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客家話或被列為瀕危方言!

2020-12-08 騰訊網

你有沒有發覺身邊的客家年輕人

說客家話的頻率已經逐漸下降

近日,客家話更是或被列為瀕危方言

北京日報客戶端10月10日消息,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針對「關於深入推進漢語方言傳承工作的建議」,教育部透露,2015年已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簡稱語保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各項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5年來,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社會反響良好,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截至2019年底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比總體規劃1500點超出14.3%,超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在此基礎上,語保工程積極推進調查成果開發應用,出版《中國語言文化典藏》《中國瀕危語言志》系列叢書等標誌性成果。

在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

一是特殊人群方言,如澳門土生粵語、黑龍江站話等。

二是漢族使用的以漢語方言為基礎的漢民混合語。

三是方言島,如在眾多地區散狀分布的客家話、畲話等。四是未分區方言,如湘粵桂交界地區的土話、平話等方言。通過語保工程建設,共完成103個漢語方言瀕危調查點的調查任務,為方言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打下了良好基礎。

閱讀連結:正在消失的客家話

世界上現在僅存約六千種語言,約是上世紀末的一半,像不少的動植物一樣,有些弱勢語言只剩下幾個人講,馬上就要淘汰。但是若以人口計算,客語在頭三十名內,照算是沒那麼快會消失的。然而,有資料顯示,客家語被認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近20年,全球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000多萬減少到不足3000萬,流失速度驚人

由於各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增加,人們廣泛使用普通話,傳統客家地區也一般不使用客語授課,年輕一代自小接受普通話教育。同時,由於電視媒體的普及,客語又極少用於新聞傳媒和大眾娛樂。到21世紀初,年輕一代客家人已經很少使用客語。以口頭方式流傳的傳統的客家童謠現時已經極少人能完整誦唱。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方言島」形式存在的客語同時受普通話和相對強勢的粵語影響,部分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語轉向普通話或粵語。

根據調查大部分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年輕一代客家人都不會講客家話。客家話已退縮為家庭使用的語言。新一代的客家人,客語使用率與流利程度不斷降低;不同語群的通婚家庭,也只有夫妻皆為客家人的家裡才有較高的客語使用率。至於工作場所中,則客語幾乎已完全喪失了其社會功能,客家族群確實面臨語言危機。

來源:廣東鄉情

聲明:文中我們所轉載的部分內容、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無意中侵犯了原作者的智慧財產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即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重磅!客家話被國家列為瀕危方言!
    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針對「關於深入推進漢語方言傳承工作的建議」,教育部透露,2015年已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簡稱語保工程),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資源的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各項工作,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語言資源保護項目。
  • 客家話瀕危歇後語四則
    客家話瀕危歇後語四則(作者:朱詩向) 1、婦人家坐沙壩——膣夾沙(解釋:形容七嘴八舌、話太多)——提供者:陳世獻2、屎朏頭(屁股)生毛——堵膦(解釋:令人堵心、不爽)——提供者:陳世獻3、褲頭下點燈——賞膣光(解釋:)——提供者:陳世獻4、褲頭下掛鐮刀——湊膣多(解釋:畫蛇添足)——提供者:張敬華2020年10月10日,北京日報客戶端又傳來「客家話列入瀕危語言」的文章:文章指出,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一是特殊人群方言,
  • 漸漸失傳的中國方言:南方的客家話
    在中國南方小城沙口戴蒙王的家裡,每天聽到三種不同的方言並不奇怪。有時會說到客家話,那是王家祖輩的語言,還會聽到粵語,那是廣東省的主要方言,還有普通話,也是國際社會所知道的「漢語」。在王的生活中,每一個方言都有其獨特的目的,不管場合是在家、學校還是工作地點。
  •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四類方言瀕危
    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通過該工程,專家提出四類瀕危方言,包括澳門土生粵語等特殊人群方言、漢民混合語、方言島和未分區方言。
  • 客家話:最不應該消失的方言
    近20年,全球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000多萬減少到不足3000萬,流失速度驚人。另一方面,在珠江三角洲地區以「方言島」形式存在的客語同時受普通話和相對強勢的粵語影響,部分客家人家庭生活用語轉向普通話或粵語。根據調查大部分從小在大城市長大的年輕一代客家人都不會講客家話。客家話已退縮為家庭使用的語言。
  • 江西方言地理:一個鄉有9種方言
    在近日紅爆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方言對白幾乎貫穿全劇,有專家甚至高呼「方言母語劇」的時代來臨。被熱切關注的方言,正是中國民間思想與情感最樸素的表現形式,不過,作為侵入中國各城各村肌理的方言語態,也逐漸出現了瀕危消失的可能。那麼,在江西存在著哪幾大方言?
  • 廣東方言對比,為什麼客家話和粵語如此相似?
    ,是廣東境內最重要的兩種方言,因為這兩種方言的中心與主要分布地域都在廣東,而且關係最為密切。據著名語言學家徐通鏘對基本詞彙的統計,在全國七大方言中,粵語跟客家話的基本詞彙最相似。、「幾多」(多少)、「舊時」(過去)等,都通用於粵語與客家話。
  • 北京日報客戶端: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語言資源庫 四類方言瀕危
    粵語等方言的傳承,引起一些人大代表的關注。近期,教育部在答覆全國人大代表建議時透露,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共完成1712個調查點,工程同步建設的中國語言資源庫和採錄展示平臺,匯聚了123種語言和全國各地方言數據超過1000萬條,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語言資源庫。
  • 客家話:最不該消失的方言,卻是衰弱最快的語言
    客家話是七大方言之一,它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而如今,客家話卻淪為世界上衰弱最快的語言之一。第二次:唐末黃巢起義後,兩晉以後遷居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的中原移民再次南下遷徙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廣東韶關地區;第二次南遷到達贛南、閩西,移民語言仍然沒有融入當地方言,日後獨立形成了客家方言。
  • 客家話:一種廣泛而又「固執」的方言!
    客家語是國內七大方言之一,屬於漢藏語系裡的一個子系列,國際語言代碼為 客家話在廣東粵西湛江的吳川廉州等地也叫涯話,使用者達600萬人,之所以叫「涯」,來源可能是等同於客家話「我」的同義,比如客家人經常把「我是客家人」說「涯是客家人」,只不過不讀普通話的「ya」,而讀「Eai」,類似普通話的「捱」讀音。
  • 《客家方言詞語考釋》 教你學會寫客家話
    人們一談起客家話,就會感到困惑:為什麼許多客家話說得出卻寫不出呢?為什麼會是有音無字呢?其實,客家話大部分還是可以寫出來的,即使有些字音特殊,但一般也能寫出來。如果想掌握客家話的語音和詞彙的特點和規律,深入了解客家話的語音、詞彙特點,讀一讀2019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客家方言詞語考釋》,或許對您有所幫助。  這本書的作者是五華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朱炳玉先生,他1963年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從事客家方言研究幾十年,是一位有一定造詣的方言研究工作者,還著有《深圳方言志》《五華客家話研究》等。
  • 武平:古鎮「軍家話」 方言寄鄉愁
    雖地處純客家縣,被客家方言包圍,令人稱奇的是,這裡卻流行一種「軍家話」,造就古鎮「軍家方言島」的特色。數百年來,古老的軍家話承載著鄉音鄉愁與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歲月滄桑,「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如今和許多地方的瀕危方言一樣,受時代浪潮的衝擊,軍家話也面臨著傳承與保護的危機。
  • 客家話:一種廣泛而又「固執」的漢方言!
    客家妹客家語是國內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在廣東粵西湛江的吳川廉州等地也叫涯話,使用者達600萬人,之所以叫「涯」,來源可能是等同於客家話「我」的同義,比如客家人經常把「我是客家人」說「涯是客家人」,只不過不讀普通話的「ya」,而讀「Eai」,類似普通話的「捱」讀音。
  • 漳州年輕人越來越不會說方言 專家呼籲開設方言課程
    在漳州,約有90%的人母語為閩南語,另外10%的人母語為客家話。可是,一個令人訝然的現狀是,隨著社會發展、人口遷移、普通話日益普及,漳州方言的使用範圍日益萎縮,尤其是年輕一代人,越來越不會說本地方言。
  •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廣東三大方言爭鬥史 2015年02月16日 16:34 來源:澎湃新聞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其實,廣東的漢語主要分為三類: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分別為廣府人
  • 比粵語更古老的客家話:最不該消失的方言,卻是衰弱最快的語言
    客家話是七大方言之一,它的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時期。歷史上,客家話曾是蘭芳共和國境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曾是太平天國的「國語」,而如今,客家話卻淪為世界上衰弱最快的語言之一。第二次:唐末黃巢起義後,兩晉以後遷居江西北部和浙江西部的中原移民再次南下遷徙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和廣東韶關地區;第二次南遷到達贛南、閩西,移民語言仍然沒有融入當地方言,日後獨立形成了客家方言。
  • 為何漢語七大方言之客家話,部分用字和發音竟和日語如此相似?
    按照世界語言去分類,可以把語言分為語族、語系、方言、次方言、片方言、方言小片、方言點等級別。根據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緒論第四頁中所寫的。我們漢語是屬於漢藏語族下的漢語語系,而漢語語系又分為了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官方方言、客家方言七大類。
  • 為何漢語七大方言之客家話,日語部分用字和發音竟和他如此相似?
    按照世界語言去分類,可以把語言分為語族、語系、方言、次方言、片方言、方言小片、方言點等級別。根據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緒論第四頁中所寫的。我們漢語是屬於漢藏語族下的漢語語系,而漢語語系又分為了閩方言、粵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吳方言、官方方言、客家方言七大類。
  • 福建最難聽懂的方言,比客家話都難懂,很多當地人聽完都一臉懵
    「文/旅行情報廳 【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我國不僅地域面積廣闊,語言文化更是底蘊深厚,由於地理環境的不同,形成了全國不同的風俗習慣和方言文化。正所謂十裡不同音,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每個省的方言不同,就連一個省中還有多種方言存在。北方的方言普遍比較好懂,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很多外地人聽了完全是一臉懵,如果語言天賦不好的人,待很長時間都一定能聽懂。福建的方言文化濃厚,最知名的便是廣為人知的客家話,這種方言在當地使用人數較多,在全國也是出了名的難聽懂。
  • 語言瑰寶|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
    客家語,簡稱「客語」,其在非正式場合又被稱為「客家話」。客家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的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