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芒,今天小編跟大家談談關於服裝的造型設計,會帶大家了解關於設計圖的繪製和服裝的四種造型方法還有服裝的原型,據小編了解,服裝造型是由式樣、衣料和色彩三個方面構成的,而小編認為時裝的式樣變化無非是衣褲結構的長短、寬窄、方圓、曲直分割的繁簡,附件的增減,近年來,人們對服裝的要求趨向曲腰緊身,衣片上作各種形式的分割,使衣縫增加,色調也趨向清新明快,條、格和提花織物被大量應用。一、設計圖的繪製:服裝裁剪製圖,是一種服裝設計繪圖方法,它是通過不同的計算公式,用曲直斜、弧等線表示的結構圖,服裝式樣的設計要畫出服裝式樣的效果圖,繪製服裝效果圖,就是描繪穿著設計服裝的各種人物,要求必須掌握人體繪畫的基本知識,畫人體,要表現得逼真,而且要表現出人的精神面貌,是男女老幼,還是工人農民等,都要求細膩、形象以及傳神。
雖然不要求像搞美術創作那樣,深入地用素描、水彩、水粉、油畫等繪畫技巧表現藝術形象,但也必須懂得人物繪畫的基本知識,如人體結構比例,男女老幼的體型差異、人體透視關係等,單線描繪是服裝設計的主要繪畫方法,通過單線描繪,畫出設計服裝的式樣,人體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動作,這樣就產生了千變萬化的衣紋,對衣紋的繪畫,服裝設計只要求抓住主要的衣紋概括地進行描繪,由於服裝衣料質地不同,反映出來的衣紋也不盡相同,比如人體穿上絲綢之類服裝,衣紋就比較輕薄柔軟圓滑,而且皺紋多,加之各種人物體型不同,小編認為,人物動作的變化以及其他特徵,就要求服裝設計者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多寫生,為繪製各種款式服裝,各種姿勢的人體形象收集和積累素材,以利於分析認識和掌握人物對象的特徵,熟練地掌握畫人體服裝的技巧。
二、服裝的造型方法有四種:第一種是立體裁剪,直接在人體或模型上塑造服裝,稱為立體裁剪。它是根據從人體上測量出幾個主要部位的尺寸,劃出衣片或紙樣,然後在類似這些尺寸的服裝模型上進行造型處置,或直接在人體上作衣樣的造型校正,小編覺得,對於高級衣料或合體要求嚴格的顧客,較多使用這種方法,第二種是比例分配法,主要是通過測量人的體型求得衣長、胸圍、領圍或褲長、臀圍、腰圍等幾個主要尺寸,結合服裝式樣的要求,求出其它部位的比例尺寸進行裁剪服裝,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容易掌握,但欠精確,第三種是短寸法,測量服裝尺寸時,除測量幾個大部位外,還增添測量各有關部位,求得裁剪所需的所有部位的尺寸,以達到造型更加精確合體。小編認為這種「短寸法」,在單件製作的男服裝裁剪時較多使用。
第四種是原型推移法,根據人體體型預先製成服裝型板(稱原型),然後將所需裁剪的服裝尺寸及式樣要求,在型板上推移變化求得所需要的裁剪製圖。小編認為,這種方法在式樣變化較靈話的女裝和童裝中較多使用,三、服裝的原型:服裝基本造型(或稱服裝原型),是了解服裝裁剪的基礎理論知識。服裝原型可以通過兩種辦法取得:一種是紙型,採取裱糊工的方法在服裝人體模型上塑造一立體造型,待幹後,將這個立體造型按照服裝結構把裁片展開,就是服裝原型圖,另一種辦法是用布料在人體上貼身塑造,找準頸圍、腰圍、臀圍、上臂圍等的位置和圍度,再找準頸窩點、第七頸椎點、左右肩頸點、肩點、乳頭、上檔高的位置和距離,劃好線作出記號,然後取下平面展開,即是服裝的原型。
為什麼服裝原型要使用貼身尺寸呢?小編認為,採用貼身尺寸,可以更好地認識服裝裁片與人體體型的密切關係,假如不這樣做,而去採用加放鬆度後的尺寸,有些體型現象就暴露不明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碰到一些問題時,還需要運用服裝原型的基礎原理來解決問題,服裝原型是以緊身出現的,而服裝本身又要有一定的松度,這個松度主要是為了穿著舒適,活動方便,有時也是為了在裡面套穿些其它服裝,如較薄的毛衣、單衣等,加放多少松度要隨各地區的穿著習慣、個人愛好、以及季節、年齡、裡面可穿套多厚的服裝等具體情況而定。小編覺得,服裝裁剪圖一般是以人體圍度最大的尺寸,來推算制定其他部位的尺寸的。
如上衣的胸圍、褲子的臀圍,大肚特體加測肚圍作為裁剪製圖的尺寸基礎,這種以大到小,符合科學原理,在全國統一服裝號型中,以基本腰圍的釐米數來表示褲子的「型",則是為了方便群眾,一般測量自己的腰圍比測量臀圍方便而準確,腰圍與臀圍之間有個差數,掌握了這個差數,就可根據褲子的「型」按臀圍尺寸來裁剪,正常人體的肩斜本來只有一個,但出現在服裝前後兩片的裁剪圖上,卻有前肩和後肩兩個不相等的斜度,小編認為這是由於人體的肩部比肩部前部分稍厚(並稍寬),從而在裁剪圖上形成的一個假象,前後衣片縫合還原後,仍然只有一個肩斜度,肩的傾斜度與厚度如同一個衣架子,它對於上衣外形的平服整齊影響很大。
領角部位則是上衣的「制高點",是最靠近圓心的內圓,這個部位無論在裁剪或縫製上稍有偏差,立即在其它部位出現皺紋、綹格、歪斜等不平服現象,而且距內圓愈遠的部位,這些偏差造成的毛病癒顯著,解決上衣下擺部位出現的前中心線劃開或重疊,後背起吊或空洞之類的問題,必須首先檢查領肩部是否有差,而後查看與其關係密切的袖窿彎勢,領口的上下偏斜等處,予以糾正,從服裝原型的變動上可以看到,某一局部線條的變動,必定牽動各有關部位的位置或形狀的改變。小編認為,我們不僅需要了解服裝原型圖上的各線條的來源和作用,而且更要掌握它們的變化,只有這樣,我們對於服裝的基本造型研究,才能逐漸深入,取得更好的效果。最後,喜歡感興趣這方面知識的小夥伴可以收藏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