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習大大去出訪(七):有趣的外交方式

2020-12-0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

9月11日至19日,習近平展開為期9天的出訪。

此行從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開始,期間,他將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並對塔吉克斯坦、馬爾地夫、斯裡蘭卡和印度進行國事訪問。

學習小組(xuexixiaozu)與鏡鑑公號(jingjianpd)獨家更新習大大出訪行程,與組員們一道跟進一位大國領導人的出訪細節。新聞中的領導人聊的都是天下大事,人民網轉載希望分享一段不一樣的視角、一些生動的故事。

今天要分享的故事,發生在此行的最後一站,印度。

17號下午到印度,19號中午走。時間快得像轟隆隆的高鐵!不到兩天,去了倆地(古吉拉特邦和新德裡),一大堆會談會見,還有多場室外活動。中印關係的歷史太久了、合作太多了,怎樣打包精華、濃縮成果?真是費腦筋的事。

據說,在古邦的行程是莫迪總理親自安排的,他甚至在大大下榻的酒店大門口,迎接大大夫婦。

他們是在向誰揮手呢?

當時他們三人正對面和側面都有記者,當正對面的記者拍完時,側面的記者忍不住請求「請轉過身來吧」!三人真的就轉過身來,微笑著看著記者們。記者席滿是興奮和感動,拍完後,「thank you」的聲音此起彼伏。這張圖就是大大夫婦、莫迪正和記者們揮手告別。

在新德裡,雙方商量的行程,更是把時間塞得滿滿當當,總統舉行的歡迎儀式上,總統總理都參加了(世界範圍內都少見),一左一右地陪著習總。

印度,你打算給習大大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印度style,期待中……

詳細說說每場活動?饒了我,太多了,得說上個十天半月的。想了個法子。除了正式的會談會見外,還有各種有趣的、有特色的活動,試著把他們裝進幾個籮筐。名字分別是:鄉外交、散步外交、黨際外交、媒體外交、民間外交

1、家鄉外交

古吉拉特邦是莫迪老家。習大大從斯裡蘭卡直飛這裡,據說就是因為莫迪的盛情邀請。(您有空就來看看、轉轉吧!)

國事訪問,一般是到首都,或稱首府。首站去外地,肯定要提出足夠過硬的理由。一年多來,大大外地去了幾次,咱們找找他們背後的共同點:

*有的是開國際會議或活動:

比如去印尼峇里島,是為APEC;今年去南非德班、巴西福塔萊薩,是為金磚;去俄羅斯索契,是為冬奧會開幕式。為什麼主辦國選址在外地呢?城市推介唄!這麼多政壇大腕來,每家媒體都得報導說,「這是來自索契的消息」。一分廣告費不花,天天上頭條。

*有的是意義特殊:

3月去法國裡昂,就是這個原因。鄧小平等老一輩領導人曾經學習工作過的地方,大大一去,紅色旅遊開始風生水起。

7月到古巴,去了外地聖地牙哥。這個地方比較偏,也正是因為偏僻,所以當年戰鬥第一槍能在這兒打響。(和我們當年農村包圍城市異曲同工啊。)

這是一座「英雄城市」,歷史地位舉足輕重,才能在諸多候選項中勝出。當時大大訪問的情景是:

推開歷史的大門,勞爾主席親自擔任解說。兩國元首身著古巴國服『瓜亞維拉衫』,到先烈陵園獻花,探訪革命舊址,感懷故人,感念友誼。

*有的是文化多元:

大大對文化深邃透徹的闡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常說要做一個「學習大國」,包容互鑑。訪問的一大上榜理由,就是文化。

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座文明古城。當之無愧地不虛此行。(其實這個地方也是卡總的故鄉。)當時的情景是:

習近平主席應卡裡莫夫總統盛情邀請,探賾索隱,尋求文明交流互鑑之道。「列吉斯坦廣場建築群,古絲綢之路上的燦爛古代文明撲面而來。彩壁、穹頂、禮塔、雕窗、金飾、木刻、彩陶、銀盦、雕塑、絲毯,璀璨奪目的文化遺產盡收眼底。」

回過頭來看看,去古邦只是因為是莫迪故鄉嗎?

它是文化勝地,白馬馱經,玄奘取經。聊起這件事,習總和莫迪都很有感慨。大大不止在一個場合說起下面這段話:(玄奘取經路線圖)

「莫迪總理特別給我介紹,玄奘當年取經到過那裡。古吉拉特邦是莫迪總理的家鄉,也是甘地的家鄉。玄奘回國,到了當時的首都長安,西安是我的家鄉。可見中印兩國文化的聯繫。」

還有一點,這裡創造了「古吉拉特邦奇蹟」。古邦學廣東,外號是「印度的廣東」。人口僅佔5%,創造了全印16%的工業產值、22%的出口額。這一次來,在習大大和莫迪的見證下,廣東和古吉拉特邦結為友好省邦,廣州和艾哈邁達巴德結為友好城市。

古邦這一次可是一本萬利,巧妙地借了大大的影響力,給古邦下一步的改革開放做了一個永久牌的廣告,想必中國企業、中國資金甚至其他國家的資金技術都會湧向這裡。你想,全球的眼光都聚焦在了習總訪問,也就自然聚焦在了古邦!

看來,家鄉外交也需要拿出點真材實料來,乾巴巴的沒看點,絕不會為了照顧外國元首的父老鄉親的面子,抽出那麼寶貴的時間專門去一趟的。

說起寶貴時間,突然想起習大大在印度見使館館員和華人華僑時,說了一席話:

整個訪問活動用了9天的時間,對於我來說,因為國內事情太多了,每次用這麼多時間出訪是很奢侈的,對時間的利用太奢侈了。但是很有必要!

你聽了是什麼感覺?是不是特別勵志啊。(默默地,去做個時間安排的計劃……)

2、散步外交

說起散步外交,一個經典鏡頭是中美元首安納伯格莊園會晤

小橋流水,涼風習習,綠草如茵。習大大和奧先生漫步莊園。電視鏡頭,追著他倆的身影,是大段大段沒有聲音的留白。這些鏡頭,會不會載入新聞教材?

我當時在現場,距離遠又空曠,根本聽不清倆人在說什麼。等習大大和奧先生走近時,就模糊聽見幾句,似乎在聊各自的體育愛好

沒錯,散步外交的優勢就在這!

你在會談桌上,正襟危坐,能談這些好玩的事嗎?壓根沒那氛圍。

在古吉拉特邦,特意安排了兩場活動。兩個地方正好在一條河的兩岸,一個甘地故居,一個河岸公園。

幾個小時的時間,習總和莫總散步、聊天,嚴肅的話題在輕鬆的氣氛中,如太極行雲流水、水到渠成。

看,大大身穿莫迪贈送的印度傳統夾克,又舒服又合身。蠻帥氣的嘛!

說起夾克的事,正好在現場碰見一位氣度不凡的印度人,一問,才知道是莫迪的辦公室主任。聽對方說,這是莫迪專門安排為大大訂做的,衣服裡面還寫著大大的名字。

甘地故居,大大和莫迪一起參觀故居。

想必會聊起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聊起爭取民族獨立鬥爭,兩個人肯定很有共同語言。(請那些動輒篡改歷史的國家,自覺去對號入座。)

甘地紡紗織布的形象深入人心。大大入鄉隨俗、光腳盤腿親自搖動甘地曾經使用過的紡車,聽莫迪神採飛揚地講那過去的故事。

拍這張照片距離大大就咫尺之遙,感覺到氣場了有沒有!

河岸公園,很多人都看到了大大夫婦一起坐在搖椅上的那張照片。其實,事情是這樣子滴:

先是大大和莫迪進了公園往前走,路過搖椅,坐上去聊天。

等他倆聊得差不多的時候,彭阿姨過來匯合(想必是想多給他們倆一個私聊的空間吧)。

然後,他們三人一起散步聊天。

散步到另一個搖椅處,就出現了大大和彭阿姨的幸福浪漫照。

(幸好有@阿拉蕾要順順利利噠,捕捉到了這個甜蜜瞬間)

也出現了這樣子滴鏡頭。

有在現場直播的印度媒體發揮想像說,估計散步之後,莫迪對自己的單身生活開始了深思:)

當然,作為領導人,永遠不會忘記聊正事,不會跑題。

河岸發展項目是印度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程,自然交流了經濟發展模式的問題。印度民間藝術在公園裡隨處可見,當然也聊起了文化交流。聽說,還聊了——

3、黨際外交

就在河岸公園的帳篷裡,習總和莫總走進帳篷,開始了一番深談:

談治國理政,聊了兩個一百年、聊了全面深化改革,聊了加強執政黨的建設……聽來聽去是一個意思,印度很關心中國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

其實呢,何止印度關心,中國取得那麼大的發展,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開始琢磨研究中國成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歐洲之行,這是一個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話題。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訪問期間的一個熱詞。每一站、幾乎每一次會談,到訪國領導人都會提及這個詞。很多人談起他們閱讀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的感受,對中國改革力度、廣度、深度表示高度讚賞:「這是開放的、務實的、面向未來的、高瞻遠矚的、令人欽佩的改革。」

問得最多的是領航中國改革的感悟,習主席坦誠作答:「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始終保持著清醒沉著,行百裡者半九十。」「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在孜孜以求的探求中達到目標。」

*拉美之行,這是一個常提常新的話題。

拉美國家領導人往往會提出一個請求:請講一講中國的治國理政思路和經驗。

羅塞夫總統告訴習近平主席,「自己讀了市面上很多關於中國的著作,卻仍然不解渴。」「中國『兩個一百年』目標非常了不起。」

克裡斯蒂娜總統說:「中國的發展是個奇蹟。阿根廷欽佩中國的發展,願意借鑑中國成功經驗。」她尤其讚賞中國的「堅持」和「規劃」……

委內瑞拉有著濃重的「中國情結」。兩國元首會談間隙,馬杜羅總統陪同習近平主席,來到查維茲總統生前工作過的辦公室。桌上,一本厚重的委內瑞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攤開,這是委內瑞拉委託中國精心編制的。習近平主席輕輕翻閱,紅筆、藍筆、黑筆,查維茲密密麻麻作了批註……

總之哦,每次出訪習大大都要不斷地「應詢」介紹。除了講中國,他還會強調一個觀點,每個國家都要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

4、媒體外交

印度媒體業發達,這幾天,焦點就只有一個——咱們的習大大。對大大的訪問,只要能進場,印度媒體一定會全程直播。

總統的歡迎儀式之後,習大大接受了印度媒體的採訪。

有記者問,您此訪有什麼目標,希望達成什麼目的?

大大答,中印攜手合作,共同發展,將給兩國25億人民帶來福祉,給亞洲帶來繁榮,給世界帶來機遇。我期待通過這次訪問,傳承友誼,深化合作,共謀發展。我願意同印度領導人一道,做中印關係的積極推動者,攜手努力將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升到新的高度。

「我看到了您的文章,看到了主席先生對雙邊關係的闡述,深表贊同……」習大大每到一國,對方好像對口徑一樣,這句話都是大同小異。

方式有三:

*接受當地媒體專訪

索契冬奧會的時候,習大大就在索契接受了俄羅斯電視臺的專訪,主持人布裡廖夫在中國一戰成名。

*接受中外媒體聯合採訪

比如去年3月上任後首訪前,習大大接受了金磚媒體聯合採訪。對五家媒體一點都不偏心眼,都有提問機會。

*在當地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這種方法很常見。比如這次,四個國家的媒體上都有文章,都是在到之前見了報,人未到,聲先行。

說到這,想起來一個故事,今年去韓國訪問前,本打算就在韓國一家媒體發表大大署名文章。韓國比較牛的有三家媒體,另外兩家聽說了,主動找來,也要發!最後,乾脆三家一起首發好了。合作共贏,皆大歡喜!

對啦,莫迪也學了這一招。這一次為了大大來,莫迪專門在印度媒體上發表了文章,提出印中兩國國名拼在一起是「英寸」(inch,你知道是怎麼拼出來的嗎),兩國應該以「英寸到英裡」的精神向前發展。

大大聽了,回答得很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我們要腳踏實地、扎紮實實、持之以恆把中印關係推向前進。我願意同你共同努力去完成這一使命。

演講,常常是現場直播。媒體第一時間播報、第一時間評論,其實說白了演講也是一種媒體外交。

習總演講的題目是《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一些篇幅講了中印關係,一些篇幅著眼於南亞外交。過去兩天了,我還記得這些話:

*莫迪總理對我說,中印兩國是「兩個身體,一種精神」。(莫迪好像挺喜歡自己的這句話,見了習總說了好幾次)

*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印度被稱為「世界辦公室」,雙方應該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泰戈爾的《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新月集》等詩集我都讀過,許多詩句讓我記憶猶新。(這些書現在都斷貨了吧?)

*中印兩國,人口加起來有25億多。中印一個聲音說話,全世界都會傾聽;中印攜手合作,全世界都會關注。

*我一直強調中國要做學習大國,不要驕傲自滿,不要妄自尊大,而是要謙虛謹慎、勤奮學習,不斷增益其所不能。學習大國不止一次提,貌似這個詞要火)

*中國希望以「一帶一路」為雙翼,同南亞國家一道實現騰飛。

摘錄的不過癮吧,搜搜全文,一定告訴我你印象深刻的幾句話。

5、民間外交

車到古邦,從機場到酒店,沿途都是微笑揮手的印度老百姓。

一看就不是專門組織的。因為,他們有的爬上牆頭,有的從籬笆裡露出臉,有的坐在樓梯上,甚至好幾層樓梯上都站滿了人。車子一來,就像突然吹響了「定格」的口號,每個人還保持著之前的種種狀態,卻無一例外衝著車隊微笑、揮手。(發自內心的淳樸笑容,那麼美)

不管是哪輛車,只要你隔著車窗衝他們招招手,街上就響起了尖叫聲、歡呼聲。弄得我們大家心裡都暖乎乎的。

是誰說的中印民意基礎不好?在河岸公園門口,正等待的衛兵和司機,看到了同樣在等待的隨團帥哥某男,紛紛上來求合影。他們排著隊,一個又一個,某男為了中印友好大局,一直咧著嘴巴笑……

終於都拍完了。這時,他們有個重大提議:「一起來張大合影吧!」不由分說要去了某男手機,各種擺拍。末了,把手機遞給某男,大方地說:「喏,這是你帶回國的珍貴禮物!」

19號上午,習大大會見了柯棣華大夫家屬和一些印友好人士,還給他們頒發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坐在輪椅上的柯棣華三妹,專程從孟買跋山涉水過來領獎。柯棣華兄弟姐妹中,她是唯一健在的一位,93歲了,聽不見也看不見。當習總拉著她的手,親切問候她時,一直沉默的她,主動開口說,「中國對我們一直很好,我也感受到了習主席的親切和溫暖」。

還有兩段大大關於民間外交的原話,一定要說給你聽:

*莫迪問習總,中國電影能不能來印度拍。大大很爽快,大意是:當然可以啊,好萊塢第一,寶萊塢第二,中國的電視片第一,咱們要加強交流合作。一個小成本電影《泰囧》,對泰國旅遊業發展影響就很大。(泰囧,看在習大大面子上,我們就不收你廣告費了)

*「當年國學大師季羨林為什麼學梵文呢,因為要鑽研佛經。為什麼要鑽研佛經呢?因為中國的國學,已經滲透了中國佛經的精要之意。」獨家奉獻這段話,各位眾生,你能悟到習大大言語中,擋不住的文化自信嗎?

再來看看彭阿姨。

前兩天說過,我們想給您個新頭銜:中華文化最美代言。這個設想一提,沒想到我們的後臺炸了鍋,很多微友們紛紛說贊同。

這不,到了印度,她去了泰戈爾國際學校,和孩子們在一起。

彭阿姨用毛筆寫下了「溫故知新」4個字。手把手地教兩個印度女孩臨摹這4個字,握筆、運筆,耐心又細緻。就像母親對孩子,老師對學生。

學生們唱起《讓我們蕩起雙槳》(中文唱的,估計苦練很久!)

彭阿姨輕聲唱和(為什麼小聲地跟著唱?想想看,大聲唱,誰能唱過彭阿姨啊!輕聲唱和,是鼓勵呀,孩子們個個美滋滋的)。

合影時,孩子們像小鳥般雀躍著圍了上去,彭阿姨特別高興,不時捧捧這個孩子的臉,擁抱一下那個孩子。

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場面出現了。一位胖乎乎的男孩,漢語說得好,彭阿姨竟然彎下腰,輕吻他的臉。(哦,大家都傻了眼。看看這個小胖墩的得意樣樣,再看看其他人的眼神,右邊那個女孩,嘴巴張得也太誇張了吧……)

彭阿姨對校長說:「孩子們非常可愛,我特別喜歡那個胖小子。」

聽印度媒體說,這個幸運的胖小子名為辛格。等彭阿姨一走,校長就開玩笑囑咐辛格:「就不要洗臉了。」

相關焦點

  • 【俠客島】怎樣跟習大大「套近乎」?(組圖)
    這種以朋友的私交來增進國家間關係的做法,在外交活動中常常成為點睛之筆。  今天,俠客島就為你盤點一下外交活動中,那些不尋常的禮遇,那些意在向外界傳達不尋常親密關係的動作。  一、家宴+茶敘,「曬曬」月亮吃水果  9月11日至19日,習近平展開為期9天的出訪。
  • 那些年美國的第一夫人:單獨出訪成外交潤滑劑
    那些年美國的第一夫人:單獨出訪成外交潤滑劑     2010  從最初的僅具備禮儀性作用、引導社會風氣,到積極投身公共事務、等同內閣成員,再到單獨出訪、被稱為美國外交中的潤滑劑,美國第一夫人正在以其特殊的社會地位和獨具的個人魅力,在國內事務乃至國際關係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第一夫人」一詞出自哪裡?  「第一夫人」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美國。
  • 家鄉外交、散步外交……這些有趣的外交方式你知道嗎?
    【學習路上按】近年來,中國國家主席與外國國家元首之間的外交活動日益豐富。家鄉外交、莊園外交、散步外交、媒體外交,這些有趣的外交形式使得國家領導人的外事活動更加生動。
  • 首次出訪前,菅義偉的兩個爭議性舉動暴露了日本外交的短板……
    日本外交最大的短板並非英語,而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不以史為鑑,又如何開創未來呢? 日本首相菅義偉今天起首次出訪,目的地是東南亞國家越南和印度尼西亞。 在輔助安倍的那些年,他沒有體現出太多自己的政治風格,尤其在外交方面鮮有舉措。
  • 唐使臣出訪的國家有哪些?唐朝使臣出訪,對當時的社會有何貢獻?
    究竟唐朝的外交制度是如何規範出訪使臣?唐朝使臣出訪的國家又有哪些?唐朝使臣出訪,對當時的社會有何貢獻呢?事關一國外交的唐朝外交使臣李唐一朝的統治者本身就具有鮮卑血統,這讓唐朝統治階層對周邊少數民族採取的外交策略相對柔和,並且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對唐朝更加親近。這也是唐太宗李世民可得「天可汗」之稱的重要原因之一。
  • 明報:習近平出訪的「妙筆」與「伏筆」
    中新網2月23日電 香港《明報》日前刊文說,「運動出鏡」是習近平此次美國—愛爾蘭—土耳其出訪行程中的趣味一筆,而他在三國行中展現的魅力外交,為未來中國與美、歐等關係留下諸多「伏筆」。  文章摘編如下:  剛看完NBA比賽,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又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的綠茵地上一秀足球身手。
  • 巴金《出訪日記》首次公開出版,這些日記也是一份重要文獻
    在周立民看來,當年巴老等人的出訪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不久、和許多國家尚未恢復正常外交之際。「有說法稱他們那時是民間外交,或者文化外交。他們確實是一群特殊的文化使者,促成了我們國家與許多國家之間的互動。所以出訪日記也為我們國家歷史進程研究提供了重要文獻。」「當然,日記或許不長,有時候就是簡單的一句話。
  • 「習大大」一詞英文如何翻譯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金融時報》專欄文章直言最為有趣的就是「韌性」一詞,文章認為中國轉向新常態的過程,難以避免伴隨著轉型疼痛,但最終結果如果能夠換來穩定的社會預期與積極的改革信號,那麼對於民眾而言,這將是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 扁任內頻出訪 帶大筆美金現鈔
    臺海網11月1日訊 特偵組偵辦陳水扁洗錢案,查出陳水扁任內高頻率出訪,指示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向「外交部」請領美金現鈔、旅行支票攜帶身邊,大部分金援專案有出帳資料,卻沒有執行完成的資料供「外交官員」稽核,辦案人員懷疑扁是否私吞外交預算將錢藏放海外。
  • 胡錦濤外交初戰告捷 新任主席首次出訪備受矚目
    編者按:中國新任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備受矚目,這長達11天緊鑼密鼓的外事活動是中國新元首在國際社會集中體現個人特質的舞臺,更是觀察中國外交新「光譜」的「三稜鏡」。轉自搜狐  俄羅斯:胡錦濤初戰告捷轉自搜狐  □林 竹 發自俄羅斯莫斯科轉自搜狐  5月31日晚上,親眼目睹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所乘專機從聖彼得堡普爾科沃機場騰空而起,閃爍的信號燈慢慢遁入天幕之後,聖彼得堡國立大學一位自願去送行的老教授回過頭對記者說
  • 蔡英文出訪「友邦」「割肉」送淘汰悍馬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臺「防長」馮世寬兩個月前寧可錯過「軍人節」活動,也要出訪中南美洲,他的任務終於在2日曝光,原來是幫蔡英文搞「軍備外交」去了。對馮世寬八九月的出訪,臺「國防部」當時稱,他此行是應尼加拉瓜三軍總司令邀請,參加尼建軍38周年典禮,順道訪問多米尼加、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臺灣聯合新聞網2日稱,之前傳出「邦交」亮紅燈的多米尼加宣布,臺灣將捐贈總價值高達3500萬美元的軍事援助,包括兩架UH—1H直升機、100臺發動機及90輛悍馬車。
  • 媒體:「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1、習大大Xi Dada / Uncle Xi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
  • 媒體:"習大大"一詞翻譯成英文是什麼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  1、習大大  Xi Dada / Uncle Xi  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
  • 2015年,習大大下了哪些外交妙棋?
    今年以來,國家主席習近平頻繁出訪和接待來訪外國領導人,全年8次踏出國門奔波42天,出訪四大洲10個國家,參加9次國際會議,為國內發展創建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也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重大貢獻,下了一個又一個外交妙棋。4月20日 習近平出席巴基斯坦總統海珊和總理謝裡夫舉行的隆重歡迎儀式(新華社圖)1.
  • 蓬佩奧這次別有用心的出訪,特別尷尬……
    從歐洲到中東,他正展開十天七國密集出訪。有外國媒體將這趟「長差」冠為「告別之旅」。行程中的確不乏「別有用心」的安排,但效果……在法國,熱心的「推特外交」遇冷,尷尬;在土耳其,出訪卻沒見成政府官員,尷尬……2019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出席新聞發布會。
  • 「習大大」一詞英文如何翻譯 外媒「Uncle Xi」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  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  1、習大大  Xi Dada / Uncle Xi  這個詞兒的「官方認證」可以追溯到2014年9月9日上午。
  • 黨媒:「習大大」一詞如何翻譯成英文
    窺斑見報,卻足以讓你看到文化的差異、外交的博弈,以及中國走向世界的堅實足跡。世界毫不吝惜對中國、對習大大的點讚。且看他們把火遍中國的「習大大」一詞翻成了啥?《金融時報》專欄文章直言最為有趣的就是「韌性」一詞,文章認為中國轉向新常態的過程,難以避免伴隨著轉型疼痛,但最終結果如果能夠換來穩定的社會預期與積極的改革信號,那麼對於民眾而言,這將是更值得期待的未來。原標題:2014,世界從這6個詞中讀中國:「習大大」一詞翻譯成了啥?
  • 《周恩來的外交風雲》看周總理如何處理外交
    本片全面展示了周恩來總理在新中國外交史上建立的偉大功勳,同時也展現出新中國艱難而又輝煌的外交歷史。它在多部紀念周恩來誕辰的影視作品中獨樹一幟,另闢蹊徑,不講周總理的政治,軍事生涯,卻獨一無二地選擇了非常能體現總理智慧,風範,人格魅力的外交生涯一面。
  • 以色列放棄出訪巴林
    以色列放棄出訪巴林楊舒怡以色列一個高級代表團原定本周赴巴林參加國際會議,14日放棄出訪計劃,據會議組織方說是「出於安全考慮」。觀察人士注意到,以色列與海灣遜尼派君主國近來外交互動頻繁,似乎意圖聯手對付什葉派國家伊朗。然而,巴林等國不少人提出質疑,反對與以色列結盟,甚至爆發示威。
  • 楊潔篪此次出訪新加坡、韓國,有三大看點
    、韓國,有三大看點——1第一大看點,在於這是中國在新冠疫情之後,重啟面對面外交的模式。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起來的時候,楊潔篪曾於2月底出訪中亞三國。此後至今,絕大多數情況下,中國都在採取雲外交的方式與各國交流。有兩次例外——一次是6月16日至17日,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夏威夷舉行對話。然而,這是一次非正式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