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2020-12-14 騰訊網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說到大英博物館,館藏之豐富是讓人不得不膜拜的,但是它的館藏珍品來源卻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我們的內心非常矛盾。例如,大英博物館內的木乃伊藏品是除去埃及之外世界排名第一的,那麼來源自然不言而喻。而說到館藏的中國國寶,就更讓人不由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介紹第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博大和悠久的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館

這是一個世界頂級藝術品聚集地,匯集了世界文明古國埃及、希臘、羅馬和東方藝術的文物寶庫,在大英博物館,你看到的是全人類文明的精華。望著陳列的稀世珍寶,恍惚間仿佛來到了中國的故宮。徜徉其中,猶如穿越中國上下五千年時空隧道。

▲著名的易縣遼代三彩羅漢

三彩羅漢背後的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女史箴圖》是當今存世最早的中國絹畫,是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專業畫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一直是歷代宮廷收藏的珍品。現在世界上只剩兩幅摹本,其一為宋人臨摹,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筆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館中的這件摹本。

它本為清宮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頭愛物,藏在圓明園中。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軍大尉基勇從圓明園中盜出並攜往國外。190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最重要的東方文物,稱之為「鎮館之寶」毫不為過。

▲東晉 顧愷之(傳)《女史箴圖》(唐摹本)

英國國家博物館的33號展廳是專門陳列中國文物的永久性展廳,與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和印度展廳一樣是該博物館僅有的幾個國別展廳之一。在英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2萬3千件中國歷代稀世珍寶中,有兩件是中國的頂級國寶。一件是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另一件是敦煌壁畫,其割痕雖猶可見,卻難掩其久遠的鮮麗及三位「濃麗豐肥」菩薩的雍容華貴。

1856年到1932年間,多個所謂的「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深入中國西北地區達60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獻文物。其中,尤以1907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在敦煌藏經洞劫掠的文物最多。

敦煌壁畫

青銅器

玉器

宋瓷

元瓷

明瓷

清瓷

這些精美的藝術作品,讓我們懷想起那些遙遠的記憶,一個民族文明的記憶,先祖的記憶。很多中國參觀者看著那些祖先的傑作會情不自禁地感慨:何時歸故裡?

一位參觀過大英博物館的中國人曾寫道,參觀這裡「使人想起圓明園那場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國『冒險家』劫掠的車轍和兩百年來中華瑰寶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

其實,大英博物館收藏的古埃及、希臘和羅馬等輝煌文明的遺物,何嘗又不是有著類似的命運。敦煌的「王道士」因為洩露了藏經洞而備受國人怪罪,記者在大英博物館裡卻仿佛看到「王道士」的影子在世界各地都有,不獨為中國特產。魯迅曾說,不能自保者也保不住祖先的遺物,單單怪罪「 王道士」對反思保護文化遺產是遠遠不夠的。或許我們更該做的是通過這些中華文明的偉大瑰寶,讓更多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為東方文明的復興盡一份綿薄之力,讓民族的瑰寶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傳承。

相關焦點

  •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的來龍去脈
    作者從藏品捐贈人斯隆爵爺開始,理清了中國藏品的幾次重大來源。斯隆為大英博物館的文物收藏開了一個先河,此後中國文物陸續以饋贈、遺贈、購買、交換等多種方式源源進入大英博物館。帝國有興衰,財富有聚散。正是那些有遠見之士,趁自身財力鼎盛之際,孜孜不倦收集維護,才有如今大英博物館的盛況。
  • 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已成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竟達2.3萬件。  大英博物館所藏中國文物囊括了遠古石器、商周青銅器、魏晉石佛經卷、唐宋書畫、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樂大典》等超級國寶,可謂門類齊全,時間則跨越了中國各個歷史時期。
  • 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圖)
    原標題:大英博物館內的中國文物(圖)   中國西周康侯簋   見習記者 李超然   大英博物館,這座人類文明的寶庫,自成立之初就是世界博物館界的翹楚。現在,在大英博物館中,收藏了800萬件來自不同地區,代表不同文化的珍貴文物。進入大英博物館,就像進入了一條人類歷史的長河,你可以通過館藏的文物追根溯源,一點一滴地了解文明的演變和時代的變遷。
  • 大英博物館到底藏了多少中國文物?
    由於收藏與英帝國的徵戰範圍密切相關,東方文物,尤其是中國文物很早就成為大英博物館的收藏重點。如今,博物館擁有的敦煌相關藏品達13700多件,成為全世界收藏敦煌文物珍品最多的博物館。餘件高品質中國陶瓷目前,作為東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約有23000件中國文物棲身於大英博物館中,這也使它成為海外收藏中國文物首屈一指的博物館。
  • 【 大英博物館到底藏了多少中國文物?】
    由於收藏與英帝國的徵戰範圍密切相關,東方文物,尤其是中國文物很早就成為大英博物館的收藏重點。1907年,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在進行第二次中亞考古旅行時,沿羅布泊以南的古絲綢之路來到敦煌,將藏經洞中發現的九千餘件寫本和五百多幅繪畫帶回英國,其中的繪畫精品被收入大英博物館。如今,博物館擁有的敦煌相關藏品達13700多件,成為全世界收藏敦煌文物珍品最多的博物館。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
  • 大英博物館裡的那些中國頂級文物
    印象中的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相信很多人有著相似的觀念 ,但當你走進大英博物館第33號展廳中國文物廳,你會發現我們的先人是在七千年前就開始創造文明,製造藝術品,目前在中國文物廳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5000年至新中國成立,它所展出的中國文物,跨越了整個中華民族歷史長河,展品從商周的青銅器
  • 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一)
    大英博物館就是英國國家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是一座規模龐大的古羅馬柱式建築,十分壯觀。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及很多偉大科學家的手稿,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目前,英國國家博物館擁有藏品800多萬件以上。由於空間的限制,還有大批藏品未能公開展出。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美到心痛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美到心痛。國慶放假,別只顧遊山玩水,有條件的朋友去看看,那些流散在海外的中國文物!這是一組據說來自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年代則涵蓋中國各個朝代。然流失的西方文物,也受到非常妥善的保管。或許稍解,流散文物之痛。
  • 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 那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輝煌
    英國八日遊之十一 讓世人矚目的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文物吳午如前十五張照片為大英博物館進門埃及、希臘文物照片我來英國其重點是衝著大英博物館來的,而重點中的重點尤在於親睹在這裡的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因為即使到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你都不可見到如此眾多,如此豐富,如此令人震撼的中國古代文物。
  • 「我在大英博物館修文物」
    我最早也是通過海外媒體的介紹文章,才結識了這位在全球博物館行業聲名遐邇、被譽為「海外中國古畫修復大師第一人」的傳奇人物。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著名博物館。目前館藏珍品1300多萬件,其中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3萬件。
  • 探秘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的「國寶」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來源:中新網)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3月1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從3月2日到5月31日向公眾開放。    相關連結: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在京開幕        百件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開展 古埃及木棺亮相國博          百件大英博物館珍貴文物展:一部濃縮的文物世界史          國博展出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 帶你領略200
  •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被盜事件分析:可能流向亞洲
    15件中國文物失竊事件,北京晨報記者昨天採訪了多家拍賣公司及國內博物館,得到的答覆是,即使這些文物順利離開英國,它們也很難公開拍賣,因為根據國際保護公約的規定,贓物的下落找到後必須歸還所屬博物館,有專家認為,根據藏家喜好來分析,它們未來的流向可能會是亞洲的一些國家。
  • 大英博物館︱中國文物 60張實拍高清圖片
    18世紀至19世紀英國對外擴張中得來,英帝國向世界擴張,對各國進行文化掠奪,大量珍貴文物運抵倫敦,數量之多,大英博物館盛不下,只得分藏於各個博物館。在1753年6月7日,國會法案批准建立了大英博物館。博物館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書籍、手抄本、關於某些文物的自然標本(包括錢幣、徽章、版畫和素描)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種志組成。
  • 大英博物館提供15件中國文物被盜清單
    11月2日晚6點(倫敦當地時間上午10點),英國大英博物館新聞發言人漢娜·波頓向記者證實:10月29日,館內東方展廳裡的15件中國文物被盜,這些文物製作於唐朝、宋朝和元朝(公元700年—公元1400年間)。    她向本報獨家披露被盜文物清單。截稿時,英國警方懷疑,此案與一個月前倫敦另一博物館中國文物失竊案有關。
  •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擺滿精美絕倫的文物,讓感慨萬分
    到了大英博物館,少不了要看看中國館。作為一名中國人,看到大英博物館內大量的中國文物,感到感慨萬千。內心也是五味雜陳,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些文物很多都是從中國掠奪走的,有些也都是絕無僅有,同樣的款式在中國國內都沒有保存這麼完好的文物了。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閉關」一段時間後,4月1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恢復開館,並舉辦了三場活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 國博發布新書,帶讀者「參觀」大英博物館裡的中國文物
    《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今日在國家博物館首發。該書是目前刊布大英博物館中國古代文物藏品最多的一本書。資料圖 白繼開 攝《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是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出版的一套大型圖說叢書。
  • 中國高顏值姑娘,去大英博物館修海量中國文物哭了,什麼原因?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位於英國倫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羅素廣場。該館成立於1753年,擁有265年歷史,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 大英博物館裡的敦煌文物,太珍貴了!
    據統計,敦煌遺書在中國國內僅存2萬件,而英國大英博物館館卻有1.37萬件之多。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帶著中國翻譯蔣孝琬,跑到藏經洞來。他千方百計誘騙千佛洞主持王道士,揀選了24箱古寫本,五箱古畫和絲繡品,計一萬餘件,全部運抵倫敦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