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仔細品味一下,感覺非常有道理。古代才子多風流,況且他們有風流的資本,僅憑才華就能博取芳心,撩妹技術相當高超。
一代文豪蘇軾,歷經宦海沉浮,幾乎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處事態度,其心態令人佩服,被貶黃州期間,閒來無事在城東開墾荒地種菜,並給自己起個「東坡居士」的綽號。
有些文人比較古板,整日不苟言笑,蘇軾卻與眾不同,具有極強的幽默細胞,作詩不拘小節,不太在乎他人的眼光和看法。
除了仕途略微坎坷,蘇軾其他方面都比較如意,朋友遍布五湖四海,不僅包括文學界的同行,還有道士、和尚、歌姬等,偶爾發一個朋友圈,都會引來上百人點讚,堪稱宋朝文壇上的大V。
坦率真誠是蘇軾的標籤,坦坦蕩蕩作為,明明白白做事,非常討厭虛偽之人,關於他的趣事有很多。
據《冷齋夜話》中記載:東坡鎮錢塘,無日不在西湖。嘗攜妓遏大通禪師,師慍形於色。東坡作長短句,令妓歌之曰……
這段記載,講述了蘇東坡曾經做過的一件事,他在鎮守錢塘的時候,天天都在西湖遊玩。
有一天,他帶著一名歌妓去拜訪大通禪師,大通禪師非常生氣,於是,蘇東坡就急中生智寫下一首詞,令這個歌妓唱給大通禪師聽。
那麼,這究竟是一首什麼詞呢?大通禪師聽後,又有什麼反應呢?
南歌子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眨眉。卻愁彌勒下生遲。不見老婆三五,少年時。
這首詞很有意思,開頭兩句便反問大通禪師:您唱的是哪家的曲子?您繼承的是哪派的門風?
佛門本是清淨之地,而歌妓在古代歷來為人所輕賤,而蘇軾攜妓登佛門,原本是他理虧在先,高僧大怒也是在情理之中。
可是蘇軾卻反問高僧:你修的是哪門子的禪?
根據《苕溪漁隱叢話》記載,蘇軾的另一好友仲殊和尚聽聞了這首詞後,也寫下一首《西江月》和之,「不向春風一笑,待何時」。
根據仲殊的和詞來看,大通早年也是個混跡風月之人。想必蘇軾也是知道他的底細,所以才會如此嘲諷。
接下來蘇軾的兩句詩看似勸誡大通莫要生氣,其實也是充滿反諷之意。
「拍板」有兩層含義,既是僧人平常誦經講道所用的工具,也是唱戲說書人的道具。
蘇軾這裡用「借」,表面是說借用佛門之物唱唱戲,實際是說你從前也沒少混風月,我如今不過是照你以前的樣子,何必動怒呢?
且不說大通從前之事如何,單就他喜怒形於色,就說明修煉不到家,就夠蘇軾反諷他了。
接著的下半闕更是直言不諱地揭大通的老底了。剛剛歌妓偷瞄了你一眼,你就皺眉不快。你年輕時妻妾成群,別以為我不知道,只是寺廟裡的小和尚出生太晚,不清楚你以前的所作所為。
其實蘇軾也不是有意和大通過不去,只是這些僧人嘴上說著「眾生平等」,可實際還是將人視為三六九等,蘇軾自是看不過去,就忍不住出言嘲諷。
而大通聽了這首詞後也是啞口無言,滿臉羞愧,一來也是他未出家前卻是也曾風流過;二來以慈悲為懷著稱的他卻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確實不應該。
最後他向蘇軾致歉,此事也傳為詞壇佳話。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這一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
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他以武起身,卻終成文業,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被譽為"詞中之龍"。正所謂「劍有殺氣 詞有柔情」。
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一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