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遊記:露營世外桃源 花垣桃子苗寨

2020-12-06 封面湘西

作者:海納百川

秀生兄、建平兄和志斌兄告訴過我,桃子寨是個世外桃源。2020年9月12日,按捺不住內心的湧動,我便與海哥、邊城語堂、開心夫婦結伴,同他們三人一起,風雨無阻趕往桃子寨露營。到了桃子寨,我真切地感到,這裡,確確實實就是個地地到到的世外桃源。

桃子寨是湖南湘西花垣縣補抽鄉一個很偏遠的小山村,300多的人口,住著的居民,大部分是姓施、姓楊和姓龍的苗族人家。鄉村撤併時,它應該是併入其他村寨的。由於該村位於山高林密的峽谷之上,獨居於大山之中,離哪個村都遠,交通也不方便,山高路險。所以,只好自成一村,以便於行政管理。這無意之舉,也使桃子苗寨仿若一個獨立王國。外面的人沒有事,絕不會跑上山來。山上的人無事,也很少走下山去。

桃子苗寨離湘西名勝大龍洞、小龍洞瀑布和尖朵朵瀑布很近,位於峽谷之巔和大山相連接的一塊平地之上。與吉首、鳳凰的一些村寨隔谷相望。谷下,有兩條峽谷和溪流。大龍洞、尖朵朵那條峽谷的水與來至小龍洞峽谷的水相匯於桃子寨 山下的高巖村。然後,水流匯合形成吉首的母親河峒河的主幹。峽谷山水美不勝收。在很早的時候,這一帶就是湘西著名的風景名勝區了。只因為,過去的湘西苗疆匪患嚴重,苗民深受外強壓迫,對外自然就形成封閉和排斥,所以,這個地方也不是外面人想來就能來的。如今,社會開放,民族融合。這裡沒有任何人為開發痕跡、全程野遊、全域都是原生態的自然風光的旅遊休閒佳境,為喜歡不受拘束的戶外遊的人們帶來了一份清新。人們玩山,玩水,玩風土人情,玩野炊美食。或自駕遊,或徒步行、親子遊等等,玩法層出不窮。這些年來,全國各地慕名來遊玩的客人越來越多,使這裡的名聲也越來越大。以致於,一些村寨為了某個地名的冠名而發生過糾紛,可見其名氣和名聲的影響。

山下是熱鬧的,而山上的桃子苗寨卻儼然與世隔絕,人們與世無爭,過著悠然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田園生活,恬靜而淳樸。寨子裡,瀰漫著原生態的苗寨風情。曠野間,流淌著取之不盡的新鮮空氣。人群中,流露著純樸好客的善良。

進寨子的路原本是山路。現在,人們已從高巖村的旁邊修了一條簡易公路,5、六米左右寬的水泥路,筆陡的直通山上苗寨,車程約半個小時左右。那路確實很陡很窄,下雨天走路也得小心滑倒。開車進出桃子寨,特別是在拐彎處,猛地兩車相遇,別說是新手,即便是個老司機,也是個麻煩的事。由於桃子村偏遠,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還是個貧困村,現在由湘西州農科院在此駐點扶貧。

在農耕時代,桃子寨是富足的,他們自給自足可以世世代代不要外面接濟。因為,山上的田土實在是太多太肥沃了,而且水源很好。一方水土育一方人。這裡物產十分豐富。我們上到桃子寨的時候,南瓜、冬瓜田間地頭到處都是,粉白的如小豬,青紅的像一塊塊肌肉。一看就是有機食品。

散養的雞、鴨一簇簇的,就像野生的一樣,任由它們自由快樂地生長。只見它們一下子跳到荒山上,一下子又跑進已收割的稻田中,羽毛鮮亮,精神抖擻。

在水田裡,村民們總會用竹子編成一塊擋板擋在田邊的出水口上。湘西人一般都知道這個,這是表示田裡已經養有魚了。苗家人喜歡把上年吃不完的魚集中放在田裡繼續散奍。或春天時,買新魚苗放在水田中讓它吃著田裡的東西長大,以便秋後收穫。一畝田有的能養一、二千斤魚。秋後收稻穀的時候,人們便會一邊打穀,一邊捉魚。晚飯時,那青背紅尾的魚和著青、紅辣椒一起炒,那味道辣辣的、有著稻花的香味,這就成了本地名菜「稻花魚」了。而吃不完的魚,有時則會用罈子裝起,合著新收成的糯米,做成又一道苗家名菜「苗家酸魚」。這酸魚,有的一年吃完,有的也可以放許多年,與湘西臘肉一樣被苗家人視為珍品。在過去少鹽的時代裡,酸魚還能當鹽用,不僅是苗族人的開胃菜和滋補品,而且還有藥用價值。

這裡的牛也獨具苗族人的性格。或許是少見市面,看到外人或車輛經過的時候,總是對外屈讓害怕。沒有主人牽著走,就會避讓亂跑。但,這牛也是有血性的,如果被逼得無路可走了,則會紅著眼睛拿出拚命的勇氣向你奔來,追著你要你讓路,逼得你逃之夭夭。每當這個份上,那些穿得驕豔光鮮的,特別是穿紅色衣服的就要喊天叫地了,牛專找最豔的人進攻,確實怪嚇人的。當然,這是個例,更多的時候,那是美食,那牛項上的一砣肉,確實誘惑著人的食慾。

桃子寨叫桃子確實名副其實。這裡的田間地頭,寨前村後到處是桃子樹。已是九月份了,湘西其他地方的桃子早已沒了蹤影,而這裡的桃子才開始成熟,比其他地方的遲熟了一、兩個月,桃子結得滿樹都是,一個個一串串,粉紅粉紅的。不成片種植的,是本地的桃子。成片種植的則是經過了品種的改良,比本地的桃子個頭要大許多。也許是桃子太多,也許是桃子寨人世代吃桃子吃膩了,滿樹的桃子沒有人摘,有的樹下落得滿地一大遍。

這裡還保存著一種老品種的柚子,酸甜酸甜的,是我們兒時味道的那種。吃上它,就是故事。

桃子寨猶如待字閣中的美女,有著萬種風情。寨子以綿延的大山為依靠,前面是一大片平整的田地。寨子的左右,是一座座小山丘,處於峽谷懸崖之上。山丘之間間隔著的,是一片片良田沃土。而每一座小山丘上,長著的,是密密麻麻的松樹、杉木和一些雜木,滿目深綠,裝飾著一座座山丘就像一顆顆雄壯的獅子頭一樣。寨子後面的大山一眼望不到頂,肉眼所及的是人們順著山勢修築的層層梯田。而另一半直達山頂的,是茂密的樹林,仿佛藏有千軍萬馬。那依山修築的梯田,沿著每座山的山脊,形成一條條、一層層的弧形,各有特色,如同一件件神奇的藝術作品。春秋冬季節來看梯田,應該是非常美的,也不亞於其他地方的梯田景色。而且,還多了一份懸崖、奇峰、峽谷、彎彎小河的圖畫。我們去的時候,天還下著小雨,能見度不是很好,也不便到處走玩,只能靜靜欣賞觀察周圍景色。只見眼前到處是一片秋後的稻黃,稍遠的森林裡,是冉冉升起的雲霧,若隱若現,久久不散。寨子後面的那幾座高山,自上而下縱橫著幾股山澗小溪水,水質清轍甘甜。豐厚純淨的高山流水灌溉了桃子寨肥沃的田地,也使這裡的食物好吃,人更靚麗。而小溪水就像特意要把一座座大山稍加區別似的,在山與山之間恰到好處地凹著進去,使那一座座山體顯得更具骨感和雄性,蕩起勃然生機。

聽陪我們夜聊的村支書施興超介紹,春天油菜花、桃花、野櫻桃花開的時候,這一帶更是一谷的花香,一谷的泛紅泛黃,一谷的蜂鳴,一谷的美麗。他要我們到時一定要再來欣賞。

當晚喝了點小酒,吃著親手捉的稻花魚,真的舒服極了。而熱情的村支書卻一再建議我們把帳篷搭在村部二樓的吊腳樓上。他說,下雨了,地下溼。這一夜,我們很多人都沒有用地墊,儘管樓板是硬的,但大夥一睡下去,便很快進入夢鄉。

或許是空氣品質太好了,第二天早上,大家硬是舒坦得懶得起床。天還下著細雨,我顧不了許多,一個人徑直朝村裡走去。只見苗寨人家,處處鳥鳴,處處田園。石板路上,有放羊往山上走的,有把鴨子趕下田的,有正好割好牛草挑著回家的。古樸的民居裡,一位老人把砍好的柴火堆放在房屋的當頭,一位中年婦女坐在大門旁邊,悠然地勾勒著她的刺繡。水井邊上,一對姐妹津津有味地玩著簡樸的遊戲。人們安詳而友好,就是那空氣也仿佛通了人性,大方地讓你感到她的熱情和溫馨,不舍過早離開她清新的呼吸環境。我走向村寨的高處,放眼前方,寨前峽谷霧氣冉冉,上下沉浮。對面絕壁在雲霧環繞下,如若仙境。幾棵大樹處,樹枝上雲霧剛剛升起,樹下面一縷炊煙正在飄浮......

現代的社會,人們推崇著世外桃源的生活。或許是社會太假太殘酷,多了一絲物慾和紛爭,少了一份純真和善良。桃子苗寨那種世外桃源的生活,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隨意的順其自然。從古至今,哪有什麼真正的世外桃源呢?哪個又能擺脫世俗的浮華?我想,按我心去做,得之我運,失之我命,淡然享之,淡然視之。或許,這就是我們現代人應該崇尚的世外桃源。

(海納百川2020年9月15日於花垣鎮趕秋路188號)

·END·

監製/角角

主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黃沙沙

審核/石群方 尚欣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闊別廿年再聚首 苗疆喜迎故人來,衡陽掛職花垣老幹部花垣行紀實
    闊別二十餘載,老幹部們重回扶貧故地,回到日夜牽掛的苗疆花垣,站在當年援建的衡陽路路碑前,回想起在花垣扶貧的點點滴滴,仿佛又回到那些夙興夜寐、艱苦奮鬥的崢嶸歲月。看到花垣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老幹部們感慨萬千,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老幹部湯正齊即興賦詩「主席謀劃精準局,苗寨翻開致富篇」。
  • 德夯苗寨,一個鮮為人知世外桃源,網友:太美了
    德夯苗寨,位于吉首市西郊24公裡處,面積580平方公裡。這是一片隱藏在山林中的世外桃源。這個自成一體的德夯風景區內,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群峰競秀,古木奇花,珍禽異獸,苗族風景,皆在其中。初晨的陽光揮灑而下,朝霞下的德夯苗寨更顯仙氣,好似世外桃源一般。進入德夯之後,首先會看到巨大的圓形廣場。旅遊季會有當地人在此跳當地苗族傳統的舞蹈,迎接四方來客。離開廣場,沿著山間的小溪向前走一段路程,可以看到自帶彩虹的流紗瀑布,陽光照射在瀑布龐大的水霧中,幻化出道道彩虹。
  • 「五一」小長假,湘西人遊湘西:花垣最全旅遊攻略!
    「蚩尤故裡 書裡邊城」之花垣全貌花垣縣城全景花垣縣地處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人稱一腳踏三省」,東接保靖、吉首,南連鳳凰,西鄰貴州松桃、重慶秀山,北近保靖,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筆下《邊城》原型地和全國「精準扶貧」的首倡地。
  • 「放驩兜」的「崇山」在湘西花垣
    乾城和永綏有「崇山124寨」苗寨等等。宣統《永綏廳志》載:「永綏廳治居湖南西北,自雍正八年開始,居吉多坪,踞崇山衛城二裡。新治謂之新衛城,明崇山衛謂之老衛城。」老衛城建於明初,由夜郎坪改建而來,先後在此設立崇山衛和崇山千戶所。
  • 湘行遊記:徒步穿越中國最美公路
    矮寨村後沿山而上有一條老官道,越過山坳往下走,苗寨補點就在遠山腳下。矮寨村後的山坳,全是廢棄的水泥路和石料場,裡邊滿是茅草,比其他地方的都要長得粗壯,這是前些年,修高速公路時工程留下的遺蹟。走過這些廢墟不遠,一座白色橋塔就出現在人的眼前,白裡透紅的「矮寨大橋」幾個大字十分醒目,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走的首站「中國最美公路」--矮寨大橋。
  • 湖南湘西芙蓉鎮、德夯苗寨、鳳凰古城旅遊景點遊記心得
    芙蓉鎮旅遊景點實拍圖一芙蓉鎮是一個有2000年歷史的古鎮,它也是一個山鎮,原名王村,位於酉水市,距縣城48公裡,原為西漢酉陽府,因酉水行船方便,上至四川、貴州,下至洞庭,古稱永順通商港湘西的芙蓉鎮、龍山裡耶鎮、瀘溪浦鎮、花垣茶峒鎮歷史上被稱為「四大名鎮」,是國家承認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1986年,著名導演謝晉有一雙獨特的眼睛,他在這裡拍攝了電影《芙蓉鎮》,隨著電影《芙蓉鎮》的成功,旅遊業逐漸興起。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為芙蓉鎮,芙蓉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也是集自然風光和原始民族風情於一體的旅遊勝地,它也是蒙東河風景區的門戶,是古代旅遊的最佳景點。
  • 「湘農薈大直播」帶你走進湘西苗寨 邂逅保靖黃金茶
    為提升農業品牌、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全省農業農村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的指導下,由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保靖縣人民政府執行的「『湘農薈』大直播——保靖黃金茶」,於4月13日上午9點38分與廣大網友見面。
  • 幾句難懂有趣的花垣方言(一)
    花垣人說著西南官話的本土漢語夾雜著苗語相結合,造就了花垣普通話,花垣人戲稱「花普話」。所以也造就了花垣特色的外人難懂的花垣方言,以下筆者收錄了部分花垣方言,以享讀者共同探討和研究。花垣縣地處湘、黔、渝三省市交界處,素有「一腳踏三省」之稱,東接保靖、吉首,南連鳳凰,西鄰貴州松桃、重慶秀山,北近保靖,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筆下《邊城》原型地和全國「精準扶貧」首倡地。
  • 讀《湘行散記》,感受沈從文的赤子之心
    近讀《湘行散記》,書中詩一般的語言,對故鄉風土人情濃濃的眷戀,對湘西世界情有獨鐘的描畫,不禁勾起我對先生深深的緬懷。  全書由經典散文集《湘行散記》《湘行書簡》構成。《湘行散記》真實記載了沈從文回鄉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悟,在帶給我們一個純淨、恬美的湘西世界的同時,也以優美獨特的文筆,表達了作家對美好人生的嚮往和對生命的不倦思考。
  • 換一個角度,欣賞依山傍水,耳目一新的花垣城
    拍攝地點:花垣鎮牛眼睛坡方向。美噠噠的大花垣新縣城,選擇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攝友們,約不?在中國武陵山脈腹地,湘、黔、渝交界處,有一塊素有「一腳踏三省」、「湘楚西南門戶」之稱的神秘苗地,這就是花垣了。
  • 湘川公路橫貫湘西全境 又美又險的抗戰公路
    由湖南入川,也面臨著兩種選擇,經湘黔公路從貴州進入重慶,或者經由湘川線直接進入重慶。距離而言,湘川公路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大多數從湖南入川者卻選擇湘黔公路,繞道貴州,而捨棄直通重慶的湘川公路。湘川公路除了險峻,還有湘西、川東的匪患,好不容易逃離戰火的難民們,實在不願意再冒險了。
  • 貴州深度遊推薦之雷公山路線:這裡數以百計的苗寨不要門票
    其中,苗寨是貴州民族旅遊代表景觀。貴州苗寨成千上萬,但是大多數遊客卻只選擇了商業化最嚴重的西江苗寨。那麼如何才能包攬苗寨之美呢?在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一條苗寨深度遊線路,這條路線就是位於苗嶺之上的雷公山路線。
  • 漫遊凱裡青曼苗寨 雲霧氤氳間恍若世外桃源
    夏日裡,伴著草尖的點點露珠,我們來到位於凱裡市南面23公裡的青曼苗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暖暖遠人村,依依虛裡煙」,我們一一對應著古人詩詞裡似詩如畫般的美景,外面的大千世界已經演完了一本書,這個苗寨的歷史才翻新幾頁。  還沒入村,我們就被周圍的綠樹、田園、古村、遠山吸引,仿佛下一步就要邁入一幅天然的風景畫中。
  • 蘇滬2h-江心綠洲,房車露營,野外燒烤,過世外桃源般生活
    江心綠洲,世外桃源。 這裡是美麗的南通開沙島,這裡有自在的房車露營地。 房車 房車住宿是途居露營旗下每個露營地都有的特色住宿產品,內部裝飾風格主要有歐式、美式……。
  • 湖湘地理丨湘川公路橫貫湘西全境 又美又險的抗戰公路
    由湖南入川,也面臨著兩種選擇,經湘黔公路從貴州進入重慶,或者經由湘川線直接進入重慶。距離而言,湘川公路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大多數從湖南入川者卻選擇湘黔公路,繞道貴州,而捨棄直通重慶的湘川公路。湘川公路除了險峻,還有湘西、川東的匪患,好不容易逃離戰火的難民們,實在不願意再冒險了。
  • 2020年全省職工主題閱讀活動「『湘』見全面小康」分享會暨 「湘見...
    為唱響「決勝小康,奮鬥有我」時代主旋律,將「湘悅讀·工力量」主題閱讀活動推向高潮,11月11日上午,「湘悅讀工力量」2020年全省職工主題閱讀活動「『湘』見全面小康」分享會暨 「湘見小康 奮鬥有我」全省職工短視頻大賽啟動儀式在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舉行。
  • 圍著火塘唱苗歌,大型交響敘事組歌《苗寨的故事》將上演
    省文聯組織創作的《苗寨的故事》反映湖南作為「精準扶貧首倡地」的首倡之為,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大型交響敘事組歌。作品通過反映古老苗寨在黨的領導下發生的歷史巨變,謳歌了新時代苗族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奮鬥精神。組歌中的「苗寨」,既是十八洞村苗寨的特指,也是湘西所有苗寨的縮影,更是全國所有貧困山村的縮影。
  • 桃花源行考記:原來真實的桃花源伏羲洞就在花垣民樂!
    2008年11月,筆者第一次去黔東南大山之中的苗寨考察時,似乎也感受到了這種幸福。」這是李國棟先生的肺腑之言,他還從《黑齒國》、《桃花源記》與《補江總白猿傳》「三篇語文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世外桃源或異域樂園,其實都是北方漢人對南方稻作村寨模糊而真實的描述—--整體描寫雖因遠道傳聞而顯得模糊,但其基調卻是準確真實的。」
  • 十八洞村大力發展苗繡 「繡」出苗寨好日子
    帶著這個疑惑,記者9月14日來到了十八洞苗寨。  創辦合作社,巧媳婦重拾繡花針  十八洞村老支書石順蓮家院壩裡,10多個苗家婦女正飛針走線,繡布上花、鳥、蟲、魚等栩栩如生。  2013年年底以來,十八洞村發展起鄉村遊,進村遊玩的客人絡繹不絕。不少村民反映,很多遊客特別喜歡傳統織繡的苗族服裝。
  • 桃子的功效 桃子的飲食禁忌
    桃子,性味平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它的鐵含量為蘋果和梨的4~6倍。桃有補益氣血、養陰生津的作用。桃的含鐵量較高,是缺鐵性貧血病人的理想輔助食物。  一般人認為桃子並沒有特別的營養價值,然而把沒有爭端或疾病的理想境界稱為世外桃源,而古代的中國人更認為桃子具有延命的效果,而視其為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