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四套《國寶·發現》欄目走進無錫拍攝《考古無錫》系列紀錄片。在近一周的拍攝時間內,節目組記錄下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的考古日常,重點聚焦了鴻山、闔閭城兩大考古遺址的考古現場及相關研究,介紹無錫歷年的考古發現,展現無錫厚重的歷史文脈。該片定於明年2月份播出。
《國寶發現》是繼《國寶檔案》後,央視推出的全國首檔以國寶文物和文博考古為線索的行走發現類紀錄片節目,以主持人在實景現場行走的方式,輔以計算機3D虛擬還原,對考古現場、遺蹟遺址和國寶文物進行深入探索。
得知央視要來拍攝《考古無錫》,無錫市考古所所長劉寶山博士很開心,因為這也是全面回顧無錫考古歷程,展現無錫燦爛歷史文化的好機會。事實上,無錫能夠被央視欄目選中,也是因為無錫此前轟動全國的重大考古發現。鴻山遺址入選「2004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闔閭城遺址入選「2008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此次《國寶發現》欄目,主要拍攝無錫這兩大遺址,展現無錫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不斷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在闔閭城遺址,攝製組實地拍攝了龍山石牆考古發掘現場。劉寶山介紹了闔閭城的發現和闔閭城大城的調查歷程。在鴻山遺址,無錫市考古所副所長李光日帶領攝製組實地調查了梁鴻溼地公園裡的土墩墓遺蹟。攝製組還聚焦了梅裡遺址,力圖用影像全面展示無錫近年來的考古發現。據悉,目前,鴻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本體保護展示、闔閭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龍山石牆遺址本體保護展示、梅裡古鎮商周遺址展示項目都在進行中。《考古無錫》的拍攝、播出將推動無錫更好地研究過去,正視現在,走向未來。(記者 張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