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木蘭詩,幾度情斷腸,劉亦菲版花木蘭,神仙姐姐史詩般的旅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詩詞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著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人物問答及鋪陳、排比、對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態,刻畫人物心理,生動細緻,神氣躍然,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情懷讓人動容,而木蘭的故事自帶的光環與魅力也是吸引人的特點之一!
根據詩詞改編的電影有很多,這一部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花木蘭(劉亦菲飾)替生病的父親應徵入伍。她裝扮成男人,化名花軍,經受了種種考驗,同時必須利用內在的力量,接納自己真正的潛能。
這是一場史詩般的旅程,讓木蘭蛻變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戰士,也贏得來自國家與驕傲的父親的尊重。女孩先成了戰士,然後成為領袖,最後成就一段傳奇。既然天生我材,何必卸甲歸田,這可能也是更契合時代精神的表達。細膩內斂的演技,很打動人,在丹霞地貌的跪地痛哭,很戳心;當木蘭散開雲鬢掙脫鎧甲,素顏紅衣仗劍縱馬,一往無前殺入敵陣,我不知道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大場面大製作,動作戲完成度高,能看得出來付出了極大的心血,木蘭衝入敵陣時,是一種凜然的美。紅衣與烏髮一同翻滾,是山間最獨特的風,劉亦菲版的木蘭便是一往無前。
影片前一個小時講述木蘭的成長,講述她的忠和勇,後一個小時開始進入正片,主題落在「真」上,再加上結局部分的「孝」,前期的純真與後期的剛毅也確實給了木蘭這個角色以血肉。通篇表述的中國元素,個人覺得對於老外來說可能有點難理解,高顏值的女主,過癮的打鬥場面,正向的價值觀,陡轉的故事情節,時不時的喜劇元素,感人的親情,大團圓的結局,如果在院線觀看體驗肯定更好。
《花木蘭》可謂引萬眾期待,電影於9.11在國內上映,我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必須去影院貢獻一下我的票房!許多海外觀眾無法在大螢屏前一睹木蘭之風採,就已經好評如潮,更何況我們可以坐在電影院享受,想必會有更震撼的觀感吧! #劉亦菲花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