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一個疑問:生活在同一個環境、有著相似的飲食習慣,為什麼別人卻沒事,得癌的偏偏是自己?
著名中西醫結合腫瘤學專家、北京中醫醫院腫瘤中心名譽主任鬱仁存從事腫瘤研究五六十年,他表示,患癌的原因有很多,85%來源於外因,空氣汙染、化學致癌物、病毒感染等,但最根本的不同是自己,也就是來源於內因。外因只是條件,內因才是決定性因素,所以得腫瘤主要是自己身體失調了,具備了患癌的體質。①
鬱仁存在2005年時,查出患了腸癌,他解釋患癌原因是自己喜食膏粱厚味,體型較胖,身體消化不了太多的油膩食物,這是得腸癌的一個條件。
所以鬱仁存總結,要想自己不得腫瘤,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身體的抗癌能力。包括解決身體一些亞健康狀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消除或避免外界的致癌因素,調整機體的內環境,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
警惕癌前病變或可能癌變的良性疾病
鬱仁存表示,一直強調「治未病」,也就是沒有得癌,就得把一些可能導致癌症的慢性病及時處理掉。尤其是如果出現以下這些疾病的人,要警惕早治療!
1. 皮膚與黏膜病變。黏膜白斑如逐漸粗糙、凸起甚至發生潰瘍的,可能發生癌變;易受摩擦部位的色素痣突然增大、顏色加深、發炎、疼痛等出現時,可能惡變為黑色素瘤。
2. 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纖維瘤、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等。
3. 胃腸道疾病。食管、賁門黏膜上皮增生,萎縮性胃炎,胃及腸道息肉樣腺瘤等。
4. 少數遷延性、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者。
對於這些慢性疾病,如不及時治療,長期慢性反覆的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的刺激,可逐漸誘發產生癌變化。
鬱仁存表示,身體的抗癌力離不開自身的免疫力。大部分中老年人免疫力較低,他推薦了一個扶正的基礎方。
材料:生黃芪30克,太子參20克,女貞子15克,枸杞子10克,雞血藤15克,大棗5個,金蕎麥15克。
生黃芪補中益氣、益衛固表,太子參補中益氣、益肺生津,女貞子和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雞血藤養血活血、疏經通絡,大棗補虛和胃、調和脾胃,金蕎麥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現代研究證明它可以抗炎、抗氧化、抗腫瘤。
不過也提醒大家,使用前一定要諮詢醫生是否適合自己。
想要不得癌,還要做好這七點
1. 平衡的膳食
鬱仁存表示,防癌條件第一個就是要保持平衡的膳食,而且食物中應有足夠的維生素A、C、E和纖維素。
營養師王斌在2018年健康時報刊文分享了常見維生素存在的食物。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動物肝臟,奶類及其製品和蛋類;維生素C主要來源是新鮮的蔬菜與水果,如辣椒、菠菜、番茄、柑橘、山楂、獼猴桃、鮮棗。野生的蔬果,如苜蓿、莧菜、刺梨、沙棘、酸棗等維生素C含量尤其豐富;純天然維生素E存在於植物油、麥芽、杏仁、花生或葵花籽等,相對於合成維生素E,具有更好生物活性。②
2. 不過量飲酒,不吸菸
北京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曉東2012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食管癌最主要的誘因是不是因為吃過熱的飲食?其實,這種情況在過去是,但現在隨著知識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過熱食物的情況越來越少,菸酒則是第一位的致病因素。③
3. 不吃過鹹、發黴,以及煎炸燻烤的食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朱曉東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指出,胃癌的促癌因素多和環境密切相關,尤其和飲食相關,家庭內部往往有較為相似的飲食習慣,也帶來相似的影響,如飲食中有致癌物質或膳食不合理:食用黴變的食品,過量攝入鹹菜、煙燻及醃製魚肉等,都會帶來較高的胃癌發病風險。④
4. 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發布的《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指出,肥胖是結直腸癌,尤其是結腸癌發病的高危因素。有研究對2014年前的50項前瞻性研究進行分析,發現成人體重每增加5kg,可導致結腸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升高。⑤
5. 勿過勞,不要熬夜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岭2017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雖然肺癌整體上還是「鍾情」中老年人,但近年來肺癌年輕化趨勢十分明顯,熬夜、加班導致身體過勞,在勞累情況下身體抵抗力會變差,自身對於致癌因素的免疫力變弱,這麼一來就加大患上肺癌的機率。⑥
6. 堅持鍛鍊,增強抵抗疾病的能力
由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和淮南師範大學體育系的專家共同發表的《26種人類疾病的運動幹預指導方案》,刊登在《運動與健康科學》(JSHS)英文版上,研究人員通過對26種疾病的運動幹預證實,運動可對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發揮積極作用。
其中,研究表明,運動可改善肺癌倖存者的血液免疫功能。對於早期乳腺癌患者,長期低、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更有利於康復。對於結腸癌、前列腺癌也有積極效果。⑦
7. 避免不良情緒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劉雲鵬接受瀋陽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整理出好心情抗癌,這是不用花一分錢的抗癌方法。」
在不良情緒反應中,與癌症關係密切的是抑鬱、強烈的挫折感、無望和無助等。有人認為是「抑鬱催化了腫瘤」。嚴重的抑鬱傾向者,死於癌症的危險高出普通人3倍。比如,重症抑鬱症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患乳腺癌,而且患上癌症後的預後更差。⑧
更多精彩文章:
參考資料:
①2020-09-13養生堂《 腫瘤防治見奇蹟——防內虛》
②2018-08-21健康時報《走進維生素大家族》
③2012-09-17健康時報《菸酒是食管癌最大誘因》
④2018-01-02健康時報《得不得胃癌看兩方面》
⑤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腫瘤協作組. 中國結直腸癌預防共識意見(2016年,上海) [J] . 中華消化雜誌,2016,36( 11 ): 721-733. DOI: 10.3760/cma.j.issn.0254-1432.2016.11.001
⑥2017-10-17健康時報《得癌症的為什麼偏偏是我?》
⑦2020-08-25 健康時報《26種常見病有了運動指南》
⑧2018-11-01瀋陽日報《好心情可以抗癌》
原標題:《為什麼得癌的偏偏是你?研究腫瘤50年的中醫專家說:因為你沒注意這些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