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遊雁蕩四尖,風光旖旎心曠神怡

2020-12-09 溫州古道

作者|靜謐夜空流星

雁蕩諸峰,以四尖最是有名。百岡尖,諸峰高者,海撥1108米,地域內堪稱雄偉;其後雁湖尖,海撥1007米,雖平曠,卻有雁湖添姿,亦算不俗;凌雲尖麼,海撥千米有四,頂銳尖削而窄小,崖宕萬仞不敢瞰,秀絕諸峰無出其右者;至於烏巖尖,四尖之低伏,素有空中花園之譽,遠觀其巖色呈紫黑,頂巖尖突欲刺天,氣勢昂然。此類景致路遙行險,非尋常遊客可以得見,屬於行驢才能擁有的風景。

庚子鼠年五月,釣魚兄弟拉驢成隊,計劃穿越雁蕩四尖。吾力弱,躊躇終究不敢跟隨。須知四尖之驢不比凡常,在甌城戶外歷來享有虐驢之譽。三十餘公裡山中野路起起伏伏,串聯起雁蕩山中四巔頂,自西而東峰巒相連勢遮天,非等閒步履可以徵服。其後聽聞驢道有縮減,餘廿二公裡,還是有半道下撤者,不禁暗自慶幸自己未盲目鼓勇跟隨。

摸黑山中歸來,釣魚餘興未盡,發些驢途圖片,欲吾撰文以記其壯行。本來身未親歷其境,怎知個中的苦樂趣事,所發的圖片又鮮少山勢巖景記錄,對行途環境完全地沒有頭緒,實在無從落筆。擋不住高帽疊來,盛情難以推卻,只能硬起頭皮應承了,勉為其難看圖說些無聊言語,算是神遊雁蕩過四尖。

驢途由樂清仙溪鎮莊屋村啟步。這是一個風景秀麗美如圖畫的地方,位於雁蕩勝境顯聖門旁;聽聞附近還有個好去處叫散水崖;皆以山形水瀑聞名於甌城。然驢者心中所好不在此處,眼盯著四尖跋涉,匆匆擦肩趕奔李家山去。此向雁湖尖,兩小時登高路,行步並不艱險,只是衝頂有些困累。

初始走著山中古道,時蔽松蔭林下,感受疏漏而瀉的光影,斑斑駁駁披散滿身,舒暢驢途心情。及至踏足山脊,沿脊東奔,松蔭敗給了野草,小徑漸趨荒失,默不作聲被叢生雜草和灌木掩蓋。

此時偶見的松樹,幹似虯龍,冠作層片,孤零零站立隘崖處,特立獨行愈顯得超凡脫塵仙風道骨了。世間不入凡俗流,註定是要享受孤獨煎熬的。但孤獨不是寂寞,天藍雲絮之下,立脊巔與白雲並肩,俯溝壑瞰谷嶺分明,心隨風輕掠,意借望達遠,張開雙臂便可擁抱層層青山蜿蜒之無盡,胸懷何其廣闊,怎容得寂寞肆意。

行驢首遇雁湖尖,立崗頂豈可無視崗下臥著的雁湖,那是雁蕩山標誌性景點大龍湫的瀑水源頭。昔時「方可十裡,水常不涸」,湖中蘆荻叢蔽,結草為蕩,秋雁南歸多棲宿於此,故名雁湖。從有記載以來,雁湖水淼淼已歷千年時光。

霞客遊記「雁湖頂上總計之,不止六窪矣,窪中積水成芙,青青彌望」,謂之「鴻雁之家」。清人方尚惠《雁蕩》詩詠「一望連天海,湖寒長似秋。空山歸宿雁,亂荻映蒼洲」。然時變而景遷,慢慢地岡上僅殘留數處淺水塘,以致清人程浩不得不浩嘆「人間此景應無二,欲請山靈覓水源」。

這也是沒奈何的事,自古山水靈性皆憑天地造化,縱千百般不舍,人力又豈能逆天。湖蕩淤塞了,湖水幾近枯涸,剩點兒小水塘憶念從前盛況,曾經的碧水蘆葦舞雁影漸漸淡出人們視線,勝境不再,著實讓人扼腕惜嘆。

如今雁湖雖不再波光蕩漾,但「雁湖日出」和「雁湖雲海」的壯觀依然不凡。行雁湖,豈可錯過了雁湖日出與雲海。清代僧人臥雲要說「登雁湖絕頂,以概大觀,為遊程第一課」。逢清朗黎明,登雁湖尖頂,遙望東眺水天一色浩渺間,旭日從茫無邊際東海冉冉升起,照耀海面泛金流赤,絢麗多彩,蔚為奇觀。此時天氣若相宜,雲蒸霧罩瀰漫,環顧四周山巒如仙嶼神山,嵐波浮沉蒼茫似海,誰說不是方壺瀛洲。只可惜驢步未曾露宿山尖,曉晨勝景自然亦不可觀,可惜哉。

雁湖枯涸了,傷嘆地,莫久留,不如告別,邁步新驢途,循山脊防火道向凌雲尖進發。凡人久有凌雲志,坎坷跋涉欲登天,跬步積履千萬踏,凌雲尖外羨飛仙。登立凌雲尖,眺東將去處,雁蕩峰巒起伏蜿蜒如龍遊,主峰百崗尖三頂遙遙在望。崗之西尖聳起,似欲尖入雲端,乃絕頂峰巔,其與中尖相接的鞍部,凹出一道完美弧線,恍若向天張開的巨口,吞雲吐霧述說著山川峻秀故事。

西尖之西,亦有一道弧線,乃穿越雁蕩四尖躲不過的U形山缺,在戶外圈子裡鼎鼎有名。收神眼前,回望凌雲峰頂之西,有石凸起若疊,蘑菇巖到底幾分相似已不重要,行驢雀躍其上足矣。視線及遠,望峰西來時路,雁湖諸尖迤邐漸遠若飛,其勢飄逸,難怪有人說凌雲尖是觀賞雁蕩群峰競秀之佳地。

從凌雲尖往百崗尖去,山勢奇秀與行步險累並存的一段驢程,應了戶外那句老話「身處地獄,眼觀天堂」,累並快樂著。經過春天滋養的草呼啦啦茂盛,雜灌亦興旺,擠著追著往驢道上漫,仿佛勢欲掩蓋前人履痕才肯罷休。行驢走一段稀疏雜木相伴山道,再穿一程茂密箬竹擁圍野徑,總算有闊綽山脊道前來迎接步履。

行道不久,左山脊下,遇雁蕩山神巖,頎長巨碩傍山而立,相傳乃鎮守山間的神祗化身。順其方向,目光及遠,看見烏巖尖西麓一峰獨秀觀音峰,在緩緩下行的山脊上突兀挺拔起的一座巖峰,並不高聳,卻刀削斧鑿出懸宕陡峭,鬼斧神工成崖險壁峻,適合戶外巖降的地方。對於一般徒步四尖者來說,履不及其險,也就遙遙相望而已。

此番跋涉,前程仍在遠方,步履還需匆忙,顧不上細細欣賞。這一去無盡路,少不了崎嶇相伴。爾今站立曾經遙望過的U型山缺埡口,仰視怪崖斧劈以壁連,峰障如屏似並肩,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油然而生敬畏。

人生天地間,是需要有些敬畏的,尤其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古人云「天地君親師」,以天地優先於君親,可見傳統文化敬畏天地達到何其隆重的地步。驢友登山,亦是一種敬畏天地的形式,除了徵服艱險和突破自我,更多的是對山的崇敬和朝拜。

懷揣著敬畏,欲從西側埡口開始登頂百崗尖,必先翻越龍脊山。這一段徒步,堪稱穿越途中最美風景所在,也是最險峻的一段,完美詮釋了無限風光在險峰命題。龍脊稱山,其實不過短短一段崗脊,不陡亦不險,卻極富特色,戶外望形而定名,稱作亂石巖。

初見亂石堆疊,必被其樣貌所吸引。本來山高土薄,脊上多裸巖不奇怪,奇在巨大的巖片仿佛剛從山體上剝落下來,以厚厚的片狀亂巖疊覆著,隨時都可能崩塌滑落,便有些不同尋常。其實,變質巖的片形構造也沒什麼好稀奇的。石中片狀或長條狀礦物連續而平行排列,形成平行、密集紋理,即為片理,沿片理方向容易將巖石劈開。

於是山脊地無遮掩,冬寒夏暑不辭,雨浸雪侵全收,雷電千百般淬鍊,風霜無窮盡撕扯,巖石禁不起折騰,膨裂崩解了,相摞相疊作如是狀,不過是欺負吾眼界淺,少見多怪而已。

翻越亂石巖岡,尚須向上繼續行,緩緩抬升的脊線上依舊時逢片巖構造,只是層片薄些再薄些,摞疊的方向亦不同,戶外稱刀片巖。那些個巖片,自山巖上分崩脫離的薄片狀山石,彼此斜依豎靠相疊著,邊緣刀鋒般朝著統一方向,恍若千刀萬劍鋒銳出,戶外傳言形象地形容步履皆從刀劍隙中過。

少年誰不曾懷揣了英雄夢,期待刀光劍影裡能夠安步若泰,像個俠客豪傑模樣。然夢終究要醒,志大卻又才疏,沒幾人有膽敢於面對鋒芒而不懼。如今邂逅刀片巖,知無傷吾體,正可以裝腔作勢秀一把豪俠情懷,玩得不亦樂乎。

前途還有妙境凌空壁。吾不知其名緣何而來,但見照片裡橘黃衣少年背依垂陡巖壁坐在突巖上,襯在青天白雲裡,雙腳懸空晃悠著,將絮雲踩在腳底,似乎巍巍乎高絕可以弄雲,足令觀者心驚膽戰。儘管知道真相併非如此驚險,視角的噱頭而已,也許距離安全之地也就尺間,但那種感覺就是倍兒爽,真想親身上去體驗一下。

凌空壁有些路段陡坡仰角接近70~80°,曾經比較難走。那年舉辦雁蕩四尖越野賽,在巖上打入了鐵抓手,只要膽大心細,對於行慣野路的行驢不算啥艱難,走起來應該沒什麼危險。陸續翻過凌空壁區域,下行至山的鞍部,遇見山坡鋪滿嶙峋巖石薄片,估計乃千萬年來高處山巖風化片狀剝離而滑落的巖片匯聚,猶如打碎後堆積在一處的厚瓷片。

這片亂石區域非常巨大,鋪滿一整片坡地。驢者又取了個號,稱呼作亂石坡。踏履其上,比灌木叢中的草莽野徑更難行。除了坡度很大,只能弓身而上外,時逢腳下石塊些許晃動,容易滑跌,須打點起精神對付。而且眼前亂石讓人難辨路跡,行久極易疲累。好在前人在很多石塊上都留下了箭頭標示,才不至迷。總算峰尖已近,大不了多喘息幾次,積跬步圖小進,總能攀高至頂。

午後三時,登頂百崗尖,終於站在雁蕩山諸峰之主、樂清最高峰的尖巔,舉目遙望,四周景色一覽無所遺。數縣河山,萬裡東海,迤邐諸峰,深壑險崖,近旁的嶙峋巖與孤傲松,遠處的樂清灣跨海大橋,盡數收納眼底,誠似霞客所言「望四面峰巒累累,下伏如丘垤」。

嘗聽聞山嵐漫時,「百崗雲海」如波洶濤湧,變幻之無常,景色之壯觀,令人神往無極,常與「雁湖日出」並提。只是今日踏足巔峰,天時不對,無以語日出;日正中天,難以盼嵐生;與絕佳景致失之交臂。那又如何?人生際遇,何得盡善盡美。不辭勞累跋涉來,箇中艱辛唯自知,且狂傲嘯一聲,山高之上吾為峰,一切便值了。

該告別百崗尖了,下一程目標烏巖尖。依舊走著山脊道、防火道、箬竹道、亂石灘道,依舊是不斷經歷疲乏、不斷磨礪意志、不斷一步步行履。大概老天都覺著過意不去了,欲彌補不遇「百崗雲海」的遺憾,將那豔照的太陽收了,山之右突然就彌散開白霧,順著山坡溝脊漫爬上來,半邊霧彌半邊晴,半崗嵐起扯雲帆。

回望來路,雲遮斷歸途;砥礪前行,步動亂塵煙;誠然迷濛神仙境,好景舒緩體乏。終於穿出林中山道,步入靈百線公路上行。行道之餘,見旁有山中亂石鋪的臺階,去往臥龍山脊。

有意欲尋龍,奈何身疲憊,不堪山險峻,哪撐得起雄心壯志,不如乖乖盯著烏巖尖去。畢竟從公路往烏巖尖山頂修了寬敞臺階步。此時白霧疏淡停歇於階,踏履其間便有了些仙風道骨意味,亦不好意思說睏乏了,專意於登攀。

五點過後,登頂有空中花園之稱的烏巖尖,海拔雖不至過千,卻亦讓曾經高高在上的五老巔與石船山盡皆低伏稱臣。此際近黃昏,人困馬亦乏,卻不敢多所休整。畢竟天光漸漸已晦暗,返程路途仍迢迢,匆匆步履不敢輕鬆。烏巖尖峰頂往下走這段路皆是灌木叢,坡度很陡,最是消耗體力。人在驢途,險累都需扛起,走謝公嶺,進靈峰景區,夜八時的黑早已漆墨,所幸有驚無險安全抵達山下。

相關焦點

  • 雁蕩四尖,等你發現!
    胡立雷攝 雁蕩諸峰,以四尖最是有名。從東向西一字排開,分別是「空中花園」烏巖尖、「高聳千米與雲共舞」百崗尖、「鬼斧神工」凌雲尖、「百轉千回」雁湖尖。
  • 雁蕩毛峰,也稱雁蕩白雲茶,屬於一種烘青綠茶
    雁蕩毛峰,也稱雁蕩白雲茶,屬於一種烘青綠茶「六安瓜片」葉色寶綠而泛微黃,白毫多,光澤鮮潤,香高味醇,湯色清澈,葉質濃厚耐泡,以第二泡的香味最好。六安茶還常作藥用,具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竅散風之功效。
  • 字字珠璣藏於民間 溫州楹聯文化風光旖旎
    雁蕩絕妙廣告語  「欲寫龍湫難下筆,不遊雁蕩是虛生」  一個景區,一方名勝,名人的詩作和文章對它的宣傳作用很重要。而被清代著名書畫家趙之謙稱為「江南畸人,浙江小官」的江弢叔,僅用十四個字,就將雁蕩山的形象突顯出來了:「欲寫龍湫難下筆,不遊雁蕩是虛生。」
  • 曾躋雁山第一門——饒宗頤先生與雁蕩
    一代通儒學人饒宗頤先生,二次行旅雁蕩,暢遊其間,感悟靈化,煥採詩文,畫生精神,傳播德馨。學人之通博學識與儒雅風範,為雁蕩增添人文風採,千秋照世,彌為珍貴。饒公第二次行旅雁蕩,我有幸與之聆聽講座,共賞山水,沐若清風,感懷彌深。特為饒公兩次行旅雁蕩,契闊遠思,蘊發靈識,以及創作詩畫藝術,談其感受,以示感恩相遇之機緣。
  • 雁蕩,如何從「山水詩路」 走出文化帶發展之路
    「甌江山水詩路」作為全省「大花園建設」決策部署重點打造的「四條詩路」之一,承載著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立足「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精彩開局,把「高水平打造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帶」擺上日程,列入「為溫州打造國際化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奠定紮實基礎」的新課題。
  • 徐霞客與雁蕩的第四次「邂逅」(圖)
    杭州師範大學旅遊系教授周少雄用ppt給大家描述了徐霞客傳奇的一生及其三遊雁蕩的經過。他表示,徐霞客以考測山水為人生目標,在今天看來也是很具有挑戰性。因此,雁蕩山旅遊產業以徐霞客為標籤能帶來五大效應——名片性、典範性、國際性、時尚性、帶動性。徐霞客旅遊過程中留下的旅行技巧與大量的科學養生方法都是後人所能使用的。
  • 雨後到洪澤湖溼地,享受清新空氣和風光旖旎!
    雨後到洪澤湖溼地,享受清新空氣和風光旖旎!  雨後的溼地,空氣是清香的,   伴隨著泥土的芳香,   令人心曠神怡
  • 灕江岸邊樹木蒼翠茂盛,鳥語花香,令人身爽意愜,心曠神怡
    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絕聞名中外,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遊覽區,千百年來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灕江風光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勝」之譽。從桂林至陽朔的灕江河段,是灕江精華,還有「深潭、險灘、流泉、飛瀑」的佳景,是巖溶地形發育典型、豐富和集中地帶,酷似一條青羅帶,蜿蜒於萬點奇峰之間,沿江風光旖旎,碧水縈迴,奇峰倒影、深潭、噴泉、飛瀑參差,構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卷,人稱「百裡灕江、百裡畫廊」是廣西東北部喀斯特地形發育最典型的地段。灕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迴,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猶如一幅百裡畫卷。
  • 蘇州光福小七尖具體徒步路線實用攻略
    從香雪海集合後,經司徒廟走進村莊,在上第一尖鄧尉山,鄧尉山就是一條野路,伴著楊梅上山,林密且荊棘遍布,難度相當大,不一會就來到了山頂,可以俯瞰連綿群山。稍事休息,前往第二尖玄墓山,路邊野花芬芳,稍事休息,一鼓作氣登上第三尖米堆山,米堆山俯瞰太湖,風光旖旎。
  • 神遊造句和解釋_神遊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神遊(shén yóu)。形體不動而心神嚮往,如親遊其境。[郭沫若《水牛贊》:「你角大如虹,腹大如海,腳踏實地而神遊天外。」]神遊參考例句:1、神遊窈冥昏默之鄉是一件嚴肅的事。2、歌者身心合一,物我兩忘;聞者胸襟開闊,神遊情動。3、一院小小的園地供他盤桓,一片浩闊的天空供他神遊。
  • 列子說夢近乎於「神遊」,那「神遊」到底是什麼?
    列子把人類的夢,看成是神遊。其在《黃帝》中講了黃帝華胥國的夢。其中列子說到:「不知斯齊國幾萬裡,蓋非舟車足力所能及,神遊而已。」他也熟悉到夢者夢時其形僵臥,而可感知另一個五彩的世界。那麼必然有區別於形體的「神」的存在。夢中其形不至,必為神至。「神遊」在我們今天看來是這樣的普通,而在當時對夢的認知識上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對中國哲學也有深遠的影響。
  • [洪荒神話] - 神遊外天
    進入神遊天外天   點擊遊戲界面右下角【神遊】圖標,即可開啟【神遊天外天】界面。 ,在【神遊獎勵】中將會展示你神遊天外天的收穫。稍微透露一下,全新的極品坐騎【異界生物】以及【仙鶴】都可以在神遊天外天中獲得。那可是獨一無二的拉風坐騎!修煉境界需要的大量罕見材料【朱果】讓你頭疼?神遊不同天外天就能獲得從普通【朱果】到超稀罕的【萬年朱果】等稀世奇珍!還有更令人垂涎的紫裝材料——【皓靈碎片】,【萬象碎片】都可以從神遊天外天中獲得!
  • 風光旖旎的聖塔芭芭拉(原創圖文)
    這裡既能與大城市的喧囂相對隔絕,又能享受到加州的陽光和來自太平洋的海風,氣候宜人,風光旖旎,亞熱帶植物繁茂,如同地中海,故有美國地中海之美譽,是最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在美國富翁的四大理想居住地中位列第四。聖塔芭芭拉還是新婚夫婦心目中神聖的愛情殿堂,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新人來這裡舉行婚禮,渡過終身難忘的蜜月。
  • 無學祖元:從雁蕩高僧到日本國師
    唐朝名僧貫休作《諾矩羅贊》,有「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之句,從一個側面印證了諾矩羅在雁蕩山修行之說。  此外,有人把北宋時第一個在雁蕩山建寺的全了法師看作雁蕩的開山祖師。歷史上,雁蕩山曾出現過不少高僧,留下許多美麗的傳說。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在史學上頗負盛名的高僧,在雁蕩山的地方文獻,包括當代各種典籍中卻少有提及,成為滄海遺珠。
  • 胡蘭成的雁蕩往事
    桃花杏花盛開,雁蕩山遍地春氣,胡蘭成與學生遠足到雁蕩絕頂百崗尖。在溫州結識劉景晨,胡蘭成曾驚喜不已:我是妖仙,來到人世的貴人身邊避過了雷霆之劫。而此番又到偏遠的山間,胡蘭成就不用想到「肅清漢奸」而夜夜驚魂了。  對胡蘭成而言,這是他逃亡途中難得的一段短暫而平靜的日子。除了上課,他就在自己的房間裡寫《中國文明之前身與現身》(後改名《山河歲月》)。
  • 人物傳奇丨一位雁蕩高僧與日本武士道的淵源
    這是雁蕩高僧無學祖元一生中最精彩的人生傳說,也是對日本武士道產生巨大影響的傳奇故事。無學祖元(1226一 1286),初字子元,後自稱祖元,道號無學,俗姓許,今浙江寧波人。其叔父為杭州淨慈寺北磵居簡的法嗣,寧波阿育王寺四十四代住持;其兄為昌國府延福寺住持。無學祖元十三歲時,在叔叔物初的推薦下,隨兄長懷德投奔杭州淨慈寺的住持北磵居簡出家。
  • 立足現代 神遊古今——讀李元洛《詩國神遊》
    中華書局近日出版的李元洛新作《詩國神遊》,令人欣喜地把我們帶到了這片開闊地帶。《詩國神遊》作者李元洛《詩國神遊》的副題特別標明為「古典詩詞現代讀本」,這裡的現代當不只是一個時間概念,也不只是一個語言文字的範疇,更內在為現代觀念、現代精神、現代生存體驗與現代藝術實踐理論
  • 國際友人雷射專家大衛博士榮獲溫州「雁蕩友誼獎」
    昨天上午,為大羅山代言「環保」的外籍教師伊凡·戴維斯等17名外國專家的胸口,都掛上了一塊沉甸甸的獎牌——「雁蕩友誼獎」,這是對溫州有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的專屬殊榮,至今已舉辦12屆。來自比利時的大衛博士,一位全能型的雷射專家,也獲得此次「雁蕩友誼獎」。
  • 一山一石一故事丨這位大師74歲遊歷雁蕩 留下「詩話」成史上絕唱
    意思是說自己未曾去過雁蕩,希望自己的學生能把雁蕩的實景描述下來,印證自己的夢境。其時梁章鉅也不曾遊過雁蕩,但他答應一定去一遊。恰好祖老師桌上有兩本《雁蕩山志》,就借回去讀,一讀竟欣然神往。梁老有詩曰:「三十二歲登武夷,七十四歲陟雁蕩。平生浪遊老不衰,俯仰名山且自壯……山中七日即遊仙,草草出山神已暢。」對於74歲的老人來說,不免令人驚嘆。
  • 《記錄》第17期:神遊中國(上)
    N64、NGC、Wii三代遊戲機的圖形處理器,均由顏維群的團隊參與研發2000年年初,NGC圖形處理器即將完工之際,ATI公司以四億美元買下ArtX。四、神遊機怎麼賣■ 家庭遊戲 2003年11月,神遊機在上海首發,成為2000年國家頒布「遊戲機禁令」後,第一臺在中國大陸正式發售的遊戲機。 同月,索尼在北京召開發布會,披露PS2國行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