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文薈丨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美妙至極!

2020-12-08 上遊新聞

婉約派詞人才女李清照一生詩情畫意,

她的詩詞多是寫離愁別緒,

如此有情懷的才女也是難得。

今天我整理了幾首李清照描寫秋天的詩詞,

讓我們一同去領略季節在詩詞中的美好吧!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

涼生枕簟淚痕滋。

起解羅衣聊問夜何其。

翠貼蓮蓬小,金銷藕葉稀。

舊時天氣舊時衣。

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

《鷓鴣天》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憶秦娥》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

煙光薄,棲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往事過眼雲煙,秋天,在李清照的的詩詞裡,多半是寫愁緒。

她的詞總是那麼輕易的就說到了我們的心底,

你最喜歡秋天的哪一首詞呢?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李清照寫秋天的詩詞,美妙至極。
    今天以幾首李清照描寫秋天的詩詞,讓我們一同去領略季節在詩詞中的美好吧!往事過眼雲煙,秋天,在李清照的的詩詞裡,多半是寫愁緒。她的詞總是那麼輕易的就說到了我們的心底,你最喜歡秋天的哪一首詞呢?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秋天最奢侈的十件小事,都藏在詩詞裡!
    在這樣一個美妙的秋天,如何度過,才叫不辜負時光?——宋·陸遊《秋晚村舍雜詠》心素如簡,人素如茶,用淡淡的茶香,洗盡俗世鉛華,浮生如斯,輕寫流年。——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綿綿情絲纏繞淡淡桂花飄香,溫酒一杯淺嘗隔世夢一場,任多情人醉倒在花海水鄉。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美妙至極
    詞人的詩詞多半是寫愁緒,從詩詞中我們不難看出詞人也是喜酒之人,大有李白借酒澆愁的意思。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美到極致
    婉約派詞人才女李清照一生詩情畫意,她的詩詞多是寫離愁別緒,如此有情懷的才女也是難得。今天整理幾首李清照描寫秋天的詩詞,讓我們一同去領略季節在詩詞中的美好吧!往事過眼雲煙,秋天,在李清照的的詩詞裡,多半是寫愁緒。
  • 金善集美詩詞薈·每日一詩|李清照:綠肥紅瘦,是最貼身的惜花詞
    鄧毅富|文·圖微課:好一個綠肥紅瘦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所以,這又帶來了我們一個問題,這首詩真的是出於17歲李清照嗎?或者是在另外一個年齡階段寫的呢?我寧願認同是17歲的時候寫的,她把那種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作愁的意境表達出來了。這首詩其實是非常的簡單,李清照有一個好處,就是說他寫詩就像寫白話文一樣,就像我們說話一樣,這是高手的一種做法,在淺白中見深意,所謂大道至簡。
  • 詩詞丨李清照筆下的秋天,美到極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剪梅費玉清 - 金曲精選6 一剪梅在靜謐秋日,端一杯菊花酒,題一首楓葉愁,飲一盞寂寞的殘紅秋。獨坐,在這天涼的秋!李清照就曾獨對寒秋,寫下許多絕妙的詞作。一如那秋天的楓葉,紅得如血,美到極致,可片片飄落時,更顯愁苦。
  • 上遊•文薈丨早讀丨這十首古詩詞,盡顯初夏之美
    夏日山中唐丨李白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賞析 這是寫江南梅雨季節的佳作,也是一首寫夏天聲音的詩,雨聲、蛙叫、燈花落聲、用棋子敲桌子的聲音。心情恬靜安祥的梅雨夜,耐心的等待朋友前來,這時一切的聲音都因心恬淡而無比悅耳。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秋天,在劉禹錫眼裡,是勝過春朝的;在王維眼裡,是清涼可愛的。在蘇軾眼裡,秋有許多情態,有思念、有達觀、有苦悶。蘇東坡留下眾多優秀的詩詞作品,其中寫秋的眾多,下面九首蘇軾的秋日詩詞,你更喜歡哪一首呢?蘇軾筆下的秋天,是達觀的。
  • 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愛情,三首詩詞:新婚燕爾,久別思念,失望至極
    這闋詞是李清照新婚時候所寫。上闋描寫清晨買花的李清照,手中拿著鮮花,把玩欣賞,甚是喜愛。而詞的下闋描寫戴花的李清照,她害怕丈夫看到了花的鮮豔美麗,比過了自己的美貌,而最後一句「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要讓新郎官看一看,到底是花美還是她美。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詩詞中的這些雅稱,真是太美了
    ——李清照《感懷》太陽的別稱赤輪、朱曦、曦和陽景、明光、白日春天的太陽:春暉 夏天的太陽:驕陽早晨的太陽:朝陽、朝曦、初日、朝光、朝暈、初旭、初景黃昏的太陽:夕照、夕曛、夕暈、夕陽、殘陽、斜陽、落日惱亂橫波秋一寸。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當水果遇上古詩詞···
    當詩人遇上水果,又有會有怎樣的絕妙詩詞呢?楊梅一顆可值千金,古人果然灑脫至極,「千金散盡還復來」,得嘗一味又何妨?畢竟如果楊貴妃知楊梅此味,荔枝可是要「失寵」了。秋梨饞哭隔壁小朋友,那說好了,秋天一起吃秋梨,不許哭。
  • 金善集美詩詞薈·每日一詩|李清照:知否,知否,儘是心上秋
    鄧毅富|文·圖《醉花陰》(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這就是李清照醉花陰的解讀,所以我們學古典詩詞,它有幾個層面,第一,你要了解他的詩詞的意思;第二,要了解它的基本的含義,去體會這首詩所表達的主題思想、感情,寫了什麼樣的生活?表達了什麼樣的觀念?學詩就在於三個見:首先要見自己,見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見天地,感受到一些生活的狀態。第三你要有觀念。這就是形神意,形,是生活狀況;神,是我們的情感和精神。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文/秋香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每當這個季節降臨人間,人們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惆悵之感。只因秋風蕭瑟,花兒凋謝,落葉紛飛,隨處可見一種悽涼的景象。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文/秋香不知不覺,又到了秋天。每當這個季節降臨人間,人們心中都會產生一種惆悵之感。只因秋風蕭瑟,花兒凋謝,落葉紛飛,隨處可見一種悽涼的景象。因此,古代的很多詩人和文學家也總是喜歡用詩詞來寫秋天,從而表達自己心中的愁緒。不過,也有一些詩人和文學家喜歡用詩詞來表現秋天之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9首寫秋天的詩詞,每一首都寫出了秋天的魅力,別是一番風味。
  • 上遊•文薈丨午讀丨28幅「秋天」漫畫打油詩,太生動了,讓人拍案...
    接下來就跟詩詞君一起來欣賞這些漫畫打油詩吧!01一夜秋風起,滿山黃葉飛。大雁聲聲裡,遊子何時歸?05 秋天美景不用誇,出門遍地是菊花。尤喜鄉村豐收景,房前結滿老南瓜。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雪,宋人的留白
    於是,李清照吟唱「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那是深藏於心的年少記憶。周邦彥寫「暮雀喧喧聚竹,聽竹上清響風敲雪」,是冬日裡的一人飲。雪落到宋詞裡,也落到宋人的心裡,詞裡有雪,心有留白。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 李清照寫在秋天的詩詞
    夜半微涼婉約派詞人才女李清照一生詩情畫意,她的詩詞多是寫離愁別緒,如此有情懷的才女也是難得。
  • 詩詞丨李清照筆下的秋天,美到極致
    李清照就曾獨對寒秋,寫下許多絕妙的詞作。一如那秋天的楓葉,紅得如血,美到極致,可片片飄落時,更顯愁苦。李清照筆下的秋天李清照筆下的秋天李清照筆下的秋天李清照筆下的秋天
  • 行走在詩詞裡的秋天
    文/落落(原創) 秋風四處漂泊,樹葉隨意飄落,金黃的顏色爬滿了窗臺,陽光溫暖而又迷離,我能想到最美的秋天都在唐詩宋詞裡。翻開一本詩詞,細細回味那些憂愁哀婉的文字,那些絲絲縷縷的情節,便覺得秋思綿綿無盡,落葉款款回望,秋意百轉千回。秋水,秋聲,秋葉,秋月,隨手一一捻,就是一首絕妙的詩詞,在這秋色爛漫的季節裡,一起來品讀吧!
  • 邂逅詩詞丨蘇軾筆下的秋天,寫盡人生百味
    秋天,在劉禹錫眼裡,是勝過春朝的;在王維眼裡,是清涼可愛的……在蘇軾眼裡,秋有許多情態,有思念、有達觀、有苦悶。蘇東坡留下眾多優秀的詩詞作品,其中寫秋的眾多,下面九首蘇軾的秋日詩詞,你更喜歡哪一首呢?這首詞一反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高昂的調子,實在可貴。東坡在遭受挫折時,不悲觀失望;在境遇順達時,也不沾沾自喜,從而永遠保持自己內心的平衡,千百年來,鼓舞了許多人,令人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