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夏日的夜晚(隨筆)原創

2020-08-27 高五幸

高五幸:夏日的夜晚(隨筆)原創

「熱不過三伏」、「立了秋還有幾個火老鼠,上邊蒸、下邊烤,悶熱的象蒸籠……,農民將夏日的「熱情」描述的形象逼真,入木三分。

這個時候人們希翼起風,風會給人帶來一點清爽,一點輕鬆。人們祈盼毒辣的太陽快落山,月亮升空,好走出「水泥城」,去室外散步活動,看滿天的繁星。

夏日的夜晚,街巷上依然繁鬧,更多了些靈動。瓜果飄逸而來的香味,誘引著「食客」乖乖的掏鈔票;滷肉涼菜車攤前紅火,主家忙得不可開交,笑擠滿了兩眼窩;人跟人,車跟車,宛如流水的河。

夏日的夜晚,是老者、娃娃最開心的時刻:爺爺奶奶引著孫子坐「小電車」「碰碰車」,老小老小,小的開心老的笑。舞彩綢的、耍龍的、跳繩的、跟著音樂跳廣場舞尻子胡擰的……,各有所樂,好似沸騰了的開水鍋。

夏日的夜晚,是老夫老妻結行夜遊,談天說地,相伴相惜的良辰;月色朦朧,石階幽徑,有情的男女趁著月色,喃喃淺唱「婚姻前奏曲」,行走在「今天是個好日子"「的路上……。「呱呱」蛙鳴,仿佛為有情人在喝彩……

皓月當空,繁星點點。夏日的夜,熱情、活潑,生動、有趣。我憑倚在「桃花譚」的欄杆上,遙望著家鄉方向的夜空,對身邊這些熱鬧繁華、或靜謐曖昧的現象,司空見慣了,不知怎的卻冒上來了縷縷憂傷:新寺村,我生活了66個春秋的家,因了一個「拆」字再也回不去了,那熟悉親切的街道、濃濃的鄉情和魂牽夢繞的地方,只能在夢裡相見了……。

過去了的記憶是深刻的,溢滿酸澀和甜蜜。

小時候我坐在高高的包穀堆上,聽婆婆、父親講那過去的事情。

放學後抓緊時間寫作業,傍晚相約小夥伴們「摔四角」、「繡狗娃」、「捉迷藏」。村什字、學校門口、飼養室院子,是我們耍的地方,瘋夠了,玩乏了,回家上炕睡覺,一覺睡到大天亮。

年齡稍大一點,知道愛好了,講衛生。夜晚,隔三岔五地就往灞河跑,脫的光不溜秋的,跳到淺水處泡個天然溫水澡。

農民夏日要收、種、管,是最勞人的時候,沒有閒功夫徒步啊、跳舞啊,失這「閒杆」。活路忙起來「鬼吹火」,顧不上吃飯,活多的「壓摞摞」,一個「忙」字是對當時農民生活艱辛的概括。是啊,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白日裡緊著幹活,也只有在太陽落山吃晚飯的時候,一個巷子的人才會不約而同的走出門,上上「老碗會」。「風兒吹來不用扇,人人端著大老碗,三七二八胡毬諞,忘了睏乏忘了煩」……。

想起過往曾經的有趣,不禁啞然失笑。笑後明白了一個大道理:原來,快樂是這麼的簡單,「在自己」!境由心造!!還有「情人眼裡出西施」!!!

夏日的夜晚,熱情而迷人。在這個季節,因為熱,人們不得穿著簡約。女人天生愛美,衣著少顯露出婀娜多姿的曲線輪廓;男的光腿亮胳膊,亮出黝黑結實的體魄,這陰和陽、剛和柔,使悶熱的夏天變得不再鬱悶而生動。我囈想,這個世界如果有一天只有女人、或只有男人,那麼夏天將會怎麼度過?人們又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呢?

不得而知就不知。索性隨遇而安,尊重四季輪迴的自然規律;順其自然,快樂活好每一天!

作者簡歷

高五幸,筆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橋區新築街道新寺村人。自幼酷愛文學,曾經在新築公社、鄉鎮企業、灞橋區土地管理局工作過,現在新城區康復路市管所打工。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相關焦點

  • 高五幸:念思煙火(隨筆)原創
    >高五幸:念思煙火(隨筆)原創>高五幸,曾用筆名:高五星。20多歲時開始在報刋雜誌發表小說、散文、詩歌,其創作的劇本《席簡相親》(與王韶之先生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現為陝西農村報網鄉村作家;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西安市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灞橋一帶農村的「葬禮」(隨筆)原創
    高五幸:灞橋一帶農村的「葬禮」(隨筆)原創下班回來行至暫居地的村口,熟悉、悲悽的哀樂,和著悲壯的嗩吶聲,放肆地鑽進耳朵,勾起了我對家鄉老了的人葬埋的沉痛回憶。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抬嫁妝(隨筆)原創
    高五幸:抬嫁妝(隨筆)原創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妝,顧名思義就是為出嫁的女兒的「陪嫁」。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白鹿原下的灞橋一帶農村,女大了,該嫁了,當媽當爸的就早早的置辦起了嫁妝。那陣子經濟是你窮我也窮,誰也不笑誰。女兒鋪的蓋的、穿的戴的,包括用的,日子再緊樣樣都得考慮周全,畢竟是娃一輩子的大事情。置備嫁妝有講究,也有學問。
  • 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2020年8月2日原創
    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2020年8月2日原創高五幸:口罩瑣議(隨筆)口罩,顧名思義就是捂嘴的玩藝兒。大街上誰要若是戴個口罩,準會被人譏笑:公牛爬到母牛尻子上——學聞(文)氣!2020年子鼠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冠狀病毒來襲,在緊要關頭專家建議戴口罩。使得過去只有特殊個體享受的「福利」,素來被人們所忽視、冷落的口罩,一夜之間悠的抬高了身價,成了「香餑餑」。「古城無處不飛花」,「滿街儘是金盔甲」。戴口罩,成為防控「交叉感染」的護身家具,風靡起來……。
  • 高五幸:「念」字的趣想(隨筆)
    高五幸:「念」字的趣想(隨筆)高五幸:「念」字的趣想(隨筆)我發現,"今"和"心"尤其是看到留守在家的老人,他(她)們佝僂的身軀、蹣跚的挪步,佇立在村頭守望的情景,更讓人痛惜不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文此,我對「念」字有了更深切、更直接的參悟,對父母的念,還是要放在「心」上,從「今」天做起。
  • 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
    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高五幸:讓座位(詩歌)原創乘車倚窗魂出竅,兀想路若河一條。兩位老者互讓桃,讓者有餘風格高。溫馨畫面情傳導,文明之風湧春潮。此情無瀾勝有濤,溫良恭讓愛作橋。一葉知秋窺全豹,西安古都新面貌!
  • 高五幸:工分,不堪回首的歷史印記(隨筆)
    高五幸:工分,不堪回首的歷史印記(隨筆)原創說到工分,現在的青年人象聽「天書」,不知其然,更不曉得所以然。我是市57中學初中69級畢業生(那陣兒沒高中),70年回鄉時就掙的工分。青壯男勞乾重活、技術活一天10分工,婦女、老漢一天是8分工,象我這樣的學生娃類似工廠裡的學徒,幹一天則是6分工。其中也有計件工分的,如推土、拉糞、起圈、割麥、挖包穀杆等這樣的活路,就是「記回回」「算畝畝」上工分。「農民就是憑工分吃飯」。
  • 高五幸:秋之韻(詩歌)原創
    高五幸:秋之韻(詩歌)原創秋月清沏光明亮,秋日太陽暖洋洋。秋風習習心身爽,秋雲迎雁南天翔。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望月勾起思鄉愁(詩歌)原創
    我的原創詩高五幸:望月勾起思鄉愁(詩歌)原創傍晚散心河堤走,身動影隨追絲柳。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
    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高五幸:學著灞河倒著走(詩歌)原創江河都是向東流,惟我滋水倒著走!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重陽頌(詩歌)原創
    高五幸:重陽頌(詩歌)銀杏樹黃菊花香,蟬隱雁南凝初霜。作者簡介:高五幸
  • 高五幸:心燈點亮嚮往夢(詩歌)原創
    高五幸:心燈點亮嚮往夢(詩歌)原創大雁南翔歡聲鳴,晴空萬裡氣爽清。灞滻融渭流向東,國慶中秋喜相逢。國家強盛民之幸,大國風範傲蒼穹。抗疫凝聚愛國情,眾志成城亮雄風。石榴裂嘴柿子紅,花前月下念思濃。口含月餅望月宮,離鄉遊子想親朋。面向故鄉三鞠躬,一祝祖國更強盛;二願鄉黨都康寧,三盼風調年壽豐!
  • 高五幸:今年的秋分是比往年早了一些(詩歌)原創
    高五幸:今年的秋分是比往年早了一些(詩歌)原創天下著細雨腿有了冷的感覺,瀏覽手機方曉到了秋分時節。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心聲 ———中秋夜感賦(詩歌)原創
    高五幸:心聲———中秋夜感賦(詩歌)原創秋菊桂花香味濃,中秋國慶喜相逢。舉杯邀月敘親情,萬家燈火樂融融!國歌唱醒滿天星,夜如白晝月不明。迎面微微南來風,耳邊盡聞歡笑聲。國家強盛繁榮景,子民揚眉腰杆硬。作者簡歷高五幸
  • 高五幸:落葉有感(散文)
    高五幸:落葉有感(散文)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風吹來樹葉落。落葉本無情,似流水。樹葉冬前要落,這本是一般樹種的生長規律,帶葉子的楊樹、槐樹、桐樹、椿樹一族,春天發芽,夏日生長作者簡歷高五幸20歲從寫新聞報導開始,創作的劇本「席筒相親」(與王韶之合著)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省市主流媒體先後發表新聞稿件數百篇,曾經是中共灞橋區委中心通訊組成員,西安晚報通訊員,被西安晩報,中共灞橋區委評為優秀通訊員。陝西農村報網專欄鄉村作家、陝西省農民詩歌學會會員,法制文萃西部網特邀作家,灞橋區詩詞楹聯學會常務理事。
  • 高五幸:全國知名作家曲江海洋極地公園採風行(隨筆)
    高五幸:全國知名作家曲江海洋極地公園採風行(隨筆)清早起來,天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今天要去南郊參加「採風」活動典禮,想到與心儀許久的名家憨仲先生、在全國有點「動靜」的老師們謀面,學習機會難遇,天下刀子也得前去。也許是天意,「客人」從祖國各地相約抵達目的地——曲江海洋極地公園的時候,天識趣的收住了雨,以雨後清爽別樣消暑方式,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
  • 高五幸:秋天的生命(散文)
    高五幸:秋天的生命 (散文)初秋的周日,娃他碎舅肖民廣添喜為孫女做"滿月",我在去"出門"的港興路上作者簡介:高五幸
  • 【原創】美麗的南山湖夏日夜景(五)噴泉美景心留戀
    夏日的南山湖公園,來公園乘涼納夏和晚上鍛鍊的市民絡繹不絕,紛至踏來。那天又是音樂噴泉開放日,估計有數千人來觀看,整個南山湖公園真的是人氣旺盛好熱鬧。南山湖及其周邊的景觀燈全部開放,湖邊樹影婆娑,五彩燈光,探照燈四射,交相輝映,那摩天輪在絢麗的燈光變幻下,瞬間萬變,美輪美奐,絢麗多彩。
  • 遇見生活中的小確幸|貝殼隨筆
    都是生活中的小確幸。文|貓咪老師(貝殼,13歲)人生中總有那麼一段灰暗的時光,在灰暗中,唯有那一點光才能夠被闡釋為一種「微小但確切的幸福與滿足」。比如:在樹叢裡發現一隻小貓;在地上撿到一塊錢,拿著它去小賣部買了一塊糖;在柜子裡翻出一罐折好的幸運星;在書店的某一處角落找到一本一直想看的書;夏日在小巷裡找到一家刨冰店
  • 關於高人(隨筆)
    關於高人(隨筆雜談)(七星橋上作品)所謂高人,類「江湖」之稱高手,而江湖大多指武林高手。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便是其中道理。此中之志,並非僅指志向,更是指「三才」即才幹才學才能。高人,畢竟為高人,至少,要尊重,如果能夠得以貼近而交流學習,誠大幸也!高人,才高八鬥,如海深邃也!(七星橋上2020.10月寫成十洲小雅室,選自《小雅雜談》之文。原創不易,請勿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