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一聲混沌開,宇宙經歷了怎樣的歷史演化?

2020-12-09 藍圖視野

晝夜的更替,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自然現象,對於這種現象,人們通常用地球的自轉加以說明。

這是唯一的、正確的解答嗎?科學家們重新審查了這個問題後發現,要準確地回答關於晝夜更替的原因的問題,必須對宇宙的狀況作出某些假設,否則是很難理解的。如果我們根據日常生活常識假定,空間是無限的,星辰均勻地分布在無限的空間中,時間是無限的,無論多久以前都有星辰充滿著空間,它們的光度也沒有系統性的變化;星體系統沒有整體性的運動在宇宙中,光的傳播規律與地球上的規律相同;那麼,地球上就應該永遠明如白晝,而不會有黑夜。

其理由是:雖然在地球自轉的時候,背著太陽的一面接收不到太陽光,但是根據以上前提,它卻可以接收到來自宇宙空間無數恆星的光線,儘管由於每顆恆星距離地球遙遠,它投射到地球的光微乎其微,但是,無限的時空中有無限的恆星,所以,宇宙中所有恆星投射到地球上的光線之和,即使不是無窮大,也是一個相當大的數量。因此,地球不應有黑夜。上述的論證在天文學上被稱為奧爾勃斯佯謬。奧爾勃斯佯謬證明,我們在推理所依據的那些前提中,至少有一條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仔細研究這些前提,不難發現,它們都涉及到宇宙的時空的結構及歷史的狀況。

上述疑難提示著人們,不應該把宇宙中的事物,把自然現象看作是彼此孤立的、沒有聯繫的,而應該視為一個有著具體的聯繫和歷史發展的物質統一體。假如地球與宇宙有著某種具體的聯繫,那麼,這種聯繫一定還會通過其它的現象顯露出來。事實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所觀察到的、並與宇宙大尺度結構和歷史有關的另一個重要的現象是放射性問題。

在已知的92種天然的化學元素中,存在著少數幾种放射性元素,如鈾元素和釷元素等。這些放射性元素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壽命都很長,大都在10億年以上。在地球上很少有短壽命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此外,在所有放射性元素中,也是長壽的含量多,短壽的含量少。例如鈾238比鈾235的壽命長,它的含量也比鈾235多。

這一事實說明,化學元素一定有著自身的歷史的演化。既然地球上的放射性元素越來越少,那麼當初必定有一個產生放射性元素的過程。地球上今天只有長壽的元素,可能是因為地球的壽命已經很長,短壽命的元素都已相繼天折了。但是,放射性元素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天體上的化學元素經歷了哪些演化?這些問題都涉及到10億年以上的時間尺度。可見,放射性這一問題的最終解答也與宇宙的大尺度的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

1948年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說,較好地解答了上述的疑難。這個學說認為,人類今日視野所及的宇宙起源於100多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今日宇宙中的各種星雲、星系、太陽、地球都是這次大爆炸的產物,也就是說,我們周圍的宇宙有著自己的演化史。

從溫度上來看,宇宙有著一個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原始的字宙,溫度高達100億度。宇宙在爆炸發生後,一邊膨脹一邊冷卻。根據伽莫夫的估算,我們宇宙的「變化的氣候」的編年圖是這樣的:當宇宙年齡為5分鐘時,它的平均溫度約為10億度;當年齡約為1天時,宇宙約有4000萬度(可與太陽或原子彈的中心溫度相比擬);在30萬年時,溫度約為6000度(相當於太陽表面的溫度),而在100萬年時則為室溫。

伴隨宇宙的降溫。宇宙中的物質形態也開始了自己的演化:由基本粒子(中子、質子、電子、光子、中微子等)到原子(元素)、分子、星體相繼產生的過程。他認為,原初的超高溫超高壓的宇宙球完全是由中子組成的,隨著爆炸後溫度的下降,中子便按照量子力學的規律,衰變為質子和電子。宇宙年齡為3分鐘的時候,中子約佔總核子數的14%,質子佔86%。當溫度降至1億度左右的時候,由質子、中子、電子形成原子的過程,即元素的過程開始了。當溫度下降到幾千度的時候,宇宙氣雲形成了,在此基礎上,演化出各種星系及我們的地球。

根據這個學說,人們便能理解放射性元素之謎。今天的核物理學表明,要由基本粒子合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必須要有80億度的高溫,太陽內部的溫度也不足以形成這樣的原子核,而宇宙大爆炸的過程中卻具備這一條件。放射性元素形成之後就不斷衰變,壽命短的天折的數量大,壽命長的剩餘的數量多。鈾238的半衰期為45億年,而鈾235則只有5億年左右,所以今日地球上鈾主要是由鈾238組成。鈾238的大量存在表明,這些元素的形成不超過幾十億年。

這個學說還很好地解釋了宇宙膨脹的觀察事實。它所作出的關於宇宙觀現狀的兩個預言:宇宙背景輻射及宇宙中氦元素的半度為30%左右,也得到天文測量的支持。

關於自然界有著一個演化的歷史的思想,早在十八、十九世紀的自然科學中就產生了:德國哲學家康德在《宇宙發展史概論》中提出了關於太陽系起源於星雲的假說。

英國著名的地質學家賴爾在1833年出版的《地質學原理》中,論證了地球表面地質條件的歷史演化。生物學家達爾文則以生物進化論,描繪了生物的發生和發展的歷史。

以上各位科學大師都從不同的領域描述了該領域的統一的歷史的發展。但是宇宙大爆炸學說則在更廣闊的背景上,勾畫了自然界的宏偉變遷,而天體、地質及生物的進化,不過是這部閃爍著辯證法光輝的偉大史詩中的一些必然的章節而已。

雖然,科學界對宇宙大爆炸學說還有許多爭議,這個學說本身還有待修改和完善,但是關於自然界是有著自己的歷史的辯證自然觀,日益為廣大科學工作者所接受,並用來指導自己的科學研究。

據此可知,以宇宙大爆炸假說來補充解釋地球的晝夜交替現象,比單純用「地球自轉」來解釋,要更令人信服之。

相關焦點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這部長詩主要分三個部分:(一)宇宙譜,敘述宇宙的演化過程;(二)神譜,敘述以宙斯和克羅諾斯為代表的神的譜系;(三)英雄譜,敘述半神半人的英雄的譜系。在宇宙演化方面,它將世界的起源和諸神的降生結合在一起闡述,實際上已經以幻想的神話形式,對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作了素樸的猜測,甚至有了對自然現象總體作某些理性解釋的萌芽。
  • 道教宇宙觀:混沌宇宙與果殼宇宙
    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這兩個詞:混沌宇宙、果殼宇宙,的解釋混沌古代傳說中指世界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糊一團的狀態。宇宙學家霍金認為,整個宇宙是由一個高維果殼狀的泡泡演化而來的,果殼上的皺紋(即量子擾動)在演化中產生了今天宇宙的所有結構。首先從這兩點中可以看出,這兩個理論從根本上都是人為宇宙由一個類似於球體的物質,卵形,或泡泡組成,當然有點科普知識的人都會知道其實卵也不就只有雞蛋那一種形狀,例如青蛙卵就跟泡泡差不多。
  • 混沌分,宇宙生,創世傳說——盤古開天地
    這混沌的狀態讓人悶得心慌,盤古頓時怒不可遏,隨手抓起一把與生俱來的神斧,轉身朝著眼前的混沌奮力一輪,只聽得的一聲霹靂巨響,大「雞蛋」驟然應聲破裂,其中輕而清的東西向上不斷飄升,變成了蒼天,另一些重而濁的東西,逐漸下沉,變成了大地。天地分,陰陽生。
  • 說西遊之 宇宙起源混沌闢
    混沌開闢———《西遊記》中的宇宙起源理論《西遊記》是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神魔小說,作為一部神魔小說,《西遊記》需要構建起一個特殊的宇宙體系,即神魔小說宇宙體系,使得小說的主人公們能夠「上天入地」穿梭時空。今天就從宇宙起源說說西遊世界。
  • 我們的宇宙誕生於混沌之中嗎?
    在大爆炸理論中宇宙歷史的「複合時代」,中性原子開始形成,並向真空中釋放出大量熱光子。狄克計算了光子氣體的溫度隨時間的演變,發現大爆炸理論的預測與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的觀測結果在量級上是一樣的。當然,不久後伽莫夫提醒狄克,早在1948年阿爾弗和赫爾曼就做出了類似的預測。
  • 大歷史:在宇宙演化中書寫世界史
    我力圖弄清這種近乎悖論的人類動機遊戲背後的進化力量,於是,我開始研究自組織原理(包括協同論、非平衡態熱力學和混沌理論),我一直熱衷進化生物學、宇宙學和多種跨學科的研究並努力整合,目的在於發現一種整體的歷史模式。  孫嶽:如同全球史一樣,「大歷史」發端於世界通史的教學。「為什麼不能從宇宙的起源講起呢?」據說1989年克裡斯蒂安就是帶著這一問題開始「大歷史」教學的。
  • 《西遊記》開篇講的是宇宙的演化過程
    在《西遊記》的第一回:&34;,開篇就是一首詩,詩曰:&34;這首詩說的是:在天地久遠未分的混沌時期,渺渺茫茫,幾乎沒有生命可以看到那個原始的境界,可是漸漸地在這個境界中孕育出了一個古老的生命&34;。
  •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鴻蒙孕薪火
    追本溯源尋千古 混沌初開武當生——武當太乙門內功文化脈系道家文化脫胎於遠古母系氏族社會的巫史文化,在道家文化中最大範圍地保存了漫長氏族社會時期的生活經驗和對宇宙和自身的認識。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過5000年左右,而人類誕生和活動的時間大大超過100萬年。
  • 混沌複雜的星系演化過程究竟如何?
    據《天體物理學雜誌》9月17日刊發的一篇研究論文稱,宇宙中星系的演化過程可能是混沌而雜亂的;然而,一個跨國科學家團隊首次提供了明確且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從超大質量黑洞周圍區域噴射出來的冷氣體流很有可能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平息星際風暴的作用
  • 數學參數論證:宇宙大爆炸發生在「絕對」混沌中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物理學家運用嚴格的數學參數,論證了宇宙在大爆炸及其後的膨脹時期,就已經是高度混亂無序的狀態,而且這種混沌並非相對,而應是絕對的。
  • 《起源:萬物大歷史》:一個共同的宇宙演化而來的科學故事
    這樣,在經歷了數千年、數百代人之後,每個人群都編織了囊括眾多人見解、觀念和思想的世界圖譜。就這樣,一個像素接著一個像素地,人類在過去兩萬年左右的時間裡通過集體知識(collective learning),勾畫出越來越豐富的宇宙全圖。也就是說,宇宙當中這一小小的島嶼開始反觀整個宇宙。就好像宇宙經歷了漫長的沉睡之後慢慢睜開了雙眼。
  • 星際徵霸新服戰火再開 開闢宇宙混沌
    破斧天地,混沌初開。星辰大海起始於何時,海量星球究竟誰屬,未來世界神秘異常。《星際徵霸》帶你感受未來世界的星際殺戮之戰,點燃宇宙戰火,混沌之間,便是奪地封王稱霸星際之時!
  • 科學家發現宇宙星光中的「歷史書」:揭示宇宙中恆星的演化歷史
    科學家發現宇宙星光中的「歷史書」:揭示宇宙中恆星的演化歷史  Connor Feng • 2018-12-02 15:21
  • 宇宙演化編年史:我們的宇宙是如何從0到1的,生命是何時出現的
    如何解釋宇宙的起源形成和演化,是現代天體物理學的最大挑戰之一。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甚至在人類開始了解宇宙之前,這一直是人們熱衷於討論的話題。
  • 宇宙演化編年史:我們的宇宙是如何從0到1的,生命又是何時出現的
    如何解釋宇宙的起源形成和演化,是現代天體物理學的最大挑戰之一。在過去的幾個世紀,甚至在人類開始了解宇宙之前,這一直是人們熱衷於討論的話題。事實上關於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每一個理論,都應該能夠解決以下問題:宇宙構造的起源是什麼?宇宙是怎樣逐漸從最初的階段發展到現在的狀態的?
  • 高維時空的演繹(27)太極的宇宙演化與奧秘(上)
    也既然陰陽無處不在,於是,人們便認為太極就是道的體現,太極就是宇宙的本質、本源、自然之道、終極真理,它的不斷的演化、分裂、相互作用,便形成從低級物質到高級物質的發展,便演化出來宇宙的萬事萬物,演化出來各種生命、人、機器,演化出來金木水火土,演化出來語言、程序、思想、精神等越來越高級的存在。
  •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18183首頁 不思議迷宮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不思議迷宮宇宙魔方怎麼得 混沌域宇宙魔方什麼用
  • 生於混沌初開時
    生於混沌初開時 2003-08-13 13:36 作者:魯伊 2003年第31期
  • 道家陰陽哲學與宇宙演化密碼
    宇宙「大爆炸」理論,跟星雲說異曲同工。它認為,宇宙早期溫度極高,大約在100億攝氏度左右。密度也相當之高,相當於原子核的密度。這個高溫高密度的宇宙,叫做「宇宙蛋」。有一天啊,「轟隆隆」一聲,宇宙蛋炸裂了無數碎片,開始向四面八方急速移動。
  • 5本玄幻小說文推薦:宇宙洪荒,一片混沌!
    5本玄幻小說文推薦:宇宙洪荒,一片混沌!大家好,我是環環,這一次環環給大家帶來的是5本玄幻故事推薦:宇宙洪荒,一片混沌!這5本玄幻小說是非常非常值得閱讀的哦!可宇宙卻在誕生不久,混沌初開時,就誕生了一個有二進位的世界。此界與0和1編碼的二進位一樣,不過是以陰為零,以陽為一。萬物都以陰和陽構成,陰陽之間可以統一、對立和互化。陰陽為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此為基礎,演化出了天地萬物。此乃宇宙誕生的第一個世界,乾坤域。此界亙古存在,永不消亡。之所以叫乾坤域,是因為此界誕生的第一個陰陽便是乾坤。乾,謂之天。坤,謂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