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損人的6句「髒話」,罵人不用帶髒字,有文化的人才能聽懂

2020-12-03 騰訊網

家長和老師都會教育孩子,一不能罵人、而不能打架,要用理性的方式去解決矛盾和衝突。因為罵人和大家都是不禮貌、不文雅的行為。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一旦在某件事情上觸犯了自己的底線,在一時衝動之下就很容易口吐蓮花。

生活在市井之中的老百姓,由於文化層次較低、道德水平較差,被激怒之後就會汙言穢語不堪入耳;

而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算是罵人都不會帶髒字,有文化的人才能聽懂!他們把指桑罵槐發揮到了極點,即使把你罵的狗血淋頭,你還沒法還手。

第一、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公冶長》:「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宰予是孔子比較得意的弟子,由於他說起話來言辭美好、娓娓動聽,所以孔子在最開始的時候,認為宰予一定是有出息的人。

可是不久宰予便暴露出了懶惰的毛病,孔子為了表達心中憤怒和失望,才將他比喻成腐爛的木頭和糞土,全句沒有一句言辭激烈的髒話,但卻罵的宰予無地自容。

第二、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這句話同樣是孔子說的一句髒話,但對象卻變成了孔子故人原壤。《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孔子見到故人原壤時,原壤卻叉開雙腿坐著,這種形象讓孔子十分反感。

於是孔子罵他:「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便用手杖不停地敲擊他的小腿,後來這句話指那些老而無德的人。

第三、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

從表面上看來這句話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髒話,它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這句話大意為,女子與小人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所以待他們相處時要懂得把握分寸和距離。

在現代社會中,這句話被當做對女性的歧視與嘲諷。但實際上孔子想要表達的並非此意,只不過是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反覆拿出來說事而已,才導致現在這種結果。

但凡是有一點文化底蘊的人,不會拿這句話就諷刺女性。

第四、井蛙不可語於海者,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

此句出自《莊子集釋》卷六下《莊子·外篇·秋水》,意思是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

後來人們經常用這句話,去嘲諷那些明明自身的眼界不高,亦或是境界偏低的人,卻總是裝作一副什麼都清楚的模樣。

這樣的人根本不必與他們爭論,畢竟和井底之蛙說大海,亦或是夏蟲說冰雪,都是一件徒勞無功的事情。

第五、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這句話出自《詩經·鄘風·相鼠》,意思是老鼠尚且還有皮,而人早已失去了禮儀,人一旦沒有了禮儀,那麼和一個死人有什麼區別?

在古代指的是人不僅應該知道廉恥,更重要的是還要講禮義。如果用這句詩文去罵人,簡直可以讓人無地自容。

第六、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兩句詩文出自五代時期的女詩人,花蕊夫人創作的《述國亡詩》,全詩為:「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後蜀國的君王,在城樓上豎起白旗,而女詩人則被封鎖在了冷清的行宮裡。望著眼前身著鎧甲的將士,這些人中竟沒有一個是守衛國家的男子!

花蕊夫人費氏青城人,因才貌雙全得幸於後蜀主孟昶,拜貴妃,後來孟蜀亡國後被擄入宋,並在宋太祖的邀請下作此詩歌。這首詩諷刺的是孟蜀國的男人,竟然沒有一個人有男兒氣概。

結 語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以口誅筆伐見長,古代文人他們既可以出口成章,也可以在一怒之下罵人不帶髒字,不妨學學老祖宗的語言哲學。

這其實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來,古代文人的文學素養和個人修養。雖然自己不能像市井之民一樣汙言穢語,但是卻可以用文採去罵人。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損人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學學老祖宗的語言哲學
    生活在市井之中的老百姓,由於文化層次較低、道德水平較差,被激怒之後就會汙言穢語不堪入耳;而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就算是罵人都不會帶髒字,有文化的人才能聽懂!他們把指桑罵槐發揮到了極點,即使把你罵的狗血淋頭,你還沒法還手。
  • 歷史上著名的十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都聽不出來
    歷史上著名的十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都聽不出來文丨蟈蟈論說到中華文化,想必大家對它的第一映像應當就是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吧。在這五千年的文化發展中,湧現出許多的名言警句,各各都蘊藏著不同的意義,有的是描述自然現象與規律,有的是說明作為人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品格。然而有些名言警句卻隱藏著嘲諷的意味,帶著點損人的含義,那可真是做到了罵人不帶髒字。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十句髒話,用這些話損人,沒有什麼文化的還真聽不懂。
  • 歷史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都不帶髒字,有文化的人才能聽懂
    我國古代歷史悠久,其包含的內涵十分豐富,古老的非常有內涵的文化很多人都不能弄懂,在講究禮儀教養的古代,人們一般爆髒話都是不被允許的,人人都講究涵養,如果你不懂點知識,也許被人罵了你都不知道,就像現在不同國家文化交流,你不懂點英語,老外罵你你都不知道,今天我們就來介紹幾句有名的古代罵人不吐髒字的話
  • 歷史上十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可能聽不出來
    歷史上十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可能聽不出來罵人這個行為乍一看完全沒有什麼文化水平,甚至是很多人不願意做的事,確實,罵人本身不具有多麼高的文化素養,那麼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如何罵人才能不失分寸,讓自己壓抑的憤怒情緒完美地表達出來,經常會給被罵的人一種自己沒有吃虧敗在舌戰之上
  • 歷史上有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華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要說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不得不說到文字。小編曾經看過一個小故事,說的是古代有一位齊國的君主問他的軍師一個問題,軍事點頭一笑回了個然字。但古人講話非常有技巧,一個然字能有好幾種意思,國君便琢磨這個然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同意還是不同意?
  • 史上著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別以為是在誇你
    在短短的語言中藏有豐富的智慧。——索福克勒斯 提及罵人不帶髒字,不少人都會油然而生敬佩之情,罵人能不吐髒話,在一定意義上,這也是種說話的藝術。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懂的認為是在誇你
    ——雨果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形成了許多自己的特色,特別是在語言方面的特色幾乎令世人欽佩,一句話的含義可以被幾十種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且活潑俏皮,有趣幽默,風格各有不同。大家參照現在的電視劇彈幕,就能看到人們在語言方面的腦洞有多大了。而古人一向講究禮儀,所以就算是與人爭論也別有一番講究。
  • 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 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 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損人名言」,很高級,沒文化很難聽得出來!
    罵人不帶髒字的十句「損人名言」,很高級,沒文化很難聽得出來! 看來不管是學問多大的人,脾氣上來了也是很恐怖的。   6.「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就非常淺顯易懂啦,戰場上的人不但丟了老婆還痛失將領,表示這個人辦事不牢靠,除了吃虧什麼都沒得到,這句話來自三國演義,在當時說的是周瑜。   7.「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人是男兒」。
  • 史上著名的10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還聽不懂
    史上著名的10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還聽不懂文/歐洛克論史在古代社會也有罵人的例子,而且是十分有文化的句子,如果沒有文化是根本聽不出來的。大家是否聽過這十句非常有名的「損人名言」,大家一起來見識一下吧。都知道我國古代社會,君主們為了鞏固統治,在統治期間推崇儒學,還開設了科舉制,這麼一來,學習就真的能夠改變命運了,而且還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文人,不僅講起道理來一套一套的,就連罵起人來也十分有講究。想比起現在許多破口大罵的人,古代人的罵人方式就很文雅了,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走近這些損人名言吧。
  • 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
    標題: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不知道還以為是誇你果然並不會像我們現在想像的那樣文雅,不是說的每一句話都非常的文明,不會爆粗口。在古代的時候,就連一國之君也會有非常氣憤爆粗口的情況,就更別說下面的這些普通的人們了,因為當時的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根本就不一樣。所以不是古人們不會說髒話,只是當時他們說的髒話,我們根本就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
    古人常說的五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聽不懂,看來罵人也要有文化本文約1100字,閱讀時間約2分鐘,感謝收看。那肯定是要互相責備,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髒話」來襯託彼此之間的「友誼」了。下面盤點一下古代著名的五句髒話,可能你也聽到過這些「名句」,但是肯定沒有深刻理解它的意思。
  • 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
    導語:歷史上最文雅的5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認為是在誇你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孕育出了十分深厚的文明。正所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時候有一種意識,往往有很多的表達方式,有的直接,有的委婉。在罵人上更是有罵人不帶髒的語句,而別人還覺得十分的文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些罵人不帶髒的語句吧。1.老而不死是為賊:這一句話源於儒家創始人孔子之口,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6句「髒話」,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別誤以為是在誇你
    就連皇帝也有罵人的時候,更別說下面的臣子和小老百姓了。只不過文化程度不同,大家罵人的水平就不一樣。舉個例子,古代的粗俗版罵人是這樣的——「饒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腳水」、「直娘賊」、「你這廝!」(取自《水滸傳》)至於文化人,他們罵人通常很含蓄,沒讀過書的可能還以為是在誇人,或者容易曲解成別的意思,結果貽笑大方。
  • 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五句話,沒點文化,不一定聽懂
    中華民族素來被譽為「禮儀之邦」,是因為我們古老悠久的中華文化優雅又美麗,雖然有些禮儀繁瑣,不再適用於當今社會,可其中蘊含的精神是中華文化的魅力之在。古人更加注重個人修養素質,凡是有點文化的人,不會張口閉口說髒話,即使惱羞成怒,也很婉轉的表達他們的不滿,於是不帶髒字罵人的髒話就誕生了,歷史上罵人不帶髒字的這五句話,你知道其中蘊含什麼故事嗎?沒有點文化,還真不一定聽懂這些梗。第一句是出自聖人孔子之口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七句髒話,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沒文化看不懂
    歷史:中國歷史最出名的七句髒話,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沒文化看不懂我想大家對歷史也有所研究,好比那些喜歡歷史文化的,其中的奧妙都是一般人不常聽到的。而且歷史上的文化也特別高,對於語言方面更是發展到一定的程度。
  • 史上四句著名的「損人名言」,罵人都不帶髒字,沒文化的真聽不懂
    導讀:史上四句著名的「損人名言」,罵人都不帶髒字,沒文化的真聽不懂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在古代的時候,我國的文人是創造出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雖然很多的俗語是在當下社會發展不完善的情況下總結出來的,有一些片面,但是很多的話在今天影響依然非常的大
  • 15句損人的毒舌語錄,不帶髒字,句句打臉!
    15句損人的毒舌語錄,不帶髒字,句句打臉!在生活中,我們在那個是說一些說話語句犀利的人是毒舌男或者毒舌女,其實毒舌這兩個字,指的是一種人物的性格,或者說是一種人物的說話方式。毒舌這種說法,源自日語「毒舌(どくぜつ)」,羅馬音讀作dokuzetu,我們平時在動漫中經常能看到毒舌這種說法,它通常用於指對其他的人說話時,自帶的一種具有諷刺性的特點,毒舌的人其實有時候無意間說的一句話,就能成為段子手手中的經典語句。其實呢,有的時候,毒舌的人在生活中也是很可愛的呀。 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毒舌並不是說罵人家髒話,或者是把話說得很難聽。
  • 歷史上著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真聽不懂
    歷史上著名的十句「髒話」,罵人不帶髒字,沒點文化真聽不懂古人講究禮儀注重修養,即便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能隨便發脾氣貿然責備他人,實在不能忍受的時候也會婉轉的表達自己的不滿之意,所以歷史上出了很多著名的「髒話」卻不帶髒字,沒文化的人可能都聽不懂其中含義,下面就盤點了十句批評他人的語句。
  • 農村8句損人「歇後語」,罵人不帶一個髒字,幽默又搞笑
    中國有很多民間文化流傳於後世,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了很多幽默搞笑的「語言藝術」,比如諺語俗語、家常老話等,這些文化既接地氣,又表現出民間一些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