,老師父欣然應允,這也是在成全徒弟一片孝心。老師父吃了幾口,便說道:「我自己來就好,你的孝心,師父都知道,你好好吃飯,一會吃了飯,還要忙工作,可不要耽誤了給人家瞧病。」
每次見到老師父,謝文淦從來不會空手,必然會給老人家紅包。謝文淦不僅對吳吉祥老恩師如此,同樣對待別的授業師傅也是這樣。謝文淦深知師父並不缺這點錢,而是更在乎徒弟的這份孝心,自己要把這份孝心做好,叫師傅放心。因為老師父說,做人要感恩,才能成就大事。
謝文淦要做的就是感恩之心常有,不辜負恩師教誨,並將這份感恩恭敬心教育給自己的下一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