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遴選策論文寫作: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

2020-12-08 北京中公教育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創造和傳承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始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華夏兒女,根植於中華兒女的內心深處,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對於傳統文化一些人要麼盲目崇拜、全盤接受,要麼囫圇吞棗、流於形式,要麼陶醉其中、固步自封……種種態度不利於傳統文化的發展,更不利於中華民族的繁榮。要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傳統文化才是發展的應有之義。

繼往開來,懂得創新,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經五千年歲月洗禮,擁有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瑰寶。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中國人民一代一代接續創造、繼承、積澱,鑄就了燦爛輝煌的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發展步伐加快,創新成為發展的關鍵詞,在各大領域嶄露頭角。在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滿足的今天,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論是故宮文創走紅網絡,還是傳統文化節目引發熱議,其背後都離不開挖掘精髓、不斷創新的身影。其實在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上,不僅僅要繼承、弘揚,更要懂得創新。

科學揚棄,去粗取精,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符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圖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意味深長的向我們闡述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大槐樹尋根祭祖讓孩子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承載了深厚的真情和深遠的意義,彰顯了民間文化的新風氣,是弘揚傳統文化的典範。反觀,不加甄別將古代「二十四孝」全盤搬向街頭,誤導群眾,引起了社會廣泛譴責,是為反例。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的價值意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要堅持科學揚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悠悠萬事,文化為核;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文化的力量不僅僅是修身養性、增長見識,更是鐫刻在民族血脈中的智慧。繼往開來、懂得創新,科學揚棄、去粗取精,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央遴選考試策論文寫作: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
    2021年中央遴選考試策論文寫作: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 2021中央遴選和選調考試備考正在進行,為方便廣大考生備考公務員遴選、公選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21公務員遴選和選調考試公文寫作相關閱讀資料
  • 2021中央遴選公務員議論文: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
    廣東公選遴選考試網提供以下公選遴選備考技巧信息:2021中央遴選公務員議論文: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傳承傳統文化精髓,更多關於中央遴選公務員備考技巧,公選遴選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廣東公選遴選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2019福建遴選公務員策論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並傳下去
    2019福建遴選公務員策論文:讓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並傳下去 福建遴選公選備考群 208132176丨 遴選微信:福建公務員遴選考試(fjgwylxks)
  • 2020年名校模擬高考作文:在傳承中堅守傳統文化精髓
    本題寫作的具體任務是「如何弘揚傳統文化」,寫作時應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歸納材料提供的寫作方向,並聯繫當下弘揚傳統文化的實際,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創新傳承方式值得肯定,但文化精髓不容褻瀆。在傳承中堅守傳統文化精髓,我們責無旁貸。  堅守傳統文化精髓,可以讓傳統文化根脈永存。有人惡搞傳統文化,也有人為保護、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聲疾呼,身體力行,無私奉獻。樊錦詩用四十餘年的堅守告訴世人,她無愧於敦煌。從北大考古學專業畢業後,她進入大漠深處,喝鹹水、點油燈、住土屋、睡土炕,用生命守護敦煌,只願保住中華文化根脈。
  • 正確對待傳統文化
    我國是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先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是個重要的問題。在這裡,有兩種錯誤地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是不可取的:一是採取虛無主義或取消主義的態度,不問青紅皂白,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化,把它們統統歸之為「封建、迷信、落後」,乃至「反動」的範疇,甚至把近代中國的貧弱、目前中國存在的困難統統歸咎於傳統文化。二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全盤肯定,並且不允許人們對之有任何懷疑與批判,否則就是貶低中華文化,數典忘祖,崇洋媚外。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傳承優秀文化 拯救漢字危機_北京中公教育
    遴選申論: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傳承優秀文化 拯救漢字危機。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上作出指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國民族強。泱泱中華五千年,漢字以其特有的創作方式和表現形式,傳承著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但如今電腦普及並廣泛使用,使人們出現了「提筆忘字」的現象,漢字危機愈行愈近。保護漢字勢在必行,學好漢字是傳承中華文化的第一步。學好漢字能幫助我們提升文化水平。
  • 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中華傳統文化
    原標題: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中華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如何正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及其當代價值?
  • 2020高考「傳統文化」寫作指導
    」釋義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 我們的傳統需要我們一代代的人來傳承來弘揚。我們傳承的是什麼?是那塊自古吃到今的月餅嗎?是那捆自古扎到今的粽子嗎?是那鍋自古包到今的餃子嗎?顯然不是。可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自以為對著明月吃上幾口月餅便是一個詩情畫意的中秋;又有多少人自以為一碗水餃下肚便有為人滿譽的團團圓圓?我們要傳承的是文化的內涵,而不是它的載體。
  • 2020中央遴選策論文:計利當計天下利 求名應求萬名
    遴選申論寫作技巧:本文整理2020中央遴選策論文:計利當計天下利 求名應求萬名。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不難看出,注重實績才能讓人看清眼前,理清思維,正確對待名利。所以,作為國家脊梁,我們每一個青年人都應學會注重實績,才能正確對待名與利。專注公共利益,正確對待名利。專注公共利益就是做事出發點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集體。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風氣也愈加浮躁,每個人更多追求個人利益。
  • 2020寧夏公遴選策論文寫作:鄉情讓家鄉更美好
    【導讀】華圖寧夏公選遴選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公遴選策論文寫作:鄉情讓家鄉更美好,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選遴選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立夏已過,天氣還沒有那麼燥熱,正是靜下心來複習的好時間~不要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新的一天,你也和寧夏公遴選考試網小編一樣在不斷學習的路上嘛?
  • 全媒體時代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
    一、全媒體時代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發展,首先要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提出了一系列高瞻遠矚、意蘊深厚的重要論斷,對於我們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有啟發。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強調:「中國是有著悠久文明的國家。
  • 杜衛委員:傳承和弘揚傳統中醫藥文化
    中醫藥振興發展離不開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基本形成」。中醫藥既是中國傳統治病救人的醫藥學思想和技術,又是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其思想觀念和實踐方法都蘊含著深刻的中國哲學智慧。
  • 全洪剛:用行動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
    全洪剛:用行動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 2020-04-30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水墨藝術精髓—書畫家賀德昌
    中國文化與中國書畫之所以能夠傳承幾千年,與中國文化的包容性息息相關,也與中國文人的對文化的包容性分不開。中國書畫在發展中切勿忘記傳承,因為中國書畫不只是藝術更是血脈文化與哲學,中國書畫也是借用物象剖析自然的一種科學,我們的文化體系裡有萬物皆有靈的說法和認知,這也是中國書畫創作的旨要。賀德昌,字國果,號也可、千石、半海歸士等,生於1949年5月,北京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國家一級美術師。
  • 如何正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如何正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問題第一,認真挖掘,辯證對待傳統文化。面對光博深厚的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的予以繼承,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要從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堅定文化自信的目標出發,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觀念、主要精神的時代價值,使傳統文化與時代價值相承接,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
  • 如何正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傳統文化問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課題,以科學態度對待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原則遵循。
  • 在傳承百部經典書籍中弘揚好傳統文化
    (中國文明網)  經典書籍和傳統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裡面有深厚文學造詣、至美藝術價值、淳真美學思想,在提高人的素養,提升人的審美具有重要作用。今天,需認真發掘、弘揚和傳承經典裡的優秀傳統文化,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作用,做好人才培養和傳承,共築美好精神家園。
  • 傳承傳統民族智慧 弘揚優秀文化精髓
    傳承傳統民族智慧 弘揚優秀文化精髓——記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與區域改革發展特約高級研究員、人生基因體系創始人劉世存華夏悠久的歷史,鑄就了它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2020、CCTV中國中文衛視世界報導。2019、中國首屆易學高峰論壇,現場會實地召開。星光大道十八、十九、二十屆CCTV多次專訪。2020年中國改革報整版報導。等榮譽稱號。
  • 2020安徽遴選策論文寫作:敢為青春 不負韶華
    2020安徽遴選策論文寫作:敢為青春 不負韶華 2020-11-30 13:44:56| 中公教育 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時強調
  • 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
    (二)傳承傳統文化的意義古往今來,有許多偉大的歷史人物憑藉他們聰慧的頭腦,建立了許多多姿多彩的文化,這些文化裡不僅是中國文明歷史的見證,也是中國道德精神的象徵,時至今日,它們仍然以堅強的生命力存在於新時期的道德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