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爆款寫手的崛起、鼎盛與隱憂

2020-12-14 澎湃新聞

自媒體爆款寫手的崛起、鼎盛與隱憂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顏志雄 林俏丹 魏宸駿

崛起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

2003年,謝因波曼與克裡斯·威理斯兩位美國人提出了「we media」這個概念,翻譯過來就是自媒體。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早期的自媒體可追溯到1995年清華大學建立的水木清華BBS——中國教育網的第一個BBS。隨後,天涯、貓撲、新浪等網站成立。人們懷著好奇心在網站上發表自己的觀點,或記錄生活。由於當時網際網路普及度較低,受眾閱讀門檻高,自媒體的發展速度緩慢,封閉性較強。

2003年網絡作家木子美開始在網上公開自己的性愛日記,自曝與某搖滾樂手的「一夜情」細節,而「一炮而紅」,形成「木子美現象」引發網友熱議事發後,木子美曾迫於壓力關閉日記一段時間,但重新開放後,訪問量開始急劇飆升。雖然流量不如現在多,但在小圈子裡成為了網絡紅人。

2005年,Blog(博客)開始興起。作為一種主要用文字為記錄的網絡日記,一度成為年輕人的「讀者文摘」。通過博客,可以看到新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方式。於是開始有了寫手在博客裡發表曝光調查新聞或對新聞事件的評論,也有寫手發表富有文採的Blog日記,進行個人展示,交往好友,收穫粉絲。

博客發展一日千裡,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嗅到商機,紛紛開發博客網站。「花非花,霧非霧,網絡營銷無重數」,企業為了便於內部管理和外部宣傳,進行公關和營銷,也入駐了博客。

昝輝(網名:Zac)於2006年開始寫中文博客《SEO每天一貼》,該書為SEO領域比較專業的書籍,幾個月內成為中國SEO領域被引用最多,最受歡迎的行業博客書之一,很多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

早期自媒體時代中,博客在2008年達到鼎盛,中國有了一億博客用戶。2009年新浪再次看準市場,推出微博。與騰訊微博廝殺兩年後,達到了巔峰期。微博邀請明星和名人入駐,對他們進行加黃V認證。藉助名人效應,吸引了大量新用戶。

此時的寫手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用戶的追星屬性也為微博未來的娛樂化飯圈化埋下隱患。近年來,微博不負當年風採,但仍有著6000萬的日活量,很多新聞爆料,娛樂消息都在微博上第一時間發布。

2012年,微信試水公眾號。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需要有成長時間,而一年後,公眾號的價值被網民發掘。3G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智慧型手機的創新;微信用戶數量的迅猛增長為公眾號提供了受眾基礎;朋友圈、社群的私域流量傳播方式進一步推動了公眾號的漲粉、裂變,進而倒逼創作者提升專業水平。流量主和廣告接單為自媒體寫手帶來了月收入過萬的可能,專業領域人士和有寫作願望的人通過全職或兼職,輸出優質專業內容或迎合受眾的情緒化表達,成為了自媒體崛起年代的爆款寫手。

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等內容創造平臺憑藉AI算法推薦獲取海量用戶;廣告、自營收入和創造扶持激勵著自媒體寫手;原創保護維護創作者權益……儘管仍出現了很多問題,但自媒體平臺的發展速度不可阻擋,自媒體寫手機制正在悄無聲息中形成。

鼎盛

自媒體如今已經是風風火火,成為網際網路產業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生產者。那些風光無限做上遊的,做入口的,早已經在行業中生根發芽,亦或落葉歸根。

中國用短短70年,完成了典型西方國家用至少250年到300年才完成的工業成就,即從原始工業化到第一次工業革命再到開啟第二次工業革命,因此也必然快速積累了250年到300年間西方國家遇到的問題和障礙。

自1978年以來的增長奇蹟是基於正確的發展戰略,即一開始依賴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後逐漸過渡到使用資本密集型技術。

同樣,在資本的加持下,信息爆炸時代使自媒體發展到了一種巔峰時刻,如果你身邊朋友沒在做自媒體,那它一定沒跟上時代潮流。

到底是什麼讓這些人趨之若鶩呢?沒錯,這是暴富的賺錢機器,凡會寫點東西的人都想躍躍一試,那麼業界收入到底是什麼水平呢?

1. 平臺廣告收入

說到平臺賺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開通流量主。

按照目前開通流量主的說法,每次的點擊費用大約在3毛到5毛左右。那我們可以來算一筆帳:假設10萬粉,每天的頭條打開率在10%(這已經高出現在的平均水平了)。那麼相當於廣告會曝光1萬次,如果原創號的點擊率是3%(也高於平均水平)。相當於會有300次點擊,最後在乘上每次的點擊費用。每天的收入大約為90元到150元。

2. 廣告接單收入

同時一樣擁有10萬粉絲,頭條平均閱讀量最高可以3萬,但也有閱讀量在1-2k的。當然平臺上的報價僅供參考,大部份是含有水分的,基本都可以砍砍價。所以我們大概可以得知,一個閱讀量大約值2毛到1塊錢左右。如果你每篇文章都有一萬的閱讀量,那麼一條廣告大約可以賣到2k-1W之間。

3. 自有產品收入

如果你有自己的產品,或是投入電商運營的話,10萬粉能夠帶來多少收入呢?這個差距就非常大了。在前面的計算裡,我們也已經得知即便粉絲數目相同,頭條的閱讀量可能會天差地遠。比起估算每個月收入,計算每個「粉絲價值」更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在大眾對於自媒體的印象裡,這幾個關鍵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爆紅,流量,團隊。

1. 團隊

咪蒙原名馬凌,2002年從中文專業碩士畢業後,曾在《南方都市報》深圳雜誌部任編輯長達12年。

後創業失敗,她自我總結是太重視行政、財務,忽略了內容。因熟悉媒體運作,後建立團隊重返內容市場,於2015年9月開了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通過滿足人們獵奇欲和窺探欲來吸引眼光。 

一直到出事之前,咪蒙的軟文價格已經漲到了頭條65萬,二條是35萬——是省級衛視黃金時段15秒廣告均價的七倍左右。 

這就是坐擁1400萬粉絲的大v公號的吃相,這就是咪蒙口中的使命和正能量!

2. 流量

山東人李傳帥一手打造的農婦新媒體村被曝光很久了。

因為他之前有編程等的底子,對網際網路並不陌生,偶然的接觸新媒體,一年左右的時候在某平臺一篇文章獲得100萬+的閱讀量!雖說沒賺錢,但讓他找到了自己想要和將要做的事。

後來自己繼續的摸索中,有一次獲得了2000多元的平臺補貼,讓他更堅定了這個信念!

然後逐步地通過招聘當地在家帶孩子閒著的農婦或者待嫁的姑娘等,讓他們主要進行「三農」方面的內容創作。當然,後面又增加了如:追劇形式的「娛樂」類自媒體等。

他們的操作形式就是簡單粗暴的每人分配三個或者以上帳號,然後就地取材,比如鄉村修路,誰家吃席等都會成為文章的內容和素材,到被曝光時,他手下有大約20多個村婦員工。

報導中,他們的員工2018年六、七月工資平均每月7000多左右!比上海平均工資還要高。

鼎盛時期自媒體行業火熱,有點寫作欲的人都想躋身自媒體行業分一杯羹。大大小小培訓機構也橫空出世,讓一些新手小白看的是眼花繚亂。培訓機構收割韭菜,新人抱怨「錢沒少花啥也沒學會」,到處踩雷。

雖然人人都有麥克風,但自媒體老手地位難以撼動。那些想在自媒體領域施展抱負的寫手被各種知識付費的培訓吸引,飛蛾撲火,助推了自媒體培訓的野蠻生長。

線上教學是最常見的方式,這種培訓公司百度一搜一大把,可實質上學員真正能學出來的寥寥無幾。

常聽的噱頭通常是以「7天免費試聽」「線上1對1指導」「視頻直播課」這種形式。

價格也是從幾百到幾千什麼價位的都有。當你真正去做的時候卻什麼也不會,根本達不到他們宣傳的效果。試問如果他們的水平真的能達到他們所說的那樣,那他們為什麼自己不去做只負責培訓別人呢?

鼎盛時期的自媒體,已經有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內容分發機制,養活了很多自媒體爆款寫手,也像網文一樣,大多數人僅是用愛發電。由此催生的亂象,日積月累下,引發了自媒體人的隱憂。

隱憂

「你弄公眾號寫文章,收益應該不錯吧?」

「我弄了半年多,文章都是多平臺發,現在只有頭條號有收益,這麼久收益也才105塊」

在許多人眼裡,自媒體寫手就像搖錢樹一般的存在,不用上班,輕輕鬆鬆就能賺到錢。自媒體仿佛是春風吹過的田地,隨隨便便撒點種子,就能得到數以倍計的回報。實則不然,如今自媒體寫手遍地開花,自媒體寫手門檻不高,無論是否懂傳媒、無論有多少知識積累,只要肯寫就行,因此文章質量自然參差不齊。

自媒體變現渠道:大V越來越大V,小嘍嘍是始終是小嘍嘍。

自媒體變現的有商業廣告、平臺收益、知識付費等模式。但前提是你的粉絲足夠多文章閱讀量高啊。

一些自媒體想要變現都會和廣告商合作,在文章內容中穿插廣告圖片,平臺會根據每篇文章的閱讀量、停留時長、廣告點擊等因素算出一定的廣告分成給到作者,同時一篇優秀的10萬加閱讀文章可以獲得幾百元甚至千元不等的廣告獎勵。

但十萬加不是每個自媒體寫手都能做到的。對於「三聯周刊」「南方周末」「南風窗」等這些原本就有一定名氣的公眾號文章,粉絲數量有紮實的基礎,十萬加不算什麼大問題,但對於一些不怎麼出名的自媒體公眾號一萬加可能已經非常開心了。

自媒體寫手看似光鮮亮麗的職業,實際上是高強度的工作、加班換來的成果。熬夜寫稿是常態,久坐電腦前引發職業病,每一個文字都是用生命和健康換來的。以至於精彩可以看到自媒體寫手轉型送外賣、擺地攤的新聞。

知識付費更加如此。大V級自媒體推出需要付費的課程學習,例如南方周末推出寫作課、評論培訓課,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受眾才能進行學習。而小嘍嘍的課程質量再好,沒有名聲,也就只能石沉大海了,忙活了一天的文章,收益大概都沒幾毛錢。

除此之外,「洗稿」風盛行,原創權益遭破壞。

「洗稿」就和「洗錢」的概念差不多,「洗稿」通過一系列手段將稿子由「黑」洗成「白」,以此掩蓋原創以及著作權。

有些自媒體寫手就如搬運工,為了吸引更多的閱讀量,他們會不停地更新文章,而對於他們而言一篇文章就是分分鐘的事,自己「稿荒」沒關係,百度、知網搜一搜,然後通過語序調換,替換同義詞等方式,將他人的原創文章「改頭換面」,一篇「熱騰騰」的文章就這樣新鮮出爐,然後大搖大擺地彰顯自己的威風。

「洗稿」風盛行,不斷地侵犯原創作者的權益,並且維權太過艱難,訴訟費暫且不說,取證也得大費周章,這使他們創作熱情大受打擊。

《自媒體行業白皮書》得出的結論:優質的原創內容是聚攏粉絲的關鍵。像情感領域「我要What You Need」、「新世相」,娛樂領域「蘿嚴肅」、財經領域「葉檀財經」、「吳曉波頻道」,健康生活領域「丁香醫生」等大V級公眾號幾乎是每日一更,但他們有時候也會面臨稿荒問題,但所幸的是他們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團隊可以提供選題和寫作支持。

歸根到底還是許多公眾號根本就忘記自己成立的初衷,一味追求閱讀量、增加粉絲,提高收益。

自媒體經過十餘年的野蠻生長,不斷地暴露出各式各樣的問題,比如文章質量低、標題黨、抄襲、造謠、胡編亂造、內容低俗色情,甚至熱衷於製造噱頭來吸引受眾,與新聞傳播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一些激進的自媒體由於內容的敏感性,易導致文章被舉報,嚴重的還可能被封號。由於早期的網絡監管不夠到位,自媒體領域亂象叢生。今日,自媒體寫手下筆前都得掂量掂量,畢竟自己的號要是被封了就找不回來了。

自媒體爆款需要鼓勵的是自媒體通過更優質的內容變現,自媒體的誕生是為了表達自己,而不是為了帶貨、收益而誕生。沉醉於「養號—賣號」或者「收割韭菜」,為了賺錢而做自媒體,就如泡沫越做越大,也越容易破,美麗的背後,往往是不堪一擊。

隨著抖音、快手、B站的興起,受眾注意力逐漸分散到了視頻領域,PUGC模式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2020年,文字自媒體被喻為「古典自媒體」,閱讀量下滑,廣告收入減少,不少大號養活不了團隊自媒體寫手,宣告停更。

未來的路還很漫長,當紙媒逐漸被網絡媒體超越時,紙媒尚有一席之地。當視頻自媒體創造者衝擊著自媒體寫手時,高質量有深度的文章也還能在寂靜星空中閃閃發光。

相關焦點

  • 自媒體賺錢
    我是珠妹今天就說說自媒體怎麼賺錢。這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媒體的紅潤期還有多久、第二部分:自媒體的商業認知、第三部分:賺錢流程。因為今天的內容實在太幹了,建議反覆消化那現在就先說說你們最關心的問題吧!現在做自媒體還來得及嗎?
  • 五月文案:北京自媒體代運營寫手團成員「懿瑾」寶藏女孩優點
    五月文案:北京自媒體代運營寫手團成員「懿瑾」寶藏女孩優點,優點,優點,以下優點,還有很多優點,省略號……韓策自媒體代運營寫手團成員懿瑾手繪像韓策自媒體矩陣代運營寫手團女成員之二「懿瑾」90後寫手,擅長設計,創意,統籌,喜歡長文,可以蘋果手機、5D4拍攝短視頻,長視頻。
  • 當網絡寫手一年,月入6000,我如何靠自媒體賺錢?
    筆者作為普通網絡寫手大多數中的一員,在小說網站上,個人的稿酬主要依賴訂閱和全勤,全勤1500元,訂閱分成3500元左右。這個數據供想通過網站開書賺錢的朋友參考。對寫手的要求各行各業都對工作者有一定的要求,作為網絡寫手也不例外。續寫和小說網站開書創作都對網絡寫手的毅力有著很大的要求,需要每天保持更新,對故事的節奏和情感有一定的掌控能力。
  • 從寫手之家約稿函看近幾年的媒體走向
    現在的寫手之家會員可能不太了解,寫手之家建站至今其實已有11年了,只不過2016年的時候,被人攻擊癱瘓,現在大家看到的網站是新建的。閒話表過,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兩件事情,一是從雜誌到自媒體,二是從出版到網文。無論你承不承認,雜誌時代已經過去了,當今是自媒體的天下。
  • 揭秘自媒體「偽原創」產業:5元就能僱人洗稿,號稱一鍵生成
    「法治周末報」微信公號5月18日消息,自媒體時代,「10萬+」已經成為「爆款」「流量」的同義詞,也成為自媒體運營人員的終極追求。但要寫出爆款文章,談何容易?除了深厚的寫作功底外,作者還要有對熱點事件的精準分析和把控,還要深諳目標群體的心理……這哪一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能力。
  • 千字10元,靠改頭換面做成大號——揭秘自媒體地下「洗稿」產業鏈
    新華社合肥10月23日電 題:千字10元,靠改頭換面做成大號——揭秘自媒體地下「洗稿」產業鏈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張紫贇、韓振、顏之宏  千字10元至30元找網絡寫手,將「爆款」原創文章移花接木、改頭換面上線,一些自媒體靠「洗稿」做成大號。
  • 自媒體文章怎麼寫?如何才能寫出爆款文章?
    這種能力不僅可以在工作中給你加分,還可以幫助你在業餘時間做自媒體來增加收入。 很多人最吃虧的是不知道如何從媒體輸出內容,很難維持長期輸出。輸出內容有限,他們寫的時候都不知道寫什麼,更別說寫爆炸性的文章了。
  • 520怎麼哄老婆,有才的我總能棋高一著,自媒體寫手的浪漫
    自從我去年11月開始決定寫自媒體後,我保持了天天晚上碼字的習慣,520也沒改變,一如既往的坐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結果老婆過來了,對我說:「今天給我準備了禮物沒有?」 我才意識到今天是520,只能愧疚的表示沒有。
  • 自媒體是社會分層的篩選器
    ,很多人在自媒體平臺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對一些社會熱點的見解。不管怎麼樣,他們火了,在自媒體的平臺上,通過這種形式的意見表達而獲得相應的利益,賺得盆滿缽滿。自媒體真正影響到每個人的,是它清晰地通過意見表達將社會人群通過情緒共鳴和價值認同的形式,進行了社會階層的層層篩選。底層社會的人會變得越來越情緒化,因為自媒體的透明度,他們看到了整個社會更多的問題,變得情緒易怒,這正是因為自媒體寫手熟練的使用了調動人們情緒的寫法和用詞,他們更在乎在熱點問題上能夠吸睛吸粉,甚至獲取利益些。
  • 2021年做自媒體盈利這些你不得不明白
    2021年做自媒體盈利這些你不得不明白。2020年還剩下二十多天就到了2021年。對於2020年這一整年的發生的事或多或少的都會記得一些,比如年初的新冠疫情、自媒體的大肆崛起等等;這些都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有多少人抓住的這些機遇呢?
  • 自媒體進入高級抄襲時代 偽原創工具分分鐘打造10W+
    視覺中國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自媒體產業快速增長,創業者通過生產高質量的內容獲取粉絲和閱讀量,再通過廣告、電商等手段變現獲利。由於原創內容稀缺,有人便動起了歪腦筋,一條偽原創生產鏈悄然形成。2018年1月23日,擁有百萬粉絲的微信大號「六神磊磊」發文直指多個自媒體大號「洗稿」,其中就有同樣擁有百萬粉絲的公眾號「周衝的影像聲色」。前者指出,後者公號上刊發的《郭襄與張三丰:你的風陵渡,我的鐵羅漢》「洗」了自己的舊作。  次日,周衝在其公號發文否認侵權、剽竊。周衝通過逐段對比、發布手稿釋疑等方式,反駁洗稿指責,並表示擬起訴維權。
  • 起底自媒體做號產業鏈:文章多抄襲拼湊 團隊月入數萬
    在網絡世界,大量自媒體平臺帳號被公開叫賣,還有個人和機構提供培訓服務,為做號者傳授打造爆款文章的秘籍,更有人出售「一鍵偽原創」的洗稿軟體,形成「騙流量」的產業鏈。  有律師指出,對於造謠誇大、嚴重失實的做號者,其行為涉嫌違法;網絡平臺應建立快捷投訴、曝光和處理機制,嚴懲侵犯智慧財產權或造謠言論的行為。
  • 《寫你想讀的文章》:500萬人氣自媒體作家「自嗨」式寫作秘籍
    不為錢,不為成名,不為討好讀者,更不為了爆款,10萬+;而是單純地給自己寫,讓自己開心,哪怕窮開心,至少我們的目的達到了。明確了寫作目的:只為「自嗨」——讓自己開心,想讀,哪怕全無收益,哪怕文章沒有人欣賞,哪怕再累再困,我們也要為自己寫作。
  • 專職做自媒體一年多,親身體會告訴你:自媒體人的四大苦
    說實話,很多踏入自媒體的人正是被這些表象所迷惑,在創業艱難競爭激烈的現在社會,自媒體人確實不需要投入太多。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始自媒體之路。有些勵志故事也會告訴你:某某小白,進入自媒體行業,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實現月入過萬,甚至幾十萬,買車買房還帶動很多像他一樣的人走上自媒體創業之路。這些人有麼?
  • 自媒體爆文寶典:爆款文章,不是你寫得好,而是平臺推薦好
    自媒體人辛辛苦苦寫出一篇圖文,或者做出一個視頻,終於自己滿意了,於是忍不住興奮發到了平臺,滿心歡喜的等著被讀者點讚。等過去半天又按捺不住寂寞打開後臺一看,看看是不是一不小心就成了爆文啊。理想很豐滿,結果很骨感——0推薦、0閱讀。我那受傷的小心臟啊!
  • 調查報告:中國自媒體行業發展崛起「廈門現象」
    問道者 李 百12月17日,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網信辦主任盧秀萍在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上發布並解讀了《廈門自媒體行業發展調查報告(2020)》。盧秀萍就廈門自媒體行業的運營現狀、面臨挑戰和發展對策作了較詳細地解讀。她認為,廈門市自媒體行業的崛起被行業內譽為中國自媒體行業發展的「廈門現象」。廈門自媒體體量規模較大、頭部企業聚集、發展態勢迅猛,在產品形態上百花齊放,在運營上具有輕資產重智力、平臺投放多樣、收益構成多元、自律機制初成、開拓意願較強等特點。
  • 百家號寫手很賺?你以為的我VS實際上的我,文化寫手的日常
    1:資訊時代,自媒體就很厲害嗎?你以為的寫手:哇!這就是自媒體嗎?好厲害的亞子。QAQ實際上的寫手:人家看的都是大V,誰會care我?你以為的寫手:成語佳句,信手拈來。你以為的寫手:發發文章就能賺錢,工作時間自由、工作地點自由,簡直實現了人生自由啊!實際上的寫手:閱讀量有限,每天收益只有幾毛幾分。白天辛苦打工,晚上回家發文。4:只是寫文章 就很容易嗎?
  • 國王的新衣:自媒體流量是如何造假的
    從首飾品牌施華洛世奇、媒體品牌時尚Cosmo等企業帳號到個人起家各類自媒體博主,如旅行博主貓力、星座博主同道大叔與時尚博主Anny Fan……撕紙虎揭露過不少網紅的流量造假問題,而這種現象在行業內人們早已不以為奇。
  • 百家有約|槍炮籃球Piu:體育自媒體必備5大技能(百家號大學)
    導語:大V眼中的體育自媒體發展現狀是什麼?作為一名優秀的體育自媒體人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本期的《百家有約》將為大家帶來體育自媒體寫作的「乾貨」。本課程圖文教程整理於槍炮籃球PiU為百家號作者分享的線上直播課程 《體育自媒體寫作終極奧義》。導師介紹:槍炮籃球Piu,作者韓大震,各大平臺閱讀量超過1億。
  • 2小時賺了500塊,分享下我用自媒體賺錢的方法,0粉絲也可以幹!
    剛好有一些小夥伴想學做自媒體,借著這個機會就教大家一些自媒體平臺的運營技巧,每天抽個3、4個小時,當副業做做也是可以的。收益翻10倍的方法,就是註冊10個平臺根據我自己做自媒體的經驗,現在有廣告收益的平臺有頭條、百度、網易、騰訊這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