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與田園詩在詩風方面的差異:意境方面

2020-12-15 小仙女帶你遊

意境方面 童慶炳說:「意境是在抒情作品中,呈現的那種情景交融, 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回味無窮的詩意空間,如果典型是 以單個形式而論的話,意境則是由若干形象構成的形象體系, 是以整體出現的文學形象的高級形態。」山水田園詩中的意象體系構成了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意境,而意境更是與山水 田園詩的審美異趣相吻合的。

陶淵明詩歌樸實明快,文氣暢達,在看似平淡散緩中形成 天然意境。在其作品中有「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 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生活;有「露疑無遊氛,天高肅景澈」;「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的田園風光。這樣的意境猶如「逸 鶴任風,閒鷗忘海」,絕無一般士大夫的矯揉造作,事真、景真、 情真、意真。

平淡自然的藝術境界的創造源於他心靈與自然 的契合,源於他「任真」的人生態度。當真人與真境實現和諧 的統一時,平淡自然成了詩人創造的主要藝術境界之一。 謝靈運在景平元年初春,失意辭去水嘉太守歸家時寫就 《登池上樓》。詩的前半篇是發洩官場失意的牢騷,後幾句是 觸景傷情,抒發「歸歟」之嘆。中間部分,是描寫陽春景色。

詩人對景物觀察細緻,造境新奇,深寓哲理,給人以無窮情思。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二句,一「生」、一「變」把冬去春來 景色的變化形象地寫出來。既有景色,又有變化,同時含蘊詩 人春光雖好而己不遇時的感慨寫景抒情達到高度融合,意境 清新,給人以大自然的美的真實感受。但是謝靈運山水詩,多 數詩篇都帶有玄言的尾巴,他詩中的景情和理的融合雕琢斧 鑿之感猶為凸兀,意境並不深遠。 王維詩中常以陶淵明自況,《後山詩話》也說:「右丞、蘇 州、皆學於陶,王得其自在。」足見陶淵明對他的影響。

陶淵 明、王維無一例外地都熱愛自然,都具有平和恬淡的心情,風 格都是渾然天成,毫無雕琢斧鑿之感,格調也都是高雅的。他 們的山水田園詩中都描寫田園風光和悠然自樂生活,而王維 晚年歸隱山林,參憚悟道,他對待山林有一種親切、信懶之感, 而不像謝靈運凌駕於山水之上,因而山水田園風光在王維筆 下呈現出一片寧靜。王維以禪入詩,使山水田園詩又呈現出 「空靈境界」,如《過香積寺》前六句所寫景色,清幽寧靜,和諧 冷清,絕無人間煙火味,這正是佛教禪宗追求的境界。

他引禪 詩,渾然天成,具有空靈美。而在《竹裡館》一詩中,詩人將輞 川恬靜優美的田園風光與優雅清淡的禪寂生活結合起來描 繪,創造物我相愜、情景交融的意境,不僅給入以「清幽絕俗」 的感受,而且使入感到,月夜幽林之景如此空明澄靜,彈琴長 嘯之人如此安閒自得,情景融為一體。 文學的話語蘊藉是指文學作為社會性話語活動蘊含豐富 的意義生成可能性,是語調、句子、意象、音調等風格的複合體,也就是說,意象構成意境,意境蘊含意蘊。

縱觀謝靈運、陶 淵明、王維山水田園詩的意蘊不難看出,謝靈運寄情山水,吟 詠山光水秀來寄託他仕途失意而企羨道遙的情懷。而詩中話 語的生成與闡釋可能性卻很小。而陶淵明的田園詩,我們既 能品味出田園生活悠邈、虛淡、靜穆、平和的韻味,也能體會出 農事勞動的希望與焦慮,悠然酒趣中深遠激憤的憂思……詩 中意蘊有無限豐富可供挖掘的潛能。

賞王維之詩,先窺其形, 再悟其意,初讀時詩中畫面歷歷在目,形象逼真,再讀可通其 心境,其言有盡而意無窮。 王維不僅從題材上完成了山水詩與田園詩的合流,更從 藝術上實現了兩大傳統流派的合併,使山水田園詩具有繪畫、 音樂的美感,清淡雅致的格調,衝淡脫俗的意境,形成了自己 獨特的風格,從而將山水田園詩推向新的高峰,對後世產生深 遠影響,正式宣布了陶淵明時代的到來。

相關焦點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構境藝術
    王維是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其詩向來有"詩中有畫"之名,意在稱嘆摩詰詩中營造的那種靜逸明秀的詩境。他的詩歌詩境,寧靜清新而不失靈動,中又帶有禪心與詩意,是自然與心境的完美融合。而王維構建純美詩境的藝術,使得他的山水田園詩有一種獨屬於他個人的氣質和色彩,也使得他的詩在盛唐大詩人和佳作迭出之時,在詩壇獨佔一方天地。
  •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王孟」
    山水田園詩是我國古詩的一大風格之一。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田園詩的著名詩人,與王維齊名,都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世稱「王孟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
  • 王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成就
    聞一多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後代中國人對詩的觀念大半以此為標準,即調理性情,靜賞自然」(《聞一多說唐詩》,鄭臨川筆錄),指的就是王維的山水田園詩。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最能體現他的詩歌藝術創造力,同時也達到了山水田園詩的最高成就。
  • 葛曉音:陶淵明田園詩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歌特有的審美範疇,從理論上發現意境是在盛唐時期。但意境的產生與山水田園詩的題材密切相關,可以說就是從山水田園詩的創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般認為意境主要的特徵是以有限表現無限,講究通過虛實、動靜、疏密等關係的處理,構成能夠提供最大想像餘地的空間境界,表現出豐富的象外之趣。這種意境的產生有一個很長時間的發展過程,經過宋、齊、梁、陳山水詩逐步解決情與景的關係之後,到盛唐才達到最完美的階段。
  • 醉美山水田園詩
    優美的山水田園風光一直是無數山水詩人所濃墨描寫的對象。是的,懸泉飛瀑、茂林修竹、小橋流水、樹陰荷塘、長河落日,這些美麗的自然景觀本來就充滿了誘人的意境,再經過山水詩人那獨具匠心的妙筆粉飾,一處處靈動的山水田園景象便會輕易地躍然紙上,變成了一首首醉美的田園詩,輕柔地滌蕩著讀者的內心。今日我略作幾首山水拙詩,用以表達我內心對山水田園風光的熱愛,同時也盡情緬懷一下古代詩人的山水情懷。
  • 「古詩小講堂」煮酒把盞話桑麻——山水田園詩鑑賞
    山水田園詩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閒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為表現的詩歌。山水田園詩大多數以農村的景物和農民、牧民、漁夫等的勞動為題材,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山水詩主要以山水作為描寫和抒發感情的對象。描寫自然風光為主。田園詩多以田園風光為題材。主要是描寫農村生活、農夫和農耕。
  •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 擅長山水田園詩的詩人是
    說到山水田園詩,小編的第一反應就是王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至今還迴蕩在耳邊。其實山水田遠派的詩人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其他的山水田園詩人吧。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  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詩人有王維、孟浩然、陶潛、謝靈運、柳宗元,山水田園詩源於南北朝的謝靈運和晉代陶淵明
  • 技巧丨「山水田園詩」學案
    全詩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專題解讀】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讚美大自然雄奇秀麗,表達對現實的不滿
  • 古詩鑑賞︱山水田園詩的常用意象及其內涵
    古典詩詞中常見的題材我把它梳理出八大題材,依次為:山水田園詩、贈友送別詩、羈旅思鄉詩、託物言志詩、邊塞徵戰詩、詠史懷古詩、放逐貶謫詩、愛情閨怨詩。今天開始講習第一類:山水田園詩。一、明確山水田園詩 概 念1.
  • 說到唐朝的山水田園詩,就不得不說「王維」這個全才
    繼續說這本《唐詩宋詞裡的趣事》,前篇說完了邊塞詩和玉門關的由來、文化的演變,這一篇我們來說說第二個類別,山水田園詩。實際上,山水田園單獨成為詩詞的審美意象,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陶淵明和謝靈運開始的,發展到唐代,慢慢形成了以王維和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總體來說,這一派的詩人喜歡讚美大自然,也嚮往田園的生活,所以詩裡面說得最多的,也都是山水風光、田園生活。詩人們常常喜歡用不加修飾的語言,來描繪一種淡然悠遠的意境。
  • 博覽︱文學之窗:淺談盛唐邊塞詩和山水田園詩的不同風格
    詩中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憂鬱感傷。總之,由於盛唐邊境戰爭的頻繁和疆土的擴大,邊塞生活成了詩人們共同吟詠的題材。 山水田園詩派,則因盛唐人民生活的安逸,寄情山水,歌詠田園生活為基本特徵。此派詩人的詩作,通過描繪山水田園景物,表現閒適靜謐的情趣。如盛唐著名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山水隱逸是他詩歌的主要內容。
  •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
    唐代山水田園詩第一人,「興象」詩歌創作先行者孟浩然談起「山水田園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種寄情於山水的詩歌描寫方法,是由東晉時期的「隱士」陶淵明首創。經過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這個詩歌派別中除了陶淵明之外,還有被譽為「二謝」的謝靈運和謝朓。
  • 王維是山水詩人的集大成者,將古代的山水田園詩推向了更高的層次
    其將中國古代的山水田園詩推向了更高的層次。王維之所以能夠在唐朝的詩壇上獨樹一幟,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其所作的山水田園詩非常優秀,是前人無法企及的,被推崇為一代精通禪理的師匠,是中國山水田園詩的典型代表。王維善於捕捉自然界中的動態、色彩以及聲音,能夠通過山水田園的自然景觀傳達幽靜空靈的禪意,營造淳樸、清新、自然、靜謐的悠遠意境,使得山水田園詩充滿了趣味。
  • 張九齡是盛唐山水田園詩的創始人,為何在詩歌創作上偏愛山水田園
    ,盛唐一般山水田園詩歌的意蘊與風格和李、杜之作相比就大不相同,李、杜顯然不能被視為這一詩派的詩人。其實,就具體的詩史貢獻而言,張九齡直接開創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胡應麟說:「張子壽首創清澹之派。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韋應物,本曲江之清澹,而益以風神者也。」(《詩藪內編》卷二)他直接提攜王維,孟浩然與他也有過親密無間的過往。
  • 《山水田園詩》輯錄97篇全集
    陶淵明等詩人形成東晉田園詩派,謝靈運、謝朓等詩人形成南朝山水詩派,王維、孟浩然等詩人形成盛唐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們以山水田園為審美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
  • 王輝斌:《孟浩然與他的山水田園詩》前言
    作為詩人,孟浩然以不斷地藝術實踐,向時人及後人奉獻了260多首精品之作,並與王維共同開創了唐詩史上的第一個詩歌流派——山水田園詩派,為唐詩的發展與繁榮作出了極重要的貢獻!本書從「正編」與「附編」兩個方面,對孟浩然其人其詩進行了多維度的立體觀照,有助於海內外讀者對其之認識與把握。
  • 詩歌鑑賞:從「山水田園詩」經典詩詞中品讀人生百味
    走進山水田園詩,品讀經典,體味人生百態。如果說中國的詩歌是一片星空,那麼山水田園詩絕對是是最亮的那顆。為什麼山水田園詩在中國歷史上如此盛行呢?一是,中國人崇尚君子之風,不能達濟天下,就獨善其身好了。像陶淵明這樣的隱士,再有謝靈運這樣對政治不滿,就成了戶外運動愛好者。
  • 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最適合春天來讀
    山水田園詩詩友們肯定不陌生但若細品起來其中可有大樂趣~什麼是山水田園詩?人們常將山水詩和田園詩並稱為山水田園詩,實際上,這兩種詩有著不同的風格與內容。山水詩主要描寫自然風景、名山大川,田園詩則主要描寫鄉村的生活景象。
  • 王維詩歌,最有特色的是山水田園詩,連蘇軾都誇讚
    王維後期思想處於消極狀態,大量寫作山水田園詩。他在藝術上追求一種靜穆閒逸的獨特風格,為後世所推重。然而,他所描寫的自然境界浸透了他的佛教的清靜寂滅的思想,體現了那種「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酬張少府》)的出世觀,其思想影響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