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在市第六中學食堂,學生們用實際行動踐行「光碟行動」。
市兩院中學食堂張貼「光碟行動」海報。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 韋雪梅 攝
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連日來,「光碟行動」成為了全社會熱議的話題。開學後,我市中小學校陸續開展「光碟行動」宣傳活動,引導孩子們養成愛惜糧食、文明用餐的良好習慣,教育孩子以節約為榮,使勤儉節約的觀念植入孩子的心靈,讓節約成為一種風尚。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大三小學生高聲誦讀古詩《憫農》,這是學校正在開展「節約糧食,制止浪費」的宣傳教育活動。「學校通過誦讀古詩等方式開展宣傳活動,讓學生更加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形成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新風尚。」那大三小校長謝華慶說,通過大力宣傳,使學生們深刻認識到了勤儉節約的重要意義,養成了節約糧食不浪費的好習慣。
在市第六中學的食堂內,牆壁隨處都能看到「光碟行動」的標語或溫馨提示,時刻提醒學生吃多少、點多少,主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中午12時左右,學生們陸續排著隊到食堂餐口進行取餐,每個人按照自己的飯量、需求盛菜,因為按量取餐,學生們都把自己餐盤中的食物吃得乾乾淨淨。
「阿姨,豆腐您給我少盛點,菜也給少盛點,吃不了那麼多。」一位學生說,浪費是一種不好的行為,這些食物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我們要珍惜每一粒米,吃多少就盛多少。
記者在採訪時還了解到,市兩院中學也正在開展「光碟行動」活動。該校執行校長鄭培生告訴記者,目前,學校已在校園和食堂等處張貼宣傳海報和標語,下一步將利用主題班會課,學生宣誓,以及日常的監督檢查開展「光碟行動」,希望通過各種活動形成常態化管理,讓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愛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傳統美德根植在每個師生的心靈。(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韋雪梅 編輯朱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