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自邊界行——內江凌家鎮宋家大院

2020-09-13 痛快旅遊

宋家大院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地處內江市中區凌家鎮何家坡村,坐東南朝西北,中西合璧建築風格,由中廳、正房、院壩、左右廂房、側院圍成四合院。2019年底,宋家大院被列為內江市文物保護單位。

凌家鎮距內江市25公裡,南距自貢市22公裡,內樂公路橫穿場鎮,與自貢市三多寨鎮接壤,是內江至自貢的中心場鎮和物資集散地。從凌家場鎮穿越內昆鐵路,在一個岔路口旁邊即是宋家大院。

岔路口右行見到池塘,宋家大院就完美地隱藏在對岸的樓房背後。

據當地居民介紹,宋家大院為民國鹽商宋俊臣修建,解放後凌家區政府設在此處,後又為凌家鎮派出所。如今外圍的石砌門和圍牆還是可以看出當年的規模之大。

進門右側的房屋上,還能看出何家坡村支兩委的年代遺蹟。

樓房通道前,凌家鎮派出所的印記依舊顯眼。

穿過通道後,正對宋家大院大門和六級垂帶踏道,可惜大門緊閉未能入內參觀。

據資料介紹,宋家大院的主人宋俊臣三十四歲時舉家從內江鄉下遷來貢井泥塘灣天德號定居。既在內江辦有糖廠,又在貢井經營藥材、油、麻、糧食等,後開設錢莊。再涉足鹽業,家有滷井日產滷40擔,灶房日產鹽110擔,並在自流井、重慶、宜昌、合江等地設有鹽號,又在貢井、內江購置土地收租。宋家富裕有錢,被當地老百姓譽為「貢井三子」之一(即餘述懷的面子、宋俊臣的票子、胡元和的房子),躋身貢井鹽商「四大家族」。

從側面這個角度,可以看出宋家大院中廳面闊7間,進深近十米,青磚簷柱的兩層建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

雖不能入內,就沿著宋家大院轉一圈,中廳屋簷飽經滄桑已破敗不堪,窗戶基都被改造過。

殘留在側牆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標語依稀可見

中廳與後面的正房是明顯的不同的建築風格,不過讓人意外的是正房外牆大部採用條石砌成,粘連的白水泥清晰可見,只有頂部是傳統的中式風火牆。

宋家大院的後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外面的山牆與其他山牆下部明顯不同,這在川南地區的建築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由於大樹部分遮蔽,很難看到整個山牆的全貌,從局部看整體保存比較完好,裝飾圖案精美。

宋家大院的正房為抬梁穿鬥混合式建築,硬山式風火牆,瓷塑脊飾。只是未能入內親見磚心水磨石摸面簷柱及精美的木雕裝飾。

宋家大院後面山頂修建的圍牆,當年這個大院的無論從建築風格和規模在凌家一帶都是絕無僅有的。

中廳二層位置都有一根與青磚簷柱相連,正面簷柱下方均有磚砌石欄構成了一個一米多寬的走廊。

時過境遷,現在旁邊的住戶將簷柱和石欄當作了瓜架使用,但石欄整體及鏤空裝飾比較完整。

放眼望去,中廳一側保留著宋家大院的一個側院。

沿著樓房簷下行走,側院的廂房映入眼帘,不過人去屋空顯得寂靜又破敗。

宋家大院的側院石階前,左右兩廂布局還在,只是左廂房已改為二樓樓房,中間殘存著一堵屏門牆。

這堵屏門牆是明顯的中西合璧建築風格,中間的石板甬道直抵側院的正房。

側院正房面闊5間,除明間增加了磚牆外,基本風貌變化不大。

側院正房與屏門牆內的兩間廂房相對比較完整

宋家大院的側院正房,柱礎均為簡潔的長方形,殘留簡單樸素的垂花。

正房左側有一條石梯步通往後山

宋家大院中廳與側院的連接處,中廳的牆體已部分裸露,石欄杆也是青苔密布。

內江凌家鎮宋家大院作為典型的民國建築,不僅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而且整體規模大、耗資巨大。其歷史淵源與內江和自貢兩個地區聯繫頗為緊密,對於研究川南地區鹽業歷史和民國建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內自邊界行——內江凌家雷氏百歲坊
    雷氏百歲坊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位於內江市凌家鎮牌坊壩村,坐西北朝東南,面闊5米,通高6.6米,青砂石質,三門四柱五樓。中門楷書「五世同堂,大清道光丁酉年八月榖月旦劉玉璋之妻雷氏百歲坊」。現為市中區文物保護單位。
  • 內自邊界行——內江雲霞古剎牌坊
    雲霞古剎牌坊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位於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水口村村委會旁(原伏龍鎮境內),坐南朝北,由50餘塊紅砂石砌築而成。牌坊保存完整,造型端莊,鬥拱繁複,圖文並茂,雕鑿精妙。2007年6月15日被評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大安區廟壩鎮:扎牢自貢內江邊界「死角」 嚴防死守抗擊「疫魔」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7日電 (吳平華 趙超 程明)記者7日從自貢市大安區委宣傳部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衛戰」打響後,針對自貢內江兩市交界邊界地段容易出現防控「死角」的問題
  • 內江
    內江師範學院、川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定點幫扶工作成效考核評價為「好」。二、獲得全省2019年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揚情況(一)先進市(州)、縣(市、區)和一線優秀扶貧幹部。曾誠(市公安局技術偵察支隊副支隊長,東興區富溪鎮天賜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羅超(內江師範學院國有資產管理處招標辦主任,資中縣銀山鎮金紫鋪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林錫東(共青團內江市市中區委書記,市中區全安鎮花洞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黃才浚(東興區農業農村局種子服務站站長,東興區雙才鎮玉皇觀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玲(東興區法學會副秘書長,東興區高梁鎮慈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 內自邊界行——威遠河觀音灘峽谷風光
    對岸的幾塊大巖石是自貢一側最具特色的造型峽谷盡頭遠眺自貢地標建築——自貢廣播電視塔威遠河觀音灘峽谷是一個自然與歷史完美融合的地方,走進峽谷一路傾聽河水的濤聲,欣賞威遠河的怪石嶙峋,感受兩岸的峻秀風光和歲月悠長,呈現給我們一幅幅內自邊界的美麗自然畫卷。
  • @內江人,戶籍地址變更問題官方解讀來了!
    @內江人,戶籍地址變更問題官方解讀來了!>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古樓村凌家鎮古樓村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方碑村橫街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方碑村社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高洞村凌家鎮下街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高洞村下街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古樓村凌家鎮凌區街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凌家鎮古樓村凌區街
  • 這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內江人將喝上金沙江水
    11月2日記者從內江市水利局獲悉四川省向家壩灌區北總乾渠一期一步工程內江供水管道工程於10月31日在市中區凌家鎮青槓坡村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竣工意味著3年半後內江人就可以喝上金沙江水了作為四川省向家壩灌區北總乾渠一期一步工程的主要建設內容,內江供水管道將從自貢市邱場分乾渠末端引水,經內江市凌家灣泵站提水後,在陰家灣進入黃河鎮水庫,設計流量5立方米/秒(年供水量1.05億立方米),全長約38公裡,主要建設包括埋管、隧洞及泵站等,工期為42個月。該條管道的開工,標誌著這一全國重大水利工程在內江市從布局規劃正式進入全面建設。
  • 民生紅利頻頻釋放 內自人民受惠多多
    11月22日,劉琳在自貢陪父母過完周末後,便乘坐「內江至自貢定製客運班線」回到內江上班。劉琳是自貢人,10年前就來到內江上班並在此安家。內江至自貢定製客運班線,平均每日開行兩地往返班車25臺次(含直達內江北站),以滿足兩市市民出行需求。公共服務「無差別」讓越來越多的內江人、自貢人感受到了內自同城化帶來的便利。
  • 內江這位老人,編!編!編!
    ▲柳勇製作竹編畫在市中區凌家鎮,有這樣一位心靈手巧的民間竹編「守藝人」——柳勇,他堅守著傳統技藝的主陣地,大膽創新,為傳統技藝注入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創造出一件件生動鮮活的竹工藝品。1月7日,記者來到市中區凌家鎮小灣子村6組柳勇的家中,室內安靜整潔,光線從窗外透進來,幽幽竹香中,老人靈巧的手在竹條之間靈活穿梭,一根竹篾在上、四根在下不斷交織,不一會工夫,一個竹籃便在他的手下誕生……謀生:一項延續兩代人的手藝「小時候家裡真的很困難,但我開始學做竹編後的那年冬天,終於買了一件新衣服。」柳勇回憶。
  • 內江這座寺廟藏了這麼多好寶貝,你竟然還不知道?
    提起感恩寺,很多內江人都聽過它的大名,但是都沒有了解過,今天八卦妹就帶大家感受一下這座遺世而獨立的宏偉古廟!也許,從文化底蘊上來說,和北京天壇還不在一個層面,但對於內江人而言,這就是我們自己的「天壇」。
  • 內江這個三百年老宅「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且讓江小弟帶大家去一探究竟——在內江市市中區沱江鄉梁壩村,「隱藏」著一座沉寂的大院——曾家大院。這座始建於清末的建築是內江「甜城」的源頭,更是內江乃至中國糖業歷史文化的見證。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曾家大院榜上有名。
  • 自貢、內江同城化最新進展來了!圖書館、警務合作時代開啟!
    來源:封面新聞此外自貢、內江也在圖書館共建方面籤署了同城化合作協議內自公共圖書館發展合作近日,自貢市圖書館與內江市圖書館率先籤訂《內自公共圖書館發展合作協議》。2019年自貢內江將攜手推進16件事著力建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化都市區,涉及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物流等領域!據內江自貢同城化發展聯席會議2019年第一次會議消息,2019年內江自貢將攜手推進16件大事,包括加快內自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川南城際鐵路內江至自貢段建設、公積金貸款同城化、社保醫保「一卡通」、公交「一卡通」、景點同城化待遇等。
  • 內江:6年謀一劍 打造成渝電子商務「次高地」
    新模式湧現拓展電商邊界擁抱新業態新經濟7月28日,內江市舉辦「雲上甜城直播內江」2020年內江首屆直播帶貨活動,內江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與各縣(市、區)政府分管負責人紛紛走進直播間,為市中區花洞村、隆昌市黃牛埡村等貧困村36戶商家、專業合作社的55種產品直播帶貨
  • 國網內江供電公司:文明實踐在行動 志願服務暖人心
    國網內江供電公司團委提前籌劃志願服務活動,並發動各級團組織積極參與。12月3日,在公司團委的精心組織下,公司「三為」志願者服務隊到市中區凌家鎮牛口橋村,參與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內江市「12.5」國際志願者日暨新時代文明實踐集中志願服務活動。
  • 2021年內自瀘段通車
    12月11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鐵投川南城際鐵路公司獲悉,11日晚23時28分,隨著最後一榀預製箱梁緩緩落下,標誌著由四川鐵投集團主導建設的川南城際鐵路內自瀘線土建工程全線貫通。
  • 浙江溫州市蒼南縣金鄉鎮有一座餘家大院600年了,至今保存完好!
    空曠的大院內,大屋迎面一字排開,眼界為之一闊。青條石鋪就的地面,結實平整,院子北面是第一進廳堂及七間大屋,餘氏宗親關注中餘文化傳播。大廳開闊。廳堂兩邊分正間、五間、七間,過間均甚為寬闊;每間房屋的雕花窗門極其講究。從餘家大院的分布格局中,窺見古宅主人的別具匠心以及文化品味。若論歷史,這座古宅經歷了兩任主人。從明代萬曆年間,作為金鄉城內世家望族之一的宋家首建宅院。
  • 因為304年前的一挑甘蔗 內江糖業發祥地擬建「一坊四館」
    最近,這個1982年出生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與大他8歲的「馬姐姐」組了一個「木馬組合」,擬造一個內江甘蔗原汁紅糖品牌。內江糖業發祥地——市中區龍門鎮,該鎮黨委書記江新勇介紹,內江糖文化正在龍門鎮愈來越濃。目前,正在以曾家大院為核心,打造「一坊四館」,預計今年11月就能夠亮相。「計劃未來兩年,利用曾家大院建立全國首個中國糖業博物館。」
  • 緣,妙不可言——齊白石與內江
    由此推斷,齊白石應該是27日由重慶到達內江並住宿一夜的。《1936年齊白石四川之行行程表》也記載:5月27日「申時(即下午3:00—5:00),一行人經過重慶烏江,當晚留宿四川內江。」(韋昊昱《峨眉春色為誰妍——齊白石與近代四川文人》)當時齊白石還帶了胡寶珠夫人和五女良止、六子良年同行。王纘緒去重慶迎接齊白石一行,他們都在內江住宿一夜。
  • 王家大院(北京)文化旅遊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9月16日-18日由中共靈石縣委,靈石縣人民政府主辦的為期三天的主題為「客從山西來,請客到王家」旅遊文化行活動在北京市華熙廣場隆重啟動。 本次王家大院(北京)文化旅遊行活動,以北京最具人氣的兩條黃金街——王府井大街、五棵松華熙商業街為落地點,通過LED大屏、展位搭建以及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等綜合展示形式,向廣大北京市民全方位展現了具有嘆為觀止的建築藝術和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蘊的大美王家,並與市民進行了趣味十足的交流與互動,以娛樂的方式展現出晉商大院的歷史與文化,體現出王家人熱情與好客,進一步擴大了王家大院在北京的知名度與美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