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頻繁出訪和接待來訪外國領導人,全年8次踏出國門奔波42天,出訪四大洲10個國家,參加9次國際會議,為國內發展創建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也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重大貢獻,下了一個又一個外交妙棋。
4月20日 習近平出席巴基斯坦總統海珊和總理謝裡夫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圖)
1. 外交妙棋之繼往開來
【釋義】:繼:繼承;開:開闢。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周子書》:「所以繼往聖,開來學,而大有功於斯世也。」
2015年4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巴基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印尼舉行的亞非領導人會議和紀念萬隆會議召開60周年活動。這是習近平主席今年的首訪。訪巴期間,雙方一致同意將中巴關係提升為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深化中巴命運共同體內涵。
專家點評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孫衛東:這次訪問有力地深化和提升了中巴特殊友好關係,開啟了中巴全方位合作的新篇章,在中巴關係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裡程碑意義。
4月24日 習近平出席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新華社圖)
結束了在巴基斯坦的28小時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又趕往印尼參加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新形勢下,萬隆精神仍然具有強大生命力。我們要大力弘揚萬隆精神,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在緬懷歷史的同時放眼未來:「面對新機遇新挑戰,亞非國家要堅持安危與共、守望相助,把握機遇、共迎挑戰,提高亞非合作水平,繼續做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
專家點評
賴比瑞亞副總統府幕僚長塞繆爾·史蒂夫庫瓦:我特別讚賞加強亞非合作的主張。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為非洲國家提供了範例。
2. 外交妙棋之古為今用
【釋義】 吸收古代的優點,揚棄缺點,以使現代更進步。
【出處】 毛澤東《書信選集·致陸定一》:「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的古為今用,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是中國提出的偉大構想,是造福人類、推進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戰略宏圖,也是今年中國外交的高頻詞和重頭戲。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後訪問巴基斯坦、印尼、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越南、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推進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相互對接。在訪美訪英期間,習近平也多次提及「一帶一路」,歡迎包括英美在內的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到合作中來,在國際舞臺大手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一帶一路」作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行動,可以成為檢驗中國全球治理理念實效的試驗田。
3. 外交妙棋之鑑往知來
【釋義】 鑑:審察或引為教訓;往:過去;來:未來。意思是鑑別以往,總結歷史,知曉未來如何發展,只有總結本來才能更好開闢未來。
【出處】 《詩經·大雅·蕩》
5月9日 習近平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新華社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時說,這是值得人們紀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發人們銘記歷史、鑑往知來的重要時刻。
作為當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今年首次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日大閱兵,習近平主席還應邀出席莫斯科盛大閱兵活動。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時,習近平表示:我們慶祝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並不是仇恨某一個國家,而是緬懷先烈、總結歷史、警惕戰爭的重演,共同來維護世界的和平。紀念活動最終會達到這樣的目的。
專家點評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研究員素貼: 習近平主席出席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既體現了中俄兩國密切的雙邊關係,又凸顯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貢獻。
4. 外交妙棋之賓至如歸
【釋義】 賓:客人;至:到;歸:回到家中。客人到這裡就象回到自己家裡一樣。
【出處】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壞晉館垣》:「賓至如歸,無寧災患,不畏寇盜,而亦不患燥溼。
5月14日 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西安參觀。新華社
今年是中印建交65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14日特意選擇在西安歡迎印度總理莫迪來訪,這是他第一次在家鄉接待外國領導人。
中國國家主席在北京之外的城市會見外國首腦並陪同行程,如此的外交安排並不多見。這樣的安排,可以進一步拉近兩國領導人的感情,增加相互間的了解和信任。 輿論普遍認為,兩國領導人的「家鄉外交」勢必將為中印兩國友好交往增添一個新的註腳。BBC中文網稱,習近平回到家鄉迎接莫迪,真正體現了中國傳統禮節的「賓至如歸」。
專家點評
北京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問題研究員馬加力:中國領導人前往地方迎接來訪者,習近平創了先例。這表明,中印兩國領導人都在釋放強烈的個人善意信號。
5. 外交妙棋之眾志成城
【釋義】 萬眾一心,象堅固的城牆一樣不可摧毀。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大。
【出處】 《國語·周語下》:「眾志成城;眾口鑠金。」
7月9日 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同歐亞經濟聯盟、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及受邀國領導人對話會。新華社
2015年7月,國家主席習近平赴俄羅斯烏法,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習近平主席同與會各國領導人圍繞很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分別發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七次會晤烏法宣言》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烏法宣言》,開啟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未來發展的新徵程。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徐秀軍:中國繼續致力於塑造更加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並提出一系列新的合作倡議,為金磚國家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充分展現出中國力量和責任。
6. 外交妙棋之登高望遠
【釋義】:登上高處,看得更遠,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遠大。
【出處】:《荀子·勸學》:「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呂氏春秋?順說》:「順風而呼,聲不加疾也,際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9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同美國總統歐巴馬舉行會談。 新華社圖
繼2013年美國加州「莊園會晤」以及2014年北京「瀛臺夜話」之後,習近平2015年9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聯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對美進行國事訪問,對於兩國拓展合作、增進互信和有效管控分歧有無可替代的引領作用,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美雙方要從大處著眼,登高望遠,從戰略高度認識當今時代形勢,始終把握兩國關係的正確走勢。同時要從小處著手,積微成著。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係需要雙方一點一滴的實踐和積累。
專家點評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中國在塑造中美關係上變得越來越主動,開始提出各種倡議,積極參與話語權構建。
7. 外交妙棋之高瞻遠矚
【釋義】: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倫敦騎兵檢閱場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 新華社圖
9月訪美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又率團對英國展開歷史性國事訪問。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決定共同構建中英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共同開啟持久、開放、共贏的「黃金時代」,將中英關係推向兩國關係史的新高地。習主席此訪立足英國,面向歐洲,輻射全球,不僅開啟了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黃金時代,也為中歐合作注入了新動力,為中西交流互鑑譜寫了新篇章,展示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實踐。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中英作為中西方文明代表,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兩國合作不僅造福兩國,也造福世界。
8. 外交妙棋之親仁善鄰
【釋義】與鄰者親近,與鄰邦友好。
【出處】《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11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河內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舉行會談後共同見證雙邊合作文件的籤署。 新華社圖
2015年11月,習近平對越南和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此訪在經略周邊外交、夯實雙邊關係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了中國和東協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新華社圖
訪越期間,習近平與阮富仲等越南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屋建瓴地把握中越關係走向,規劃未來中越關係發展藍圖,為中越兩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命運指明了方向。訪新期間,習近平同陳慶炎總統、李顯龍總理等新加坡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確立了中新關係新定位,一致決定將中新關係確定為與時俱進的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
專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徐秀軍:習主席此訪成果豐富,意義重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規劃兩國關係未來,為兩國互利合作開闢前景。
9. 外交妙棋之高屋建瓴
【釋義】:建:倒水,潑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裡的水從高層頂上傾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
【出處】:《史記·高祖本紀》:「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11月15日,習近平主席同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的領導人合影。新華社圖
2015年11月中旬,習近平主席赴土耳其出席G20峰會,為世界經濟把脈開方,呼籲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公平包容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隨後,習主席赴菲律賓出席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為亞太合作校準航向,提出推進亞太地區合作共贏的四大主張,宣布將開展與亞太各國更多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合作架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蘇格:習主席準確把脈世界經濟,高屋建瓴,體現出長遠的戰略眼光。
10. 外交妙棋之完美收官
【釋義】:「收官」表示到了收尾階段,接近勝利。
【出處】:「收官」是圍棋用語。
12月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開幕式並發表致辭。這是南非總統祖馬迎接習近平。 新華社圖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赴法國巴黎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對辛巴威和南非進行國事訪問,並主持中非合作論壇峰會。7天時間,習主席日夜兼程,輾轉3國4座城市,密集開展雙多邊活動,同50多個國家和地區組織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見,發表多場重要演講,成果斐然,影響深遠。這不僅是習近平主席2015年外交的收官之作,也為2015年中國外交畫上圓滿的句號。
專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專家劉瑋:一方面,此訪為巴黎氣候協議談判注入「中國推動力」,引領氣候變化談判形成新勢頭。另一方面,此訪實現了中非關係定位再提升,以「五大支柱」和「十大合作關係」為核心啟動中非互利合作升級版,開啟中非合作全面發展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