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截至目前豆瓣評分4.9,IMDB評分5.4,算是國內國外雙雙撲街了。
之前有多麼吊足大家胃口,現在的失望就有多麼強烈和徹底。而其中最失望的,應該是對劉亦菲抱以期待的觀眾。多少人就指望這個超級大餅助她多年後事業回春順便打開國際市場,這下又落空了。
但是難道大家沒覺得,讓劉亦菲演花木蘭一開始就怪怪的嗎?
多年以來劉亦菲是以什麼形象存在於大家心中的?
——完全符合中國傳統尤其是廣大直男對於女性的審美標準:白、瘦、幼、清純、溫柔、靜若處子、美若天仙。總之,是一個最典型的男性凝視對象。
花木蘭,或者說當代語境下的花木蘭,也是迪士尼想要呈現的花木蘭,又是什麼形象?
——展現女性力量,跨越性別鴻溝,對傳統女性審美做出反叛,借用電影裡反覆強調的說法,就是「忠、勇、真」這三個字。
讓一個男性凝視下的符號人物,去飾演一個反叛性別刻板印象的傳奇人物,不覺得這風險有點太大了嗎?
迪士尼高層和電影幕後的老外團隊,想必對劉亦菲遠遠談不上了解吧。他們之所以在上千試鏡者中選擇了劉亦菲,無非是看中了她這幾項優勢:會英文、有武打戲經驗、外形符合迪士尼公主標準、年齡合適、在中國人氣很高,此外,有美國國籍大概也能成為一個加分項。
片方之前放出過一個演員試鏡的視頻片段,我們才知道,原來還有好多知名女藝人參加過試鏡,包括藍盈瑩、楊採鈺、竇靖童等等。這樣一對比,劉亦菲還真是相對最具優勢的,其他人要麼沒有武打戲經驗,要麼語言不過關,要麼形象不夠出挑,要麼人氣不高。
竇靖童大概是最意外再一想又很合理的試鏡人選,至少她能讓我相信混在軍隊男人堆裡那麼長時間都不被發現是成立的。但她的問題是很難製造前後性別跨越的反差感,很難想像她參軍之前作為女兒家的柔美扮相會是什麼樣子。而且,讓她成為迪士尼真人公主隊列的一員,畫風也有點太跳躍了。
現在對劉亦菲的差評,主要就集中在「沒演技」上。不過前幾年迪士尼那幾部真人公主片,本來也都不要求女演員多麼具有演技,只要看起來美美的就夠了。尤其《美女與野獸》中的艾瑪·屈臣氏小姐,不也經常因為演技呆滯平板而遭詬病嗎?劉亦菲大概和她也是同一個選角思路,所以從迪士尼的角度來講,《花木蘭》的選角就是正常操作。
但他們忘了,花木蘭和其他迪士尼公主又是不一樣的,這個故事不是那種背景架空的夢幻童話,它有確定的歷史背景,有深層的文化涵義。12年前拍成動畫版時,我們還可以因為動畫片的一些處理優勢,比如有那個可愛的木須龍,而勉強把它看成是一個童話。可現在拍成真人版了,從服飾妝容到軍隊陣容,在視覺上都已經逼近真實了,那麼在觀眾看來,尤其是在中國觀眾看來,就很難不把它看成是一個有魔幻元素的歷史戰爭片。
歷史戰爭片對演員演技的要求,當然就比童話公主電影要高了。這個時候,劉亦菲也就無法勝任了,她的演技,就成了一道硬傷。
花木蘭這個角色在劇情上的幾個重要節點,都是需要一定的演技來展現其內心的。讓我們看看劉亦菲都是怎麼表現的。
節點一,木蘭遇到媒婆提親,不想那麼草率就把自己嫁出去,此時她的表情是:
節點二,木蘭不忍心讓老父親上戰場,起了代父從軍的念頭,此時她的表情是:
節點三,木蘭終於不願意再掩飾自己真實的性別,決定卸下武裝回到紅裝,此時她的表情是:
節點四,女巫仙娘和木蘭開始惺惺相惜,決定代花木蘭受死,然後中箭倒在花木蘭懷裡,木蘭眼看著對方就要死了,此時的表情是:
請問前後這幾個表情有差別嗎?和十幾年前的神仙姐姐小龍女有差別嗎?
難怪豆瓣短評最高贊是言簡意賅的這四個字:
花木蘭這個角色所需要的跨性別色彩,劉亦菲確實提供不了。從頭到尾,還是那個繃得緊緊的劉天仙,不管她如何打扮,性別都不曾在她身上流動過,從她的臉上也看不到想要挑戰性別陳規的決心。
一定會有人說,《花木蘭》沒拍好,板子主要還是得打到幕後主創身上。公平地說,這個劇本寫得也確實是有點糙,尤其是後半截,人物行為都沒什麼邏輯支撐,轉折太突兀。但是前半截鋪墊部分呢,還是比較四平八穩算過關,這時候劉亦菲演技的鍋就甩不掉了吧。
這部片的導演是來自紐西蘭的女導演妮琪·卡羅,她的實力絕對不算弱,我看過她2002年拍的一部代表作叫《鯨騎士》,和《花木蘭》的內核很像,也是一個女孩子挑戰性別陳規的冒險故事,講的是紐西蘭一處海岸邊的古老部落,傳統上酋長繼承人是傳男不傳女的,但這個酋長的孫女就特別勇敢聰慧,努力學習各種部落本領,尤其是在成功拯救了部落最崇拜的鯨魚後,終於打破了這個部落的性別歧視傳統。
這個孫女的扮演者凱莎·卡斯特-休伊斯給我印象很深,當時她只是個12歲的小姑娘,但特別有靈氣,眼神裡就能看出勇敢堅毅來,她演這個小小女英雄就能讓人信服,當年她還憑此片提名了奧斯卡影后,打破了提名者年齡的最小歷史記錄。
《鯨騎士》一開始就展現她騎著車發狠,要把校車裡的男生甩在後面,滿臉都是強烈好勝心:
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她變成熟了,還懂得了在鯨魚擱淺時怎麼跟鯨魚交流:
最後成功馴服鯨魚坐上魚背後,她的表情就很複雜,既有成功後的舒展,也有目睹大量鯨魚死亡後的悲憫,還有與自然融為一體後的深邃:
我估計迪士尼就是因為有這部片成功在前,才放心讓妮琪·卡羅執導《花木蘭》的。可是只要把《鯨騎士》裡小女孩的表情和劉亦菲對比一下,你就能知道差距在哪兒。
劉亦菲之前最有名的兩個真人花木蘭扮演者,袁詠儀和趙薇,雖然也不算特別成功,但選角思路都是對的。袁詠儀本來就擅長女扮男裝,之前曾經因為《金枝玉葉》裡女扮男裝的角色拿過香港金像獎影后。
趙薇扮男裝次數也挺多的,《還珠格格》裡小燕子就常常扮男裝偷偷出宮,小燕子這個角色在當時就很彰顯女性叛逆的力量啊。
而劉亦菲呢,就一直困守在那個「劉天仙」和「神仙姐姐」的殼子裡了。
03到06年,她接連演了《金粉世家》《天龍八部》《神鵰俠侶》《仙劍奇俠傳》這幾部有超高國民度的大熱劇集,但每部劇裡的角色都大同小異,那之後就是斷崖式的下滑,十幾年來直到如今再無一部代表作,幾乎成為爛片專業戶,演技也再無進步。
現在復盤的話,劉亦菲事業下滑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當時和幾家影視公司的矛盾,告別少女期後形象上重新定位的困難,以及那兩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負面傳聞。
負面傳聞中影響最大的,一是所謂的「揚州瘦馬」、「乾爹供養」說,二是所謂的「變性」說。當然這些說法都缺乏證據,尤其變性傳聞過於荒誕,很像是競爭對手故意要造謠黑她。但是為什麼偏偏給她造這樣的謠,這些謠言對她為什麼又如此致命,這倒是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很顯然,如果確屬造謠,那麼造謠者是精心布局且瞄準的就是劉亦菲的命門。既然她此前就是靠「清純」和「傳統女性審美」在演藝圈立足的,那就要針對這兩點精準將其擊破。「揚州瘦馬」破了「清純」形象,「變性」又破了「傳統女性」形象,簡直是招招致命。而劉亦菲雖然代表作過硬,但都不是以演技和實力取勝,而僅僅只靠形象氣質。事實證明,這樣的基礎是單薄不牢靠的,一有風吹草動就岌岌可危。
那之後,劉亦菲團隊也試圖扭轉局面,比如讓劉亦菲轉型出演比較複雜的角色,前兩年的《烽火芳菲》就是一個嘗試,但劉亦菲還是駕馭不了複雜角色。
在突破性別禁錮方面,劉亦菲也不是沒有做過嘗試,前兩年她還打入過姬圈,塑造了「天仙攻」人設,但這種人設只能偶爾為之,無法持續。難道光靠拍幾張男士西裝的硬照就算突破了嗎?這未免也太容易了點。
除此之外,這些年來,劉亦菲接的絕大多數還是延續天仙形象的角色,作品質量卻越來越不如從前,還經常要被觀眾挑剔。你既然一直打形象牌,大家就必定一直把注意力放到你的形象上:有沒有長殘?臉部線條是不是變了?和宋承憲如何戀愛又如何分手?年紀越來越大了怎麼辦?諸如此類,就是僅有的可供討論的話題。
當你長期被男性凝視,這種目光就會將你凝固。
這樣晃晃悠悠兜兜轉轉就過了十幾年,直到爭取到花木蘭這個角色。乘著女性平權與解放的東風,藉助花木蘭的硬朗形象,就能打破身上那層殼嗎?事實證明,終究是錯付了。如果沒有從內在超越自己,外力也無濟於事。
所有強大的女演員,都是不滿於僅僅成為被凝視對象的,而要化被動為主動。天仙也有保質期,除非她能放下金身,來凡間歷練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