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成立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
清華新聞網9月29日電 (通訊員 文 鵬 雨 昕)9月27日上午,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成立典禮在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校黨委原副書記胡顯章出席典禮。
圖為陳吉寧與甘陽為新雅書院揭牌。石加東 攝
史宗愷宣讀了學校關於設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的決定,以及通識教育實驗區組織架構和第一屆導師委員會名單。甘陽擔任通識教育實驗區總監、曹莉擔任通識教育實驗區項目主任。陳吉寧、甘陽共同為「新雅書院」揭牌。
圖為校長陳吉寧講話。石加東 攝
陳吉寧在講話中代表學校向新雅書院的成立致以熱烈祝賀。他指出,新雅書院的成立在清華大學人才培養歷程中具有重要意義,是既基於老清華時期重視通識教育的歷史傳統,又立足於近二十年來對於素質教育的不斷探索,更是面向未來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他表示,學校將整合院系和相關部門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鼓勵和推動新雅書院的成長和發展。希望新雅書院師生勇於擔當,齊心協力,銳意進取,在探索新型師生關係、生生關係、班級關係和院系關係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圖為通識教育實驗區總監甘陽演講。石加東 攝
甘陽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國大學的本科書院必須紮根於中國社會的文化思想土壤,新雅書院並非追求抽象、空洞的理想目標,而是務實於可操作、現實性的育人要求;並非照搬牛津劍橋等西方大學的辦學模式,而是從清華的實際出發,探索中國本科書院的特色之路。他希望新雅書院的學生關注世界一流大學的教育,形成與書院導師積極互動,與書院同學開放交流的友愛共同體。
圖為出席典禮的清華師生。石加東 攝
成立典禮上,生命學院院長施一公院士、首批通識課程教師代表、美術學院教授李睦分别致辭,祝賀新雅書院的全體學生成為清華大學傳承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歷史進程中的親歷者,激勵同學們在新雅書院的學習和生活中真正學得自信與尊重,在理性和情感、知性和靈性、思維和感悟等方面積極摸索,成熟進取。建築學院大一新生周凌峰代表書院全體學生發言,表達對能夠加入書院學習的感激之情和積極參與、潛心攻讀的理想和心願。
北京三聯書店副總編常紹民代表三聯書店向新雅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向書院贈送《錢鍾書集》和楊絳的作品以及甘陽主編的《現代西方學術文庫》、《通識經典講稿》等三百多種三聯版圖書,祝願新雅書院的成立加深清華的書香氣息,使「水木清華」更加根深葉茂,人文日新。
圖為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成立典禮現場。石加東 攝
教務處處長鄭力主持會議。清華大學法學院、建築學院、生命學院、錢學森力學班等入選首批「新雅書院」的百名學生,這些院系以及教務處、學生處、國際處、人文學院、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圖書館、藝教中心、物業中心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書院首批通識課程教師、導師委員會委員、工作委員會委員等150餘人出席會議。
圖為師生合影。
據悉,新成立的「通識教育實驗區」新雅書院將探索通識課程與養成教育協同的綜合改革。新雅書院推行住宿書院制度,所有入選學生按學科交叉和大類融合的原則安排宿舍,書院將成為師生共有、共建、共享的文化場所和公共空間。課程方面,本學期新開設了「《史記》研讀」、「早期中國文明」、「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啟示」等4門通識課程。這些課程以「文明與價值」為主線,以中華優秀傳統思想和文化、世界文明優秀成果為核心,以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和科學為基礎,推及政治、經濟、社會和傳播;書院還將舉辦「新雅講座」、「新雅論壇」並組織科學、人文、音樂、美術和體育興趣小組,期望通過深度學習、有效研討、學科交叉、師生互動等環節,較大幅度地提升通識教育的課程水準和育人實效,培養學生對文明和價值的綜合理解與有效表達,使其在認知、思維、表達和運用方面達到融會貫通的新高度。
供稿: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教務處 編輯:欣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