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小妖·《七絕》七首:鳥鳴山靜月穿林,明滅流螢稚子尋

2020-08-28 清荷君

懵懂小妖:古典詩詞愛好者,筆法空靈自然,流連於古藉畫軸間,落筆處呈現清新雅致的詩詞章句。

《山居》

文/懵懂小妖

鳥鳴山靜月穿林,

明滅流螢稚子尋。

蒲扇輕搖疑入夢,

茶香一縷淨塵心。

《題贈友人》

文/懵懂小妖

新月初升鳥入林,

千杯濁酒憶知音。

相思一夜隨風去,

滿目春光是我心。

《憫農》

文/懵懂小妖

驕陽當午土將燃,

揮汗耕鋤在薄田。

稚子不知生計苦,

樹陰深處自酣眠。

《無題》

文/懵懂小妖

水帶幽香翠柳低,

霓裳舞罷照清溪。

可憐葉下黃鸝鳥,

痴望佳人不敢啼。

《無題》

文/懵懂小妖

無力東風日漸西,

柴門未鎖草悽悽。

多情最是去年燕,

長憶何人不住啼。

《夏夜》

當代/懵懂小妖

山居漫煮一壺香,

入夜無風些許涼。

小院不須高燭照,

流螢幾點護紅妝。

《夏夜》

當代/懵懂小妖

一樣月明今不同,

煮茶談笑共鄰翁。

夜風猶怕離聲早,

頻送流螢戲小童。

相關焦點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前幾壇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請教各位,類似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還有哪些古詩詞巧用了貌似反意的詞彙來營造傳神的意境?題主舉例的這兩句詩,使用了襯託的手法,襯託有陪襯也有反襯。例如以哀景寫哀、以樂景寫樂,是陪襯。反過來,用哀景寫樂、以樂景寫哀也是反襯。反襯,即本體與襯體有相反的特點或情況。
  • 蟬: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若耶溪」,今天叫平水江,在浙江紹興。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王籍在若耶溪中溯流而上時看到的風光。詩中寫道:我乘著一條小船駛向若耶溪上遊,溪水緩緩流動,小船暢行無阻。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古人利用反襯的幾種方式
    前幾天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請教各位,類似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還有哪些古詩詞巧用了貌似反意的詞彙來營造傳神的意境?題主舉例的這兩句詩,使用了襯託的手法,襯託有陪襯也有反襯。例如以哀景寫哀、以樂景寫樂,是陪襯。反過來,用哀景寫樂、以樂景寫哀也是反襯。反襯,即本體與襯體有相反的特點或情況。
  • 七首描寫草木的詩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五、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出自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此寫林靜、山幽的境界,但卻從蟬噪、鳥鳴的角度來寫,這是以喧囂反襯幽靜的烘託之法,以動表靜。六、巢居覺風飄,穴處識陰雨。出自晉·張華《情詩五首》之五。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田園勝地詩詞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5、新涼【南宋】徐磯水滿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裡啼。6、十七日觀潮 【南宋】陳師道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 心似流螢,漸行漸滅,尋遍孤城千萬家。《沁園春》原創詩詞16
    再也發不出「暮色低垂,一池星碎(一痴心碎)」的感概,再也沒有「心似流螢,漸行漸滅,尋遍孤城千萬家」的勇氣。B1心似流螢,漸行漸滅,尋遍孤城千萬家。月橋下,江月寒如雪,不見天涯。A2曉風吹醒煙霞,尋不見,殘星孤月牙。月移星淺眠,劃斷秋色,漫天塵霧,掩沒繁華。B2思念離人,淚空孤剩,滿地寒風吹落花。今緣滅,但願來生好,緣續緣佳。
  • 七絕 從軍行七首(原創)
    七絕 從軍行七首 平水韻心清跡然 今年是69年兵入伍參軍五十周年(1969年—2019年),十月又逢中國七十周年大慶。賦詩七首以抒情懷。 珍寶硝煙邊塞激, 柳營集結少年霆。
  • 七絕步許日輝《庚子春日抒懷偶得》韻十二首
    43.七絕*步許日輝《庚子春日抒懷偶得》韻十二首文/李慶東一寒食嬋娟照眼明,洛陽芳草杜鵑鳴。七待礪山河輔國家,桃腮奕奕泛紅霞。捲簾明月人千裡,春半耶溪溼落花。八共憶玄都觀裡時,春風拂面小桃枝。祗今發白朱顏改,雨後雲山聞畫眉。
  • 這位詩人僅傳世一首詩,就留下佳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比如張繼等人,寫出《春江花月夜》的張若虛也僅有兩首詩傳世而已。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然而,那些都是在詩歌很興盛的朝代。事實上,在唐朝之前,詩歌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而且也有詩人僅靠一首詩在文學史上立足。比如寫出佳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詩人,王籍。
  • 預學古詩《稚子弄冰》(五下)
    >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1.稚子弄冰【宋】楊萬裡稚子 金盆 脫曉 冰彩絲 穿取 當銀 鉦敲成 玉磬 穿林 響忽作 玻璃 碎地 聲4稚子 金盆 脫曉 冰彩絲 穿取 當銀 鉦敲成 玉磬 穿林 響忽作 玻璃 碎地 聲這就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畫面,同學們有沒有感覺到?
  • 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出自:《客中即事》 年代:明 作者: 朱靜庵14、蠶眠桑老紅閨靜,燈火三更作繭圓。 出自:《長水竹枝詞》 年代:清 作者: 黃燮清15、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出自:《長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 趙嘏16、霽分星鬥風雷靜,涼入軒窗枕簟閒。
  • 賞析《稚子弄冰》等三首宋詩,看如何在詩的末世亂流中抓住重點?
    有朋友提問:《四時田園雜興》、《稚子弄冰》、《村晚》這三首詩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題主把這幾首詩放在一塊來提問,自然是自己早已有了看法,認為這幾首詩所表達的感情類似。但是題主忽略了一個問題,《四時田園雜興》是組詩,總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那麼我們用哪一首來做分析呢?現在提到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一般指他這首: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 唯美的流螢詩詞,感受夏日的浪漫
    朱熹在《禮記注述》表達了對「腐草化螢」的看法:「離明之極,故幽類化為明類也。」他認為腐草敗葉長期處於黑暗幽深的地方,常年不見日光,根據物極必反的道理,時間久了反而生出閃閃發光的螢火蟲。古人認為不僅腐草可以化螢,而且人死後的精血也可以化螢。古人甚至還有魂魄化螢,螢火蟲為鬼的民間信仰。
  • 七首意境絕美的五言唐詩鑑賞
    詩人用花落、月出、鳥鳴等活動著的景物,突出地顯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靜,取得了以動襯靜的藝術效果,生動地勾勒出一蝠「鳥鳴山更幽」的詩情畫意圖。鹿柴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這首詩正體現出詩、畫、樂的結合。詩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特有的幽靜境界。
  • 七絕《把酒尋詩三首》
    七絕《把酒尋詩》一文/正雅菊氣飄遊酒盞來,清光與我共徘徊。七絕《把酒尋詩》二文/雲飛雲長空白雪滿天來,屋裡飄香酒滿杯。獨自翻書學古韻,吟詩作畫染紅梅。雲飛雲原創詩詞!七絕《把酒尋詩》三文/雲飛雲庭前日落滿天霞,月照吟詩賞菊花。碧玉杯中紅酒滿,芭蕉葉染綠窗紗。雲飛雲原創詩詞!
  • 七絕《秋十五首》
    七絕《秋》一(平水韻.押「灰」韻)文/正雅紛披落葉促秋來,菊節茶花始盛開。物換星移冬入望,時光流轉又春回。正雅詩歌原創!七絕《曾經》二(平水韻·十一尤)文/正雅別老時光幾度秋?鬢毛日漸白絲留。新詞欲把陳歌棄,舊曲重聽自鬱悠。正雅詩歌原創!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出自於南朝梁詩人王籍的《入若耶溪》。【全文】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彭淑玲:七絕·黃河(外七首)
    女,七五後,山東鄆城人。網名: 平淡人生。畢業於山東省財經學院;供職於山東省鄆城縣鄆州辦事處。鄆城詩聯常務理事,鄆城詩聯微刊編委和美篇製作人。鄆城作家協會會員。菏澤市詩詞學會會員。業餘時間喜歡讀書,瑜伽,品茶。餘生願時光慢些走,願生命靜如水。願一片葉,一縷風,一本書,都將成為我靈魂之伴侶,伴我走過芳華歲月。
  •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神清氣爽?其實它的下一句更直抵人心
    讀中學時,就聽過「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這句有禪意的詩句,而直到今天,我才讀到了這句詩的全篇。 原來,這首詩,叫《入若耶溪》,出自南朝的《昭明文選》,作者是王籍。若耶溪是什麼溪?個人覺得,雖然「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膾炙人口,但下一句:「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遊」更為打動人心。是啊,世事紛繁惹人惱,青山綠水、蟬噪鳥鳴卻能洗滌塵世之心,體驗到暫時卸下一身沉重的輕鬆,誰不想就這樣繼續下去呢?
  • 《最美七言格律詩(58首)》 李再純 編
    杜甫《三絕句》第二首原古風詩改成七絕.《七絕.岑參原七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古風詩:(索垢尋疵)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月照花林煙似霰;波濤湧浪碧如冰。張若虛原《春江花月夜》七言古風詩:(索垢尋疵)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