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2020-08-04 高五幸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

——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

2020年8月3日原創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詩歌)

灞柳老堤綻新芽,

白鹿放歌迎大家。

鄉村文學磁性大,

一呼百應聚賢達。

群而起之值初夏,

嫋嫋煙火迎朝霞。

痴文一介農民娃,

兀生奇想沙成塔。

飄泊孤雁別天涯,

棲息家園飲暖茶。

名家新秀亮頌雅,

掩卷方知井中蛙。

山外有山獲啟發,

農村廣闊乾坤大。

留心處處有文化,

熱氣故事贏贊誇。

鄉音鄉魂連萬家,

故土情結美無暇。

愚人不愚任瀟灑,

書描農村新圖畫!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鄉村文學生活群

這裡是一個熱愛生活、注重健康、陶冶情操、致力文學、資源共享的一個文化群,是體現相識 、相知、 相惜、相助的溫暖大家庭!

尊重名家,不薄新人。真實、真誠,真心、真情! 群需要我們共同去培植、呵護之。

本群人員有編輯、記者、作家、詩人、文化名人、喜愛文學人士和熱心的讀者。

紮根沃土,帶露珠,接地氣,冒熱氣,講好鄉村故事,傳遞文學信息,展示作者才氣,分享創作快樂,切磋交流體會,相互學習提高,是本群特徵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本群禁發商業性廣告,禁止傳播色情、暴力、血腥、露點圖片、視頻、錄音等違反國家有關規定的不良信息;嚴禁討論政治、宗教、民族話題。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亦有監督。未經」官方」確認的相關資訊,請勿轉發,由此造成不良後果的,由轉發者自負其責。

群不在早、適時就行;群不在大、有為就好。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灞橋更因陳忠實老兄的《白鹿原》而馳名中外。

富商賈,窮秀才。然我們人窮志不窮!

相信有耕耘,便有收穫!共勉之。

高五幸

2020年6月23日

附錄

朱孝武(網名高山流水)

為@高五幸(陝西) 老師美篇《書描農村新圖畫》和詩助興:

《鄉村文學生活群》高五幸老師你辛苦了!

【鄉】野沃土育能賢

【村】夫田叟志高遠

【文】苑吐絲如春蠶

【學】無止境苦作伴

【生】逢盛世了夙願

【活】個心情文結緣

【群】英薈萃白鹿原

【高】山流水妙音傳

【五】更誦讀軒窗寒

【幸】遇師友大路寬

【老】村薪火秉承傳

【師】法聖賢德才兼

【你】我抱團相取暖

【辛】勤伏案亦覺甜

【苦】其心智折丹桂

【了】達世事再登攀!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作者簡介: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高五幸:書描農村新圖畫——建鄉村文學生活群偶拾8月3日原創

相關焦點

  • 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2020年8月2日原創
    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2020年8月2日原創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口罩,顧名思義就是捂嘴的玩藝兒。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
    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乘車倚窗魂出竅,兀想路若河一條。兩位老者互讓桃,讓者有餘風格高。溫馨畫面情傳導,文明之風湧春潮。此情無瀾勝有濤,溫良恭讓愛作橋。一葉知秋窺全豹,西安古都新面貌!
  • 高五幸:灞橋一帶農村的「葬禮」(隨筆)原創
    高五幸:灞橋一帶農村的「葬禮」(隨筆)原創下班回來行至暫居地的村口,熟悉、悲悽的哀樂,和著悲壯的嗩吶聲,放肆地鑽進耳朵,勾起了我對家鄉老了的人葬埋的沉痛回憶。灞橋一帶農村存續了上百年的土葬,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現在基本上都變成「火葬」。而當年「土葬」的葬禮沒有因火化而改變,只是少了備棺材、挖墓、抬埋「三道菜」,為主家也省去了好多的麻煩……。農村老去之人的「葬禮」,是後人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祭思。
  • 高五幸:秋之韻(詩歌)原創
    高五幸:秋之韻(詩歌)原創秋月清沏光明亮,秋日太陽暖洋洋。秋風習習心身爽,秋雲迎雁南天翔。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
  • 高五幸:白鹿原下話「解放」灞橋區文化館、區作協研討《苟解放》
    高五幸:白鹿原下話「解放」——灞橋區文化館、區作協為農民王定一長篇小說《苟解放》舉行研討會側記作家馬士琦為王定一贈送「春華秋實」墨寶高五幸許卓良、金步搖、鹿丁聯、楊紅利、雷風、翟孝章、馬士琦、高五幸王定一新近創作的長篇小說《苟解放》,書描了白鹿原下灞渭「三角洲」地域的農村生活,反映了苟姓家族四代人的奮鬥過程和經歷的社會變革動蕩……。「五幸,我讓賈菊蘭給你捎的書你沒收到?!」當我接過定一遞過的鍋盔厚書《苟解放》,讓我對眼前這個自嘲為「坎途子」(定一的網名)立馬有了驚詫的感覺,脫口而出:「駿馬村跑出了一匹黑馬駒,恭喜你」!
  • 高五幸:望月勾起思鄉愁(詩歌)原創
    高五幸:望月勾起思鄉愁(詩歌)原創傍晚散心河堤走,身動影隨追絲柳。萬家燈火亮如晝,月輝灑銀照高樓。中秋日近思眷屬,淚水不覺爬腮頭。人有離合月有瘦,太陽落山迎星鬥。四季更迭彎彎路,經水流年步不休。扁舟一葉神抖擻,嚮往在胸夢相守。
  • 高五幸:今年的秋分是比往年早了一些(詩歌)原創
    高五幸:今年的秋分是比往年早了一些(詩歌)原創天下著細雨腿有了冷的感覺,瀏覽手機方曉到了秋分時節。不會響雷氣溫下降天不再炎熱,農村卻進入到緊張的收穫時節。秋分這日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八百裡秦川充盈著豐收的喜悅。鑼鼓敲著秧歌扭著笑音不絕,歌頌黨對「泥腿子」的關懷體貼!
  • 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
    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江河都是向東流,惟我滋水倒著走!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
  • 高五幸:心燈點亮嚮往夢(詩歌)原創
    高五幸:心燈點亮嚮往夢(詩歌)原創大雁南翔歡聲鳴,晴空萬裡氣爽清。灞滻融渭流向東,國慶中秋喜相逢。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
  • 高五幸:重陽頌(詩歌)原創
    高五幸:重陽頌(詩歌)銀杏樹黃菊花香,蟬隱雁南凝初霜。作者簡介: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心聲 ———中秋夜感賦(詩歌)原創
    高五幸:心聲———中秋夜感賦(詩歌)原創秋菊桂花香味濃,中秋國慶喜相逢。舉杯邀月敘親情,萬家燈火樂融融!國歌唱醒滿天星,夜如白晝月不明。迎面微微南來風,耳邊盡聞歡笑聲。國家強盛繁榮景,子民揚眉腰杆硬。追夢路上昂首行,闊步跨向新徵程。祖國生日吐心聲:我與國家根脈同!
  • 高五幸:抬嫁妝(隨筆)原創
    高五幸:抬嫁妝(隨筆)原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妝,顧名思義就是為出嫁的女兒的「陪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白鹿原下的灞橋一帶農村,女大了,該嫁了,當媽當爸的就早早的置辦起了嫁妝。那陣子經濟是你窮我也窮,誰也不笑誰。女兒鋪的蓋的、穿的戴的,包括用的,日子再緊樣樣都得考慮周全,畢竟是娃一輩子的大事情。置備嫁妝有講究,也有學問。
  • 原創詩詞:黃坭鎮採風偶拾七首
    一、採風偶拾霧繞雲遮景萬千,白牌石筍最流連。猿猴撓耳臨風樂,騷客輕徐覓洞天。註:黃坭鎮有一巨石形如紙牌,俗稱「白牌」,又一石頭形如猿猴狀二 、採風偶拾玉峰苗壯老農忙,翠嶺嵐煙百卉芳。地裡彌猴長入味,庭間芍藥淡生香。風吹草木枝枝綠,燕落山梁鬱郁蒼。
  • 高五幸:先生那一雙睿智深情的眼睛——端詳忠實兄相片有感原創
    高五幸:先生那一雙睿智深情的眼睛「(詩歌)原創——端詳忠實兄相片有感高五幸:先生那一雙睿智深情的眼睛「(詩歌)原創——端詳忠實兄相片有感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
  • 高五幸:夏日的夜晚(隨筆)原創
    高五幸:夏日的夜晚(隨筆)原創「熱不過三伏」、「立了秋還有幾個火老鼠,上邊蒸、下邊烤,悶熱的象蒸籠……,農民將夏日的「熱情」描述的形象逼真,入木三分。作者簡歷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
  • 高五幸:念思煙火(隨筆)原創
    >高五幸:念思煙火(隨筆)原創>高五幸,曾用筆名:高五星。現為陝西農村報網鄉村作家;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西安市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榮獲陝西農村網徵文三等獎;《港興路驚聞喜鵲聲》在首屆「才子杯」文學作品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榮獲《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傑出貢獻獎》。因為熱愛,所以執著。
  • 偶拾紅葉丨生日有賀
    一等獎莫非嶺南山秀,海右潮平,如是兩鄉,宜秋興起;拾葉華文,問花直質,受斯嘉福,薦月眉新言初初度合秋之嚆矢,識聯裡片中,璵璠珪璋猶為慕;花堂證學以孜矻,寄月將日就,清豔不凡早得知。蕭郎雖是六旬天,猶借如蘭之質,詠絮其才,盡描魯粵煙霞景;何妨三紀後,再邀劉公島風、崑嵛山月,來舞期頤壽宴前。鄭翠娟威海,珠海,東海,福海,四海飛虹騰玉蛟;問花,詠花,釀花,拈花,百花賀壽獻蟠桃。纖塵碎雪玉藻新裁,翠蘿入句;瑤花偶拾,紅葉流波。
  • 高五幸:心跡
    高五幸想我前半生終日奔波疲於生計,忙於操心公事家事兒女事,中途對創作這情緣不得不捨棄,辜負了先生對我高看的期許。在醫院陪老伴驚悉先生駕鶴西去,好長一段時間才接受了這個事實。緩過氣來我寫段文字以示哀思,以表負疚之意求個心靈上的慰籍。
  • 評論:給「草根作家」更多文學生長空間
    評論:給「草根作家」更多文學生長空間 2014-07-21 15:00:17來源:工人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近日,推出的新職場小說
  • 太古匯方所8月3日免費講座推薦
    【導語】:太古匯方所8月3日免費講座推薦:聽編輯們說編輯部的故事——臺灣《印刻文學生活志》總編輯初安民、香港文學雜誌《字花》主編黃靜,以及《天南》文學雙月刊主編歐寧齊聚方所,暢談文學雜誌的編輯、出版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